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成为“真正的跑者”,就需要去跑全程马拉松吗?

昇公子


真正的跑者?是个伪命题,首先它的指向是业余跑步者,而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才对,“跑者”有混淆的意图,那么为了成为“真正的跑者”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又为什么要成为“真正的”什么又是“不真正”,再者跑步除了专门的比赛外主要是强身健体的需要,更应该是业余的,为了健康的而不是为了比赛的。跑步商业化了,这是一阵风会很快的过去的,由商业推动的事情从来都是这样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跑者,不会想着成为如此意义上的跑者,跑步只是生活的一个内容,一种习惯。没必要随商业起舞,跑步只是为了和天地融为一体的那种自然的状态,受益的是身体得到的是快乐。


少卫真


(1)只要习惯跑步,就是“真正的跑者”。跟距离无关。


(2)能跑全程马拉松的,顶多叫做:“全程马拉松跑者”。


(3)为了健康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去跑全程马拉松。


(4)跑全程马拉松的人,除了健康,一定还在追求“健康之外”的东东。


(5)42.195km的马拉松本身是有害健康的,但是准备马拉松的过程是健康的!


(6)我从2009年开始跑步,但是直到2016年(上海马拉松取消半程前一年),一直没有跑全程马拉松。我第一个全马是2016/12,太湖马拉松,为了2017年能做上马全马的领跑员,才开始跑全马。


而我从2013年开始一直连续做上海马拉松的官方领跑员,领跑员当然是跑者了!


(7)我认为,21.0975=最长的健康跑,42.195=最短的马拉松


(8)如果非要说,跑了全程才算“真正的跑者”,

那么是否应该跑100km才算?

是否应该100英里才算?

是否应该330km的巨人之旅才算?

......

长距离的长,可以很长很长。

路在脚下,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跑下去。

只要习惯跑步的人,都是真正的跑者,和距离无关。

跑者 = runner


跑者阿飞


不需要啊,要是这样说的话,那为了要成为真正的爱她的那个男生,那岂不是要去睡人家才算,为了成为真正的学霸,一定要上北大清华,要成为一个专业的答主,岂不是要获得优质回答啦。


对于跑步,我们秉承认真的态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敬畏马拉松,但是对于检验一个是不是真跑者的标准,马拉松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我周围有老大哥,跑步有很多年了,是个空警,然后平常和你拉长距离,速度快,耐力好,但是基本不去跑马拉松,因为她老婆认为伤身体,所以不让他跑,但是在我们周围一起跑步的人眼里,这大哥是真高手。

每天早上能够五点多起床去跑步,每次十几公里,用时一个小时以内,换做是我做不到这样,起不来,速度也没有他快,然后用大哥的话来说,要五十岁了哦,早上睡不着哟,起来跑跑好舒服。


然后平常需要跑长距离的时候,会在我们群里约一声,今天跑哪跑哪,几点在哪集合,然后大家就都去了,我们拉练长距离,有时候三十公里出头了,跑完他精神状态老好了,我们这些小年轻反而跟不上节奏,然后跑半马的时候,这老大哥媳妇每次都陪伴着,说总看见马拉松赛道上有人倒下去,担心他,为了身体健康不让老哥跑全马。
老哥想跑,但是现在老哥觉得可能他媳妇坚持还是有一定道理,所以老哥现在也不会去跑全马,但是我敢肯定全马跑下来至少330以内,这老哥毫不疑问是真的跑者,虽然没有跑过全程马拉松。

所以对于跑者的问题,坚持跑下去,保证安全健康,全程马拉松跑与不跑和是不是真的跑者没有关系,我有见过去跑马拉松,只为了一个朋友圈,只为了一个奖牌,可是参加之后在无跑步,这跑过全马,但是和真跑者就差太远啦。


真叫静静


跑全马只能说是一些跑者的个人信仰吧!

其实跑全程马拉松不是非常有利于健康,毕竟人的身体进化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能够接受全程42.195km这样长距离的运动方式。

有很多热衷于跑步的人执着的去参加一些马拉松的比赛,一方面的原因是马拉松最近几年在中国是大热的项目,另外一方面完成马拉松似乎是每一个跑着都希望去尝试的东西。

在全民跑马拉松的时代,作为普通的跑者,能够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跑全马完赛的动态还是相当诱人的。

所以说,不是说完成了全程马拉松才是真正的跑者,是不是自在你自己的内心。完全为了跑马拉松而去挑战全马,这不是很好的选择。

全马在运动中算是一种极限运动,要面临的风险也是相当的大。据统计,全马和半马是马拉松选手发生猝死的高发区。

有很多原因导致了马拉松比赛中猝死事件的发生:

1,自身身体方面的疾病,比如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2,脑中风,高血压,呼吸性疾病等疾病导致的猝死

3,外部因素,天气原因,气压太低,风力太大等等

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在跑马途中发生猝死,所以,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跑马而去跑马。

如果真的有很大的意愿去完成全程马拉松的挑战,建议需要循序渐进的安排自己平时的跑量训练,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营养。

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去参加马拉松的比赛,比赛期间,有任何的不适一定要立即停止比赛。


威廉姆聊球


生命在于运动,大多数跑者的目的是为了健康,每天能坚持十来二十分钟是科学的。我们主办过半程马拉松,看到好多选手那种精神我是很敬佩的,能完成半程马拉松的业余选手就算很不错。至于全程马拉松,如果你没有相当长时间的长跑磨练,最好不要去跑全程,那样对身体有害。理由有三。

首先,心脏和肺受不了。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约三亿次,虽然我们平时的运动可以让心率下降,但一次全马跑下来,会多几万次心跳。不是专业全马选手,在跑的过程中呼吸方式不对可能对肺造成不逆 的伤害。再说人多灰尘也会多。

其次,对关节不好,关节的机械磨损次数是限的,虽然现在可以3D打印,原装的还是可靠些。

第三,有可能打破生物钟。全马是极限运动之一。超过身体极限对普通人来讲并非好事。当天可能很累回去就早睡了,但半夜容易醒来,调节不好就容易影响生活规律。

平时跑步最好在操场或公园,最好是森林公园。最好别在马路上跑,别当空气净化器。天气不好可在跑步机上跑,没有跑步机可双手按墙壁原地跑。一次一二十来分钟为宜。跑的时候要注意用鼻均匀呼吸。当你累得张嘴呼吸时要马上停下来。

真正的跑者是年复一年的坚持,永不言弃。


张德权的足球人生


秋季,对跑者而言就是跑季来临。

相信在这个时间点,各位跑者已经报名了好几场赛事,准备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大显身手!但不知道你们是否像我一样,对於人生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或已报名的赛事感到兴奋又无比紧张;甚至在思考着如何不被关门而顺利完赛?

这篇文章就来跟大家分享:我的初跑全马心得。


初跑全马心得

『人生第一场全马,兴奋又紧张!』

人生第一场全程马拉松是去年被同事拖下水硬去报名的,所以在跑前并没有做足够完整的训练,甚至月跑量不到 150 公里,跑量真的很重要啊!

还记得在比赛的前一天,大家还紧张的睡不着,凌晨 4 点睡眼惺忪的起床,一打开房门走到室外瞬间被冷醒,当天的气温真的非常低(同一时间台北马下着雨),一到会场就赶紧找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地方开始暖身及小跑步。

天微亮,被人群慢慢带往起跑区,心情真的兴奋无比。起跑枪响!所有人奋力的往前冲,只有我们以缓慢的每公里 7 分钟的速度前进,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无比漫长的 42 公里。第一次的初马真心建议找三五好友一起参加,因为一个人跑除了无聊也会非常想放弃,有个夥伴在身边可以聊天丶相互打气是非常重要的。

边聊边跑,因为没跑过这麽长距离的路程,所以我也不知道要怎麽配速;一路上都是相对平坦的道路,直到 21 公里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大上坡,队友们全部停下来缓走向上爬,而我知道停下来脚步的肌肉会变僵硬,我只好脱队继续向前跑,也就在这个 21 公里我跟队友分开了。

『我剩下一个半马的距离而已!』我告诉自己

平常自主训练就有跑过一两次的半马距离,我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完赛,於是就用了六分速跑到 25 公里 ,再拉快到 5 分 25 秒 跑到30 公里。但一到了 30 公里这个大关卡,就真的如同所有跑者文章所言,30 公里过後会遇到撞墙期,我开始肚子痛丶脚痛丶肋骨右侧下方肌肉也在痛(横膈膜-与呼吸有关)。我真的很想停下脚步,非常想要停下来用走的,我甚至在思考我是不是没办法完赛了,我的脚步越来越慢...

『平常 12K 是基本跑量,现在也才剩 12K 而已 !』我再次激励自己。

身体就这样莫名的摇晃两公里之後,慢慢感觉自己没这麽痛苦了,刚刚的疲惫和疼痛感也消失了,更特别的是撑过了这段撞墙期後,身上的肌肉会自己摆动,你完全不用思考如何跑步,身体就自然而然快速向前了,我的速度拉回到 5 分 20 秒内。

第 40K,最後的两公里。不管半马还是全马,任何比赛的最後一至两公里都是最遥远漫长的距离。

回到了终点!我双腿僵硬,我勉强走到领奖区拿了奖牌丶拿完赛证明,我找了个可以好好拉筋的地方坐着等待队友,感动得看着完赛证明,我竟然可以完成一个我一辈子也没想过要完成的事情,到底谁会这麽无聊花 4 到 5 个小时在跑步呢?但我真的就这麽无聊也坚持住了!

真心感谢我的队友把我拖下水,也感谢我自己坚持全程跑完!



来说说我心目中最终极的马拉松- 越野跑

路况:与一般城市路跑相比,越野跑的起终点多半在交通比较不便的地方,但由於台湾地狭人稠,也不乏位於高度开发的市中心登山步道,例如:四兽山步道丶阳明山擎天岗步道等。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交通已经算十分便利。

天候:山林气候比起平地更不稳定。夏季时需注意无遮蔽路径的防晒丶午後雷阵雨,冬天则要提防冷雨导致失温的风险。

地形:多变化的地形是越野跑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潜藏着危机。寻常的石阶丶木梯,或者树根盘踞的林道,爬高跃低的陡坡溪流不一而足;要适应五花八门的除了要具备足够身心素质,还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

补给:由於前述路况丶天候丶地形三项要素使然,越野跑练习的路径上通常不会有商家可以随时取得饮食。学习独立自主评估路线,准备个人需要的补给品,是越野入门跑者的重要功课。

团体:同样基於安全考量,山林的突发状况比起平地更难预料,正所谓:「善泳者溺,善骑者坠。」不只是新手,即便是老练的越野跑者


跑步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 你的前方没有敌人, 只有自己的目标。

所以不管大家如何定义真跑者, 不管是半马全马还是我下个目标的越野跑, 只要能坚持到底好好训练去达成,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真跑者。

话说, 我想练习越野跑, 有没有人想一起训练的呢?


UC体育滚球


你好,作为一名体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我对跑者的定义以及我的想法。第一只要习惯跑步,就是“真正的跑者”。跟距离无关。其次能跑全程马拉松的,顶多叫做:“全程马拉松跑者”。为了健康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去跑全程马拉松。跑全程马拉松的人,除了健康,一定还在追求“健康之外”的东东。42.195km的马拉松本身是有害健康的,但是准备马拉松的过程是健康的,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反观事实跑全程马拉松不是非常有利于健康,毕竟人的身体进化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能够接受全程42.195km这样长距离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热衷于跑步的人执着的去参加一些马拉松的比赛,一方面的原因是马拉松最近几年在中国是大热的项目,另外一方面完成马拉松似乎是每一个跑着都希望去尝试的东西。所以说,不是说完成了全程马拉松才是真正的跑者,是不是自在你自己的内心。据统计,全马和半马是马拉松选手发生猝死的高发区,所以谨慎参加。

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实况网


从我的理解来看“真正的跑者”就是将跑步融入到生活的人,跟你去不去参加比赛没有关系。只要的生活规划中有跑步这一项就够了,并不是因为你参加的一场或几场半程全程的马拉松就算做真正的跑者了。

我有时候也在问自己,当初跑步的初心是什么?好像现在也并不能回答的很确切了,每个人跑步都有自己的初心,或为了身体健康,或为了缓解压力,或者减脂减肥……从快走的气喘吁吁到五公里,到十公里,半程,全程,再到越野跑。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晨跑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位大爷,跑的很慢但动作轻盈,闲聊中得知大爷每天都会跑三五公里。

不管是我这样还是晨跑的大爷这样,只要坚持跑步,并将跑步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就算真正的跑者了吧。


饃王大大


明确告诉你,真的不需要。

1.我认为定义一个真正的跑者不应该靠他的参赛里程来决定,而应该靠他是否真正动起来决定。每个人的身体机能不同,只要你穿上跑鞋,跑出第一步,并且可以持续的坚持下去,你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跑者”了。

2.我相信热爱跑步的人不会去嘲笑一个刚刚入门的初级跑者,用配速和里程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跑者。我见到的更多是相互鼓励,相互介绍经验,交流心得,因为跑步这件事不是和别人比,是和自己比,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进步了。

3.当你真正喜欢上了跑步,你自然而然的希望通过一种方式来检验自己的能力,有人选择配速,有人选择里程。从5公里的小目标开始,8公里、10公里。。。渐渐的你发现自己可以跑得更远。慢慢的就想,何不来场全马。哈哈

全马只是一种检验和衡量跑者的一种方式而已,不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跑者”的唯一标准。所以,抛开别人的阳光,大胆、勇敢的跑起来吧!


安佳丽阳


真正的跑者,是量力而行,跑步是锻炼身体,挑战一下跑马也,未尝不可,前提跑马需要日常的训练和坚持,这样呢身体适应强度,不至于造成伤害,近几年热门马拉松,跑步不等于跑马这点要清楚,看身边有一些跑伤的,我也喜欢跑马但不喜欢跑步,平常日子把跑步变成一种习惯,一是锻炼身体二也是训练计划,我的原则是无伤无痛跑久远,跑步6年。[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