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由於疫情的緣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部分企業甚至可能面臨“滑鐵盧”。其中,汽車行業因受車市連續下滑的影響,因此在疫情之下,其表現出來的頹勢更甚。那麼事實上,汽車行業真的受到了那麼強烈的衝擊嗎?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線上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61.4萬輛,同比下滑了20.2%。從結果來看,今年1月,我國的汽車銷量同比下跌達到了20%。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嚇人的數據。但是,這真的跟疫情有關係嗎?汽車市場銷量真的如此不堪嗎?

1月銷量其實不差,爆發點應在2月。

首先,我們來看看今年的1月有哪些不同。2020年的春節假期從1月24日開始,受此影響,今年的1月份只有17個工作日。其次,疫情的正式發酵在1月20日之後,距離放假不過4天左右的時間。由此可見,1月份汽車銷量下跌的主因幾乎與疫情無關,而是與春節假期相關。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我們回顧一下,2019年的春節假期所在月份為2月,因此1月的消費力並不受影響。而2020年的春節假期所在月份為1月,正是一年中汽車消費力最低和消費時間最短的一個月,這兩者之間的對比本身就不是在平等的前提下。


在這裡可以給大家列一組數據,2019年1月份國內汽車銷量為202.11萬輛,2月份銷量為121.95萬輛,2月環比下跌超過40%,同比下跌超過17%。相比之下,2020年1月的銷量不過是同比下滑20.2%,環比下滑27.1%,實在算不上誇張。甚至可以說,2020年的開頭,比2019年的要好多了!

但是,疫情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誠然,1月20日爆發的疫情對於汽車的1月銷量沒有起到影響,但是2月份卻飽受其害。由於疫情緣故,許多車企延遲復工,部分車企更是分出精力、財力和人力去援助乃至生產物資。同時,銷售行業迎來了真正的門可羅雀,在提倡不出門、少出門的口號之下,別說買車,即便看車的人都很少。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現款車賣不出去,新車推遲上線即便車企調低了年度目標,降低了各個4S店的壓力,但對於4S店本身來說,賣不出車就意味著庫存積壓,資金無法回籠。加之車市下行,本來庫存指數就偏高,因此2月份不但是車市銷量極低的一個月,更是車市庫存指數爆表的一個月。

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更不好過。

車輛賣不出去,工廠不敢復工,對4S店和車企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這些損失雖然大,可對於車企它們而言,它們損失得起,就好比大眾被罰240億美元,不還是可以歡蹦亂跳?同理,在如今這種情況下,車企這些大門大戶並不怕損失。真正怕損失的,其實是各個中小企業。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以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為例,其每年的汽車產量約佔全國的8%~9%;而比較嚴重的如廣東、浙江等省同樣是國內的汽車工業大省。這些省市的工廠停工,會直接導致相關的零配件加工廠也跟著停工。但在停工期間,廠房所需租金、員工所需工資、銀行貸款及利息等費用都在催促著這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們。更何況,在此期間還可能存在有潛在的違約金或資金週轉問題,而這些本身體量就小、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就很有可能面臨破產。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儘管,中央及各地政府在近期都在不斷出臺新的經濟保障政策為這些企業減負,但是這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可以預見,如果疫情繼續下去,部分中小企業就會被淘汰,隨之將掀起一股蝴蝶效應。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試想一下,一家車企有一個固定的變速箱供應商,而這個變速箱供應商在生產變速箱時,某一個零件如齒輪,也有一個固定的供應商,但在疫情期間,這個齒輪供應商倒閉了,最後的結果將是如何?因此,這場優勝劣汰看似發生在中小企業身上,但連帶著受影響的,其實是國內整個汽車工業。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在疫情影響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有工廠停工,何況國內?

國內市場難以迅速恢復,自主品牌或將加碼海外市場。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疫情的影響並不會馬上過去,相反最少都會持續到3月。對於本在下行的汽車市場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在市場中,真正受影響最大的很有可能是自主品牌。原因無他,就因為自主品牌銷售市場的單一性。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對於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來說,它們往往底蘊更深,市場更廣,中國的市場受影響並不影響它們在其他國家市場的佈局。但對於自主品牌來說,走出去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同時也是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目前國內部分自主品牌的生產力早已過剩,多餘的生產力要想消耗,只能往外走。受疫情影響,空餘的生產力只會更多,因此也會更迫切地往海外走。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2月17日,長城汽車和通用就收購了泰國羅勇府製造工廠達成協議,屆時羅勇府工廠將成為長城繼俄羅斯圖拉工廠、印度塔裡崗工廠後海外第三個全工藝整車工廠。同時,吉利在2月14日也曾表示,領克汽車會在2020年正式進軍歐洲。不謀而合的還有上汽大通,根據他們的規劃,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海外五大核心市場的網絡佈局。

可以預料,海外市場很有可能成為自主品牌的另一個增長點。從2019年的結果來看,實現盈利的自主品牌並不算多,因此開拓新的市場無疑是一個極佳辦法。而在連續虧損之下,即便再是家大業大也總有撐不下去的一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優勝劣汰,因此對於不少車企來說,如何緩解疫情影響並不是重點,如何扭轉頹勢才是重中之重。

疫情加劇的優勝劣汰,1月汽車銷量大跌2成

雖然日前佛山已經出臺了鼓勵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不但給予車輛補貼,還鼓勵集體採購,簡化購車等級手續等。但從整體來看,其實這個政策對買車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它更好的地方在於放出一個信號,在疫情結束後,或許會有其他的城市效仿,屆時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買車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