02.25 瓜州:完善网格化管理 逐步提升服务基层“半径”


近年来,瓜州县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落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多重管理,捆绑考核”的责任制,进一步构建起职责清晰,管理有力,服务高效的网格服务机制。从过去的“看得见管不着,管得了看不见”的“单打独斗”格局,转变为现在的“责任同奖同罚,工作同心同力”的“组团服务”新模式。通过延伸服务触角,畅通便民渠道,面对面做工作、心贴心讲道理、实打实解难题,积极构建起了覆盖基层的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

一是管理区域网格化。根据“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结合各乡镇实际和人员分布状况,按照城镇300户或1000人、农村村民小组为基础网格的管理区域,对全县15个乡镇、82个村(社区)、567个村(居)民小组划分成712个网格。积极协调组织、政法、信访、公安、司法、市场监管、民政、卫健、环保等“多极化”力量融入基层网格工作,不断补齐了基层管理网络,逐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而实现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覆盖,做到信息的上通下达。

是管理内容标准化。进一步延伸基层服务事项,推动形成“三活”、“四清”、“五到位”工作内容。“三活”即村社区工作人员对责任网格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即每个村(居)委会成员要对所负责区域的四大方面掌握到位,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主要做好党建、综治、计生、民政、劳保等服务;“五到位”即经常走访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细致服务工作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

三是管理队伍多元化。“多元化”管理队伍是在过去单纯依靠(村)社区干部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整合各网格管理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专兼职群防群治队伍、(村)社区民警和巡警、基层群众等人员,组建的一支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熟悉网格居民情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村)社区网格管理员队伍,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力量配置模式,形成社会矛盾能预警、治安防控能联动的全员协助机制,发挥好网格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作用发挥,有效整合基层各方力量,提升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治安综治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的目标,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在做好治安防范、房屋出租与流动人员管理、纠纷排查调解、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