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懂:手机聊天不要问在吗,有事说事”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并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一边说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边又说细节决定成败。无非是场景和场合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罢了。


抛出话题要循序渐进,引人入胜,切勿简单粗暴,所以很多人会用在吗来试探性的问一下。至少知道你此刻是否愿意和他说话聊天。一般在收到“在吗”这个信息的时候,人们心里都会过滤一遍这个人找过来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当同意接收你的信息,给你回复“嗯”或者“在的”的时候,就说明了愿意和你谈论接下去的事情。这样抛出去的话题就更容易被接受。当然,如果是长久没联系的,大多数人无非就是两点情况,不是借钱就是结婚。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喜欢这样开始一个话题。我就比较不喜欢这样。你问我在吗?我要是回答在的,你跟我借钱或者找个棘手的事情要我帮忙咋整?我要是不回答,你有什么机会要和我探讨又怎么办或者要请我吃饭咋整?当我做完这些心里活动之后,已经过了好一会了,你感到不爽又咋办?所以干脆点抛出话题,让对方自主的选择是否接下,这样也是一个尊重对方的方式。

所以,是否已一个委婉的试探作为一个话题的开端,要分人和分情况而定,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但是,我觉得手机聊天的时候实际应该切忌的是不要去发长语音。特别是发音还不大标准的人。每次长语音发过来,经常要听两到三次才能了解真正的意思,有的人说话又不标准,很有可能还听不清其中的意思,这个时候,对方要是回复过来没听清或者听不懂,那才更尴尬。或者在没听清或者听不懂的情况下去处理相应的事情,没准会适得其反。而且有不少时候是不方便听语音的,到时候不回复有被进行语音轰炸,影响关系。

大家认为是切忌用在吗开头呢?还是切忌长语音呢?欢迎一起讨论。


团成团的长筒袜


其实现在大家主要的通讯工具就是微信,自从有了微信,电话都很少打了,毕竟微信只要你有流量,就可以和对方视频和语音聊天!

但是对于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来说,直接视频或者语音呼叫都是不太友好的,不太礼貌的!

所以这样的多数会发文字!

对于聊天经常问“在吗”我有以下见解:

1.很多人有事想要找你,但是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线,所以象征性的询问,看你在不在,这叫试探性,如果你能第一时间回复她“在的”,那她就放心好的和你说事了!!!

2.还有一部分现在的人都比较敏感哈,一问在吗多数有事,最多的就是借钱啦,哈哈哈,所以很多人排斥这两个字!因为一在吗就各种事,如果你回复了在,她直接问你借钱啊干嘛的,那个时候不好不回复,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回绝,所以很多人希望,不要问在吗?直接说事比较好!

那么对于微信聊天,也有很多的一个技巧,现在好多人一天都是抱着手机,消息一来也有提醒,如果你真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嘛:

比如:姐在忙吗?我这边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啊,(直接说事)

然后等待回复[呲牙]

这是我的习惯,个人的一些小观点!



张家二宝


我并不认同这句话,我认为手机聊天需要问在吗,这并不是无聊的发问,而是礼貌性的问题,手机聊天一上来就有事说事会显得有些突兀,让人觉得你没有礼貌,连一句问候语都没有。

大家好,我是曾较瘦,一名90后年轻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都已经用上了手机,从以前的扣扣到现在的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很多人觉得在手机聊天的时候,问在吗是一种非常多余的行为,也有人调侃道:问:在吗?答: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几十年我都是在的。可见一部分人对在吗的反感,可是我认为问在吗却是礼貌性的体现,一个人文明修养的体现。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最讲究的就是一个礼字。在日常的手机聊天中,我们并不知晓对方是否有空或者说是否在看着手机,所以我们才会发在吗这样的问候也试探他是否可以回答我。一句在吗,并不是单纯的问对方是否在线,而是在试探对方是否有空或者是否有空理睬我们。如果对方并没有回复,说明对方现在没有空或者对我们接下来的聊天并不感兴趣,如果对方回复在的,说明对方对我们即将到来的聊天内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以开始了我们的聊天,这就是一句在吗的效果。这都是聊天双方心知肚明的约定俗成的聊天技巧。而如果你一上来就有事说事,显得你非常没有礼貌,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已经有点差了,因为这样子显得很突兀,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对方的心里没有任何准备。

当然,一句简简单单的在吗,确实会有点浪费双方的时间,所以我希望问完在吗之后,再加上你所要表达的事情就更加完美了,例如:某某某,在吗?我找你有点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曾较瘦


既然“谈事”,许多人就不喜欢接收语音,除了不方便接听,最重要的是出于表达惯性:拉拉杂杂发了几十条,却未必能提炼出自己的核心意思,这通常使听者恼火。有一搭没一搭地闲唠嗑,本身就是聊天的特点,语音却要求我们成为千锤百炼的演讲者,能够一步到位扒出重点。

人们都喜欢微信聊天中开门见山、有事说事,而不是一来一去客气的问候,花掉半个小时,却还不知道此次聊天目的。在凡事都讲究效率和成本的时代,每一次沟通,都会被自动附着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意义。也许正因此,那些语焉不详、暧昧不明却又不请自来的信息,经常会让人抓狂。最为典型的莫若如“在吗”。所以,真诚些,反而会让人觉得舒服!!!



南海岸那个青年


首先这句“在吗?”其实听多于的。可能发送者是考虑礼貌问题,先问一句在吗?但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不用说。因为如果人家不在,自然不会回复你。这样你就知道人家不在。如果人家在,那你大可以直接上来就说事情,人家在的话也自然会和你说事情。

为什么不要问“在吗?”因为在社交聊天中,这句话会耽误一些时间,尤其是在工作这么讲究效率的时代。当你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有两种:1 在。2,什么事?

无论对方回答哪种,你都是还需要再把你想要表达的事情再发出来。这样无形的给你和对方都增加了时间成本。所以,最好不要问在吗?

如果你觉得直接上来说事可能不太礼貌的话,可以在“在吗”的后面紧跟着你要问的问题,这样既不失礼貌,又可以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一举两得。


英语正能量


你好 我是依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手机聊天到底用不用问 在吗

我个人认为不需要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

如果你要是问我在吗是为了向我借钱但是 我不想借你 你直接说借钱我就回你了 但是你问我在吗我回答在 对于我来说就对我不利

但是你问我在吗 我说在 你是来请我吃饭的 那这就多我有利

你直接问问题我在考虑我在不在

现在是很现实的社会 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我认为不要问在不在 直接说是 你说请我吃饭我就回你 你向我借钱我就装作没看见 这是成年人的社交礼仪(虽然有点夸大了 但是现实社会也就差不多这样 )




依墨79718


hello!大家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缺的通讯聊天工具。然而在交际聊天中会遇到:手机聊天不要问在吗,有事就说。对这类事我们能接受也懂,但是我觉得呢还是有情况和原因的:

其一,与聊天对象的关系

手机聊天不要问在吗,有事就说。按这意思来讲,有种嫌烦和反感之意在其中。也就是说聊天对象和你的关系不怎样或者不熟 ,好似有种发命令口气。

其二,跟聊天对象的情绪和处境有关

心情不太好也就不想和别人说什么,郁闷伤感着被别人追问(在吗)实在有些过意不去,受情绪反应而回复你:不要问在吗,有事就说。还有些人正在忙工作或在处理事情,突然问他/她在吗,在不在啊,用警告直接的语气告诉你:聊天不要问在吗,有事就说。

其三,对方可能根据未知情况和怀疑态度在有意回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63d6cba0e474320a5aef35eaee3de9f\

董氏创作


我自己一点真实的看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32941380204c9b873351b34a0ce364\

快了老男孩


分情况吧,咨询类的直接问问题就醒了,在么在么的浪费时间


如果是求人一类的,比如你想借点钱??或者想让对方帮个忙,还是要问一下在么,缓解一下情绪跟气氛,但是记住,前边最好加一个

您好,请问,在吗?”


海淀驾校默默教练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回答,仅供参考!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abf681b9f994840ab6dbd843bc3517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