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戴口罩的日本巡警(光醬攝)


隨著中國內地疫情逐漸平息,快要迎來拐點的時候,日本和韓國,卻發生了確診病人爆增的情況。據日本放送協會最新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月23日,日本共計有838名確診患者,其中“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共確診691例。於是出現了各種傳言,日本政府機構真的癱瘓了嗎?日本民眾是否恐慌?中國人被歧視了嗎?我們深入日本東京一線,看看疫情中的真實日本。


日本衛生體系,真的是如此不堪?


這次日本疫情中,飽受詬病的是日本政府機構,在處理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時,對於部分沒有明顯症狀的人,檢測後陰性的潛伏患者,沒有隔離,他們乘坐交通工具離開後,後來被確診。


很多國內的社交賬號指責日本,“抄中國的作業都抄不會。”但實際上,歷來以嚴謹出名的日本,公共衛生系統真的如此不堪嗎?


我們先了解下日本衛生系統。日本主管健康和醫療的機構,是厚生勞動省(簡稱厚勞省),是這次疫情應對的主要部門,不管是確診情況,還是面向民眾的就診建議和預防指南都由厚勞省發佈。


從1950年代開始,日本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公共衛生體系,民間醫療也非常發達。並且根據情況在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出臺了包括《隔離法》《傳染病預防法》等超過20部公共衛生方面的法律。並建立了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包括農村)三級疾病防疫體系。根據國內外的傳染病變化情況,日本將疫情分為0到4級,然後對公眾做出相應的警示。日本厚勞省負責疫情信息的發佈,將監測信息通過網絡及時通報。


日本是個非常嚴謹的國家,所有的決定和行為都要有法可依,有條例可依。之前鑽石公主號上的人沒有強制隔離,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只能勸說但不能強制做檢查”。一般情況下,日本政府沒有權力強制取消集

、讓企業放假,或強制讓公民待家裡。因為是民選政府,權力受到極大限制。只有在“理由充分且必要時,道府縣知事可強制對可疑者進行健康檢查,可勸告或強制被懷疑感染的患者到特定感染症制定相關住院接受觀察和治療。”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正式將冠狀病毒列為“指定感染症”,確診的患者,不分國籍,一律公費治療,必要時會強制病患住院。目前確診的838名確診患者,主要來自“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有691例,其他100多例中,還包括中國遊客和之前駐武漢的日本僑民。所以還談不上爆發。


目前日本公共衛生系統都遵照厚勞省的指南來運行。在厚勞省給出的就診指引上,官方建議37.5以上持續發燒4天,有強烈的倦怠感或呼吸困難的人才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去醫院檢查前需先給歸國者、接觸者中心打電話諮詢(有中文對應),諮詢過後如果確實有需要檢查,也需要到指定醫院檢查。


總體來說,接受檢查的條件還是蠻嚴格的,首先要有相關症狀,要電話“面試”,還要去指定醫院。有日本年輕人因為咳嗽和喉嚨痛,曾經打過電話給名單上可以做檢測的醫院,但被拒絕了,醫院的推辭是,做檢測需要有厚勞省的介紹信,不然費用很高,而且根據她的症狀有可能是普通流感,建議她先就近找診所看病。


厚勞省官網的建議:現在新冠病毒以外的疾病更多,出現感冒症狀的人建議先去附近的診所檢查。現在很多人因為不安,有了感冒症狀就想要做新冠檢測,但新冠畢竟是個傳染病,沒有接觸史或者沒有相關症狀,沒有做檢查的必要。於是各種陰謀論開始蔓延,包括“政府為了開奧運不給做確診”等傳言。但大多數日本人相信醫院和醫生。


目前官方建議接受檢測的對象主要有三類人。


  • 發燒37.5以上,並且伴有呼吸器官症狀+有症狀的14天以內去過湖北或者密切接觸過湖北省的人;
  • 同樣有症狀+14天以內密切接觸過感染者的人;
  • 因為不明原因的肺炎住院的人;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日本厚勞省規定的檢查對象(網圖)


不管是厚勞省還是媒體報道,關注的焦點基本都集中在如何預防和阻斷感染上。很少提到疾病的危害。這可能也跟日本大部分確診患者都是輕症、甚至是無症狀患者有關。


日本民眾,從“心配”到“不安”


日本民眾現在對待疫情的整體情緒是:開始重視,但並不恐慌。


日本人有種“病了就去治”的心態。在溝通中,不止一個日本人這麼說過,“跟普通流感一樣預防就好,萬一得了去醫院也能治好,沒必要因為這個太影響日常生活”。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東京排隊購買口罩的人(網圖)

關於新冠病毒,可能大部分日本人都比國內知道得要早,1月6號,類似國內衛健委的日本厚生勞動省就已經發布注意通告,要求醫療機構和各地的保健所關注病情。新聞也開始相關報道,當時的用詞還是“武漢肺炎”。


很多中國留學生,也是在和日本人聊天的時候,才第一次瞭解到武漢的情況。“聽說你們武漢那邊有很厲害的肺炎啊,很為你們‘心配‘呀。”日語有兩個很有意思的詞,一個是“心配”,一個是“不安”。“心配”一般用在別人身上,比如在電視上看到地震的新聞,看電視的人會為地震災區的人感到“心配”,而“不安”則更近似於恐慌,不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比如處在災區的人,就不會說“心配”,而會說自己很“不安”。


基本上一直到政府包機撤僑前,日本人都還是隔著遠遠在“心配”,有種“火燒不到我身上”的淡定。但隨著撤僑、禁止湖北省護照入境、奈良司機被確診,鑽石公主號等事件接連發生,日本人才漸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不安”了。


從“沒必要戴口罩,勤洗手就好”到“會隨身帶口罩,人多的場合就戴上”,再到參加活動的時候會被通知“為了大家的安全,請務必戴口罩參加”,這一系列變化,也不過短短兩週時間。目前大家普遍比較擔心的是,多名本土感染者的感染途徑不明,而且病例散佈全國,北至北海道,南至沖繩都出現了確診病例。而日本可用的傳染病床不到2000張,一旦大規模爆發,病床將嚴重不足。


目前在日本的一些歐美外企,已經開始了居家辦公。同時一些日本公司,開始了每天測試體溫和戴口罩的工作模式。而在深圳的一些日資企業,也接到了停止中日員工出差的通知。根據朝日新聞報道,為了避免病毒感染,一些父母暫時將小孩留在家中,也有民眾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學校放假,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就在國內瘋狂吐槽日本馬拉松在複製“百步亭萬家宴”的時候,日本的各大活動其實都在縮小規模、延期或者中止。


30萬+人報名,近4萬人參加的東京馬拉松,將只針對200人的精英選手開賽。每年2月和3月是日本傳統的人才市場旺季,各種招聘、跳槽、入職說明會都紛紛延期舉行。東京賞櫻最有名的目黑川賞櫻節今年宣佈停辦,新天皇上位後第一個誕生日的慶祝活動取消,皇居的普通人參觀也已經中止。


客觀的說,日本的衛生科普做得真的不錯,地鐵站、居民會館、市民活動中心、圖書館等等日常會用到的地方,都會在出入口放宣傳單,所以哪怕是上了年紀的人,不怎麼看電視上網的人也能快速全面瞭解到相關信息。


衛生和健康教育在日本非常普及,很多市民,對於疾病的認知,都很深刻。新冠病毒在中國爆發後,在一家日語學校,遇到的一個老爺爺,非常清晰告訴大家: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目前的治療辦法,甚至連病毒是多少微米,普通口罩能阻擋多少微米的粒子都瞭解得很清楚。但他並不是醫生。最後他的結論是,“除了坐地鐵,平時不用戴口罩。”


但不管是超市便利店,還是各類政府機構,目之所及戴口罩工作的人明顯增多,口罩開始成為緊俏資源。


日本的口罩開始缺貨是在春節前後開始的。當時中國內地疫情爆發,已經很難買到口罩,不少留學生都肩負著給家裡寄口罩的重任,還有人被公司要求每人每週買15盒口罩捐給國內。那時還沒有限購,大家都是幾十幾百個的買。再加上春節假期,來日本旅遊的中國人也一通爆買,日本的口罩很快就不夠了。


在此之前,口罩大多擺在藥妝店入口處顯眼位置,庫存告急之後,口罩的位置先是藏在店裡很難找到的地方,有的甚至藏在收銀臺附近不擺出櫃檯,得會說日語能問店員才能買得到。與此同時也開始限購,剛開始是一個人只能買3份,後來變成一個人2份,現在幾乎所有藥妝店都是一個人只能買1份。(1份就是一個完整包裝,便利店常見的3枚一個包裝的算1份,家庭用的盒裝口罩60枚一盒的也算1份。)


而大部分店,早就用光了3個月的庫存,口罩欄長期處於缺貨狀態,而且進貨時間未定。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東京藥妝店的口罩搶購一空(光醬攝)


有人在日推上形容這簡直是“中日戰爭”,好多人一早就排隊,但哪怕是一人限買1點,也因為中國人多力量大,早早把口罩搶光,日本人根本買不到幾個。還有上班族抱怨,能有時間去買口罩的都是不用上班的爺爺奶奶,結果急需用口罩的人買不到口罩,用不上口罩的人瘋狂囤貨。


還有的店早早開始囤貨,哪怕有口罩進貨也不再放出來賣,要給花粉季留著。其實每年2、3月份也是日本口罩需求量最大的季節,一個是因為流感,還有一個就是因為花粉季。對於在微博上被誇得天花亂墜的日本口罩捐贈,其實本國也有人有怨言,因為花粉季即將到來,本來日本的口罩就很依賴於中國進口,現在藥店長期缺貨,政府還在不斷往外捐。有些日本年輕人覺得捐贈這個行為說不上感動,但因為中國是疫區,你們更需要,而日本情況沒這麼嚴重,所以捐贈是正常的。


那些疫情中的中國人


和日本普通民眾比起來,中國留學生等群體,顯然要恐慌很多。看多了國內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中國留學生,實在沒有辦法這麼淡定。很多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剛經歷了1月份國內的疫情,現在2月份又要在日本再經歷一次,雙重夾擊。他們微信聊天的日常問候,從問候國內家人的“你們還好嗎?”,變成了報平安“放心,我還好”。但整體來看,他們沒有受到歧視和差別性對待,反而有同學還特別問候他們國內家人情況。


跟國內早早就開始宣佈延長寒假在家上課不同,日本大部分學校到現在都還在正常上課。而日本的上班上課,對公共交通的依賴性很強,90%以上的人都是坐地鐵公交。日本本土感染病例裡,就有好幾例在有症狀後依然坐地鐵上班。再加上日本獨有的“人類壓縮技術”,早晚高峰能不能擠上車,全靠列車員幫忙推門往裡擠,一旦同車有人感染,對整車人都有影響。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日本山手鐵路線人員密集(光醬攝)


在日本,留學生是不能隨便請假的。這涉及到簽證的問題。日本學校對出勤率看得很重,尤其是語言學校,每個月都要跟入管局報備學生的出勤率,低於80%的話簽證續簽就會有風險。而請假,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都是不算入考勤的,有兩天不去上課出勤率可能就不到90%了。


有人開始想辦法搞假條,據說要價3萬到5萬日元(2000-3200元RMB)不等,團購還有優惠。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中國留學群裡拼團買假條(網圖)


還有人想讓同學舉報自己,說自己接觸過肺炎病人。還有人堅持不懈給學校發郵件,大意就是:東京的感染人數增多,其中不少是感染路徑不明的日本人,傳染範圍還在擴大。僅靠學校提供的洗手液根本無法預防,而且使用洗手液的學生和老師也寥寥無幾,懇請學校馬上停課。


一些搞微商和代購的中國人,這個時候顯得異常活躍。中國人圈裡出現了一種口罩兼職,代排隊買口罩,買到越多給的“辛苦費”也越多,一次1000日元(摺合60多元RMB)起,上不封頂。因此有日本人在推上說,應該限制中國人入境,不是因為病毒,而是因為中國人把口罩買光了。


在疫情中,也有一些有擔當的中國人站出來。有人在銀座街頭免費發放口罩,也有中國人在自己的公寓,給鄰居們免費派發口罩。有人問在銀座街頭看到免費發放口罩的中國女生,為什麼要這麼做,她的回答是“我是中國人,因為中國的原因,現在東京很多人都買不到口罩了,所以想給大家發一點”。日本人對此的看法是,“不好的絕對不是中國人,而是病菌呀。”


女留學生眼中真實日本疫情

銀座街頭免費發放口罩的中國女生(網圖)

隨著疫情變化,目前東京都內已經有多所學校暫時停課,基本都以兩週為限期。但願兩週後,春天真的能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