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小说中,为什么感觉人们喜欢裴元庆而讨厌宇文成都呢?

骑蜗牛走高速


裴元庆和宇文成都都是隋唐演义以及相关作品中的人物,二人实力相当,排名宇文成都在前一位,而裴元庆力气要比宇文成都更大一些。

宇文成都作为大隋的中流砥柱,他的实力毋庸置疑,在李元霸没有出山之前,宇文成都是妥妥的天下第一,大隋第一勇士。

当然,宇文成都亲临的对决五场,其中是两次遇到李元霸,两次与伍氏三雄交手,一次遇到裴元庆。当然,李元霸的力气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任何在他面前都如同小菜鸡,即便是残唐里面的李存孝估计也难以与之相比。所以,宇文成都两次遇到李元霸都是被虐惨,其中第二次是直接要了他的性命。而除去面对李元霸的场次,宇文成都的战斗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像在伍云召反出南阳关时,枪挑麻叔谋十多员大将,让麻叔谋心惊肉跳,只得寻求天宝大将的庇护,随后,宇文成都正面迎战伍云召,不到二十回合,伍云召败退。伍云召可是天下第五条好汉,可是在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面前只能招架二十招,可见宇文成都的力气和招式都是完美结合。

随后,四明山一招,伍云召与两个把兄弟卷土重来,一为报仇,二是要啃掉这个硬骨头,为十八路反王打开局面。伍氏三雄分别是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三人都是实力相当,各有绝技,可是三人与宇文成都交手竟然丝毫占不到便宜,最终只能是硬碰硬的拉锯战,双方大战一天一夜却依旧是平手,只能罢手。虽然伍氏三雄未能战胜宇文成都,但是却成功耗尽了他的气力,随后裴元庆以逸待劳,突然杀出,宇文成都筋疲力尽如何能够招架裴元庆的银锤,最终被裴元庆一锤打伤。

当然,这也并非是裴元庆趁人之危,完全就是徐茂公的战术安排,十八路反王不啃掉宇文成都,就不可能有任何起色,于是只能想办法将宇文成都先拿下,然后一鼓作气猛攻。

论力气,裴元庆是胜过宇文成都的,银锤公子这个外号可不是随便来的。在《说唐》中,有用锤的三大高手,李元霸,裴元庆和梁师泰,敢于用锤就说明他们力大无穷,凭借力气就完全可以击伤对手,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而在力量决定一切的隋唐演义中,力量大就具备更大的优势。

李元霸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晋阳宫比武,李元霸使出擂鼓瓮金锤,一招就让宇文成都支持不住,甚至被李元霸扔来扔去,这可以说是宇文成都的奇耻大辱,可又没有丝毫的办法。

后来,裴元庆遇到李元霸,见到了就打,李元霸见到同样用锤的裴元庆,内心可是有一些喜欢的,随后他砸了三锤,裴元庆拼尽力气接了三锤,竟然没有受伤,这让李元霸甚为开心,对其相当欣赏,李元霸自己都说能够接他半锤的就算英雄好汉,而裴元庆能接他三锤,真是有实力。李元霸难得起了爱才之心,于是就饶了裴元庆,自己撤离。

这一比较可以看出裴元庆与宇文成都力量的差别,毕竟能够实打实的接李元霸三锤,相当了不起。后来在四明山交手,其实裴元庆有些趁其不备,一锤击中宇文成都,也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如果不是宇文成都与伍氏三雄大战一天一夜耗尽了力气,不至于被裴元庆打中,所以虽然二人力气有差距,但是宇文成都实战经验以及战斗技巧都是要胜过裴元庆的。

真要是光明正大的打一场,可能还是宇文成都具备优势一些。

至于说更多的朋友喜欢裴元庆而讨厌宇文成都,这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一,隋唐故事将以秦琼为代表的瓦岗寨作为正面来写。

正如三国,是站在蜀汉的立场上来写,那么与之相对的曹操就被塑造成奸雄。同样,隋唐故事主要是围绕着瓦岗英雄来写,故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大隋,像宇文成都,杨林,尚师徒,新文礼等人都被塑造成具备敌对势力。而裴元庆因为投靠了瓦岗寨,也是瓦岗五虎之一,他的武功也相当强,就以正面人物来写,故而得到很多人的欢迎。

第二,二人所处的立场。

隋唐前三杰也代表着各自的势力,像李元霸代表着李唐,当然天下第一,像宇文成都代表着大隋,实力强劲但是最终被李元霸给击败,像裴元庆代表瓦岗寨,可以与大隋扳扳手腕,但是因为裴元庆中途就惨死,也代表着瓦岗寨不会长久。而作为大隋的捍卫者,宇文成都面对的敌人就更多,无论是伍氏三雄,还是李元霸,还有瓦岗寨等等各路高手,这样宇文成都就成了相对的反面人物,故而不够讨喜。

第三,裴元庆年龄小,死的早。

裴元庆出场也就十四五岁,但是在征讨瓦岗时就无人能敌,他双锤在手,秦琼,单雄信上去都是一招即败,后来归顺瓦岗让瓦岗的战斗力立即提升一个档次。可惜他年龄小却遭遇尚师徒新文礼的暗算,最终在庆坠山中了火雷阵,被活活烧死,可惜了这个年轻的战将。裴元庆的死让人很同情,本来以为他能够立下更多的战功,却最终遭遇暗算,这是瓦岗寨的极大损失。

相比而言,不同版本的人物形象也有所不同,这里主要是讨论《说唐》的形象,至于《兴唐传》估计又有所不同。


忠肝义胆岳老三


他们的爹有着不同的个性,宇文化及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所做所为,己特别使人反感,而小将裴元庆的爹裴仁基,忠厚老实,低调朴素,屡次遭人陷害毒打,痛楚难忍,也强忍着不敢发作,最后不己投了瓦岗军,爱乌及屋,在同情弱者的心理和反感奸倿的人的情绪影响下,读者会认为坏人生岀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诚实的人儿子也差不到那儿去,因此第一感观就憎恨宇文成都,喜欢同情裴元庆了。

其次两人个性上差异也很大,宇文成都贪鄙狡滑,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冷酷无情,给人感觉就麻木不仁的冷面杀手,而裴元庆则单纯可爱,说话举止老成持重,给人感觉就是诚实勇敢的好孩子。

其次是二人年龄差距大,当时的裴元庆才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就武艺高强,能带兵打仗,给人心目就有了相当佩服可爱的心理,而宇文成都大了裴元庆至少十岁,他的武功虽强,但和孩子打起来,给人感觉也算不了什么,即使打胜了,也没啥希憾,几下打的宇文成都连连后退,给读留下的是惊叹和敬服。

再说从外表装饰上来看,裴元庆银甲、银奎、银锤五升斗大,三百斤重,再憨憨的笑脸,虽威振三军,却没有一点戾气杀气,钦羡之余,儿童有当同伴之爱慕,成人有己子如元庆心理之爱,女孩则是心中所想之人了,相比那宇文成都,他的冷酷丶残忍、无情、高傲,读者都有叫裴元庆三锤打死他的心理。

因此,不管演义小说中,还是电视剧中,人物刻画的个性是不变的,裴元庆相对宇之成都来说,在岀身、性格、年龄、外貌、气质、本领各方面是读者喜爱的了。


木火燊辉


这和《三国演义》一样,遵刘贬曹,基本上刘备这边的基本上都是好人,曹操那边的差不多都是坏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边都有好人坏人。

演义中的宇文成都,武力高强,天下无敌,作为天下第二好汉,基本上对战过当时顶尖名将,全部将其打败,可见成都确实天下第二。但人们并不怎么喜欢成都。

人们不喜欢宇文成都,大多由于他是隋朝头号猛将,而且不降大唐,死忠于炀帝。其实,忠于炀帝没有错,宇文成都忠君护国,战死沙场,留下其英雄无比的光辉形象。错就错在隋炀帝。隋炀帝杨广,本是个有胸襟、有志向的皇帝,他希望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开科举,开大运河,开发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征服辽东,为他带来无比荣耀。但他十四年帝王之路大过折腾,他想在短短十几年中取像秦皇武帝样的功绩,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折腾得国破家亡。如果隋炀帝釆取不急平稳治国政策,隋朝决不会这么快亡国。隋朝不亡,作为隋朝的猛将宇文成都也将取得更高更大的成就必无疑。

裴元庆是大唐李世民麾下第二战将,演义中第三好汉。演义中的裴元英俊威猛,神勇无敌,年纪又小,武功又高,深受人们喜欢。裴元庆演义中出场时,宇文成都已是天下成名的无敌大将,非是出名的大将都想和他交手,以其天下闻名,裴元庆也一样。裴元庆能战败宇文成都,是在成都受伤之后才胜的。宇文成都和李元霸比武举鼎吐血,四明山力敌雄阔海伍元召伍天锡受伤后才败于裴元庆的。

正因为宇文成都愚忠于炀帝而无人喜欢,裴元庆大唐名将又年轻英俊更招人喜欢了。


我是伍洋


宇文成都是坏人堆里的好人,仗着自己的能力掩护了一群坏人(皇帝,爹,兄弟)干坏事。自己却很正直,基本上没有直接作恶。然而是非不分是宇文成都最大的恶!裴元庆我是不知道有多少喜欢他,反正我不喜欢,可也不是烦。裴三儿这个人物基本上是为了程咬金的存在而存在的,他的性格和罗成是重叠的。如果没有罗成可能裴元庆还能让人的印象深一点。隋唐这部书有个月亮就非有个星星或几个星星。秦叔宝带着王伯当,程咬金带着齐国远,……


老崔65347117


自问自答,自得其乐!

其实已经有文友们道出了个中的原因了。

在《隋唐演义》等小说当中,宇文成都之所以普遍不受人们欢迎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宇文成都在小说当中是反派的代表。这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原因了。《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以隋末农民大起义为时代背景来展开的。因此,以秦叔宝、程咬金以及裴元庆等人为首的瓦岗寨起义军,就成为正派的代表之一了。而以杨林、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父子等人为主的大隋王朝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反派了。然后,通常在历史演义小说当中的反派角色都是不受人们待见的。

第二,按相关小说的描述,宇文成都挨替自己的父亲宇文化及背黑锅了。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当中,隋炀帝杨广都是在江都(今江苏镇江)被宇文化及等人杀死的。然后,再按《隋唐演义》小说的描述,宇文化及还时时依仗着宇文成都是御封的“无敌大将军”,到处为非作歹胡作非为。靠山王杨林(《隋唐演义》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正是看出了宇文化及父子二人包藏祸心、杨林才想设计除掉宇文成都父子二人的。于是,某一次在朝廷大举进攻四明山众起义军的时候,杨林就故意要宇文成都和伍云召等三人死战不退,最终导致宇文成都力脱了而被裴元庆捡了一个大便宜的。

第三,宇文成都无敌大将军的称号得名已久,宇文成都被自己的名声所累了。比如说,排名天下第四条好汉的雄阔海就是因为听说宇文成都是无敌将军了,而特地跑到长安城去叫卖弓箭以此来挑战宇文成都的。而宇文成都在隋炀帝面前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宇文成都也被李元霸狠狠地羞辱了一顿。反观裴元庆就是一个刚出道的小屁孩儿而已。裴元庆自然就阳光灿烂可爱得多了。

此外,一方面宇文成都镇压过南阳关伍云召的起义;另一方面,宇文成都在比力气输给李元霸之后,宇文成都居然就埋伏帮手想要杀死李元霸去……宇文成都也未免太心狠手辣了。更何况,裴元庆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裴元庆的武功可以说和宇文成都是不相上下的。

因此,人们就普遍地喜欢裴元庆而排斥宇文成都了!


骑蜗牛走高速


因为裴元庆是书中忠义象征的代表之一。

在中国古典小说——演义中,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倾向性描写,也叫脸谱化。就是正面的形象你看起来(在评书中是听起来)就舒服,人长的好,使用的武器好,就连他的家人一般都比较好。

在《说唐》《隋唐演义》等作品中,宇文成都是最早出场的大隋第一勇士,武器是凤翅鎏金镗,这都是很厉害的表现,但作者是站在李唐(前期是瓦岗寨)这一面从忠诚的角度对宇文家族强烈谴责的基础上展开的演义,就是为了反应出隋末大乱,十八家反王群起而攻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隋炀帝的无道和宇文化及等这样的奸臣而导致的。另外,所以的演义和民间传说(包括正史)中,李渊李世民也罢,王世充等人也罢,一开始都还是奉隋朝为正朔,立了恭帝等以后慢慢地又以禅让的方式拿过来的,这样就名正言顺了。而宇文化及是在扬州直接逼死了隋炀帝自己做了皇帝,这样,他们就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另一方面,在隋唐演义小说中,隋炀帝就是无道昏君的一方,宇文成都是隋炀帝的天宝将军。而李唐(瓦岗寨)英雄,比如裴元庆,是有道忠义的一方,以有道伐无道,自然是正义的化身,宇文成都,自然成了邪恶的代表,再加上民间评书的宣传和影视作品的加工,宇文成都的影响更加恶化了,这是一种文学作品形象塑造的需要,也是“脸谱化”的必然结果。


南陵士子爱读书


古梁镛解答。

一部小说,里面的人物是不是“坏人”,得看小说作者如何安排,比如在《水浒传》里面,梁山泊一百零八将都是英雄好汉,但是在《荡寇志》里面,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都是土匪草寇,罪不容诛,同样,在演义小说中,大家都非常喜欢裴元庆而讨厌宇文成都,这和作者想要宣扬的主题思想有关。

裴元庆、宇文成都、秦叔宝、单雄信、徐茂公、程咬金等等人物,都出自隋唐时期,而在隋唐演义小说中,由以《说唐传》《兴唐传》《隋唐演义》最受欢迎,人们熟知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四猛四绝十三杰”均出自这些小说。



虽然是不同的三部小说,但是主题都非常一致,讲述了隋末各地发生起义,有十八路反王之称,后来太原李渊也兴兵争霸中原,在李世民和众多江湖好汉的努力下,李唐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建立了大唐王朝。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以李唐为正统,所有李唐势力的人物如裴元庆、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就为正义的代表,他们助力李世民征讨四方,最大的原因是李世民雄韬武略,心中将百姓的安居乐业放在第一位,他发誓要建立一个和平的盛世,并且以身作则,行军打仗从不扰民,这也是他的独特魅力所在,秦叔宝等人因此而加入李唐麾下。



宇文成都被描述成一个坏人,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宇文家族把持朝政,排除异己,隋朝杨广之所以暴虐无道,和宇文化及的蛊惑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宇文化及更是发动兵变占领皇宫,杨广也被宇文化及旗下叛军所杀,宇文化及的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忠义之道,宇文成都作为宇文化及的儿子,是反叛杨广的核心人物,自然罪责难逃。



宇文化及起兵叛乱后,征讨各地反叛势力,最大的倚仗就是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武功高强,通晓兵法,是李唐军所面对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李唐要统一天下,必然要和宇文化及正面交锋,而隋唐演义小说以李唐为正统,因此宇文成都成为反面人物,也是合情合理。

谢谢大家。


古梁镛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尝试解读

裴元庆是正面角色

宇文成都是反面角色 就是要让读者产生负面,厌恶的感觉

裴元庆最后的悲剧收场增加了人物的重量和给读者的心理分数

所以上都让读者更喜欢裴元庆

但裴元庆的人物性格并不丰富,略显单一

反而宇文成都的刻画更加丰富,多变,甚至有冲突,人物塑造更加多元

丰满


李vincent


是的,裴元庆银盔银甲亮银锤就讨人喜欢,想象中就是帅气,而宇文成都虽然也是好汉,但受宇文化及的名字连累,很让人讨厌。


琉冰凝泉


因为裴元庆年轻又帅,又保的李世明,是正义的一方。宇文成都不帅,保的是暴君,是反面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