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数据!社会“借钱”规模已超250万亿,这对市场意味什么?

财经柜


这不是个好信号!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负债过高(个人认为超岀个人资产的40%)都不是好事!


滨115812181


投资过热、债务压力过大!

前两天人行发文称目前我国M2已经达203万亿!是我国去年GDP99万亿的2倍多,是10年前2010年M2 72.5万亿的近三倍。而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56.36万亿,相较10年前2010年65万亿,扩大近4倍。

直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当下资金正在以非常迅速的方式发生流通。且投资过热现象明显。

都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但是资金多数都在房市、股市内流通,并没有积极的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这种情况不但推高了房市市值,扩大了泡沫,反而造成财富不平衡转移,富者越富穷者更穷。

且社会债务也逐渐扩大,居民普遍债务压力较大,且压力向年轻人传导,比如这两年常见的各种社会贷、套路贷、校园贷等。

有钱,谁还会去贷款呢?

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持续,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后期还是需要宽松货币来提振经济,赶鸭子上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这并非是一条通畅大道,希望国库智囊们能够积极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寻找新出路。


期货匠人李瑞


不要买房!!

恒大的套路,负债接近2万亿,近3个月的短期高息债近3000亿,房产打折也都是涨价后套路,基本没变化,甚至会略有涨价,恒大的骗局逻辑是通过几个月的无理由退房退款,免息融资来偿短期债务,根据公布数据可以算一比账:

恒大公布1000万客户假设按20%付定金(注意定金可以一套多个定金,会有各种合法合理操作方式),150万人付定金:

 那么定金总额=2000000*5000=100亿    

分期总额:假设200万定金的人中有20%再付分期10% 20%不等(因为可以在未来半年无条件无理由退款退费),按恒大的主要是大中型城市平均一套房 160万计算(比较低的),平均15%房款:

   分期房款总额= 400000*1600000*0.15=960亿

那么恒大可以获得的预付定金总计为:960亿+100亿=1060亿;

恒大相当于完全占有主动权,在3个月甚至更长一点时间,无息使用1000多亿的资金。即便退款也已经无息使用,不退款房子可以原价销售。请大家务必不要上套!

更多客观财经政策分析请关注


长安说


对大家有帮助,我按数据给你回答,这是我早晨写的,

刚看信息中国M 2已经突破200万亿了,

我特意查了一下中国2019年GDP 接近100万亿,是2倍了,去年中旬才1.5倍,这样增长明年可能M2可能300万亿了。 美国M2是15万亿美元,他们GDP 22万亿(统计不一样。有可能不算基建)这家伙公开统计数字可能有猫腻,坏的很!

这么多M2咱们简单分析一下,2000年M2是13.5万亿,20年后现在是200万,也就是说2000年,你有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5万元,通账一直在路上以后不会低于8-10%,这20年如果你买房跑赢通货膨胀很容易,现在你在试试,政策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楼市这个大的资金储水池只会慢慢涨,目前的国之命脉绝不会娄底!

弄这么多M2按理说会通货膨胀,咱们是有制度的国家可以调控,你见过老百姓的东西涨过没,在民生里只见过教育和医疗拍拍的涨,涨的让人跟不上!国家一直在弄M 2只有一种情况国家要启动另一个比房地产还要大的资金储水池A股,政策大家也看了,一年的LPR降息10基点,5年的降5个基点,很明显就是要给房贷做参考,要房价稳中上升。企业不断并购,重组,举牌,科创更不要说了,都会调整为优质企业,让A股进去一个长期上升的趋势,利于企业容易,大家有钱了也利于拉动消费,200万万亿流动站性充足,加上国家加大对外资政策,启动股市是不二的选择!纯属个人观点,认同的2年到10年后见证观点!不认同就当我刺毛!哈哈


明灯照股


根据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56万亿,也就是题目中说的,整个社会“借钱”总规模超过了250万亿。

乍一听这个数字非常吓人,我国有14亿人口,250万亿的债务,平均每人17万元,那么我们不都是在赚钱还债吗?这样的经济发展起来还有后劲吗?

这个问题要想严谨的回答清楚是比较麻烦的,我就来通俗的说一下怎么回事。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家庭,家庭成员所有的借款合起来,就相当于社会融资规模,但是这些借款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比如房贷可能是20年,信用卡只有一个月。

对家庭来说,这些钱有轻重缓急,也有大小多少的问题,对国家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没有了解这250万亿的融资构成,就很难评判他的科学性。

如果这250万亿全部是短期融资,那么对市场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你在近期就要还款,我国一年的GDP还不到100万亿,怎么能还250万亿的融资呢?

如果这250万亿全部是长期融资,假如我们按10年算,10年之内我国的GDP总量估计会超过1500万亿,和250万亿的融资比,这些融资额就太少了,甚至还要再加大,否则经济发展动力就不足。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250万亿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心的数字,关键是这些融资的构成,如果长期融资占比较高,这个数额并不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这还要再提高。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看,1月份融资增量为5.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这说明市场仍然是需要资金的,也是在向前发展的。

目前我国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很多企业可能会面临经营困难,要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就必须给他们提供长期的融资服务。

如果银行就给他们提供一两个月的借款,那和不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不如不借,只有给他们提供中长期借款,比如5年以上,企业度过难关就很容易,我估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会变得很小。


互金直通车


打个比方:

我有一个亿,放贷给张三等十人每人一千万。张三等十人又放贷给李四等100人每人一百万。李四等100人又放贷给王二一千人每人十万。由于王二等人因为钱暂时不用,或需放三天五天一个月等等。所以银行要把钱放出去。

以此类推。一亿就变成十亿的交流数字。

250万亿也许就是25万亿整出来的数字。

拙见请勿见笑。[大笑][大笑][大笑]


虚怀若谷学无止境


意味着:投资力度增加,社会负债过高

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M2已超过200万亿元,是2019年GDP的两倍,与以往1.5倍相比,增长趋势明显。那么既然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增加了,这样的变化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1、M2增速这么快意味着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的下降。举例说明,在2000年的时候时候,我国M2仅为13.5万亿元,现在较当年增长了14.8倍,也就是说那时候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14.8万元的购买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赚的钱比20年前多了,却感受不到购买力在增长的原因。

2、M2数字这么高,钱到底在哪里呢?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20年里,最大的两个蓄水池就是楼市和股市,钱基本在这里面转。再看去年的社会融资总规模为260万亿元,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才14.27万亿元,现在是当年的18倍。这充分说明由于投资过热,极速的拉高了社会负债,且以非常迅速的方式在流通。

3、M2体量这么大,国家却宏观控楼市,但又在2月将LPR下调了10和5个基点。我认为楼市在今年会稳中有进,但要跑赢通货膨胀估计困难。反倒是大量资金很可能会进去股市,帮助其迎来长期较稳定的股票牛市。毕竟只有股市好了,老百姓才会有钱,消费力才能上升,这对扩大内需,提振实体经济,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M2也是我们生活的圈的一个缩写。面对疫情,全民负债的我们,稍微拉长复工时间,就已经捉襟见肘。按揭、信用卡、网络贷等等,我们已经透支太多。

这就意味着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会是近些年的主流。


陈先生谈金融


借贷规模达到这种量级,已是两倍于国民总值了。此时最怕的就是,信贷链条被撕裂,甚至彻底被摧毁,那将会是场灾难!

这么大一笔债,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借新还旧,或是偿还利息,实际上并没有流向实体,而是在金融体系中空转套利。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这套模式继续玩下去也未尝不可。关键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受到波及的行业太多,影响太大,损失太重。谁都不知道,这会否是最后一根稻草?

本身国内这几年,因为资产价格的泡沫不断放大,导致很多行业,都只是在勉力经营,微利谋生。如今在一年当中最好的光景里,挨上了重重一击,它们还能否撑得住,又能撑多久,都是未知数了!


蛰冬至


意味着通缩,天量的社会债务,违约风险大

①整个社会大部通缩局部通胀,从菜价来说,通胀;从央行M2突破200万亿,以及近期不断释放逆回购来说,是通缩的,说明大家都没钱了。市场上缺乏流动性

②社会借钱规模超过250万亿,说明至少有250万亿的债务,那么说明真个社会负债的比较多,结合近期恒大75折促销房子的新闻来看,可以明显看到债务压力和风险已经席卷整个社会,不负债甚至少负债的公司和个人,不多。

③天量的借款,意味着天量的债务,在当下新冠疫情影响下,很多公司和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250万亿,所产生的的利息也是天量的,会存在债务违约的风险


妹子给哥笑两个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36万亿元。这意味着什么呢?2019年我们的gdp为100万亿。一方面意味着经济比较活跃,大家赚钱的机会更多。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债务增加,贫/富差距可能会增大。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部门获得的融资,包括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这里面银行贷款占一半多。

社会融资增多就意味着在市场上的钱变多了。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片。

社会融资总额虽然达到了新高,但是增速最高的是在前几年大家可以看2014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大家都知道。房价大涨。

虽然那段时间,确实很多人赚到钱了,但是我们看到如果2014-2016年没有买房的人,赚钱的速度就被落下了。

直到我们开始去杠杆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才下降。

今年一月同比增速是10.7%,和几年前相比这个速度不算高,从2018年开始算一个比较高的点。

社融存量大、增速高,说明现在经济处于非常活跃的阶段。这对目前的市场来说,当然是一个好事。受疫情的影响,企业复工延迟。全社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来渡过这次难关。所以这个时候社融总量增加,算是一场及时雨。

当然,及时雨也是有一些缺点的,就是有旱的,也有落的。增加社会融资没有办法让所有人平均受益,只能是让这个社会整体受益。这就涉及一个公平与效率之争了。

未来半年甚至一年,我们宏观货币政策的大基调肯定是逆周期调节,也就是说,当经济有下滑的风险时,政府肯定要加大投资,还要给企业多贷款,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保证经济增长。


在这个基调下,社会融资量不会下降,还会保持这个高总量。但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也会视情况而定,不会盲目增加社会融资总量。当前总体来说,我们的杠杆率还处于高位,也就是说企业、个人借的钱都比较多了。

后面就要考验政府的智慧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但又不使经济过热,还要更加促进公平,让大家都有钱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