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最近回訪了不少常給我點贊轉的朋友,都挺努力寫內容,但是轉發、點贊量並不高,粉絲增長速度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問題有這3個:

1、排版黑一片,正文裡一個圖標都沒有圖一張沒有,感覺我回到了黑白電視機年代,我特別想喊:給那些美妙的文字出來加點修飾,我求你了!


我問了幾個人為啥不放圖,兩個原因:不知道去哪找圖,不知道啥圖合適。圖的問題,我回頭單獨給大家寫一篇,保證滿足你哈。現在你就想,如果讓你就這麼素顏出去,你樂意出去不?如果天天讓你曬素顏,你想發出來不?你咋給自己捯飭,就咋給那字兒裝飾下。


2、轉發別人內容太多了,除了提到你喜歡的人,就沒看見幾句你自己。滿屏的你給誰點讚了,你給誰轉發了,我是看你還是看他。如果你是想支持下誰,那你可以給他100字以上的長評論,多用心、多招人稀罕,你說他不得愛你愛的不要不要的;如果你想推薦哪個大佬,那你寫一篇長文,做一個他的乾貨文總結,或者拆解下他的成長過程,也很打動人,還特別打動那個大佬,是不是?


建議你換個賬號,進你賬號裡看看,有沒有一種感覺,哎呀,這誰呀,關了。


3、看不出這個賬號是寫啥的找不到我常來蹲守你內容的理由。就是你寫的好東西不老少,但是很模糊這個賬號主要寫啥的,得特使勁的看才能搞明白你可能想寫啥,是個幹啥的人,可是有幾個人有那閒心。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一定要做好賬號。你剛開始做自媒體時,為了促使自己養成習慣,能每天持續寫,你可以想寫什麼寫什麼,“把賬號當筆記本用”。但是呢,等你手裡有200個粉絲了,你就得好好考慮下讀者的感受了,畢竟人家的時間也是錢。


假如他7000元一個月工資,23個工作日,每天8小時,他一小時還值38塊錢呢,人家在咱們這看5分鐘,就是3塊錢,咱不能主動替讀者費錢。


所以我們得想想,讀者想看什麼。我總結了賬號定位的4個階段:

  • 讓觀望的你下定決心關注你
  • 讓關注你的人習慣每天喜歡看你
  • 讓經常看你的人習慣性贊你
  • 讓總是贊你的人喜歡推薦你


這4句話我寫於2018年11月19日,經歷特別刻骨銘心,經歷後總結的方法分享給你。就1個關鍵點,

讀者視角。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1、讓觀望你的下定決心關注你


首先問問自己,要擱你,你關注一個人,為啥老去他那蹲守看他發啥呢?是真想看乾貨嗎?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去蹲守任何一個人寫的東西,或者發的視頻,我都是為了享受他創造的氛圍


就是一進這號,我就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或勵志,或學霸,或技術大牛,就有一種,我的天啊,這個我我好喜歡啊,我就想天天來你這個氛圍泡著,你寫啥發啥都行,因為我就好喜歡你這裡的氛圍。


那你就想想,你希望在這個賬號裡營造什麼樣的氛圍。我調查過,很多人希望留下的氛圍都是

溫暖、給人力量、給人方向的,說白了就是“想不明白事兒?那我告訴你往哪走,咋走,缺工具我整理給你,缺資料我打包合集,缺人脈我把我認識的人列個推薦清單,你說你還缺啥吧。”就這氛圍,你說你想整的是不是也是這個?


那你就做一個這句話的擴展,寫一個個人介紹置頂帖就好啦:

我是幹嘛的,我能給你指哪方面的路,我用過什麼方法走過什麼道兒,我用的工具資料合集

我學過的好的資料合集,我認識的好哥們好姐們大集合

美圖美照一配,就說,要不要來關注一發再走。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2、讓關注你的人習慣每天喜歡看你


想讓這幫關注你的人天天來蹲守你的內容,那就得有個主內容吸引他,比如說我就是個運營幹貨機,不知道打哪能整出來那麼多幹貨集,小夥伴講話,都是邏輯特別清晰的大白話(自打看了這句評論,我這文字兒越來越像我講話風格了)


你要定一個內容比例,40%轉發推薦+新聞熱點點評+小故事,60%看著就想轉的乾貨。


注意啊,這乾貨比例是60%,一天10條,你得6條幹貨。這你一聽傻了,哪那麼多幹貨。求你,拆書吧,哪個小標題底下不能拆出來一條啊,一節都能拆5條,一章能拆35條,一本書能拆245條,夠你發一個多月。你就一邊看書一邊拆,老好使了。


拆書慢,下不去手的人,請直奔知乎,找到你賬號領域的話題,直奔高贊,整理5個高贊你覺得靠譜的答案,發吧,半小時來2條,一點問題沒有。


記住,原模原樣抄才叫抄,你把好幾個人寫的整理總結、排序,每個句子改過,不是複製粘貼的,這樣不備註關係已經不大了。你如果實在不放心,你就把作者的名字都備註上,寫上素材來自誰誰誰。


比例確定了,那到底都寫啥呢,這需要一個選題庫。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很多人想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給什麼人群提供什麼價值”,那咱們換個方法想,你身邊都啥樣的人,人群咋分類?比如我身邊就是想做運營的大學生,想轉行運營的職場人,這裡面有單身、有寶媽,90後多,80後少,00後佔個末梢,有北上廣的,有二三線的,比例不詳。


那他們感興趣啥呢?無非就是愛情、親情、友情,為啥,因為“愛而不得”嘛,自己沒那麼完美就會在微博裡看看別人的完美,然後讓自己開心一下。這還不好辦,誰還沒點這方面的故事,還沒點有故事的朋友,那你以後寫啥觀點前,帶個小故事行不行。


這群人平時會有啥煩惱呢?無非就那幾大情緒問題嗎。


懷舊:自己年齡不小了,工作發展也一般,對象也沒個影兒,工作幾年也沒賺到什麼錢,每天挺累,一想到上學時候啊,小時候啊,好開心啊。


愧疚:上學這些年啊,花爸媽這些錢啊,也沒讓父母多長臉啊;天天上班啊,下班還想寫自媒體啊,沒空好好陪孩子;老久不聯繫爸媽了,聽說又不舒服啦,還不好好吃藥看大夫啊;最大的愧疚是對自己,沒有好好把握時間,做出成績,沒有突出的核心競爭力,等等。我們的愧疚能寫成一本書,一點都不誇張。


焦慮:職業方向、交友方向、奮鬥方向、學習方向、選房、選理財,所有方想不清楚的,都焦慮。


這些人有啥渴望沒有?有啊,我們都孤獨,哪怕跟父母住在一起,他們也未必懂自己;我們都缺誇,沒啥人誇我們,恨不得半個月過去了,公司一個誇你的人都沒有,生活裡更不太有人誇你。


你是不是瞬間覺得好多可寫的哦,但這還沒結束。

人群標籤+情緒特點+情緒渴望,都可以組合在一起寫。


  • 這個90後把出租屋打造成暖心小窩
  • 超想住進這個60平的小窩,寶媽你家儲藏室可以出租嗎?
  • 這個三線城市的90後,把100平的家打造成理想天堂
  • (我是今天看這種視頻看多了,腦子都是類似的主題)


總之,不同的關鍵詞都可以組合在一起寫,同樣一個主題,你換人群、換城市、換情緒,你能寫出好幾篇文章來。那框架都有了,不就相當於命題作文麼,你初中時就玩得溜溜的了。去知乎搜、去書裡搜、去微博搜,哪都有啊。你整理下就行了,原創不是讓你每個字都原創,你用自己的話表達原來的觀點就好了。


選題庫要提前規劃出4周內每週都寫啥,如果有多餘的想法,就往後排。一個一個比較聚焦的主題,你也正好可以主題閱讀一番。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3、讓經常看你的人習慣性贊你



我是習慣性在“我天,說得忒好了忒好了!”就是有種“我說不出”的感覺。比如人家用的語言很美,人家的觀點很新穎,人家的觀點很深刻,那就想點贊。


我還會在一種情況下點贊,就是“太棒了!”就是技藝太高我死也做不到,我就會點贊,但不會天天過來看,因為我死都達不到了,我老看你幹啥,受虐啊,偶爾來來就行了。


最後一個點贊場景,就是“我的媽呀,這麼費事的事兒你幹得這麼好,給你贊給你贊,你辛苦了。”


以上三種,有技術的請發揮你的神技,觀點表達力突出的請盡情施展,前倆都沒有的,請使勁發揮體力,搬運、整理,謝謝!你要是不知道整理啥,你問我,我多著想看的東西呢,我懶得整理,真的,跟我這麼懶的人多了去了。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4、讓總是贊你的人喜歡推薦你


你會在什麼情況下推薦一個人呢?


第一種,看著就順眼的,哪哪都好,大牛、有觀點、有粉絲兒,反正啥都有,你是不是有種“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幻想!這幻想我也有,所以我推薦的好多人一般是這風格的,不過後來他們說了,不差我這樣的推薦,讓我使勁幹自己的事兒就行了,我就不咋推了。


第二種,好朋友,就是嘮的特別歡的那種,然後賬號質量也差不多,就衝這關係,就想嗡嗡推薦他,恨不得一個月推薦八回,嗡嗡點贊,咔咔上評論,往死了誇。


第三種,幫過自己的,給自己提過意見的,就特別有種“蒼天啊,大地啊,我是不是得買個彩票慶祝一下啊,居然有人點撥我啦,還說的那麼準,解決了我好長時間的困擾,這是什麼謎之運氣。”


我目前吸引別人推薦我的方式,你猜哪種用得多?


其實不同平臺不一樣,有的平臺,我就靠朋友居多,微博呢,我朋友都跟我這歲數,不愛玩,所以我就靠幫過的人推我。


那我咋幫他呢?我基本上就靠“萬一被拉黑了,我活該”的心態,然後去給人家提意見,說這個賬號運作的咋咋滴,調整方向應該是咋咋滴。說的時候呢,會先鋪墊一下,不會那麼硬。他能聽就聽,不能停拉黑我算我們沒緣分。


基本上提回意見收個好朋友,他就推薦我了。


所以說,你也可以看看他們需要啥,你能幫啥忙,未必是都去提意見,你也可以跟他交朋友,也可以給他提供點資源,比如轉發抽獎的獎品啊,誰不缺點小禮品啥的。反正啥都行,你都可以試試。


寫得挺認真卻沒人看?別再拿自媒體平臺當“筆記本”記錄用了


有人說做內容,要注重原創,要體現專業,要增加數量,好讓更多的人看見。前兩條我們做起來有點難,慢慢來,最後一條好像很容易是不是?所以,打今天起,定個小目標,每天寫多少數量的內容,比如8條,2條轉發推薦朋友的,2條休閒娛樂的,2條讀起來能有收穫、有啟發的,1條看起來就想收藏的,1條忍不住讚的。


相信我們都能越做越好,覺得本篇有用記得關注@箏小錢 ,前互聯網運營總監,擅長網課開發,愛好手繪,天賦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