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為什麼南北方都可以種植?

農村人小肖


板栗在南北方都可以種植,主要是由其生長的氣溫條件決定的:

1、氣溫適應範圍廣,在年平均氣溫8~22℃、絕對最高氣溫39℃、絕對最低氣溫-24℃範圍內均能正常生長 。

2、最佳氣溫:年平均氣溫10~17℃,生長期(4~10月)的日均溫為16~20℃的地方生長最好。開花期適宜的溫度在17~27℃,果實增大期(8~9月間)時,在20℃以上的平均氣溫可促使果實生長。

3、分類,由於南方北方都有適合其生長的氣溫條件,但又在氣溫上會有區別,所以板栗又分為北方慄和南方慄兩種,當然兩種板栗的口感也會有差異。

北方慄:主要分佈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小,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

南方慄: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達25克。

嫁接的板栗樹一般在2~3年便開始結果,而實生板栗樹5~8年結果,經過20年左右板栗樹進入結果盛期,所以種板栗樹需要五年左右才能有較大收益


說三農故事


板栗為什麼南北方都可以種植?



板栗,又稱慄、魁慄、風慄。殼鬥科慄屬大喬木。其原產我國,是我國食用最早、產量最大的堅果之一。其最早見於《詩經》,在我國的栽培已歷時2500多年。因其果肉粉糯、香甜適口,素有“堅果之王”的美譽。花期4一6月;果期8一10月。

板栗為根系龐大的深根樹種。其適應性強、品種繁多,南北均宜種植。但因土壤、氣候等原因,品質上略有差異。



一、適應性強,適生範圍廣

板栗適應性強,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不高,在荒地、山坡、丘陵、灘塗均可種植。其喜光照,較耐旱,亦耐寒。因此,具有南北均宜種植的優點。在我國,北起黑龍江、吉林、遼寧,南至廣東、廣西、福建都有種植,其覆蓋範圍非常廣。

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樣,板栗雖在南北的稱謂相同,但因水土、氣候、地域等差異,南北方板栗從株形、果實大小、果實品質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差異。如北方板栗以果小光澤、香濃黏糯見長,多用於炒食,故稱“炒慄”;而南方板栗則以果大色黯、粳粉香甜取勝,更適合做菜,因此稱“菜慄”。



二、適宜南北優選栽植的品種較多

我國的板栗分佈自北向南呈逐漸遞增趨勢。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因此,若按區域品種分,板栗又可分為北方品種和南方品種。北方品種耐寒抗旱;南方品種則耐熱耐溼。

我國板栗品種有300種之多。人們種植時,大都會從中優選適應當地土壤、氣候環境和抗病性較強的品種種植。如北方就多以種植繡球慄、遼陽1號、遼南2號等品種為主;南方則以種植油板栗、中秋慄、毛板慄等為主。在《慄棗柿栽培》一書中,就曾把板栗按區域分為華北與華中兩個品種群。



綜上所述,板栗之所以南北都可種植,主要是因為其適應性強,適生範圍廣和可供南北優選種植的品種較多的緣故。因為不管種什麼植物,人們都會權衡利弊,優選更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你們認為呢?

歡迎關注土家族阿妹,謝謝分享、點評

土家族阿妹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板栗也叫做毛慄,屬於殼鬥科植物,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的悠久,早在公元前我國就是栽種板栗的相關記載了。板栗味道香甜,營養豐富,經濟價值極高。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那麼如何進行板慄樹的育苗工作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板栗樹育苗的問題。

板栗樹的生長習性

板栗在我國南北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對溫度的適應性比較強,在適宜的生長在全年平均溫度在10度到20度之間的環境下。板栗對水分的要求比較敏感,最忌水澇,土壤排水性不佳,經常出現積水的話,會造成板栗樹的根部腐爛。土壤方面比較適合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板栗樹的品種

板栗的品種非常多,沒給地方都有比較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據統計我國地方性的板栗品種就有300多種,按照種植地區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分別南方板栗和北方板栗。南方板栗板栗比較似乎做菜食用,而北方板栗更加適合做炒食。在種植板栗的時候需要根據當地種植環境,以及所有面對的市場等,選擇合適的品種。

板栗的繁殖方式及種植時間

板栗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種子播種和嫁接兩種方法,種子播種的方式主要是為了培育嫁接使用的砧木,因為板栗實生苗木的結果時間較長,並且果實的優良性狀很難保留下來,但實生苗的壽命非常的長,抗逆性也比較好,更加適合做砧木使用。而嫁接苗就比較好了,能夠很好的保留母本的優良性狀,並且結果時間早,產量高,更加適合果園種植使用。板栗砧木的培育時間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進行,具體時間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來確定,春季一般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秋季在立冬前後進行種植。

板栗砧木的培育

首先是板栗砧木的種子的選擇,板栗砧木的種子需要選取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生長的,抗逆性強,結果兩大,在果實自然成熟之後採收。種子採收之後需要進行適當的存儲,可以選擇沙藏、罐藏、窖藏、溝藏等辦法進行存儲。育苗地需要選擇排水性良好、經過消毒處理的土壤。播種可以採用直播的方式進行種植。每畝使用種子60到85公斤的種子,每穴放兩大三個種子,之後覆蓋5公分左右的土壤,覆蓋地膜。當種子發芽後及時將地膜扎開孔。在種子生長到10公分左右的時候及時進行追肥,每株使用複合肥2克,在種苗生長到20公分的時候可以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做葉面肥。

板栗苗木的嫁接工作

在砧木生長到直徑在1公分以上,株高在80公分左右的時候就能夠進行嫁接工作了。接穗需要在嫁接工作進行前的三十天左右進行選取。需要在板栗樹萌芽前進行,選用優質板栗樹上一年生的枝條,截取長度在15公分左右,需要有兩到三個飽滿芽點。然後將選取好的接穗枝條放入地窖當中存儲,可以溼河沙埋藏好,將溫度控制在3度左右。

嫁接的時間要根據嫁接方法的選取和當地氣候環境等因素來決定。嫁接方法可以選用劈接、芽接、插皮腹接等嫁接方法。嫁接工作完成後要做好苗木的管理工作。


科學興農


板栗殼鬥科落葉喬木,在那原始森林中也能見到野生生長,只是每棵板栗大小均不一樣,查看歷史中國六千多年古代遺址中就有栽種和吃食的實物遺存,我們現在大部分種植的,或古老村莊遺留下來的,可以開出我們先人們是不斷移栽各地,與各地野生不經意雜交和後來有了嫁接技術所得品種多樣性,至慢慢於南,於北板栗生長極限地擴展開來的,現在來說己經發現有25個省(自治區)均有分佈,到過海南島也曾有板栗的栽種。北方因最北到過北京也見過栽種,據資料東三省也有栽種,己經達到北緯41度的吉林那裡了。


這個本身是板栗樹原本對土壤和氣溫適應比較寬泛,再經人類一步一步訓化,移栽擴散成活而成。雖然是板栗樹能夠很寬泛範圍內生長,但是對結果果實是有影響的,過北,過南栽種,其板栗的質量和產量上還是很受影響。過北的氣溫過低容易使板栗遭遇到凍害,枝條凍死,果實未成熟即無法吸收營養生長,失去商品價值。過南,板栗樹是落葉樹種,一直溫度過高,無法冬眠貯存能量,同樣導致生長髮育不良,果實少而小。

現在來說主要有栽種經濟經營價值的(板栗質量產量俱佳)重點在北方的燕山,沂蒙山,秦嶺,大別山中山東,湖北,河南,河北一帶。這裡產量佔全國60%左右,稍往南的浙江,安徽,江蘇,江西這些地方栽種產量,質量尚可,其他地方只能說可以栽種,基本上談不上產量和質量了。

慢慢的隨著板栗品種增多和不斷訓化或稍有些改變目前狀況,但是這幾十年之內是沒有辦法改變目前狀況的。


老艾葉


板栗樹為高達20米的喬木,樹皮暗灰色,不規則深裂,有縱溝,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孔。胸徑80釐米,冬芽長約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葉長圓形,長10-15毫米,被疏長毛及鱗腺。

栗子是一種香甜佳果,據記載公元前慄樹在我國就已廣有栽培,早為人民食用。天津甘慄產地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其實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也生長大量慄樹,所產栗子,品質特優,因為過去這些地區生產的栗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慄(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栗”),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全國最好的板栗生長在湖北省羅田縣,當地人稱其曰“大紅袍”。因其地域光照雨水最適宜板栗樹的生長,故而品種格外優良,其地板慄樹多為百年自然生老樹,果實甘甜可口,卻由於產量受限,極少外流。





江風在路上


我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長多少好吃的呀!也因為幅員遼闊,南北方地理環境、生態條件的差別都很大,全國大體上有300多個品種的板栗,主要劃分為南方慄和北方慄,那到底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一、南方慄

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可達25克,但含糖量低,澱粉含理較高,肉質偏粳性,多用作菜慄。我國南北板栗品種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種群特徵及特性方面有差異。一般南方品種群品質不及北方品種好,肉質偏粳性,適用於炒菜,又稱為菜慄。

二、北方慄

主要分佈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少,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質糯性,含糖量高達20%左右;果肉含澱粉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果皮色澤較深,有光澤;香味濃,澀皮易剝離,適於炒食,稱糖炒栗子。


藥神123456


大自然的氣候轉換,南北溫度相差不大,經過科學管理,應該是可以的。


赤誠為一


北方溫度低,不能種板栗,只有南方氣候適合,


河邊青青草30


板栗適應性強,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不高,在荒地、山坡、丘陵、灘塗均可種植。其喜光照,較耐旱,亦耐寒。因此,具有南北均宜種植的優點。在我國,北起黑龍江、吉林、遼寧,南至廣東、廣西、福建都有種植,其覆蓋範圍非常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