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泥鳅泛滥成灾,对水稻有严重影响,需要怎么解决呢?

农纪


肯定会有很多人都想去你水田里捉泥鳅了,煮上几顿泥鳅做菜吃,想想都乐。现在野生泥鳅真的很少见,就算有卖,价格也很贵哦。我们要想吃到野生泥鳅,要么自己去河里捉,要么出多点钱去买,打听了一下野生泥鳅的价格大概是50元一斤。

农田泥鳅泛滥成灾,对水稻已经造成影响了。你可以选择捉泥鳅去卖,这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我们都知道泥鳅是很喜欢钻泥土的,从而导致水稻被破坏严重。同时,也是因为泥鳅的存在让农田土壤更加疏松,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泥鳅量多了,就会给农田水稻造成破坏了。

解决农田里的泥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农田里捉泥鳅了,捉回来的泥鳅又可以拿去卖,给自己增加一笔收入。我们可以在农田里有洞的地方撒下个小网,然后用棍子捣一下那洞,泥鳅就会出来了。

说到泥鳅水泛滥成灾,是因为泥鳅的生存能力很强,就算农田里没有水,泥鳅一样会生存下去。但是,农田里泛滥成灾的现象是很少的了,一是因为农田使用农药的原因,从而造成农田的水质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捉。

现在野生食物是越来越少,你们对野生食物也是非常的喜欢。如果你把消息传出去,相信很多人会去你农田里捉泥鳅了。你也可以这样营销,下你农田里捉泥鳅一小时的,要给你多少钱。前提是动作不能太猛,把水稻给弄坏了。

不管什么东西,多了就会变质。


三农天地


题主好!现在的水稻田没有泥鳅泛滥成灾吧!泥鳅在田里对水稻也没有什么影响。要要想解决泥鳅,也很容易。小赵就和大家说说。

农村现在的农田里,泥鳅真的不是很多,每年我和老爸都会放黄鳝篓子,捕捉的的黄鳝多,泥鳅真的很少。泥鳅少的原来就是现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我今年种田的时候旋耕机帮忙耕田,真的看到有不少的黄鳝被直接被打断,泥鳅反而没有。但是将碳氨和磷肥洒下田之后,不管是大泥鳅还是小泥鳅、黄鳝,包括蚂蟥都全部出来冒头,那个时候只要去捡就好了,换一下水又能活过来。没有捡到的,那就要被碳氨水呛死,在我们插秧的时候,只要不进水,根本不用担心有蚂蟥,可以放心大胆的插秧了。



田间的一般都不大,很肥很大的泥鳅一般都不是在田里,而是在塘里,泥土太肥或者在太瘦也不适应泥鳅的生长。稻兜之间的距离是二十公分左右,足够十条泥鳅生活的地方,对稻一点影响都没有,泥鳅可以吃掉不少的有害生物和植物碎屑,对稻有很好的保护做用。再说回来,如果真的有那么多的泥鳅,那可就发达了,15块钱一斤,一亩捉多少斤,可以发点小财。


要是真的有那么多,也不必烦恼,我告诉你两种无公害的肥料,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将田里的泥鳅全部逼出水面。1、就是用碳酸氢铵(碳氨),关水一亩50斤做底肥,可以边耕田,边捡泥鳅(要提点清水,换水泥鳅就活)。可以将田里的泥鳅全部逼出来。2、茶枯水,用两个茶饼剁细(大概18斤),用开水泡发,第二天全部撒到田里,这个不仅可以药泥鳅黄鳝,包括田里有些有害的物质也能一杀死,有杀菌的作用。

我是常德农村小赵,如果你那里泥鳅真的泛滥成灾,不防试试我说的这两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常德农村小赵


看见这个问题,让老张想起了以前我们家的一块田,那块田是我们生产队地势最低的一块钱,用我们这里的话叫它“窝儿田”,而且我们这里都是种植水稻,每年8月份水稻田晒田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退出来的水最后都会到这块田里,因此这块田每年种植水稻都非常让人头疼,因为田里钻心虫特别多,而且秧苗特别容易倒伏,经常人家的水稻都要收割了我们家田里的水稻,还长得青油油的。


在农村都知道一般里下水口的田特别容易进黄鳝和泥鳅这种水里的生物,当时这块田里面,泥鳅、黄鳝和田螺简直多的让人头皮发麻。但是那个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家家户户都为了吃饱肚子努力奔波着,还没有意识到可以养殖泥鳅、黄鳝,就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块田里水稻的产量搞上来。因此可以说什么办法都用遍了,甚至到生产队队长家里面也闹过很多次,但是田毕竟要有人去种,后来生产队减免了水费我们才勉强接受。



当时我二伯退伍以后在人民公社工作,然后每年农忙的时候,一般都会回来看能否帮家里干点活。然后二伯就看见收水稻的时候,经常田里面还有水坑,里面有泥鳅黄鳝。经常就给二伯用稻草或者过江草串一串,让二伯提回家去吃。然后过了两天,二伯回来说他们单位的同时,想买一些黄鳝和泥鳅吃,问还有没有?那会儿这种私自做生意是违反(请无视)纪律的,老张心里还非常的害怕,但是二伯说没事的,而且有钱赚。



于是老张就给二伯到田里去挖了小半桶黄鳝和泥鳅,二伯一看还挺多,就挑出来一些大的和活的带走了,大概一共有七八斤的样子,小的黄鳝老张就自己留在家吃的,泥鳅的话就剁碎了喂了鸡鸭。过了几天二伯给捎回来了1块3毛钱,说是卖黄鳝和泥鳅的钱,那会儿老张觉得卖黄鳝泥鳅还挺能来钱的,就问阿婆还有没有人要,然后二伯就回去帮老张继续的推销,记得那一年一光那一亩二分田里面卖黄鳝和泥鳅卖了12块钱,可以说是相当的划算。



其实现在泥鳅的价格很贵,因为泥鳅背称为水中人参。如果有这样一块好的地,你不如干脆直接改造成泥鳅或者黄鳝养殖,现在的野生泥鳅和黄鳝价格很贵,反倒是一斤水稻的价格没有一瓶矿泉水贵。如果非要杀死的话,建议用机械化深耕,连续深耕上两年,基本上田里面泥鳅和黄鳝就会少很多。


老张谈三农


现在哪里还有成灾的泥鳅?提这样的问题真是异想天开,睁眼说瞎话。要是谁家还有成灾的泥鳅就发财了,三十几块钱一斤的野生泥鳅都很少有卖。

我是农村人,记得小的时候,看到一些低洼田,尤其是冬耙田里泥鳅很多,我父亲是全村抓泥鳅的高手,经常跟着父亲后面,帮他背竹篓子装泥鳅。父亲下到田里,看准冒水泡的地方伸手下去就能把泥鳅抓上来。后来,自己长到十二三岁时,学校放假的时候,也学会在冬闲的水田里,几个小伙伴用茶枯饼掏碎加石灰,混成泥状做饵料下到田里药泥鳅。第二天早上,天麻麻亮就到下过药饵的田里捡泥鳅,机会好的话,一次能抓到七八斤。儿时的快乐记忆犹新,难已忘怀!

到了九十年代后,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其二就是水田改制改种,冬闲水田少,泥鳅失去了生活生存场所,其三就是电鱼机的出现,过度捕杀。这样致使野生泥鳅几乎绝迹。


口不留言心不坏345


我真不知道这年头哪里水稻田里还有泥鳅而且还泛滥成灾!不过这到勾起我小时候在水稻里捉泥鳅的回忆。

我们地处江南丘陵地带,主要农作物是稻、麦(或油菜)二季。在我小时候,水稻田里确实有不少泥鳅,而捉泥鳅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七月份的雨季,上田往下田流水的田缺处,总会有一些戏水的泥鳅集中在那,我们只要用一个小网抄过去,总会有些收获。几块田之间来回折腾几个小时,一般都能捕捉到两碗泥鳅。

水稻田捉泥鳅的第二个时间段是在秋季,这时候水稻都有个干田的过程,这时候田里的泥鳅也是随着水的退干而集中到田沟的最低处。我们一般是带上淘米篮子或者洗脸盆,到田沟里,直接用手在烂泥中抠就可以捉到泥鳅了。

随着化肥的使用,特别是碳酸氢氨我们称之为臭化肥。一般在插秧前平田的时候使用,当化肥撒下去几分钟后,水田里的泥鳅、蚯蚓和部分小青蛙就浮出水面逐渐死去。年复一年没几年时间,水稻田里的泥鳅就绝种了。现如今,由于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加上地笼的捕捉,农村池塘里的泥鳅都少之又少了。市面上的泥鳅绝大多数是养殖的!


秦淮东鲁


回答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那是清朝嘉庆年间 ,江西万年知县上报朝廷说,江西万年水稻田泥鳅泛滥成灾,大批刚插好秧苗的水稻田被泥弄得满天星,秧苗浮的浮死的死,一些已经成活的水稻也被泥鳅吃光了稻叶。于是,万年知县上奏朝廷 ,望朝廷速速派官员前去营救。



皇帝看了奏章,当朝就问谁愿意去江西万年消灭泥鳅,满朝文武听了以后没有一个肯站出来领旨的,后来皇帝征集地方官员看谁敢去。当时,兰溪知县看到皇帝征召后,认为泥鳅泛滥成灾没有什么可怕,把它们抓捕起烧了吃了不就没事了吗。于是,兰溪知县 便毛遂自荐前去江西万年任职。

兰知县每到一处,看到泥鳅真的大多,几乎每丘稻田都被泥鳅糟蹋 得不成样子,严重影响秧苗的成活和生长。于是,兰知县就和万年知县商议,将凡是有泥鳅成灾的稻谷水全都放干,然后命令农民下田抓捕泥鳅。然后,兰知县有叫来厨师,手把手的叫他们如何烹饪泥鳅,烧好后又将泥鳅分给农民吃。



当时,江西当地人是不敢吃泥鳅的,通过兰知县这样一抓一烧一吃,农民都觉得泥鳅好吃,而且味道鲜美,加上江西人喜欢吃辣的,泥鳅放入生姜、大蒜、辣椒、黄酒,吃起来味道更是一绝。从那以后,农民一有空闲就下田抓捕泥鳅,这样一来,万年县的泥鳅泛滥成灾就彻底摆平了。

想不到如今还有像当年万年泥鳅成灾的地方,不知是哪个省哪个县市哪个乡镇哪个村,有这么多泛滥成灾的泥鳅,当地农民何愁不富。泥鳅可谓是水中人参,其营养丰富价格看好,有很多农民都在用稻田养殖泥鳅致富。现在野生泥鳅越来越少,像我们兰溪现在野生泥鳅市场价要30元钱一斤。



如果你哪里真的泥鳅泛滥成灾损害庄稼,那么老娘舅建议你就不要种粮食了,反正现在稻谷这么便宜,抓一斤泥鳅等于收20斤稻谷,你何不把泥鳅卷养起来,如果当地没人要,可以远销全国各地,更可以上网销售。这是上苍赐富于你,依我看你要发大财了。

如果你既不想吃,也不想发大财,一心一意想消灭它,这个非常容易也很省钱,只要你每亩稻田只施用一瓶速灭菊脂就全盘搞定,保证你药到哪里泥鳅就死到哪里,而且死光光的。

现在真的还有泥鳅泛滥成灾的地方吗?

[更多三农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老娘舅说事


泥鳅的适应环境能力以及繁殖能力都非常的强,在通常条件下稻田里适量存活一些泥鳅对稻田有很多的好处,因为泥鳅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酸碱度,并且可以吃食一些农田里的害虫,泥鳅的排泄物也可以给水稻供给营养物质。但是如果泥鳅过分的繁殖导致泛滥成灾那么就会对稻田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泥鳅平常只是吃食一些害虫之类的食物,如果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泥鳅也会选择对水稻苗下手,啃食水稻苗的根部导致水稻死亡。并且泥鳅排泄物过多会导致稻田内营养元素过剩,水稻会发生稻恶苗病,导致水稻植株疯涨但是不结穗,非常影响农作物产量。


如果稻田里泥鳅过多可以选择及时捕捉,因为现在稻田泥鳅市场价格不错,雇专业的工人及时捕捉一部分大泥鳅供应到市场上,可以有一部分的额外收成,小的泥鳅继续留在稻田里让它们继续成长,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改善泥鳅对水稻造成的影响了。


而且目前稻田泥鳅养殖已经成了一个新的趋势,其稻田泥鳅所产生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农作物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如果泥鳅真的非常多,你也可以考虑直接在稻田里专业养殖泥鳅,毕竟种地都是为了一个钱,肯定是哪样挣钱做哪一样,这样通过泥鳅养殖来挣钱,水稻多少有点收获就行了。

最后你如果真的不想放弃种植稻田可以在稻田里放一些泥鳅的天敌比如青蛙以及黄鳝,它们会以泥鳅为食物,所以青蛙以及黄鳝进入稻田以后会大量捕食泥鳅,这样泥鳅有了天敌就不会发生泛滥成灾的情况,就会减轻对稻田的影响。

以上就是应对稻田泥鳅成灾的一些办法,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还是第一种方法比较合适。


农业经济第一线


一看到泥鳅,就会想起小时候捉泥鳅的情景,题主是哪的,农田里有那么多的泥鳅,很多网友看了都在问在哪里,他们来帮你解决,在农村里,农田里的泥鳅是个好东西,很多人都喜欢吃,在市场上也很好卖,题主说的农田里有那么多的泥鳅,为何不捉去卖了呢,这样还可以换成钱,既解决了农田里的泥鳅,又能增加收入,多好。



还有,别人养泥鳅还要去买泥鳅苗,如果田里真有那么多的泥鳅,也可以考虑养泥鳅了,泥鳅苗都省了,这种田里的泥鳅,在农村里还是在城里都很受欢迎,也可以养泥鳅卖了。



农田里在泥鳅,对种植水稻来说,好像影响也不是很大吧,在农村里一般水田里都会有泥鳅,泥鳅在田里的泥土里活动还可以帮助松土,这也有利于水稻生长,在我们这边的水田里也会有泥鳅,在插秧时也没有解决泥鳅。



有些人的水田里没有泥鳅的,在插秧前还会放一些泥鳅到田里养着,刚好和题主相反,如果题主真想解决水田里的泥鳅,又不想捉去卖,可以在插秧前,在水田里洒一些生石灰,这样水田里的泥鳅也就解决了。


农友君


今天看了“农田里的泥鳅泛滥成灾,对水稻有严重影响,需要怎么解决?”的问答题,感到特别好奇,现在还有泥鳅鱼泛滥成灾的地方,如果真的像描述的那样,可发大财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七八月份,和屯里的小朋友一起,手拿网兜到稻田渠道里捕泥鳅鱼,七十年代稻田渠道里泥鳅鱼特别多,有时一下午就能捕到十几斤。同时还能捕到黄鳝鱼、大河蟹、各类小鱼等。

现在由于稻田施了大量化肥、防虫农药、除草药等,稻田里泥鳅鱼、黄鳝鱼等基本绝迹了,渠道里有少量泥鳅鱼,都是从河流中顶水上来的。

现在泥鳅鱼价格在几十元一斤。做泥鳅生意的人非常多。因此,每逢下雨,或排水,很多农民朋友拿着各种网具,饵料,在渠道,草沟里捕泥鳅鱼,但一天下来,能捕个三斤二斤就挺幸运了。

总之,现在野生泥鳅鱼越来越少了,爱吃泥鳅鱼的人们,只能吃养殖的泥鳅鱼了。


沙尘暴5478


水稻或者泥鳅都能带来经济效益。如果水稻田泥鳅泛滥,那么题主可以从经济效益来考虑怎么解决。

在我们家,泥鳅现在是15到18元一斤,有时还买不到,如果水稻田有五十斤泥鳅,那么收益是750元到900元。

在我们家,一亩地水稻,需要化肥、农药、种子、灌溉费用大概是500元左右,一亩地产水稻大概在1100斤到1200斤,按照一斤水稻1元来卖(实际不到1元),收入大概是600元到7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种子水稻的劳动力投入。

这样看来,如果任由泥鳅泛滥,而且水稻也不可能绝收,到时候,泥鳅和水稻的收入至少在一千元以上。如果想处理泥鳅,那么只能保证水稻收入,只有几百元而已。

所以,建议题主,如果泥鳅泛滥,就让它泛滥吧,考虑到现实,水稻就不用管它了。

但是,如果题主只想要水稻,那也有一些方法赶走泥鳅。但是不建议到水稻田捉泥鳅,到时候可能泥鳅没捉完,水稻也被踩踏的不成样子了,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给水稻田灌深水,然后排水,泥鳅喜欢浅水,而且是静水,如果水流动,泥鳅会随着流水流走一部分。

二是在水稻田撒碳酸氢铵,这样会把泥鳅逼出来,但是泥鳅可能也会死去很多。

三是把茶枯砸成碎块,越碎越好,均匀地洒在水稻田里,不一会,泥鳅就会出来。

四是来年种植水稻时,对土地进行深耕,可以有效减少泥鳅。

综上,建议合考虑泥鳅和水稻的经济效益,如果单纯想收获水稻,可以采取上述方式解决泥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