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陣地上的“花木蘭”——記慶安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任環

“我不衝到前線,父親會生氣的。”——已經在隔離點值守了十六天的任環對前來慰問的領導這樣說。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是距離危險最近的地方。更不容易的是,8小時任務後,她還要在賓館的單間裡進行自我隔離,當然她也是孩子、妻子、母親。

防控陣地上的“花木蘭”——記慶安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任環

2月5日,也就是“打春”的第二天。主動領命後,她穿上防護裝備到隔離點去實地熟悉了一下環境。當晚,領導特准她回家看看,帶兩件衣服。在家門外,愛人給她拿上了備品,通過門縫看到10歲的兒子穿著短褲在床上蹦跳著,她眼睛溼潤了。平時在家人眼裡她就是一個“大孩子”。上五年級的孩子很聽媽媽的話,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外公。因為媽媽有囑咐,外公年前剛做完大手術。

防控陣地上的“花木蘭”——記慶安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任環

在同事們眼裡,任環就像一個“大活寶”。在家、在單位一個樣,在執勤崗位上也一樣。為消除被隔離人員的恐懼,每天她穿著悶熱的防護服和他們“逗悶子”。當然也會遇到各種情況。執勤的第三天,一位大媽就很不配合,粘扯著她和同事們。說粘扯是好聽的,實際上就是耍潑。“阿姨,冷靜!我們這些人都是來陪你的。”溫暖的聲音,讓這位阿姨愣住了。穩定了這位阿姨後,她當夜花了一夜的時間,改編了一套溫馨的手語,教給執勤的男同事。他們像一群無憂無慮的白色廣告寶寶,向新來隔離點的人員致意。他們“搞怪”而透著溫馨的表達,給新來的人員消除了一些緊張。新來的一個李姓的大姐說:“這裡沒那麼可怕,不就是多呆兩天嗎。”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來這裡的都是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並且這裡剛剛接走了第二個確診病例。

防控陣地上的“花木蘭”——記慶安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任環

手機響了,已從公安戰線退休多年的父親發來微信:“這兩天竟關注網上的疫情信息,我都坐不住了。”老爸毫不客氣問:“幹啥呢”。她說:“在忙呢”。老爸追問:“忙啥呢。”她岔開話題:“老同事,告訴我媽一聲,今天全局所有警察都在行動,在大街上看見行人就詢問,沒有通行證的就訓誡。”老爸回覆道:“一定守規矩,放心吧,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聽黨話、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她回覆:“老爸你太帥了……”

防控陣地上的“花木蘭”——記慶安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任環

儘管父親再三催問,她還是沒有告訴爸爸她在“隔離點”執勤的事情。她能想到老爸可能在想十七年前他在抗“非典”戰場上的畫面,他可能正在評估風險,要指導她。而此時的她,已經揹負著父親的志願,投入了戰鬥。而這父女倆的志願如一:人民警察在國家有難、人民處於危難之時絕不後退,絕不缺席。

報道組離開的時候,在那句“保證完成任務”的承諾中,我們也感受到這個“大活寶”想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