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能降薪资吗,为什么?

084956123


我认为降薪资是不可能的、但私人企业和小微工厂就很有可能、因为、签了劳动合同的企业、会按劳动法办理、最少不上班可按最底保底工资发放、而私企、大部分都没有劳动合同、上一天班挣一天的工资、所以、就不好说了。


高胜瑞


疫情期间能否降薪资,我的观点如下:

一、不能降。员工进来的时候,已依照劳动法签了劳动合同,而合同里面也约定好了薪资的标准,规范了资方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按这个薪资标准给员工发薪水,中间是不能降低薪资标准的,如果说疫情期间给员工降低薪资待遇,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

二、劳资双方同意协议降薪,当然可以降薪。疫情当前,整个产业链都会受损,资方产能受挫,资金一定会出现问题,成本高的压力非常大,公司运转都困难,渐渐会动不起来,到时候公司拿什么来给员工发薪水呢?如果这个时候劳资双方同舟共济,同意降薪,与公司共度难关,这又何偿不是个彼此有益的解决办法呢?

三、无奈接受降薪。疫情期间,不是某个工厂,某个公司被波及,而是全个社会都受到影响。资方明确告诉员工:降低公司(工厂)运作成本,当然也包括员工的降薪,可以使公司(工厂)度过目前的困景,不然的话,面临倒闭,在这种二选一的前提下,我想员工会选择降薪,因为外面的公司(工厂)也不景气,也很难找到薪资高的,再说,与其到外面重新适应新的岗位,还不如在原地驾轻就熟地工作呢?


鹏城哥说事


首先,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降工资。

这次疫情不夸张的说,会有一大批企业破产,造成公司破产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员工的薪资了,这个情况下企业要想不破产,只能与员工进行协商,协商延迟发薪资,降薪资或者裁员。

我是湖北人,也是湖北一家企业的员工,身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我知道,我和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没了,那也就意味着发不出薪资了,那也就只有上面的三条路走了,我相信我所在的企业一定会度过难关,我愿意和我的企业共患难。

如果是作为企业的老板,如果企业确实遇到了危机,需要作出降薪资等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跟员工商量,作为员工,我相信在这个困难的时期一定会和企业一起共度艰难。

如果企业有潜力,能够扛过去,我不建议降员工的薪资,我相信肯定有员工不愿意降薪资的,毕竟企业赚钱的时候,员工也只是拿了原本的薪资。如果降薪资了,我相信一定比例的员工肯定会辞职,对困难过后的企业不利。

我相信这段时间渡过去的企业,一定会发展的更好,俗话说得好,风雨过后见彩虹。

最后,我想说,湖北加油!武汉加油!胜利就在前方!加油!





不在虚度时光


注意以下三点:

一、工资如何发放?

Q14: 延长春节假期期间提供劳动,工资如何支付?

答:延长假期期间:1 月 31日-2 月 2 日,不能安排补休的,发双倍工资。

Q15: 2 月 3 日至2 月 9 日延迟复工期间提供劳动的,工资如何支付?

答: 若当地政府认定为休息日,则该五天内员工正常上班的,应安排补休或支付 200%的工资。若

当地认定为停工停产期,则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及人社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等,正常支付该期间的工资。若当地政府认定为工作日,则该五天内员工正常上班的,正常支付工资;未上班的,不支付工资。上海口径是暂认定为休息日。

Q16: 企业要求员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是否可以降低工资标准?

答:除与员工协商一致外,企业要求员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Q17: 2 月 10日后在家办公,工资如何发?

答:支付正常工资。

Q18: 企业已通知复工,但返沪后被政府要求隔离的,在隔离期间、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如何支付?

答:《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支付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0年 1 月 24日的通知中也对此作了明确。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被隔离治疗、隔离观察等隔离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工资待遇由所属企业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患者,企业按照职工患病的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

Q19: 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被采取隔离措施期间,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因被隔离治疗、隔离观察等隔离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按正常出勤支付其在隔离期间的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患者,企业按照职工患病的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

Q20: 因抗击疫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派遣员工,此期间工资由谁承担?

答:由用工单位承担。

Q22: 因疫情停工停产的超过一个计算周期的,企业如何计发工资?

答: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及本市人社局《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支持保障措施的通知》: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一般都是一个月,但不一定是自然月),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如果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上海低工资标准。

Q24: 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紧张、生产经营苦难,如何合法的降低用工等成本?

答: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降低人力成本。其次,企业因受疫情决定停产停业的,在停产停业的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员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再次,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或者部分员工因疫情防控无法按期复工的,可以优先考虑安排员工年休假,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政策。

此外,如果企业存在房屋租金支出,可尝试与出租方沟通,协商获得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租金优惠或者减免措施,降低困难时期的企业成本支出。

不建议做法:1、单方调整员工岗位降低员工的工资标准;2、按照低工资或生活费标准发放员工待遇;3、直接裁员。



安妮杨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家办公,也是办公,劳动者也提供了劳动。

原则上来讲,企业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应该正常支付员工工资,假设员工是固定工资,比如月薪10000元,在家办公不得降薪。

但是,有些单位薪资构成中含有绩效工资,在家办公,效率降低,一些出外勤的工作等等无法完成,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核算绩效工资(适度降低)合理合法。

因为疫情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向员工说明情况,员工自愿协商一致降薪,法律层面是允许的。

但这种协商需员工签字确认,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不合法。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同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地规定的办法执行。



俺的365


一、疫情期间企业可以降低员工薪酬吗

首先明确一点,降薪是典型修改劳动合同的行为,若是企业不经协商单方向宣布降薪,劳动者可以主张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提出劳动仲裁。

但是,在人设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二、被隔离和患病职工工资如何发放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由上述条款可知,因排除患病嫌疑而隔离,导致的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等情况。此时,工资待遇计发,应当采用“视作出勤”的规则。故该情况下,劳动者被隔离期间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劳动”计发工作报酬。

通过小编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企业是不可以降低薪酬的,除非是经过双方协商的情况下,否则必须遵守劳动合同规定来执行。以上这些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陕西娃在广东


依然是老规矩,先说结论:

1、在2020年2月14日(含)之前所有薪资,应该遵照合同上约定的标准发放(注意,2月15、16两天是公休日);2020年2月17日(含)之后的薪资,企业可以与你协商降薪;如果企业实在经营困难,可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企业不按规定给怎么办?

(1)最好先和和气气地跟人事、老板好好协商,先苟着,同时远程找新工作。

(2)万不得已,可以用劳动仲裁甚至诉讼的方式,但我觉得必要性不大。

题主的理解没错,2(具体应该是2月17日及以后,之前的仍应当按照之前的合同薪资履行)、3月份的降薪调整,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为了渡过困难时刻,相互理解,没问题。

但2月14日(含)之前的薪资,企业是不应当降的,没有法律依据,根据答主的了解,也没有相关规定的依据。

虽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中提到:

三、协商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

(四) 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五) 支持困难企业协商工资待遇。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虽然规定了可以根据情况,双方协商降低薪资,但是,指的是“延期复工期间”,按照理解,也包括复工之后一段困难时期。


朋庆古建


其实我感觉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个,看你的公司人员多少,比如有3/40号人,平均每天人均工资在200左右的话再满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往下调10块20块的,(因为疫情买卖不好做的情况下)第二个,如果工公司在当下用不了那么多人,可以算一下每天大概公司用多少人,在当下每天200块钱的工资上可以考虑涨个100来块钱,上下班的时间节点也可以在适当的放松一下。(仅供参考)



貂蝉小时候


不能降薪,这么长的休息,因不可预知的新冠肺炎疫情,员工积蓄了精力,蓄势待发,这也是生产力。不降薪可激发职工潜能,激励其奋发有为,这也是企业、事业做大做强的不竭力量。





西部捷报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工的,该期间的工资发放,单位和职工可以协商处理。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