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疆和田玉素有“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说法?

广州廖成文


和田玉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组成的一部分从古时到现在一直没有中断过和人们的交流,但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是“一红二黄三白”,意思就是红的最贵黄的第二而白的第三,通常是指新疆和田地区所出产的红玉籽料和黄玉籽料以及白玉籽料。

在古代宫廷有俗谚语“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来形容红玉的价值,和田黄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由于白玉的产量比红玉和黄玉要大很多所以就把白玉排在最后,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下面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者供大家来参考。

1.红玉

和田红玉又称之为“赤玉”,因其颜色艳红如鸡冠,堪称是世不多观的极品美玉。和田红玉赤红者如朱砂,紫红四凝血;红玉主要成分为闪透石和阳起石,所以其质地极为细腻,硬度高,且具有较高的透光性。  


 红玉颜色的的形成原因,一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玉石由氧化铁等矿物质渗透沁入形成的。   

其中的原生的红玉颜色以暗红色和酒红色为主要色调,且颜色通体几乎一致,分布均匀,质地细腻、结构致密,具有很好的透光性;沁红的料子多数颜色是较为鲜艳亮丽的,与原生玉石不同的鲜明特点是沁色外深内浅,且多数玉料结构较为疏松,石性和僵性大,透光不足,当然红玉中也是有极为少量的沁色较好的玉料


2.黄玉

到底什么是黄玉籽料呢?其实说简单很简单,就是颜色是黄色的籽料,矿物成分为是非常纯净的透闪石,其成因与白玉相同。从浅黄色到绿黄色,常呈现浅黄、纯黄、绿黄色、黄红色等色调。

和田玉黄玉籽料的黄色属于原生色,他的黄是一种纯正端庄的黄,颜色太浅的可就不能称其为黄玉了。 和田玉黄玉籽料可分两种,一种是黄沁籽料,一种是黄玉原生籽料。一般情况下,黄沁籽料最好是里面的肉质也被沁为黄色,内外色一致,不露白,不露青。如果不能全沁透,那我们就称之为带黄皮籽料了。 一般而言,和田玉【黄沁籽料】较为常见,而非沁色所致的黄玉原生籽料则稀少得多。两者的区别在于形成原因和硬度。黄沁籽料的硬度因为被元素长期沁入,硬度要远低于黄玉原生料,也低于一般的仔料。



但从本质上来说黄沁料的黄色,属于次生玉种而非原生黄玉,所以沁的再透的黄沁料从科学角度来说也不能称之为黄玉。但是现在由于黄玉籽料极其稀缺,所以业内有很多人把玉肉内外全部沁透的黄沁料也称之为黄玉。


3.白玉

和田白玉的白有若干种,其中以羊脂白最为名贵,但不论哪一种白色,都有基本的特点,颜色沉稳凝重,华贵而不空泛,光芒内敛而不外泄,显得老成而厚重。

白玉是由闪石类矿物组成的特殊集合体,优质白玉的透闪石含量为99%,透闪石在岩石中呈非常细小的纤维状晶体,而且彼此又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像毛毡一样,因此非常坚韧细密,温滑柔润,光洁如脂。这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也是区别于其他玉石的特征之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您


玉匠小杨


自古对不同色系的和田玉素有: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说法,更是对其形象的描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黑如纯漆、白如截脂。这样的描述顺序是以稀有程度而决定的。红玉几乎见不到,黄玉也很少见。

羊脂玉才排到第四位啊,是的 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同样玉质的四种玉放在一起,红玉是最贵的。但是从市场来看,大家对羊脂玉的认同感很强,为什么?因为羊脂玉从历史的角度看产量是比较大的。而且被不同的渠道进行炒作。所以导致价格连年翻番。可是对于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说法很少有人知道,所以大家都会认为羊脂玉最贵。

现在市场上羊脂玉几乎接近灭迹。所以现在开始关注墨玉青花,黄沁,红沁。而且这种轮回成为从后到前背道而驰。先是大家关注羊脂玉,再者关注墨玉,现在开始关注黄沁。接下来黄沁与红沁会被炒作起来,而且只要和沁色沾边的和田玉料都会在价格上上升。


今相玉


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个傻逼。也不管它是哪个朝代?或者是什么人,玩玉的朋友一定要明白什么叫密度?密度不高,则容易受罄。而一旦受亲。它的密度是有问题的。就如同人一样。容易被洗脑的都是傻逼,或者是奴才。那些不被洗脑的人。才是人才。强调一句。带有沁色的玉石。都是下等货色。玩玉的朋友们,不要被别人忽悠了。觉得对的朋友。给点个赞吧。


尤务


一红二黄三羊脂,四墨五碧六青花!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和田玉的一个排名或者地位。一红是指红玉,而黄指的是黄玉,三羊脂玉,四是墨玉,五是碧玉,六是青花。

  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它只是一个方便我们记忆的顺口溜。和田玉的排名永远不是这么来的,而且和田玉本身并没有什么排名。好与坏之间在于大家的喜好与认知。

  但玩家们喜欢这种比较简单且容易记忆的顺口溜,今天藏玉也就来说一说和田玉里一、二、三的事。

一红 二黄 三黑

  这里的一红二黄三黑说的不是玉种,而是籽料的皮色。

  在皮色料里大概有三种最好的皮色,红皮、黄皮、黑皮。

  红皮确实是籽料里排名第一的皮色。红皮白肉的籽料如今价格也确实高的惊人,很多人调侃如今好的红皮籽料只是用来拿出来看,不是用来买的!

  红皮再淡一些就是黄皮了。其中最让大家喜欢的就是洒金皮。

  洒皮的料子因为皮色很薄,所以能对玉质有更好的把握,而且黄与白的搭配,也符合和田玉温润的特性。所以真正好的洒金皮籽料往往是称为羊脂级的好东西。

  黑皮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黑皮里很多显脏。黑皮被誉为老熟的标志,但有些黑皮看起来确实不太干净,这是黑皮的一个缺点。

  不过黑皮的料子如果皮色干净,玉质好的话,就是老熟籽料的代名词了。

一羊脂 二老熟 三无结构

  上面一红二黄三黑是说皮色,而这句话是玩家对玉质的三大追求。追求羊脂玉,追求老熟料,追求无结构。

  真正的羊脂玉应该是我们现在说的羊脂级,各方面指标达到近乎完美就是一个羊脂级的好料。但达到羊脂级的料子很少。

  老熟是籽料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熟也是对籽料很高的一个评价。老熟就意味着这块料油性好。

  老熟说白了其实指的就是和田玉本身的料子熟透了,视觉上看起来很舒服。老熟是一种感觉,就像阅历一样,它是否有阅历,是否有气质,当你接触的多了,一眼就能看出,老熟原来那么美~

  而无结构其实就是大家追求的细度,真正无结构的料子并没有,说的只是打灯难见结构,达到这个指标的籽料,绝对是收藏级的好料了。

  对于玉质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人对玉质的评判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有人喜欢细度好的,就把细度排在优先考虑项,有人喜欢油性好的,就先挑油性好的料子,有人就喜欢老熟的料子,就优先看老熟。但有人喜欢白的,就会有些问题了。

  一细二润三白度可以,一白二细三油性就可能会出现偏差。

  所以对玉质的要求,最好是细度、油润性排在前面。白度排在最优先项,要么找不到合适的料,要么就容易吃药了。

一器 二镯 三玉牌

  这个之前我们说过,和田玉里原来的说法是一镯二牌三挂件,藏玉改成了一器二镯三玉牌。

  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和田玉里器的价值确实相对高一些。这里的器是指摆件、器皿类的,可以成器的作品。

  玉之大美还是在于器,它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美,更是玉文化里根基最深的那一部分。所以,无论从工艺、还是从材料,如果说谁才是和田玉里价值最高的那个,一定是器皿、摆件为首!

  而镯子的价值大家自然知道,不用说籽料手镯,就是一个好的山料手镯,价值同样不低。手镯成了玉器里的最具代表性,也最有价值的一种产物。

  一个好的玉手镯不仅仅是美的装饰,更是一种传家之物。它代表着一种属于东方的美,东方的价值!

  而玉牌号称一种硬通货。从材料上来说,牌子因为比较薄,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平面,所以玉质上的好坏一览无遗,材料上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价值也就更加明晰。

  从玉雕上,有人说,玉牌是玉雕器型中对玉雕师创意、文化修养、玉料要求最高的一种!看似简单,却有大学问。雕刻容易,雕好却很难!

  一器二镯三玉牌,这是对玉雕作品的一种价值认同。

一碧 二青 三墨 四黄 五带翠

  这句话并没有排名的先后,有一种个人喜好的因素在里面。可以是一碧二翠三青四黄五墨,又或者是一青二墨三……

  这个说法是指有色玉种,有色玉种里,碧玉的价值目前来说,要比其它几种价值要高,是白玉之外最受追崇的。

  而青玉其实是市场上最多的一种有色玉种,青玉的应用极为广泛,从比较便宜的小饰品到大师们的杰作,从摆件到器皿,从把件到挂件,青玉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且青玉的价值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低,就比如黑青,你说好的塔青料价值会低吗!

  再来说说墨玉,墨玉在古代很受推崇,有红如鸡冠,黄如蒸栗,黑如纯漆,白如截脂的说法,其中墨玉甚至放到了羊脂前面。

  当然真正墨玉的价值并不如羊脂高。不过好的墨玉确实比较难找,黑如碳,凝如脂的墨玉绝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墨玉里还有一种青花,青花料这两年有了更多的认知。从以前的小玉种,到如今和田玉里最有特色的一种,青花料将成为和田玉收藏的下一个重点。

  黄。黄色的和田玉里,多见的有黄沁也有黄口,这里我们只说黄口料。

  黄口料的产地比较多,若羌、且末、青海、俄料还有东北都有黄色山料的产出。每个产地都有每个产地的特色,不过大家最喜欢的还是且末料还有东北的黄白老料。

  带翠。带翠的料子其实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它整体的数量要少,因为带翠的料子本身就少。以前带翠的料子可能进不了和田玉排行榜的前一百名,但如今进前十都有可能。

  最后还是要说明的是,和田玉里没有绝对的排名,价值的高与低更多的在于玉质、在于玉雕的设计与雕工,在于玩家们对它的喜欢。


藏玉


精品和田玉价格都高,同等玉质下,不同类别的价格排行大致如下——

第五名:沁料

排第五并不是说沁料价格低,作为雕刻仿古玉器的的高品质载体,沁料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而且沁料经盘玩更容易发生变化,深受玩家喜爱。

沁色是受矿物质浸染形成的次生色,玉质比较粗松的部分矿物质才能沁入。沁料赌性特别大,业内有“十沁九脏”的说法,也有细度、油性、沁色俱佳的沁料 ,这种级别的沁料极贵,不亚于红皮白肉。

第四名:皮色料

在有无皮色的籽料之间,很明显,带皮色的籽料价值会更高一些。皮色是区分玉石产状和产地的重要元素,皮色也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玉雕师可以利用俏色进行巧雕,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皮色巧雕,2000年以后和田玉皮色籽料价格涨势讯猛,人们不再把皮色当做瑕疵,甚至扭转了局势,变成了锦上添花。现在一块玉质比较粗松籽料,如果有漂亮的皮色,身价也不会低。

第三名:羊脂玉

羊脂玉自古以来就是和田玉中的极品,温润坚密、洁白无瑕、如同凝脂,它作为和田玉的完美代表,现在也成了顶级玉石的代名词。

业内人将白度、细度、润度、熟糯等各项指标都达到顶级的玉称为羊脂玉,怎样才能算“顶级”并没有具体的、确切的标准,因此每个人心中的羊脂玉都不一样。

玩玉的人都想拥有一块真正的羊脂玉,新手玩家对羊脂玉的执念尤为深重。国检标准里没有“羊脂玉”这一分类,在新疆,玉质细腻油润的优质白玉就能开羊脂玉证书,这和业内认可的羊脂玉不是一回事,大家不要为“羊脂”这个词盲目买单。

此外,羊脂玉和“羊脂白”不是同一个概念,很多人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认为“羊脂白”是羊脂玉。真正的羊脂玉代表了白度、细度和油性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顶级,“羊脂白”只代表白度达到了羊脂级别。

第二名:黄玉

古有言“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以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

黄玉是珍贵罕见的玉石品种,因“黄”与“皇”谐音,因而黄玉在历史上深受皇室喜爱,加上数量稀少,十分受人追捧,也因为黄玉数量太少,所以存在感没有白玉强。

黄玉有原生和次生之分,原生的黄色和田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玉。次生的黄玉,原本是白玉,在形成过程中受氧化铁的渗透和侵入形成了黄色,和沁料是同一原理。真正意义上的黄玉很少见,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黄玉”实际上多是黄沁和黄口料。

第一名:红玉

“玉石挂红,价值连城”,到底有没有原生红玉,是业内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有,古书上多有记载,也有人反驳说古书上记载的红玉认为古人所说的红玉可能是朱砂或者红玛瑙,并非透闪石玉。

红玉一直活在传说和争议中,市场中一般说的红玉,属于次生的,其实就是全熟全沁的红籽,这样的品级已属于极为稀罕的高阶籽料。


灵玉一休


这个是说珍贵性的排行,世界上怕是没有红玉啊。


不会飞的艺术


红玉黄玉从古至今都有,说没有红黄的只不过是没有机缘见到。红玉也不是红沁,两者是有区别的,红玉扳指,黄玉手镯,新的。有全国最权威机构证书。红沁勒子,红沁玉壁,红沁管状器。











金鹏水族922


真正的和田红玉极少,只能算是一个异种,不能算作和田玉的一个品种,所以和田玉的优良品种还是应该说一黄二墨三羊脂。


增慕


真正的叫法是,一红二黄三羊脂,四白五青六墨玉,这才是正确的说法。


收藏爱好2


从来没有红玉,所谓红玉史书记载是南红玛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