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有的年轻人不好管理,是管理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狂奔的蜗牛不怕累


我们先从现在年轻人的以下几点特征进行分析:

1.没有经济压力:初入社会不去工作也没有这种生存难,所以不会因为钱而卑躬屈膝讨好领导。

2.自尊心太强:长期处在温室中长大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一遇到大风大浪就会被折断,自尊心脆弱不堪一击。

3.时代不同:每个时期管理人方法都不一样,现在人最求人性化管理。看人不看工资了


凉凉的冰96


我是草根老周,草根的草树根的根。不会冠冕堂皇,只会聊聊家常。很高兴参与这个话题。因为我曾十几年带过三批年轻人,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不妥之处可留言讨论。

我退休前是企业专职消防队队长。隶属于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消防队众所周知,是搞消防救援的。企业专职消防队有一点不同的是,队员全部是正式员工。消防业务归地方公安武警消防支队领导,工资薪水由单位支付。

队员大部分是部队战士复员,中石化负责安置就业。我们消防队是一个中队的规模,三十人左右。在带队伍的日子里,我的感受是,队员一批比一批聪明,懂得多,胆子大,不是很好带。

记得最后一批队员训练的时候,有副队长和技术员负责科目计划安排。遇到我正好在训练场时候有队员就喊,队长来一个!其它新队员也会起哄来一个来一个!这时候我如果不参与就会和队员有距离,好像也不給他们面子。但是我年龄毕竟大他们二十多岁,副队长担心我不让我上,我感觉必须上。可能跑的没有他们快,但技术细节扎实。科目是一人两盘水带连接,结果我分水器接带扣顺利,水枪在终点前接上水带,竟然比他们快点。队员们嘻嘻哈哈的伸出大拇指。

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说了,类似这样挑战性的例子不少。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太好管理。就因为他们一代比一代有主见。如果让他们服气必须当内行,不能只会指手画脚。如果一旦被年轻人信服了,基本就好带了。所以我的结论是,管理是主要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积极引导,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草根老周五世


在职场中年轻人不好管理,是管理问题 ,还是人的问题。分享一下我工作中的一些观点,供参考:

管理是通过它人拿到结果,不是要靠自己来干,管理根本就是不断做那个解决问题的人,以下几个步骤供参考:

1、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本质

2、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执行

4、通过事情不断收集反馈情况,调整方法,再出发。

前面2个步骤都没有太大问题,第三步盯人执行这个才是关键。如果你解决不了人的问题,你的事情也推动不下去,最后也拿不到想要的结果。团队管理4步:

1、相信(简单来说就是经常给团队成员洗脑。让你的团队成员相信你)

2、换人(如果你的团队成员无论你怎么跟他沟通,他都不相信你,你得把他换了。)

3、优胜劣汰(如果团队成员都相信你,最后要看他们是否能出活,找出团队小白鼠,培养好,如果培养不出来要进行淘汰)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对事不对人。我觉得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事对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事情就在那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拿出不同的对事的推动方法,拿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越哥说职场vlog


题主所说的年轻人多数应该是90后吧,因为90年出生的的朋友已经30岁了。

先说一下时代背景,不管是几零后都是从八零后开始出现的。八十年代以后是国家高速发现的一个阶段。78年开启改革开放,80年代改革初期下海创业,90年代下岗潮,进去两千年开始全面发现,10年前后多数80后准备成家,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也是迅猛发展。八零后这一代人经历了国家发现的时期,这是国家发现带来的。

90后,90后的朋友多数是65后、70后的这一代家长,这一代家长都经历了刚才提到的国家发现的时期,也是国家计划经济后期的受益者。计划经济带来的红利时期正是90后出生的这段时间。所以90后从出生到现在所接触的东西和教育方式比之前任何年代的多,所以90后出生的朋友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时代背景造成的。

管理

管理从本质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里状态、对公司的意见等。从这些方面去找到答案。从你的阅历、经验出发解决或部分解决他们的问题。

放手有时候年轻人在工作中有想法不妨让他们去做,前提是不损害公司或者团队利益。这点要把握好一个度。

奖励制度设立一些内部奖励制度,奖励可以分为表扬和赞许。积极时就给他们表扬和赞许不要分场合、时间、地点。

鼓励他们积极性运用一些团队的奖励制度,鼓励他们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小结

奖励制度一定要鼓励员工努力工作,避免行成恶性竞争,把握好度。

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赵东59791690


随着90后大批量的步入职场,越来越多的企业明显感觉到管理起来很吃力,那么到底是年轻人的问题还是公司的管理问题呢?我自己也面临着着如何管好90后团队的问题,简单谈一下我的分析,供题主参考。

1、首先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一代也曾经备受质疑,不仅被称为“小皇帝”,而且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将来难当大任。在步入职场后,也与60后70 后建立起来的管理规则发生过冲突,但是因为当时的信息传播不发达,而没有让矛盾显现在社会中。

2、而9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更是生长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更加的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个人价值,他们的性格里更多的是关注自我,所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会不适应继而产生冲突和矛盾。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社会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互相尊重,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本,更加的人性化,如果一味的用权威和职级打压,则会面临“年轻人动不动就辞职”、“年轻人很不好管理”的状况。

3、随着90后、95后的大批量的步入职场,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和年轻人的特点互相适应,可以说现阶段哪个企业先意识到当代年轻人的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那么哪个企业就先打通了通往成功的秘诀。

4、年轻人在适应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在牵引的管理模式的变革,而未来的天下始终是年轻人的,他们将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并改变企业的管理。可以说年轻人和管理模式在互相适应和互相博弈中,会找到一个平衡点。

以上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方为人中人


年轻人为什么不好管,因为他们不好骗了!

想管别人,管理者水平一定要高

水平高是指能力上强,方法上能获得认同。

许多管理者,只会管不会理,把工作任务分配下来,只强调要结果,而不管合不合理,能力还没员工强,就是身在其位而已。

有的管理者,把上下级关系打造的像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一样,要求下属言听计从,在下属面前趾高气昂,还要别人把他的话当圣旨。

连尊重和理解都没有,凭什么管别人,就因为位置比别人高?那也得有点水平不是。

经常加班,动不动就“996”

经常加班也就算了,下班以后还动不动发私信,还要求马上回复。

工作本来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生活没了全成了工作。

不是年轻人不好管,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工作不是为了当机器,凭什么24小时随叫随到?

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加班,就是不知道要算加班费,还装聋作哑。

连尊重人的水平都没有,又有什么资格怪别人不好管。全都当牛做马就是好管吗?

空许诺,画大饼,要求员工努力工作

问题是只会画大饼,就是不兑现。什么都不给,却什么都想要。

要求员工努力工作,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难道没人知道房贷是要还的,车贷是不能免的,生活开销每个月是必须都要够的,年轻人的梦想也是需要钱来实现的。

年轻人也是要看到希望的,今天不还房贷车贷,明天就会进入黑名单。工作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诚信,为了挺直腰杆活着吗?

当然,年轻人也不是不服管,只不过是想着大家能相互尊重,互相理解,该给的加班费给了,能升职加薪就坦坦荡荡的做了,能做到这些基本要求,有谁是不服管理的吗?


智者互联


长期的咨询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现在绝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跟年轻一代的诉求有着非常大的冲突。

企业看来,年轻人不好管,而年轻人看来,企业不应该这样管。

而95后已经是就业的主力,00后马上也会走向职场,如果这种矛盾不能解决,企业的用人将是非常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不好管理,而是可能直接招聘不到合适的人。

双方的冲突有很多,我们只从两个角度来举例。

1.加班。

先看一组调研数据:

这组是数据是我们自己调研了3920个老板得出的基本结论,89.9%的老板都会把员工不加班定为工作态度差的评估标准。

而,与之相反的是,看员工的态度,来源于30000人的调研数据:

这种矛盾就非常明显了。

我从来都不认为加班的员工就一定是好员工,不加班的员工就是态度不认真。

当我的工作效率高了,可以用三个小时完成别人6个小时的事情,为何不能按时下班呢?

我又不是在上班时间偷懒?

我是一名老板,但是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公司的年轻人都非常努力,也非常容易沟通,他们20年甚至30年所形成的的思维模式,我们如何能够彻底改变的了呢。

留存一个沟通的机会,然后慢慢的影响他们非常重要。

2.责任

这个就更有意思了,中小企业的老板家长式管理习惯了,并没有明确的责任概念,在他们看来,只要公司需要的,就是员工的责任。

所以,很多企业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以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务,7080当时工作机会较少,没有接受过一些先进的思维,一直服从于这种管理。

但是95后们就不是这样看了:

我的责任是我的职位内的,我要做的事情是对应了我的工资的,不是我的事情,我高兴了可以做一点,那是我的奉献,但是绝对不是我的义务。

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冲突随处可见。

在我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采取的态度是尽量不打乱同事的工作内容,如果迫不得已必须打乱,会给出一定的奖励,当然,在将来企业需要中层管理的时候,这些愿意承担的人一定是我的首选了。

我现在没办法评估年轻一代的想法是对还是错,不过这是整个时代的趋势。

而企业发展,管理只能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强推。

逆势,不一定不成功,但是一定很难。


销售与职场


两方面吧。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职场中总会出现些刺头,就像社会上总会有些恶人。这部分人什么管理可能都无效,因为他可能贪得无厌,心胸狭隘,看不得别人好,这种内心邪恶的人很难管理教化。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习惯,规则,做事方法,文化,价值观。我们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想要做好管理,就要深入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有时候也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干什么。


开心小番茄Vivi


管理体系是为企业和每个人服务的。年轻人管理不善,只能说明企业管理体制出了问题,跟不上时代。

一个运行良好的管理体系总是可以惩罚或清退那些违反规则的人。

本文提到的问题有三种可能:

上岗培训

企业未对年轻人进行上岗培训或上岗培训不到位。

为什么公司要培训新员工:

  1. 了解企业概况,描述企业前景,确保人员留存率;

  2. 传递公司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增强新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3. 开展业务培训,帮助员工尽快提高业务能力;

  4. 公司制度和行为准则培训。

如果入职培训做得不好,年轻人对公司没有归属感,将来很难管理。

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管理的对象是人,制度执行是由人来实现的。一旦执行者松懈或执行不到位,就会导致企业管理混乱。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这句话也适用于企业管理。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避免人性中的慵懒,迫使员工按照公司的发展轨迹前进。

遗憾的是,由于制度无法照顾人性,大多数企业在实施制度时往往会转变为形式主义。只有建立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者监督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监督,制度才能才能全面贯彻执行。

管理制度缺失

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年轻人无法管理。

管理体制的四个特点决定了正确的管理制度是可以纠正公司内部问题的。

  1. 给每位员工合适定位,只允许员工在规定内行事;

  2. 职责分工明确;

  3. 有明确的奖惩制度;

  4. 确保公司的经营效率。

只要员工完全在制度内行事却依然无法管理,责这种情形是由制度的确实导致的。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准则规定不够明确,奖惩贯彻不够到位,才会出现不服从指挥的问题。完整的制度会保证不听指挥的员工将受到警告或处罚,直至被解雇。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好的管理制度就是为了规避人性之恶。

好制度让人变好,坏制度让人变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楼主。

我@学步蜗牛,职场蜗牛,虽然慢,但我一直在前进!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你的关注,喜欢,评论和转发是我最大的肯定!

学步蜗牛


这个到底是管理问题还是人的问题,问题中并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出判断,得分析看待:

一、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个性

1.姑且认定的群体中是90后或00后吧,从他们出生的年代来讲是1990-2000年间,这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凸显、经济开始起步加速发展的十年,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生活环境远比80后优越的多,独生子女较多,受尽宠爱,个性鲜明,抗压抗挫能力低、团队协作性弱;

2.少年时代赶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很低,他们有更大的野心和目标,信息多元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敢于挑战权威;

3.成人时代享受父辈劳动成果的支持,生活压力远比80后小的多,这也是很多人感叹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在乎工资,就在乎干的舒不舒坦的原因。

二、管理问题

1.公司制度、文化问题。公司的一些制度文化和90后生存观念冲突,比如加班、单休等。

2.直属上级的管理问题。直属上级在管理定位的不清晰、管理手段、缺乏领导力等方面问题,引起90后群体的抗拒。90后不喜欢等级森严的环境,更加愿意接受开放平等的工作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