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在家,常常感到焦虑烦躁,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做什么可以化解这种情绪?

记忆死在那离别的冬天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有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

这期间宅在家中,而且是长时间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除。这些就会加深个人的情绪反复,再到外界地各种防疫措施,人人带口罩,买消毒酒精之类的。在这种氛围中人会自我开始支联想去深化焦虑的情绪。

再者人是有群居的特性,那就代表着本能的是会要和外界接触,和他人交流的。最后他宅着,一个交集圈就窄了,能做的事也有限了。这也是让人烦燥情绪加大的一个大的因素。

如何代解:那就是透过和其他人的交流,换个空间方式,对吧,这个信息时代,我想不用多说吧,再到一个娱乐项目,很多在线的娱乐项目也不少,这个可以刚好用这些时间来了解接触一下。当然了有很多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可做的,娱乐只是一方面,像学习一种新的技能也是一种方式。


喜欢情感文学的营养师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20多天了,我和儿子一点焦虑的感觉都没有,可是我老公就明显很焦虑。我分析原因,是因为我们娘俩都忙得没有时间来焦虑:我忙着在今日头条写图文、发微头条、写悟空问答,时间根本不够用;儿子每天都有网课,还要做作业,连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都很少,也没时间焦虑。而老公没什么事做,又不愿意做家务,自然就无聊而焦虑烦躁。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情绪,然后再提出化解这种情绪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 认识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因为疫情,长时间宅在家里,会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对疫情的恐惧。现在信息发布渠道多,各种自媒体发达,每天看到数字在变化,对病毒和疫情的具体情况又不了解,难免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在之前某个不起眼的瞬间就被感染,或者担心家人。尤其是那个15秒就被感染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之后,心里更加恐慌。各种担心恐惧就造成了焦虑情绪的形成。

2. 无处可去的憋屈。家里总归是空间有限,宅在家不能出门,身体得不到活动,自然感觉浑身不带劲,难受。我们部门的工作群里,大家就都在羡慕部门主任家住大别墅,可以楼上楼下来回活动。很多人都流露出在家空间太小,时间长了难受的情绪。

3. 无事可做的无聊。整天宅在家,开始几天还好,可以睡懒觉、看看电视剧、刷刷微博,时间长了,便也觉得无趣。家务活倒是不少,但是又不想做。不象正常上班那样,完成了工作任务,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些宅在家的时间,感觉就是在无所事事中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时光,所以心里也空虚而焦虑。

4.无法充分表达的憋闷。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出门,更不能串门、聚集,无法和亲戚朋友相聚,充分表达情感和内心。每天在家都是面对两三个家人,时间一长,便会有憋闷的感觉,尤其是对一些外向的朋友而言,更是这样。

二、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1.规律作息。疫情期间,因为不用去办公室上班,每天24小时都呆在家里,很容易便作息混乱,分不清白天黑夜了。晚上精神足,熬夜刷剧打游戏玩手机到半夜还没有睡意,然后一觉昏睡到下午。这样一来,人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身体机能自然会产生反应。

因此,在这段宅在家里的日子,保持规律的作息非常重要。早上按时起床,三餐准时吃饭,晚上不熬夜,不晚于12点睡觉,对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会起到良性的作用。

2.了解病毒防控的科学知识。多关注新闻、官方发布的信息,正确认识病毒的知识和防控要点,不被网上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各种信息所干扰。

3.充实自己的时间,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来考虑那么多问题了,注意力转移到所忙碌的事情上了。比如,我这段时间,虽然是宅在家里,但感觉比上班还忙。写头条的文章、微头条就占去了我大多数时间,还要抽空做悟空问答,基本上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没有空做家务和其他事情,所以根本就顾不上无聊焦虑了。所以,无事可做的朋友,可以找点事情来做,比如自媒体,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做,简单还有收益;又比如看书,平时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阅读,现在刚好是个机会,可以多看一些好书,如果家里没纸质书,网上读电子书也非常方便。总之,不能让自己太闲,有句话不是叫“闲得发慌”吗?

4.激发成就感。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找到能激发自己成就感的点,得到自我心理满足。比如阅读吧,建议边看边做读书笔记,这样一本书看完,自己再理一下读书笔记,就能在这种读书中得到收获,心中会有获得感。做自媒体就更不用说了,每一个内容发出去,有点击率获得读者肯定,满满的成就感。

5.线上沟通。但现在即时通讯那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加强和亲朋好友的交流和沟通。反正大家都是宅在家里,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通过语言表达,也获得情绪能量的释放。

总之,疫情期间,需要大家都遵守防控规定,减少出门,尽量呆在自己家里。但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新药的推出,解禁的日子不会太远。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清静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平日想做却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待得百花盛开时,必当春山乐逍遥!


我欲因之梦廖廓


疫情期间我经历了这样几段生活,极端忙碌-无所事事-自娱其乐。

2.1号到2.15号,这期间因为工作需要,我在家上网课,从早上8点上到晚上7点半(有时候是晚上10点),每天都是时间安排的很满,没有什么太多杂念。

2.16-2.20,这几天属于很闲,给学生整理复习试卷发给他们,部分有问题给他们解答一下,剩余的时间就是宅家看小说刷视频,刚开始还好,后面真的是无聊到爆炸,小说没啥好看视频看的也是没劲(很多重复的)。

2.21-至今,有感于不能这样闲。给自己设置了一些时间做一些小任务。上午整理教学笔记讲义,归纳整理优秀题型,做题和分析题目,给学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下午阅读两小时,写写头条做做问答,然后看一小时视频(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朗读者)。晚上陪家人看新闻、聊天,睡前看会诗和历史。一天也过的很愉快。

分析中间那段时间的无所事事状态,属于浅焦虑。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述求和当前的境遇不匹配,想成长却在荒废时间,那是一种自我的谴责,有一种负罪感。让自己不焦虑或者放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事,让自己有事可做,并且这些事是有益自己的无论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的。这样通过忙碌和安排让自己充实起来,这样焦虑自然就减轻消失了。


闲聊教育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发表下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你焦虑烦躁过吗?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焦虑烦躁过,原本一切的照旧模式,原来的计划,一下子全被打乱了。就连自己的身体原本应有的节奏也都乱了。也就是说连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原有的规律全乱了,不知道后面怎么去做和面对,于是乎焦虑烦躁起来了。后来我尝试着去看电视化解这个问题,可是内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所有症状依然照旧。

后来某天,我无意中玩弄起我的手机,发现我原来感兴趣的APP——今日头条,于是一下子发现时间过得很充实。在今日头条里面,我结交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他们身上都有着各种不同闪耀的光芒,值得我去努力向他们学习。从与他们相识到相知,与他们共同交流经验,共同学习提高自己时,中间加上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我发现时间过的很快,一下子又忙碌充实起来了,也不在焦虑烦躁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亲身体会。通过上面的例子,我发现要改掉焦虑烦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尝试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因为有了兴趣忙碌充实起来,再加上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过几天形成规律,你也就不会再焦虑烦躁了。首先要学会放下当下的事情,后面的事情到时候再去分析解决吧!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的个人见解,不知道能否帮助到你们。也欢迎大家互相关注,交流分享经验!


Living168


这次疫情,让我体会到:时代是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块石头或者大山。

我有家人在春节前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而春节后的北京,专家号急剧变少,找黄牛也挂不到,很多医院不收治。而且因为严重的癌痛,每天下午会发烧几个小时,出门怕被人测体温。

就这样我们求医两周,痛苦过、也愤怒过,有过失眠和焦虑。那几天,我不愿意看李文亮的死,也不愿意到网络上看大家的愤怒,我想我必须先照顾好自己。还好,我们在不断的碎碎念和不断的研究各类挂号体系、医疗APP后,医院有眉目了。

同时,这两周,我也全面的开工。做职业辅导的我,这两周帮助7位同学免费修改简历,一对一电话辅导8位同学求职和进行职业选择。

基于以上经验,关于疫情宅在家里的烦躁和焦虑,我想我是有些经验的,既包括个人体验,也包括我辅导同学的总结提炼。

第一,大背景下,全新的体验要接纳且描述出来。

不论是我和家人看病的经验,还是大家被迫宅在家里的经验,我们都出在同一个大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让我们都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在家保持自我隔离状态,被迫的从消费主义生活中脱离出来,资产、名声、人脉这些日常特别有存在感的东西都短暂的被我们放下了。

那么平日里我们积累的人脉、社交、任务、以及消费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存在感也渐渐远离。时间久了,孤岛感和不真实感会袭来,形成一种弥散式的无聊和焦虑。这种焦虑,不像直接被人拒绝那么尖锐,但是却如同阳光下的灰尘,无所遁形。

如果原来就有不满情绪在,那么这种独处更会放大。比如年前失业或辞职,那么会焦虑空档期延长而且自己还没找到工作。比如本来就和家人有意见分歧,那么现在会矛盾更加明显。或者本来就没想好是考研还是就业,现在更觉得不知道怎么决定了……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体会自己在无聊、隔离状态下的感受,描述的越清楚越好。描述情绪,本身就是极强的治愈。比如英国情绪史学家蒂凡尼•瓦特•史密斯创作了一本《心情词典》,包括800多种情绪,就是要大家按图索骥,能细腻又精准的体会到自己的情绪。

第二,找人你来我往的聊天。

海陆空的寻找能和你聊聊的人。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隔离状态让我们的社会关系变少,自然也就真实感变少。所以与家人尝试聊天,与朋友尝试沟通。我大概每周安排两位辅导的同学进行电话,每次40分钟左右。每次电话,我都会先聊聊家人在那,这次疫情受影响了吗?你现在在哪,和家人在一起吗?甚至会问问对方有没有男朋友女朋友,然后再开始进入辅导主题。


也许,有时候我们和家人聊天没说几句就着急了。那么着急完之后接着聊。不要放弃聊天,在你来我往的言谈中,很多模糊的想法会变得清晰,很多担忧会得到回应。

第三,坚持工作、学习和运动。

工作和学习,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成长和职业发展,而是缓解烦躁的法宝。这段时间,我坚持写作,也坚持为同学们修改简历。在我看到一位同学的简历时,我会暂时的忘记家里的事情,投入到工作中,哪怕半个小时。那种深度的沉浸,也能有效的缓解烦躁。所以坚持工作和学习,等于给自己一个多样性的空间了。


同时,如果尝试了很多软件都不管用,不如试一试返璞归真的学习,放下所有电子设备,开始使用纸质书和记事本。第一,看书,一页页的细看,并且做批注。第二,看完之后,将重要文字和读书体会,摘抄到笔记本上。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也许学习类软件队友的同学很有用。但是对我来说,回归最原始的方法,反倒是能让我切实行动起来,并且有收获感。

当然坚持工作和学习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会想不如去B站追番,何必站起来跳绳或者安排一个辅导电话。那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站起来活动活动,看看书,打个电话,你会比现在快乐一点的。事实证明,如果哪天工作超过5小时,而且运动了15分钟、还看书了、写日记了,我那天就会更快乐,晚上睡眠也会更好。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八,想要快乐本身就是一个有难度的任务。那么我们现在都需要面对这个任务。


为好优姐姐


我说下我自己在家的日常。其实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焦虑烦躁。公司让在家办公,晚上汇报工作情况。两个孩子在家里还要线上学习。还有一个一天20小时都躺在床上不起来的老公伺候他一天的吃喝。工作得做,客户得联系,家务得做,孩子得管。还要抽时间学习,锻炼身体。偶尔有个时间偷个懒追两集电视剧,听听音乐这个就是最大的放松了,真的没有时间焦虑。这样的生活工作方式真是太累了。想快点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龙仕达李风儿


疫情下信息繁杂,很多人也都是宅在家里,特别容易引起所有人,包括很多慢性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增大,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和防护呢?下面张大夫提几条建议。

毋庸置疑,很多的朋友,因为过度关注疫情,看了很多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于是产生了焦虑和恐慌的情绪,这能理解。甚至某些慢性病的患者额,因为过度焦虑,休息不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病情波动。其实,这些情况我们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您真的产生了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张大夫建议大家要慢慢学会在这段时间里充实生活,可以考虑少刷手机和少看新闻,这样就能减少各种信息对您精神的影响。同时,并按照下方的“四字真言”来保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都有助于保持免疫力:

1、稳定情绪:尽量减少接触相关信息,因为当内心情绪波动大或心理压力大时,极易导致身体免疫力的降低,对于预防新冠肺炎不利。

2、节制饮: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淡水鱼、适量吃油和肉,做到不抽烟喝酒,有助于保持体重和免疫力。

3、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休息好,才能情绪好,才能有好的免疫力来对抗疾病。

4、注意保暖:骤冷骤热,尤其是近期全国大范围降温,可以使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等,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5、酌情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在家中散步、耍太极、做保健操等。合适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分泌多巴胺这种快乐激素,绝对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以上几点“四字真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度这段特殊时期,希望每一个人都健康。


张之瀛大夫


答:

@蓝宝精灵宅在家里,直到2月17日复工,整整有1个月,这是从外出务工以来春节最长的时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之前春节都是“后走先回”。2020年因疫情,不得不宅在家里,也确实有点感到焦虑和烦躁!

为什么会感觉到焦虑烦躁呢?

因为人是聚集性高级动物,有非常活跃的思维,而活跃的思维需要激发源。而宅在家里,面对的人都是熟悉的父母、夫妻、子女,他们的生活方法、起居规律都了如手掌。就像一个人熟悉自己的左右手一样。如果自己不善于发现和创造生活的美,又不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更容易焦虑和烦躁,就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形成家庭矛盾,也更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皆!

如何化解这种焦虑烦躁情绪?

首先,对家人持欣赏的眼长,寻找家人的长处。

例如蓝宝精灵的婆婆是当地的“能人”,属心灵手巧型。可是,由于蓝宝精灵长常在外务工,很少有时间亲身领略她的手艺。趁疫情宅在家里,还不如让婆婆手把手的教教。

做“清明菜粑”“做馒头、包子”“煎饼”,自已亲自宰个家鸡、家鸭。别看这些日常的家务活,如果你没亲自动手过,你根本想象不到有多么不容易。就拿拔“鸭毛”来说,如果遇到刚刚换毛的鸭,鸭上的每根毛就要像拔眉毛一样一根一根的去拔。最难的就是鸭头了,鸭头的毛又多又浅,在一根一根的拔时,恨不得把鸭头宰了扔了。只有这在“疫”情宅在家的日子时,相信才会有这个耐心吧!

然后,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平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是户外,有些是户内的。有些喜欢“动”的,而有些又喜欢“静”的。因疫情一家人宅在 一起,户外的活动不能去,看着在户内的人员玩得如鱼得水,也想去尝试尝试。比如,蓝宝精灵看见女儿在床上利用枕头做瑜伽,也会忍不住去学学。丈夫看见蓝宝精灵写头条聚精会神的样子也会探过头来瞧瞧。

最后,保持平和心态异常重要!

疫情,让民众不得不宅在家里,这不是因个人的意愿为转移。宅在家里不乱跑、乱串,就是最好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在用生命与病毒作斗争,我们只是宅在家里不能出门。感到焦虑烦躁时想想一线的TA们,我们就”心如止水“了!

【结束语】疫情期间宅在家不乱跑、乱串,不添乱,就是最好的抗疫方式。想想一线正在用生命与病毒作斗争的医护、工作人员,我们就不会感到焦虑烦躁了。疫情期间宅在家时,对家人持欣赏的眼长,寻找家人的长处,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疫情期间成为自己家庭相处最美好的记忆吧!你说呢?

点赞和关注爱分享的@蓝宝精灵,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蓝宝精灵


坚持努力,英勇抗疫

2020一开年就碰上这么严重的疫病,实在是太糟心。为全力支持“抗疫战争”,小伙伴们都主动“自我隔离”。但时间一长,曾经渴望的“肥宅”生活,如今却变得无聊,甚至有些煎熬。

情绪低落

又是睡到自然醒的一天,睁眼就到了中午,头昏脑涨的拖着身肥膘出被窝,如游魂般在客厅里来回的逛。就在我想着怎么打发空虚日子的时候,咕咕叫的肚子提醒了我,该给自己喂食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没有了吃食,那才叫恐怖呢。想想这几天刷的新闻,不是这缺粮了,就是那没菜了。于是心中涌出个强烈的念头!

灵感闪现

对!种菜!

看来自给自足,才能高枕无忧啊!!!可是我该种些什么,又该怎么种呢?这事得好好琢磨琢磨。

种点什么呢

思来想去,觉得三点最重要,就是解饿、营养和美味,这三点缺一不可啊。虽然废宅的生活邋遢,可在吃上绝对不能含糊。只有吃得饱,吃得好,吃的没烦恼,才能在艰难的日子里,抚慰我寂寞的小心灵。还有一点,就是要容易,省事,好打理。毕竟养出这一身流油的肥肉不容易,不能因为劳动让它离我而去啊!

刷了半天的手机,总算找到了称心如意的菜。它们就是土豆、茄子、西红柿三兄弟。先来简单科普一下吧。

科普时间

这三样都是易生长,好打理的大众蔬菜,而且营养丰富,比如土豆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茄子中有丰富的维生素P和蛋白质。西红柿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因此这些菜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常吃土豆可和中养胃、宽肠通便、减肥降脂。吃茄子软化血管、清热解暑、消肿止痛。吃西红柿能改善视力、美容养颜,健脾抗癌等等。

开始行动!

确定了目标,就开始行动,坚持不懈,定会成功!!

Ⅰ—— 种植方式

毕竟是城里人,不像农民伯伯有田种,所以只能搞室内种植拉。而宽敞的封闭阳台则是种植的最佳区域。

迷你农场

阳台种植空间大,光照充足,通风顺畅,让城里人有了自己的迷你农场。

光与风

Ⅱ —— 生产资料

⒈ 种植箱:相对于常见的陶泥盆栽种,多功能种植箱更具优势。

多功能种植箱

⒉ 土 壤:

用于室内种植的土壤,可分为腐殖土和营养土。腐殖土适于木本类果蔬,营养土的肥力略逊,适于草本类植物,多用栽种花卉。既然是种菜,那就要选腐殖土啦。腐殖土其实是植物枝叶在土中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壤,其中以东北地区的黑色腐殖土为最佳。

腐殖土

可惜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唯一的土壤就是混凝土了,它里面只能长钢筋,别的啥也长不了。好在科技发达,一切都可网上搞定。

出不去就只能网上买

记住要买经过人工筛选,晾晒除杂,杀虫除臭,无污染的腐殖土,这样的土壤养分足,可一到两年免施肥,能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

消除病虫害

⒊ 种 子:

育种是件麻烦事,我等四体不勤之人就更搞不定了,好在有种子商店(实体店去不了,那就在网店搞定吧),农资齐全呐。

商店啥都有

而且种子商店卖的都是培育好的种苗,抗病高产,拿来就种,省时省力。

⒋ 种植工具:

工具就好说了,常用的几种都在图里。(活干的好不好另说,工具齐全才能装专业人士。)

工具齐全很重要啊

Ⅲ —— 种植过程

⒈ 土 豆:

① 将切好的块茎栽入土中,上面覆盖3—4厘米厚的土。

② 出苗后去掉发育差的新芽。

③从出蕾到开花,块茎加速膨大,开花后15天左右达到最快长速。

④下部叶片发黄时,标志果实进入成熟期,到茎叶全部干枯后就可拔出收获了。

⑤栽培图表(因室内种植,生长周期宽泛,图表时间仅做参考)

⒉ 茄 子 :

①栽入幼苗静待生长,苗茎壮实后,在距苗4—5厘米左右插根支杆,轻轻捆绑住植茎。在果实逐渐成型时,可撤掉支杆,让植株自由生长。

生长过程

②出现第一朵花时,留下靠花最近的1—2个侧芽,其他侧芽全部剪掉。除主要枝干外,靠近根部的叶子也要剪掉,以保证养分供应果实生长。

修剪

③栽培图表(因室内种植,生长周期宽泛,图表时间仅做参考)

⒊ 西红柿 :

①待植株长壮,出十多片叶子后,在旁边插约70厘米长的支杆捆绑,但不宜插入过深,以防损伤根部。(支杆不用撤,一直绑到收获果实。)

②捆绑后过1—2周时间,将侧芽和主干以外的所有叶子剪掉(根据生长情况而定)。当植株和支杆等高时,将主枝顶端剪掉,停止向上生长。

③栽培图表(因室内种植,生长周期宽泛,图表时间仅做参考)

Ⅳ —— 备注事项

⒈栽入种苗后将水浇透即可,不宜过多,防止淹死幼苗。生长中,表层土若干燥,则适量浇水至湿润。

⒉保证通风良好,使花朵授粉顺利。

⒊室内温暖(19℃—25℃),光照充足,可让果实健康饱满。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感谢所有在前线和后方做出牺牲奉献的人们,我们定会挺过所有艰难困苦。

坚持住我们能赢!!!

分享DIY实用技能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作品难免粗糙和错误,望朋友们见谅。

一笔一画,熬尽心血,创作不易,劳心费力

(欢迎朋友们 - 关注 - 评论 - 点赞 - 转发 - 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


我是机智的国王


闭关期间我建议大家试试我说的三个攻略! 01, 调整心态,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相信这段时间停工在家的工友很多都是面对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的信用卡,花呗,房租,这个贷,那个贷,抓狂、焦虑,甚至寝食不安!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大家要知道现在举国上下面对的是一场灾难,一场战役,就好比是敌国入侵,如果我们战胜不了敌人,国土不保,还会留下什么财产,还谈什么事业!疫情这么严重我们现在应该庆幸我们还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一家人呆在家里,比起被病毒感染的同胞们比起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疫情一线的勇士们我们是真的真的不能抱怨,确确实实用实际行动和祖国站在一起,上下一心共克时艰!

02、去完成那些平时因为没有时间去而中途而废的事!

大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过一些因为忙而一直心心念念,后来终于放弃的兴趣爱好。一本读了一半的好书、刚练的有了感觉的书法,刚学会指法正准备弹曲子的乐器……!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时间是不是可以静下心来去完成自己的这个心愿!可能有的人会说我高姿态,可是让你每天漫无目的看十几个小时手机,看的头昏脑胀,浑身难受,你能坚持几天,反正我是快疯了!

03、学一些新本领、新技能!

举个例子我发现朋友圈这段时间好多人在晒厨艺,(我们这里这段时间好多女士学会了在家自制凉皮)。不管其出发点是打发时间还是起哄,最起码是涨本事了吧!还有我自己四十大几的人了这几天才接触开自媒体,(到现在都没有发过露脸的抖音),包括这篇也是我在头条上发的第一篇文章,还有前两天一边搜索着学一边慢慢上手练的悟空问答,忽然感觉时间过得挺快,看着问答一直往上蹿的几千的阅读量,感觉挺有成就感,总算咱也进入自媒体领域了,不管怎么说这几天也挺充实的。

所以大家应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着花样度过这个难得的假期!还是哪句话—国家让我休息的,不出门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