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你不出差是态度问题,你到达目的地被劝返是能力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试问,如此大环境下,一个单位还要员工去出差,体现了单位什么问题?


喔喔喔呜呜呜吴吴吴


正月初八,微信群里通知单位员工初十上班,我当时正在老家,单位在我们隔壁另一个县,此时的所有交通路线都被隔离封堵,没法,我只能让亲戚开着车送我到隔壁县的交界处,再远也去不了,路口有人把守着。

说实话,我是非常不愿意去,特别是这个特殊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家里自我隔离,可能也就只有我们这个傻瓜老板才会做出这么二的决定吧。没办法,虽然内心里面非常不愿意过去,但这份工作确实很重要,工资也很高,我还不想失去。

就这样,下了车以后,我就直奔那边的住处去了,我步行了接近两个小时才到了住的地方,但到了一下就让我傻眼了,小区门口有社区工作人员把着,说是要看我的出入证,但我哪里有什么出入证,并且我告诉了他们我就住在这个小区,是因为单位通知上班才从老家回来的,没想到我这么一说,社区工作人员更加不让我进去了,现在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本地,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坚决,让我从哪里来会哪里去,此刻天已经黑了,而且温度很低,我已经一天都没吃饭了,打电话给单位,单位说又不上班了,我一听心头火冒三丈,为这个傻老板感到悲哀。

但我要此刻解决吃饭和住的问题才是大事,况且就是这会打电话也有一百多公里的路,没法,我只能给110报警,警察来了以后,了解掌握了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后,先是让我签了不出门自我隔离的保证书,最后又是对我的体温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我才算是回到了住处。

虽然回去了,但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又出不了门,当时确实都蒙了,不会被饿死在家吧,刚要拿出手机来,才发现可以试着点下外卖,毕竟外卖还开着,最后我就天天以吃外卖的日子过着一个人的隔离生活。


公圈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深圳的某位老朋友来咨询我一件事,那时候他们公司已经开始复工上班,由于行业是第三方审计机构,只要复工就意味着大概率要出差。

他那天电话中问我:“老丁,我们领导说业务要开展,就必须得安排人出差,如果正式员工担心感染疫情,能不能派实习生去?”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实在有些无语,估计领导也是叫不动正式员工,就想着拿实习生当枪使?

我给他的建议是:最好可以暂缓出差,能远程解决的问题远程解决,远程解决不了的也只有正式员工去了,派实习生去不怕被客户嘲笑吗?

下面,回到这个话题,我个人说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各位参考。

一、疫情下,生命健康第一位,不应站在道德高度指责不情愿出差的员工

领导安排员工出差,员工该不该出差?

放在平时,我觉得这就是任务,是命令,员工应该服从。

可是如今这个疫情有多严重(至少前段时间一直还非常严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个时候领导安排员工出差,员工有所顾虑,甚至不情愿去,我认为在情理上也是可以理解。

尤其是前段时间,某些省市的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假如到那些地方去出差,就意味着感染的风险很大。

我们常说,企业的管理需要懂人性,需要有弹性,作为管理者,该为员工争取利益的时候要争取利益,该为员工回避风险的时候也要回避风险。

就算这个出差地,目前已经没有太大风险,出差可以成行,员工仍然害怕去,领导也应该做的是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帮助他化解恐惧的心理。

很多时候,人害怕做一件事,并非一定这件事有多么的恐怖,更多是心里的这关过不去罢了。

所以,我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员工是不合适的。

二、对能否出差的评判,更多应以客观事实来说话

我不知道这件事发生在疫情的什么时期,时间点很关键。

因为这场疫情在我们国内爆发以来,政府的控制还是很有成效的。从1月底2月初非常严重的时期,到2月底除了湖北外基本有效控制,也就短短1个月左右。

领导要安排员工出差,2月初和2月中下旬两个时间点显然是有所不同。

员工抗拒出差,当然也是因为对疫情的担忧,这个时候,作为领导,完全没有必要感情用事去批判员工。

如果领导认为出差的条件完全具备的,不妨拿一些客观的数据或者信息告知员工,打消其心中的疑虑。

职场上,我自己的感受是,不少人际关系事件的冲突,都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员工掌握到的信息与领导掌握到的信息,并不一定一致。

举个例子,领导给下属布置出差任务之前,可以查询下出差目的地的疫情状况,交通恢复情况,管制和防疫保障措施等。

有了这些信息的了解,再反馈给员工,我相信会让其安心很多,拒绝的概率就下降了很多。

三、疫情下,安排员工出差,可给予特殊政策激励

疫情期间,最让我们感动的无疑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他们就像战士一样冲锋在第一线保护我们。

尽管我相信医护人员如此拼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职业素养和保护生命的拳拳之心。但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给予疫情一线医护工作者几百一天的特殊补贴。

这个道理应用到企业的出差员工身上,我认为也同样适用。

毕竟特殊时期,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乘坐交通工具,又前往异地,这种工作性质就和平时的出差不一样。

我知道,在许多企业,出差外地都会提供一定的住宿和伙食补贴。没有疫情尚且如此,有疫情之下,为什么不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呢?

这起码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姿态,作为管理者没有人性化的态度,一味指责员工“态度有问题”,我想显然是不太可取的管理方式。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丁路遥知事,公众号:竹节先生。头条签约作者,职场教育领域营销号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职场领域十大头条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资深职业规划师,擅长个人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辅导。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这句话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不同情况结果不一样。

情况一:老板让你去出差,你不愿意去,还问如果到达目的地被劝返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就是你想用疫情为借口,推诿出差的事情。这种时候被领导怼“你不出差是态度问题,你到达目的地被劝返是能力问题”,我觉得领导一点错都没有!

领导最烦什么人?就是这种事情还没做,就设想一大堆理由出来推诿的人。有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什么都来问领导,还要你干嘛。

而且什么事都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让人觉得你根本就只是他推诿,并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

而且按照目前的状况,除非你去武汉这类型的重疫情地区,别的地方很少有不让进的,而且让不让进,出差地的客户不知道吗?他更了解具体情况。很明显就是你连客户都没联系,就来说不让进,被领导怼我只能说活该。

情况二:你已经去到目的地了,结果突然管制,不让你进、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这样说,那就是故意刁难你。因为你工作已经做到位了,只不过这些不可控因素,让你进不了城,这和能力没有关系。即使有能力偷偷进去,我也建议你不要进去,共同抗疫是大家的责任,只有大家自觉,我们才能战胜病毒。

领导要为难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种借口,这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领导因为你已经去到目的地而被劝返而责怪你,那可以证明领导是故意为难。

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就是领导的不对,对于这样的领导,我打心底里鄙视,也不屑在他手下工作,我建议你另找工作。

你们公司既然已经开工了,那就证明你们并不在重疫区,这种时候每个企业都缺人,而你作为一个工作尽心尽责的人,想找个工作我认为一点都不难。

单单一句话,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结果,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事出肯定有因,领导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怼一个人。至于是那种情况,只有题主自己清楚了。


职场新人王小明


不只是疫情期间,我们邻居有个年轻的妈妈尚在哺乳期,公司老板让她去出差,她说可能去不了,孩子还小需要母乳。老板非常生气说,难道要等你孩子18岁才能去出差。


这种老板有两种心态:

一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这种情况下,老板说的多是气话。这种老板是很要面子的,他指东就不允许别人指西。所以当他提出要你出差时,你就要遵从他的指令,至于做不做得到,遇到什么困难,那是后话,但是你不接活就说明你的态度不好,不听话,不是个好员工。


二是有狭隘的个人利益观。

这种情况下,老板说的话可能是他心里话。他可能认为我出钱雇你做事,你就要有做事的本事,如果本事不够,你就不值得我花钱。

但是为什么说他狭隘呢?

在疫情面前,提倡不要乱跑,如果一个人在出差途中不幸染病,那么他算工伤吗?如果他染了病又把疾病带给其他人,那么算不算扰乱国家公共安全,这个老板算不算幕后指使?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国家之上,足以说明这个老板的格局之小、唯利是图。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在疫情当下,我不认同这番话。

在疫情的环境下,如果领导对职员说出这番话,我认为这不但在藐视防疫防控工作,而且是对职员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领导说出这番话完全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忽视了疫情的现实问题,是自私,趋利,漠视生命安全的黑心行为。

第二,疫情当下,每个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才是最关键的,不出差,被劝返,这完全与工作态度和能力无关,而是对彼此生命和安全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所以说,在疫情当前,这样的一番话,根本就不能成立,现在返回或者外出工作,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都是疫情问题,如果不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万一外出感染了疫情,生命都危在旦夕了,还谈什么工作态度和能力?

再说,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本就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已经是一个上升到法律层面的问题,不是老板一句“你必须出差,不然就是态度有问题”,又或者“你出差去到外地被劝返,是你工作能力不足”这样的话所能辩驳的,这无疑等同于叫人挑战权威,既不合法,也不合情。

所以说,我不同意这番话,现在所作的一切出行或工作,都必须在自觉配合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不然就是对自己和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2.不在疫情环境下,我认为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不是在疫情的环境之下,我认为这番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先来分析“不出差是态度问题”的这个说法,有时候确实是这样的,你在职场中,你本来需要出差去跑业务的,但是你却嫌出差辛苦,不愿意出差,然后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那肯定是你的态度有问题。

当然,要是你确实有特殊情况,比如生病,或家庭遭遇变故等原因出不了差,那就不是你态度有问题,而是因为不可抵抗的外因造成,那是可以被谅解的。

接着我们再来分析“到达目的地被劝返是能力问题”的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就好比你出差去某个地方跑业务,你想见到那个想要合作的人,你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但是对方不愿意跟你谈合作,劝你返回,无论你怎么寻找机会,就是见不到合作对象,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那我会认为的确是你的能力不足,所以见不到对方,对方也不愿意见你。

但如果是对方遇到意外或其他不可抵抗的因素造成你们之间不能见面谈合作,你被劝返,那就不是你能力有问题,而是你到达的时机不合适。

所以说,如果不在疫情的环境之下,我认为“不出差是态度问题,到达目的地被劝返是能力问题”这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它在排除了其他不可抵御的意外和特殊因素之下,很多时候确实是这个样子的。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看法。

在疫情之下,说这番话并无道理,因为在疫情当前,主要考虑的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才可以谈工作态度和能力。

但如果不在疫情的环境之下,这番话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有时候有些人不愿意出差确实是态度问题,而出差到达了目的地被劝返,如非特殊原因,很大程度确实也意味了这个人能力不够。


小浔姑娘


这句话如果放在正常情况下,我觉得老板说的是对的,但是,在疫情下,老板还能说出这种话,我觉得真的有点过分。

一、为什么老板会说出这种话?

1、我给你发钱,你就得乖乖帮我办事

我曾经也遇到这种老板,他跟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给你发钱,你就得乖乖的帮我办事。我想这句话放在这里,真的太应景了。

我们拿着老板工资,帮老板办事,当然是天经地义,但是,拜托,现在是疫情当下,这种时候出差,我拒绝,怎么能说是态度问题呢?而且,就算到达目的地,被劝返回,这是不可控因素,疫情就是命令,并不是个人就能扭转的,怎么能说是能力问题呢?

再说,老板,这是完全不考虑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没错,我是拿了你的工资,但是,拿我的性命去做赌博,不好意思,我不伺候了!

2、利益大于一切

公司并不是慈善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资本支撑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在私企,业绩为王的道理。

作为老板,我下达的任务指标,我只想看到结果,至于过程,我不会问,我也不想知道,有句话说的好“为过程鼓掌,但只为结果埋单”。

在没有发生疫情的时候,老板说这句话,一点错都没有,毕竟,作为老板,利益确实大于一切,但是,现在疫情还没结束,不考虑当地的情况,就说出这种话,未免太偏激了吧?

二、作为员工,我们应该怎么做?

1、电话沟通,看客户当地疫情情况如何,是否适合出差

在疫情下,当接到出差通知,不着急马上否定,应该先打电话给客户,了解当地的疫情情况,是否已经解封,防控级别如何?外地人能否进去?另外,还要了解客户目前情况,是否真的需要公司这边派人过去服务?能否远程在线解决?

2、了解情况,确实不适合出差,老板却一意孤行,不值得为他卖命

从客户那边了解情况后,当地的疫情情况严重,而且还没解封,根本不适合出差,但是,老板还一意孤行,为了公司利益,拿员工身体健康安全开玩笑,我建议,还是选择跳槽吧,这种老板,不值得卖命,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温少爷:专注于职场与个人成长分享,关注我,我们一起迭代,一起成为职场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随手点个赞,对温少爷是个鼓励!】


温少爷


有种罪名叫莫须有。

有种无耻叫你不出差是态度问题,你被劝返是能力问题。

短短一句话,暴露了公司的格局。

理解公司的难处,但不认同公司的判定。

疫情之下最能看出公司视野和格局。

有的公司哪怕小区有1例确诊,也要求员工必须隔离14天,比如我所在的公司。

有的公司却要求尽快上班,而且还扣帽子,比如你的公司。

1、是否出差,取决于所在地和当地的疫情管控。

如果最初疫情管控严格时出去不让回,去了不让进,员工怎么办?

2、出差和生命健康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如果你有余粮,直接果断离职,今日不重视你健康,明日就能只把你当机器。

如果没有余粮,这个受制于人的痛彻,你要尽快在主业意外有副业,就像网红股票,主也要破产,副业网红却涅槃。

主业让你生存,副业让你有体面的活着,最关键是可以自己做自已的人生,不看他人脸色,不求他人施舍。


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这个问题,乍眼一看,至少90%的人认为是黑心老板给员工洗脑。但是,我认为还是不同场景,有不同的看法:

一、场景1:做好防疫措施,出差地没有疫情案例。

老王开了两个超市,一个开在市区,一个开在县城。在疫情期间,市里超市的太忙,人手不足。

考虑到本地没有感染案例。并且自己有车,可以接送员工。所以,就想让一名县城员工出差支援市区超市两天。

但是,员工就是不想出差,以疫情为由拒绝。并且,在确定本市与县城期间没有进行隔断的情况下,她还找借口说,如果被劝返怎么办?

此时,你怎么看待员工的推诿?这员工工作态度明显有问题,换作是你也有可能极度不适。

二、场景2:老板刚说出差的事,话没说完,就被员工反对。

老板单独找你说到,“虽然疫情严重,但我们要在xx地区的业务也要跟进,需要有人过去做好准备。我想安排你过去。”

然而,员工立马接话道:“现在疫情严重,不敢出差。并且,各地防控严格被劝返怎么办?”硬生生地把你想说的“等待官方报道,待疫情有效控制后,我们才过去。”这句话咽回了肚子里。

一个员工抢老板的话,并且在断章取义的情况下,就以疫情为由拒绝出差。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生气吗?

此时,作为有素质的老板,多半会以说教,洗脑的方式化解尴尬,以及发泄自己的愤怒。其实这还好,如果遇到脾气不好的老板,可能直接叫你滚蛋。

以上两种情况,主要是由员工的态度问题引发的矛盾。

三、场景3:老板明知山有虎,强硬态度让员工出差。

如果老板让员工出差疫情严重地区,在没有防疫措施下。且强人所难,还以鸡汤蛊惑。以员工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作为敛财的工具。如此,老板是无人性的。

同时,某些疫情严重地区,被劝返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公民遵纪守法的基本素质。如此,老板是无知的。

退一万步讲,假如员工外出感染,作为老板要担责,以及承受相应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员工及其家人也是极不负责。对于老板来讲风险巨大。如此,老板风险意识太差。

然而,真是碰到这种无人性、无知、不会控制风险的老板。我劝你还是等疫情后,尽快择良木而栖。


以上。


钟黑牛聊职场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有些茫然。诚然,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大,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现象,就如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我的观点:领导的态度才有问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一,从题面上看,出差所去的地方应该是疫情很严重的地区。

现在疫情有所缓解,各地的入口措施也有所松动。只要做好了防疫准备和措施,进入一些疫情不是很严重的城市,并没有很复杂。但是如果进入人口流量大,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才有可能被劝返。所以,这种出差的命令,是对员工健康的不负责任。

第二,题主所提问题中,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要求是绝对性的,也就是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第一句“不出差是态度问题”,显示出领导的意图:拒绝出差使员工的不对;第二句“被劝返是能力问题”,同样显示出领导的判断: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

面对困难,领导只是想让员工出差,并且只想要结果,并没有为员工考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员工的思想和心理负担。这样的领导,是不负责任的领导。

第三,结语。

对于这样的领导,我简直无话可说。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员工遇到这样的领导,是一种悲哀,面对的情况是很不乐观的。领导这样做,是否存在故意刁难不好说,但是反映出来的不顾员工感受,没有领导水平是显而易见的。题主可以根据出差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选择据理力争还是暂避锋芒,还请慎重考虑。毕竟在疫情当前的局面下,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职场如江湖,且行且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