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3000微信好友,只有8個人聯繫過我

今天我登錄了一個很久不用的微信小號,那裡面有3000多個微信好友,但是看聊天記錄,這些人裡,只有8個人聯繫過我。

我大學時瘋狂迷信人脈交友論,於是每天加入很多莫名其妙的群,然後瘋狂加好友。當時,被舍友吐槽,這麼熱衷於認識人,不如畢業以後去做地推工作,天天加好友,而且有任務,完不成都不行。

等我工作多年,我才明白一個道理:只有有價值的遇見,才是真正的社交。


01 怎樣的遇見,決定怎樣的社交


我媽因為經常給我寄吃的,就和一個快遞小哥相熟並加了微信。有時,我媽特意多做一部分吃的,讓這個快遞小哥送貨路上吃。

可是有一天,他卻很突兀的在微信裡跟我媽借錢,錢雖然不多,但的確很讓人一頭霧水。在我媽看來,幾塊小點心只是對你工作的認可和感謝,但是並沒有相熟到可以借錢的地步。


我的3000微信好友,只有8個人聯繫過我

最後,我媽以沉默的方式婉拒,然後換了一家快遞公司。

他們最初的遇見,決定他們只是員工和客戶的關係,這種社交談不上借錢這種越界的事情。如果超過這種社交的界限,不僅物質上吃虧,精神上也讓人備受折磨。

你肯定不會向一起上網課的小組成員借錢,你也肯定不會讓門衛大爺幫你代購化妝品;因為怎樣的遇見方式,決定你以哪種形式與這個人往來。


只有拎得清你們因為什麼原因聚在一起,才能以合適的方式相處。


02 無價值的遇見,不是社交,是低質量的熱鬧


作為以高情商著稱的黃磊,曾經因為"冷漠臉"被罵上微博熱搜。

在《嚮往的生活》這檔綜藝裡,有一期邀請了一些選秀新面孔的嘉賓,他們個個都算得上流量明星,但黃磊卻一個都不認識。客人來臨時,他只簡單微笑打了招呼,就躲進了廚房。

直到看到多年好友老狼的出現,他才恢復往日的笑容。

飯桌上,黃磊很直接地對大家說:"因為我跟你們不熟,也沒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掰扯,所以你們進來和我打招呼,我也沒那麼熱情。但老狼不一樣,他來了,我就開心了。"


我的3000微信好友,只有8個人聯繫過我

因為這番言論,當時他被批得體無完膚。

可是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對社交的理性和慎重。

就像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的那樣,理性是人類交往過程中的紐帶。

也許有人認為,至少先認識一下,以後備不住有用呢。如果你想著先認識這些人,備不住以後能有用,那和找備胎的人有什麼區別,憑什麼我就是備不住用到的朋友?

我們每個人的微信或者通訊錄裡肯定都躺著幾個不知道為什麼留下聯繫方式,但又從來不聯繫的人。這種無價值的遇見,毫無社交可言,頂多就是幫微信或者通訊錄做貢獻而已。


無價值的遇見,根本不是社交,充其量算是低質量的熱鬧。


03 有價值的遇見,先從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開始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人際關係在社會上是一種資本。

由此可見,想要高品質的生活,先從扔東西開始。想要有價值的遇見,先從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開始。

你希望在傷心難過時,有人可以傾聽你的煩惱,那麼請你在遇見之初,先釋放你的價值,讓她先對你傾訴煩惱。

股神巴菲特每年都拍賣會拍賣和自己共進午餐的機會,這最能說明這個觀點。用金錢衡量價值,庸俗但又真實。

有價值的遇見,本身也是因為你們被對方的價值所吸引的過程。

就像美國作家愛默生說的那樣:"當志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時,交情也就開始了。"

我們的總裁助理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列子。他在來我們公司之前,在上一個知名的MBA課程。那個課程含金量非常高,很多總裁也會報名上課。就是因為一同上課,他和我們總裁成了同學,進而彼此經常探討問題,彼此都發現很認可對方的想法。

最後,我們總裁把他高薪挖過來了。

你看,當一個人有了價值,才會遇到旗鼓相當的人。最穩妥的社交之道就是,在自己能力有限時,專注能力養成,才能獲得平等的交往資本。


不過,遇見這種事,本來就帶著不確定性,所以才期盼未知的驚喜。


無論如何,不要為了以後備不住用到而認識,否則就是把朋友當備胎。無價值的相遇,不是社交,而是無情地蹉跎歲月。


在有價值的社交前,先自我修煉,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只有體會過高級的社交,才會懂得有價值的意義。


我的3000微信好友,只有8個人聯繫過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