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看懂的有多少?说说您的感想?

公仔梁


这部电影除了最后担心观众智力低下,而用过长篇幅揭秘外,曹保平的整体剧情编排的还是环环相扣结构紧密的。最打动人心还是三位男演员的飚戏,邓超的内心戏演的极好,把那种长久以来的内心的折磨通过他憔悴的面容,警惕又绝望的眼神,和压抑的肢体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段奕宏的那双眼就是一双鹰眼,洞察一切。郭涛对爱的向往和无奈都演出来了。最后一幕的注射死刑,邓超完全是靠面部表情的一点一点变化来展现,很有震撼力。

细节的处理也可圈可点,里面有一幕我觉得拍的特别好,就是段奕宏说完那一大段关于法律的名词解释和感召邓超的话后,邓超有点冲动地站了起来想自首,两只手不经意地放在了桌子上,等邓超下楼后,他猛地冲了回来,开始还有点不明白,先以为他还是想自首,看到后面才明白他是意识到自己的指纹留在了桌子上,等他悄悄地回到办公室,仔细查看桌子时,留在桌角的烟灰说明段已经取走了指纹。

跟国内的警匪片比,这部电影的确是眼前一亮,但要跟好莱坞的推理片比较,剧情的推演又不够深入,段和邓之间的较量和设局只有邓假做同性恋那段,有点浅尝则止的可惜,所以基本不需要用脑就能看懂。尤其是到最后陈有觉突然变得正常起来,终于在剧情结束时给他安排了好大一段台词,让人觉得毫无意义,可能是导演太爱蹦极这项运动了,一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跳楼还不过瘾,结尾还要搞个人去跳海。

看完电影,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看看人家哥三,活得那叫一个累,每天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还得惦记给遗孤筹钱治病,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在蜜罐里,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惜儿看世界


《烈日灼心》

七年前,福建西陇发生一起灭门案,这个家庭的女孩被强奸致死,其他家庭成员也难逃毒手。辛小丰、陈比觉、杨自道三人也与这宗杀人案扯上了关系。后来,三人离开了西陇去往厦门,辛小丰成为了一名协警,杨自道变为一个出租车司机,反倒是陈比觉因为凶手案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他们兄弟三人共同抚养一个小女孩,可事实上,这个小女孩就是被辛小丰强奸致死的那个被害女性的女儿。七年过去了,辛小丰所在的警队调来了一个新的警长,这位名叫伊谷春的警长来自西陇,也一直关注着那个灭门惨案。伊谷春很器重辛小丰,经常带上他一起出任务,甚至还在一次抓捕活动中冒着牺牲的风险救下了辛小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小丰越来越担心伊谷春发现自己就是当年灭门惨案的始作俑者,于是他联系开出租车的杨自道,决定离开厦门。杨自道也是惨,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了一批抢劫犯,开着出租车就上去追,虽然抓住了抢劫犯,但是自己也身负重伤,又不敢让警察发现,于是在警察还没赶到的时候就离开了现场。但也是这一次他的见义勇为,他认识了伊谷春的妹妹伊谷夏,伊谷夏也是对杨自道一见钟情。可是随着伊谷春和辛小丰接触越来越多,辛小丰也越来越被怀疑。他们想离开厦门,但是他们抚养的那个小女孩患上了心脏病,没有办法,三人只能筹集费用给养女做手术。辛小丰甚至还假装自己是一个同性恋,借以打消伊谷春的怀疑——毕竟同性恋不会强奸女孩嘛。但是伊谷春还是发现了真相,因为伊谷夏向杨自道表明自己的心意以后,杨自道不愿意耽误伊谷夏的幸福,他如实向伊谷夏说出了当年的事。伊谷夏并没有跟他哥哥伊谷春说,可是伊谷春偷偷跟踪他的妹妹,来到了辛小丰和杨自道的租的房子。杨自道他们的的房东是一个变态,窃听了杨自道和辛小丰的对话,伊谷春也是从这些录音里发现真相的。最后,辛小丰和杨自道被处以死刑,陈比觉也投海自尽。可是事情又迎来了一次反转——原来当年那宗灭门惨案里,除了那个女孩是被辛小丰强奸引发心脏病致死的,杀害他的家庭成员的凶手其实另有其人。至此,电影结束。《烈日灼心》讨论的是正义与法律的边界,主旨也在电影里通过伊谷夏的一段话表明: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法律不管你好到哪,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电影的结局是令人唏嘘和感慨的,但也是这样的结局,才能给观众最大的警示和深思。


吉李大比


《烈日灼心》因一件七年前的灭门惨案而说起的这个故事,片中每个主要人物或多或少都与这起惨案牵扯了关系。伊谷春一直想侦破此案,辛小丰等人想要逃避法律制裁,但伊谷春发现辛小丰的嫌疑之后,还是犹豫和迟疑了。所以,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在被烈日灼心,每个人都在经受着良知的拷问。 这其实就是一部黑色犯罪电一影,足够重口味,也足够虐心。导演曹保平在掌握一定尺度的前提下,把这个故事讲述的震撼力十足,观影过程中,无法想到影片故事的走向。段奕宏作为片中的正派角色,可以说是他把一个个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但邓超、郭涛等几个反派角色,却一直在设计让段奕宏走入一个探案的迷局当中。在这部电一影里,结局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事情的真相。


未三影视剪辑


首先大概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在七年前,福建某地的一个别墅里发生了一起命案,这起命案真的是太惨了,一家五口都被灭口了,竟然不留一个活口,犯罪嫌疑人简直是太可恶了,像这样的人放在现实当中就应该被五马分尸,就算是沉潭都不为过,因为真的是太让人气愤了!其实这个命案里的犯罪嫌疑人有三个,分别是郭涛初验的羊杨自道,邓超出演的辛小丰以及高虎出演的陈比觉,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三人却是阴差阳错被陷害成犯罪的,其实这场灭门案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过了很多年,这三个犯罪嫌疑人却依然没有被捉拿归案,依然都在厦门。多年以后的杨自道已经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而辛小丰正在做协警,最惨的是因为意外变成傻子的陈比觉,陈比觉带着他们三个人一起捡来的小姑娘尾巴躲在亲戚家的渔场里面。

到这里,这部电影的故事就慢慢的开始了。拥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伊谷春被调到了辛小丰所在的大队担任警长。可能由于多年的职业经验,伊谷春感觉辛小丰和多年前的福建灭门案有着重大的关联。但是这个时候杨自道也认识了伊谷春的妹妹小夏,也就是由王珞丹出演的一个姑娘。就这样,他们几人的纠葛开始了。在多年的逃亡生活当中,其实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也是十分的煎熬。做了多年协警的辛小丰可以说是相当的卖力了,即便是只有微薄的薪水,他也做的心甘情愿。其实不为别的,只为能够为自己赎罪,去赎当年自己灭门惨案的时候犯下的罪过。在多年的协警工作当中,他努力地抓坏蛋,见义勇为,为的就是赎罪!其实另外两人也是同样的想法,毕竟身上背负着五条人命呢,这事情搁在谁身上,怕是谁都会坐立难安吧。杨自道同样也是和辛小丰一样,在生活当中,杨自道是一个老好人,各种的见义勇为,各种的抓坏人,面对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他都会挺身而出。

身边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好人,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会和那起灭门惨案有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只看外表,可能外表只是伪装而已。还是那句话吧,你所看到的一个人的状态,仅仅是他所想给你看的。当然还有很多他不想给你看的,你永远都不会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光凭外表来评判一个人。这也是我多年来总结下来的一个经验。这部电影是一部深受大家喜爱的悬疑片,它一直在探讨人性的善恶,到底什么才是善恶?到底什么才是人性呢?我们谁都不知道。只有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明白,而这部电影鲜明地谈到了罚与罪,到底什么才是罚?到底什么才是罪呢?

身边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好人,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会和那起灭门惨案有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只看外表,可能外表只是伪装而已。还是那句话吧,你所看到的一个人的状态,仅仅是他所想给你看的。当然还有很多他不想给你看的,你永远都不会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光凭外表来评判一个人。这也是多年来总结下来的一个经验。这部电影是一部深受大家喜爱的悬疑片,它一直在探讨人性的善恶,到底什么才是善恶?到底什么才是人性呢?我们谁都不知道。只有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明白,而这部电影鲜明地谈到了罚与罪,到底什么才是罚?到底什么才是罪呢?

人性的善恶,有时候就在那么一瞬间。可能一瞬间的选择就会影响你的一生。这部电影是关于人用自己的努力去赎罪的,往日的犯罪嫌疑人成为了见义勇为的出租车司机和抓坏蛋的协警。到底什么是坏,什么才是好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叫尾巴的女儿,也许尾巴是这七年里支撑他们三个人活下去的希望。大家都说爱是十分伟大的,可是如果你没有真切地经历过,你怎么知道它是有多么的伟大呢?在这七年里,三个人过的是暗无天日的日子,可以说是非常的辛苦了。但是每次见到尾巴之后,好像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特别喜欢电影里的这个叫尾巴的小女孩儿。





洋葱头与余秋男


三个少年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抚养了被害人家唯一的女婴儿,大哥杨自道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辛小丰去了警局,当了协警,当然,也是为了知道警察对这个案子有多少了解,做了卧底,老三带着孩子生活在渔村,远离城市。

哥仨为了抚养孩子,也是倾其所有,后来案子马上要被接发了,哥俩选择了投案自首,也被判了死刑,老三其实一直都在装傻,只有他活下来了,也失踪了!

灭门惨案一家人也不是他们三个杀的,那个女孩在被强奸过程中,突发心脏病而死,其余的几口人也都是后来警察抓到的那人杀人犯所杀,

直到死,哥俩也没有把事实告诉警察,也是不敢去面对他们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儿,是他们间接害死了小女孩的一家人,也是为了赎罪!



回到童年123


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对于个人来说是一部印象比较特殊的国产片,一来影片取景厦门,出现的场景几乎都是平时所经之地。二来其题材和尺度在国产犯罪片中属于挑战新高。三来作为一部上映在《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之间的作品,看完《烈日灼心》有一种让人想掐死邓超的念头,你丫明明可以好好演戏的,怎么就……虽然在自导自演的烂片里把钱赚足,然后在别人的作品里维持水平,也是一种活法,钱嘛,谁跟它过不去。

回到电影,《烈日灼心》的开场十分惊艳精巧,引人入胜,评书道出案情起始,三人逃难生活的平行展示,段奕宏扮演的警队队长出场,暴雨淅沥,浇打着植物丛生的南方楼房,一片潮湿幽深中,烈日灼心的故事揭开暗幕。

进入正片之后,叙事其实倒是有些散漫了。得益于小说的底子,人物的性格和剧情的内容都较为充实饱满,加上表演的出色支撑,影片充满张力,第一遍观看绝对不易走神。不过回想起来,好像不太经得起回味。

丰富的支线剧情,有逃犯有窃贼有黑社会有赌徒有变态有杀手有哲学警察还有哲♂学,每一节看着都挺好看,可捏成一部电影,架构就显得松散。影片的展开,是一个一个案子连起来的,公路非法持枪案、盗铜案、台商跳楼案、抓赌案、追踪会所发现同性恋、台湾杀手案,还有郭涛的追捕飞车贼、抢救事件,高虎不知道是不是吸毒导致戏份删减,还是原小说就是如此。

譬如片尾那场天台追逐战,拍得确实惊险万分,临场感很强,据说是在观音山取的景,我当时上班的地方。记得当警队小哥失足摔下去的那一下,影院里发出一阵惊叫。但首先,警队小哥这个炮灰实在没有意义,大概就是拍了个这么高的惊险场面,不有人摔下去不完整。其次这段影片中最让观众捏着一把汗的场面,其实于核心剧情本身联系不甚紧密,甚至有所游离。这种好看与好叙事的分离,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这样事件串联的故事组织方式,更像是电视剧,这每一个案件都可以扩充成一个单元剧情,主线案件则是断断续续闪现其中,美剧日番都很常见。把邓超和段奕宏查案的剧情提出来,都可以做一套双雄搭档的探案故事。

如此说来,《烈日灼心》其实有点像是三个男人的《白夜行》,通过大量的支线事件暴露人物的鳞角,核心案件若隐若现,主角身背罪恶,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段奕宏扮演的警队队长,也和纠结凶案十九年的笹垣刑警颇有相像,或者他的老师傅就是笹垣刑警式的人物。《烈日灼心》这个片名的取法用意,可谓也与《白夜行》异曲同工,一个负罪避光,一个以罪为光,都是借自然意象象征主人公命运,隐喻主题,抽象式的标题,原著小说的《太阳黑子》亦然。

而《白夜行》的影视改编作品,恰恰也是电影版也不太出色,剧集更精彩。《白夜行》电影版不像《烈日灼心》有几处紧张刺激的奇观动作场面展示,繁多的支线和虚弱的主线,也就显得松散和沉闷。

再一个不经细想回味的因素,便是巧合与牵强,在故事的发展推动中出力太多。原初的灭门案,邓超一人犯罪,三人同担,抚养受害者孩子的设定,成立得就有些勉强。郭涛迷之正义感,迷之强行不上医院,非要自己在出租房里弄得一屋子血和惨叫,这房东不装窃听器也都知道了,而且刚好救下的就是邓超的上司的妹妹。至于妹妹因此就深深爱上郭涛,这几乎像是武侠剧里跑出来的情节。

高虎看得懂天文书,就强行智商160。邓超搓烟头磨指纹磨了七年,还是被段奕宏轻松取证,这指头够金刚狼。诸如这些都是不太讲究的地方,但姑且还算戏剧性需要。而像变态房东窃听,似乎就属于没有必要存在价值的情节,除了给影片增加了诡异阴森的猎奇氛围。罪犯租房刚好租到一个装了窃听器的房东,还特么全做了详实的笔记。警察进房间一看,什么都齐了,这相当于犯了刑侦剧中靠调监控查案的忌讳,也削弱了段奕宏作为主角警察的作用。尤其这还不是一部反类型黑色电影,而是一部商业警匪片。这案子不是靠警察自己努力查来的,而是撞大运捡到了证据,和罪犯之间的人物关系就淡了。

整体上,影片仍然是好看的,无佳章有佳句。这其中表演的力量居功至伟,邓超的演技重新上线,段奕宏虽然个人形象仍然有些喧宾夺主,奈何个人功底深厚,食堂吃饭那场戏,镜头没有特别给到食物,但看着他一勺子一勺子往嘴里就觉得特别香。吕颂贤只要一出镜就让人想叫大师兄,印象太深没办法,冲哥这次和张无忌激情搞基,牺牲也不小。除了王珞丹的部分比较不幸,很想演好戏地出戏了。

个人比较遗憾的是邓超虽然一口一个“干你母”,但是作为一部在厦门拍的电影,如果能出现“草枝摆”这种闽南三字经就更好玩了。

真正让观众比较受不了的,唯有那最后的强行反转,国产现实题材电影中又一次的神兵天降。只不过因为这次主角是戴罪立功的协警,所以空降的是真凶。死刑都执行了,结果杀错了,主角说到底还不是真正的杀人犯。如此画蛇添足。众所周知。一如《心迷宫》最后那一行自首的字幕,这大概是所有国产犯罪题材电影都翻不出的五指山界。

不过虽是画蛇添足的政策戏,真凶的短暂出场也同样冲击力十足,一个毫无道德是非观念的杀人犯,以彻底冷漠无谓的口吻陈述行凶过程,残忍的寒气扑面而来。曹保平御用演员王硕辉在不到一分钟的客串表演,照样极其精湛,此人前年还在《心花路放》里演了一个特别搞笑的小混混头子,这摇身一变又演活了阴森恐怖的冷血杀人犯。

《烈日灼心》成片的面貌不太尽如人意,而它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机会见到。这部情节涉及了灭门、强奸、偷窥癖、警察默许挪用赌资,错杀犯人,画面中出现了同性恋交欢,死刑执行现场的电影,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犯罪题材电影的尺度探底,它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形态,可能就是大环境所能容忍的底限。

这里说个题外话,这部电影倘若拿到欧美,想必必是畅通无阻,不仅是因为当地的文化制度,还因为这片子其实有一个理解误区,邓超为了让段奕宏不怀疑自己是强奸杀人犯,而故意与吕颂贤交♂流哲♂学。说同性恋就不会强奸人的,然而这点想当然,放在如今LGBT群魔乱舞的西方社会,那一定是正中政治正确的G点。

我很喜欢法律。我认为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的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又讲人情,又残酷无情。

这是影片最意味深长的一段台词,虽然没能起到统领全片主旨的作用,但是单拎出来,还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无论东方西方。






Sunning


周迅曾这样评价曹保平导演:演员去经历曹保平导演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戏里的演员都是会演戏的,但是他不要,他就是要把你抠死,逼到墙角,在你全懂的情况下再帮你往下挖两层,他会帮你往下想两层。

如果你之前惊异于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个人同时获得上海电影节影帝时,在看完本片的一霎那,你就会知晓答案。邓超演过很多“好玩”的电影,是个好玩的人,却难得一次在演技上真正突破自我,总给人留下这个人很火、很有趣、却只能这样活在我们的眼界里的印象。这次曹保平把邓超、邓超也把自己逼到绝境,将老鼠躲猫这个游戏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贡献了本片之前传言的所有具有争议性话题的表演,譬如和吕颂贤饰演的台湾设计师搞同性恋,譬如用表情带领观众感受注射死刑的濒死体验,在人性的挣扎里为了挽救一点点良善,而在精神轮回的深渊中与自我缠斗不息。

这片子具有我能希望看到的好电影中所有的元素:猫鼠游戏,正邪大战,心理纠葛,感情桎梏,一个讲得好的故事和许多演得好的角色。所有国产片、国产犯罪片、国产文艺片那么多,这几年来真正留存于心的只有两部娄烨的《浮城谜事》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如今等来了《烈日灼心》。它们有个共同点是在故事开始交待了一个突发事件,然后抽丝剥茧告诉你这个事件结果为何发生,带你在故事最后品抿人性善与恶。通过小说《太阳黑子》改编的《烈日灼心》同样有事件诱因,但在银幕影像中的每一刻都崩足了气势。观众知道正邪,但故事人物握有决断。观众能直接看到的是一条辛小丰(杨自道)与伊谷春在言语、眼神、心理的一次次交锋,而更让人沉思又沉默的是辛小丰和杨自道想赎罪却不得始终的困顿。

邓超在演戏中走进了辛小丰的苦闷不堪的内心,段奕宏也是,一个负担有心结的复杂特性警探形象十分立体。故事基调是人性的,也是黑暗的。影片开始的评书旁白和多场大雨绽放出无限气场,然后一点点的线索、一丝丝的人物冲突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美剧《真探》般由案件映射每个人人性的篇章。开始事件的结局得以让观众跳出银幕跟故事走向剖析每个人的思想,却始终不得知最后结局会怎样。只能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感知主角们的内心,深陷于故事感同悲喜。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辛小丰成为一个协警、与伊谷春抓捕坏人不遗余力;杨自道靠出租载活儿小心过活,街上遇到抢劫犯拿身体堵刀敢搏命。一脚已踏入深渊,另一只却偏偏想挣脱出来,穿警服、抓坏人这些标签倾刻转化为命运对自己最辛辣、最无情的嘲讽,在向往光明的过程中,黑暗的漩涡只会把身体与灵魂吞没得更加深沉。所以最后的高楼,你看那光明的烈日,如肆虐阴暗无情灼心。

美好与暗黑叠加,痛快与痛苦并存,虽然这部电影的高楼追逐段落比较突兀夸张、高虎这个角色也有些怪诞多余,终归不失为一部无尿点、张力足的好电影。合适的演员用好的演技承载了好的故事,《烈日灼心》在依然绚烂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注定值得被2015年所铭记。


只吃白菜


《烈日灼心》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电影里,三个分别叫杨自道(郭涛饰)、辛小丰(邓超饰)、陈比觉(高虎饰)的少年因一念之差卷入宿安水库灭门惨案,人生轨迹从此改写。这以后,生活就像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罪与义的迂回,情与法的挣扎,都混着血泪一起流淌,直到他们被刑警伊谷春(段奕宏饰)缉拿归案。

电影节奏很快,镜头变化都在转瞬之间,而可能介于篇幅原因,与原著相比它减少了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原著中,杀人的元凶是三兄弟,而电影里他们只是从犯;原著中他们偏安一隅的房东之所以喜爱窃听,是因为有一段妻离子散的凄凉背景,而不是莫名其妙;比如原著中三人收养的小孩其实是陈比觉姐姐的养女,电影里变成了受害女人的私生女,以及陈比觉是个天文爱好者,等等。但电影仍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三位影帝的演出也并未辜负期待。

很喜欢开头有那段灰白混沌的画面。几个人去别墅收债,辛小丰将撞见的赤裸女人强暴致死。惨案发生后,他们顺着湖边的山坡上滑下,逃亡路上枝桠捆绊,踉踉跄跄。惊恐表情和喘息的慌张好像昭示了日后的命运,因为毋庸置疑,他们的生命早就跟随那场惨案的发生,一起戛然而止了,此后岁月等同于苟活。

电影中这段夹杂评书的铺陈,随着醒木啪啪落下,老头子烟灰一样的声音让前戏显得有些诙谐。我犹记得小时候做噩梦,梦中有一段总也爬不上去的河堤,河堤上荒草丛生。堤坝漫长,前后望去都是空妄。

后来遇到类似画面,总要想起伦茨《德语课》里,主人公的纳粹父亲耶普森在大坝上骑车,迎着狂风向布累肯瓦尔夫行驶的情景。丘坡和堤坝,一个闭塞一个开阔,不知为何总能给我带来无尽的荒凉感。

此后七年,陈比觉装傻,成天混迹鱼排,与三人收养的女儿“尾巴”作伴。杨自道当了出租车司机,开车为路人伊谷春的妹妹伊谷夏(王珞丹饰)追击持刀抢劫的歹徒,被伊谷夏爱上。而辛小丰在街上与人扭打,衣衫撕破脸颊挂彩,直到众人涌上,他从地上翻身而起,找到警帽戴在头上,才知他是当了协警。绝妙铺垫。

另一处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主角们的眼神诠释。经过七年隐姓埋名的生活,刑警伊谷春的到来打破了宁静。作为协警辛小丰的顶头上司,伊警官以他非凡的洞察力数次将辛小丰认定为水库灭门案真凶之一,却又自己驳回,如此反复。

第一回他们在高速路上,辛小丰开车。伊谷春无意间提到灭门案,辛小丰心神大乱,急打方向盘,将车开成斜线。急刹后车停下,辛小丰目光散乱,伊谷春眉间疑窦丛生。诡异的氛围在两人间




黑色的影视光


冰冷的画面里,一双手冷静地握着注射器,没有丝毫颤抖,十足的训练有素。扎好针之后,松掉橡皮管,注射器活塞被缓缓推动,管内液体迅速钻进手臂。镜头一切,辛小丰泛黄的脸上表情呆滞,眼神没有十分的恐慌,亦没有过多的留恋,只有近乎解脱的平静。

随后黑屏,再亮起,辛小丰脸型开始扭曲,瞳孔放大,注射液的“药效”开始发生作用;再黑屏,再亮起,更加扭曲,更加放大,伴随着抽搐;再黑屏,再亮起,冰冷的画面里,辛小丰颤抖起来,是痛苦的颤抖,生命在抽离,再度黑屏,死亡发生。

戏里,邓超饰演的辛小丰在这一个黑屏后彻底结束生命,也彻底得到其预想的解脱:用死亡的方式,完成所有罪责的自我救赎。戏外,坐在银幕前的大多数观众被这个场景震颤到,内心一方面会有对于死亡的畏惧,一方面又会有对于辛小丰的怜悯,压抑中 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如同黑屏之后切换到的伊谷春警官表情那样,充满了克制地惊惧以及无奈地怜悯。





树先生q


之前刷手机看到的这部影片《烈日灼心》,改编自作家须一瓜的小说《太阳黑子》,他改行当作家前在《厦门晚报》当政法条线记者的须一瓜确确实实有着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颗毫无保留揭示事实的心,因此可以创作出这么一部那么深刻挖掘人心的小说。

当然的是,再好的剧本也需要有优秀的演员来演绎方会绽放出绚烂的光彩。段奕宏、邓超、郭涛、王珞丹,这几位演员,无不是影视圈内公认的演技派,无论是眼神、举止,或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众多情绪的杂乱,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所以带给观众那么真实的触动,油然而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由冷漠寡言到细腻柔情,由深沉心计到光明磊落,人物的各种状态的转换都是自然快速,丝毫不拖泥带水,更没有当下许多电影中所谓主演的娇柔做作。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段奕宏演的和邓超演的辛小丰在去看尾巴的路上,两人在车上的对手戏。面对伊谷春的各种盘问,都看似云淡风轻、泰然自在地回答了。但实际上辛小丰内心早已风起云涌,而邓超则很细腻地演出了这种感觉偶尔目光的转移,还有某些时间段奕宏问完之后一会儿的沉默,都可以看得出人物内心的诧异和恐惧。直到伊谷春看到辛小丰用手指硬生生地把烟头掐断,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件杀害全家的案件。而辛小丰在收到的目光后动作也有轻微的一滞。伊谷春过后很快也恢复了淡定,没再表露出过多的情绪。

这场戏我是看得十分入迷而敬佩的,当然,剧中郭涛和王珞丹的大叔和萝莉的搭配也是恰到好处的,有这对搭档在电影中,不仅可以缓冲一下持久沉重的气氛,也可以增添更多的文艺气息,让观众在思考之余也能放松一下。

而对于这部电影的主题与结局,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于我而言,电影最后和的死刑应是原著想要表达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的人无论多少年以后被人逮捕,都要承担自己的自认,为自己的过错弥补。然而,另一方面,无论是杨自道好心的司机形象,或是辛小丰的搏命刑警形象,电影中对两人善良的一面的渲染亦是不遗余力,我想这也是原著作者对他们隐含的同情和惋惜。 最后我还是觉得很开心,终于有这么一部深入人心的电影发人深省,并且开创了三位主演同获金爵奖最佳男演员这样三蛋黄的形式,亦是体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对这部电影和众主演的倾力演出的赞扬和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