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為什麼喜歡住在鄉下?

荒野球生


鄉下,郊區,視野寬闊,空氣好。這個還不是用喜歡來界定的。

美國的城市格局,間距,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而是從歷史中一步一步的走來,自然而然的形成。汽車的普及起到扶佐的作。

土地私有化,在城市形成中起到的作用,至今還在研究中,但作用巨大已經是無用置疑?眾星捧月,離大市幾十公里,對汽車普及的美國人來說不叫個事。去那裡開建小城鎮,是非合理的。主要是因為土地好解決。私人容易使展拳腳。它的功能主要是居住區,從功能上說,是大城市的分流。不主要是為生產。只是生活居住自發形成的便協性的功能,加油站,商店等,基礎設施。它是標準意義上的城鎮,不是農村。這種格局,中國可資借鑑的就是,把居住功能甩到周邊去,用地鐵延伸。東京是這種格局的最好範例。

中國,摸著美國,摸著日本還有俄羅斯過河,就不會犯致命錯誤。

青島到即墨六十公里,中間還會有農村嗎?不可能的!人類的文明,工業揚棄農業,擴大城市縮小農村,中間就是城鎮。這是出路。人口石頭必城市化,城鎮化即可。

我現在住的地方,正是我小時侯網鳥的山頭上。從原來的市區到這裡也就是二十公里。李滄區僅有三十幾年!成為主要居民區。這也是因為喜歡。

人很難按心願行事。人可以讓自己喜歡。


秋歌988


不是住在鄉下,而是把鄉村變成住宅區。

前年翻修房頂,和帶隊的小經理聊天。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爺爺奶奶從加拿大過來,在本地買了個農場。遺囑寫好了,他也分到一大片地,現在終於開發到他的地界了,開發商出價上百萬美元,可以爺爺奶奶的要求是等他們死以後死才能買,就只能眼睜睜地等著。

隨著美國人口的增長,大城市近郊自不必說了,遠郊也從農田變成住宅。

我們縣早先有計劃地將西部保護起來,給那些農民農場主補助,後來大勢所趨,西部也住宅化了。

確實有些美國人買個農民的房子然後住在那裡,一個孤零零的房子,周圍的地很大的,但那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住在新建的住宅區裡面。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住在城裡,方便之處是上班通勤的時間短,城裡的活動多,不方便之處一是房子老舊、條件不好,二是安全堪憂,城裡黑人多,經常提心吊膽,有了孩子就搬到城外去了,在城裡住怎麼能安心養孩子。

郊區的房子新,價格相對便宜多了,環境也好,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心態很平和。安全性就更好,不鎖門都不會有事。就是上下班時間長,找個郊區的工作也就解決了。

很多美國人每天上班路上花很多時間,但對於他們來說,郊區的生活環境好,是值得的。正處於這種需求,美國那些經濟繁榮的大中城市的郊區的開發很火,郊區就成了美國中產階級的居住地,向遠郊的輻射也越來越大。

但是隨著美國近年來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有改變的趨勢,新一代年輕人願意住在城裡,因為他們更注重現代化生活,比如夜生活。為了迎合這種趨勢,紐約、華盛頓DC等大城市的城區內和近郊的開發也火了,出現了一些高品質、安全的地區,年輕人很多住在城裡或者交通便利的近郊。


京虎子


1.美國的鄉村設施齊全,交通發達,空氣清新,風景怡人,住在這裡不僅是美國人的喜好,如果中國的鄉村也能高度發達,我想中國人也會喜歡住在鄉下的。

2.美國人骨子裡的不羈放蕩愛自由。城市生活太緊張,節奏快,制約多,鄉村代表著舒適,悠閒。

3.美國大城市的高房價制約。紐約的房價全世界排名前列,其實很多人認為,或者看新聞,某某中國人花了二十萬美元就買了一棟小別墅,認為美國房價低。首先,這種小別墅要麼在美國的四五線城市,要麼就是鄉村。其次,美國的房產稅制度很健全,美國買房的人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年要交高額的房產稅。也許有人會說,不就一萬美元嘛?相當於在中國掙,一年就一萬塊錢。其實不然。美國人一輛新寶馬車也就三萬美元,豐田這些二手車,僅幾千美元。所以對於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來說,他是不願意花上萬美元去維護一套房產的。所以住在鄉下,就划算多了。反正車便宜,油價忽略不計。隨意馳騁就好。

4.美國傳統家庭,大多都是三個以上孩子,一大家子人,住在城市裡蝸居,還不如住在寧靜美麗的鄉村,有一棟大別墅,孩子們快樂地玩耍。我想,這也是很多中國主婦們的夢想吧。


劇迷看天下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回答起來還是很費腦筋的。畢竟我沒有去過美國,也沒有接觸過美國人瞭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關於美國人沒有人比美國人更瞭解美國人。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表面的光鮮難掩其內裡的破敗,人民群眾生活貧富差距很大。當然,這很正常,任誰都會將好的一面示人。過去我們常說 ,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其實也包括美國人。

美國貧困人口大約有4670萬,占人口總數的15%,也就是說,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生活在貧困中。這是根據2016年的標準計算的,貧困家庭的標準為:1人,11770美元;2人,15930美元;3人,20090美元;4人,24250美元。所以,美國也不是天堂。



窮人們的日常生活靠著美國政府補貼的食品券度日。儘管美國政府也為窮人提供廉租房,但窮人還是需要每月繳納不超過30%的租金。比如所選住的房子月租為550美元,那麼他們應支出房租104美元。

如果30%租金都付不起,那隻能去非政府組織提供的住所了,看過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由此可見,美國窮人的生活相當可憐。

久而久之,城市中心除了商業機構,公司企業,政府機關單位以外,反而是窮人們佔據了城市中心,因為在這裡生活工作更加便利。越是富人,才會專門找沒什麼人的林區、山野蓋房子,還自己修路,要的就是僻靜和個人隱私。



在美國能夠擁有住房的家庭中,其擁有房產的種類依據價格從高至低的順序為:獨立房(就是中國人說的別墅,有自己的院子和車庫,獨立擁有周圍的地產);連棟屋、公寓樓(兩家或以上相連,共享周圍的綠地);活動板房(只能停在租用的指定區域,房子底下有輪子,隨時可以拖走,房主不擁有土地)。

並且在美國想要擁有住房,每年需要繳納的基本稅就有很多,比如:房產稅、物業費、房屋保險費,並且因為房屋所在的地區、房屋物業類型等因素而有不同,那麼你們自己來算算美國的房產每年光養房得需要多少錢吧?

回到問題上來。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喜歡住在鄉下,一是他本身能夠承擔的起所需的費用,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二是比起我們的城市,美國的大多數城市其實就是中心區那一小塊,整體來講就是一個大農村,從城市建設本身來說已經遠遠被我們落在後面。

所以,其實美國人都是生活在鄉下的。


觀行


1.美國的城鄉差距並不是很大,鄉村也有相應的配套設施而且相對來說鄉村住宅成本小,生態環境好,可以住的更寬敞舒適。 2.美國人的獨立性強,鄉村的獨棟相對於城市的公寓更能免受他人干擾,一點也是美國人喜歡的一點。 3.交通便利,所謂鄉下更多其實是城郊,在居住舒適的環境下同時不影響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4.美國的地域歧視相對較輕,並不會因為自身居住鄉村或者城郊,而感覺生活得不如別人,甚至生活得質量更高。 總之不管哪裡肯定都是哪裡更夠都更好的生活質量,更愉悅的精神感受別人就會更趨向於去哪裡


Poppy6096152994226


鄉下居住,確有諸多優勢。沒有城裡人滿為患的喧囂噪雜,空氣汙染,鋼筋混凝土森林。有的是寂靜,清新的空氣,充滿笑容善意的鄰居,還有那自制的美食。每週回鄉下老家過週末,感覺就是享受。






阿山175145796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環境,水電氣非常方便……








樂山樂水317317


就是在中國,鄉下也是世外桃園。鄉下是潔白的花園,是青山綠水風景這邊獨好!


潤春caixin


那為什麼有些人愛在哪就在哪?在哪裡買房都行?


業餘投資愛好者


我來說說有可能的幾點原因吧!

1、美國城市的房價也很貴吧,普通人也是買不起的!美國人也有學區房的概念,越是學區房的房子也是昂貴!估計中國這點就是跟美國學的吧!

2、美國的汽車實在是太普遍太普遍太普遍了,請永許我說三遍!有了車子住在鄉下房子還是挺方便的,開車出去購物一次也許一週不用再出去了。

3、也許跟美國人的觀念有關吧!他們崇尚自然、親近自然。鄉下的環境也確實比城市好很多!也許很多人覺得環境更重要也會選擇住在鄉下!

4、另外美國地廣人稀,住在鄉下肯定是很大的房子,在城市住很小的公寓也有人不喜歡吧!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覺得對的請點贊,也歡迎大家在下面補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