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無紅色高風險等級縣市區!浙江90%以上縣市區處於較低風險以下

無紅色高風險等級縣市區!浙江90%以上縣市區處於較低風險以下

2月2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二十八場)。省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出席發佈會,現場還視頻連線了省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吳高俊,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全省90%以上縣市區都已處於較低風險等級以下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

2月22日,我省首次無新增確診病例,這一情況昨天得以保持。

原來疫情較為嚴重的溫州市,已連續6天無新增病例。

全省疫情圖已沒有紅色高風險等級的縣市區。全省90%以上縣市區都已處於較低風險等級以下。

但這並不是等於說沒有風險了,疫情防控僅僅完成了上半場,當前仍面臨複雜形勢。

接下來,我省打算這麼做——

已全面撤銷省內高速公路出口卡點,努力實現貨物運輸零阻礙。

對貨車司機建立一人一碼制度。

截至今天中午12點,全省已申請健康碼5047萬張,綠碼率98.2%。

目前,已累計向湖北派出醫護人員14批次,共2008人。

我省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雖然總體形勢向好,但不能有絲毫麻痺大意,尤其面對三個壓力。

企業復工復產後發生疫情如何處置?

提問1:

現在復工復產熱度提升,假如遇到突發的疫情該怎麼處置?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

疫情突發可能性是存在的,省委省政府在作出兩手抓部署的時候,就對可能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有了估量,我們建立了加強風險防範的責任機制。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即使有幾例新增病例,只要快速處置、不留死角,風險是完全能夠控制。在我省主要是落實屬地政府責任,落實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區閉環管控的機制,我們叫管住中門和小門。

以寧波為例,出臺了復工復產後疫情發現和應急處置預案,分了8個關鍵的環節,比如說立即單獨隔離,專車送發熱門診,查找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居家健康觀察,專家評估作出處理的方案等等,要將應急處置的程序規範化、標準化,防止因為處置的隨意性而導致疏漏。

現在不同企業在防控措施的落實方面不平衡,有的企業對員工的體溫檢測、分開就餐、公共場所的消毒等等還不太重視,我們一定不能夠掉以輕心。防疫今天就是1,企業生產規模和經營利潤都是後面的0。防疫出了問題,整個廠區只能隔離關停,就會損失慘重。

我們只有堅持底線思維,才能夠爭取到更好的效果。我們大家都希望,每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零報告。

提問2:企業已經復工,員工卻沒能到崗,請問接下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

目前復工復產的主要矛盾就是復工還未能及時復產,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了98.6%,但是規上工業電量的同比跟復工率的比例還是差得比較大的。說明現在的產能恢復還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

一、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已經到崗,但一線人員還在外地。

二、產業鏈沒有完全恢復,原材料不足,配套件不能及時供應

三、銷售市場、外貿訂單存在問題

所以有“復工難復產,復產難續產,續產難高產”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對這一問題高度關注。

企業復產雖然是市場行為,但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各級政府要大力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暢通。

浙大一院:

危重型和重型患者的治癒率全國領先

提問3:最近浙江幾乎每天都有患者康復出院的好消息。請問浙大一院目前最新的救治工作開展情況如何?

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

到目前為止,浙大一院做到零死亡,患者零漏診,醫護人員零感染。截至今天上午10時,浙大一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確診及疑似病例291例,其中外院轉入的確診病例71例,都是重型和危重型;本院收治的220例,確診的有33例,排除的有187例;總共確診患者104例,截至今天出院病人71例。到本週三,還將有10名患者順利出院,本週出院病人可達81例。

從1月19日發熱門診開診以來,總共接診發熱患者4719例。在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學特點上,主要是輸入性的,有33例來自武漢,44例接觸過患者,24例流行病學不詳,表現為家庭聚集和社會聚集的發病特點。省內有83例,多是外出打工回來的,省外的有21例。

治癒情況:104例確診患者中,危重型的33例,重型45例,普通型的26例,重型和危重型佔患者總人數75%,目前治癒了71例。危重型和重型患者的治癒率為64%,這個比例全國領先。

危重症救治情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年初二都集中到之江院區,採用多學科聯合診治的模式,集中浙大一院精兵強將,24小時堅守崗位,奮戰在病房及其監護室。重型患者共同特徵一般是年齡大,有一位96歲的,現已出院;目前在院的危重症患者還有兩個90歲以上的;80到89歲的5例;70到79歲的7例;60到69歲的9例;這些高齡患者佔所有危重型患者的72.7%。

這些病人合併的基礎疾病多,大部分有二、三級的高血壓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分別有16例、14例和4例。還有嚴重的肺部疾病(10例),氣胸有2例。同時患有惡性腫瘤的有5例,還有接受過肝臟移植出現排斥的、腎功能不全做長期透析的,以及既往腎臟疾病已經做切除的,還有孕婦。

此外,治療期間出現併發症也較多,有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嚴重的肺部感染、急性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等,還有一些細菌和黴菌的混合感染的。這些治療的難度、併發症給團隊帶來治療上的挑戰,但是專家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目前病人都算平穩,應該說是險中平穩、平穩中險象環生。危重症病人14例中,人工肺已經用了7例,還有氣管插管的12例。這14例中,目前核酸轉陰,即三次陰性的已有6例,還要再進一步觀察。

最近我們也進行了支氣管鏡的檢查和治療,用支氣管鏡53例次、胃鏡20例次,包括置入營養管和消化道出血的治療;還有用臟器替代,包括人工腎、人工肝的替代,加起來將近80例次,中醫治療85人次。還給病人放了起搏器(1例病人),現在病情穩定。12例病人接受了恢復期血漿治療(即病人恢復後再來複診,捐獻了其恢復期的血漿),總共用了5900毫升的血漿。現在危重病人的治療還是面臨很多挑戰,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浙大一院的團隊都不會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