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類可以把顯微鏡提升到40億倍,可以看到什麼,是不是全新的宇宙觀?

繆神仙一一


宇宙還是那個宇宙,不過確實宇宙觀會得到很大完善或者說更新,不過談不上全新。


Asir11680441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有一個極限,即R≈λ/2。其中,R是剛好能夠分辨兩個像素點的最小距離。因為可見光最小波長是380nm,所以光學顯微鏡做多能夠分辨190納米的物體。而人眼能夠分辨0.2mm的物體,所以光學顯微鏡的放大極限是0.2*10^6/190=1053。也就是說,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數最大也就是1000多倍,再大的話也看不見小於190nm一下的物體。


所以對於題主說的把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提升40億倍,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你加再多的物鏡,在大倍數的物鏡,光學顯微鏡就只能看清190nm以上的物體,根本不會看到190nm以下世界的樣子。所以,使用光學顯微鏡看原子級別的微觀世界根本不可能。但是,電子透射電鏡可以,因為電子的波長要小很多,可以放大更大的倍數。現在最先進的透射電鏡可以分辨0.1nm的物體,有效放大倍數達到了百萬級別。不過,仍然沒有過億。



假如真的有放大40億倍的電鏡,那麼完全可以分辨0.00025nm的物體。電子的尺寸在0.0000001nm尺寸,所以這個顯微鏡也就是能夠看清原子而已,對於原子內部根本就看不到,更別說看到量子級別了。想要真的看到微觀世界,特別是電影中的那種量子世界,那麼放大個億億倍還差不多!

而且,微觀世界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電影中的那種量子世界也僅僅是想象而已,比如展現的量子世界,都是幻想而已。所以,希望未來我們真的做出來可以放大這麼大倍數的顯微鏡,到時候讓我們看看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科學探秘頻道


不要用科學的方法去解釋,因為這種東西是永遠不存的!幻想一下吧!

有一天,看頭條上有一個有趣的問題說:用一個40億倍的顯微鏡看會有什麼?擋不住誘惑,我找釆一個40億倍顯微鏡開始觀察。我逐步調整倍數,哇!一個神奇的世界展開來!

先是看到了原子世界,我對準原子核放大下去,放大下去!忽然中心出現了一團熾熱的火球,發出強烈的光!奇怪的是圍著火球有幾個小黑點在旋轉,有遠有近。數了數有九個,暫切管它也叫星球吧!再放大,每一個都有不同的顏色!我對準其中一個藍色的星球無限放大下去!驚訝的看到這星球被水包裡著,還有大陸!景象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原來這星球和我們地球完全一樣!在一個叫亞洲的大陸上有一箇中國,中國有一個山東省!山東省有一個聊城市!使我更驚訝的是:在一個小區裡的十二樓東戶的書房裡有一個叫“老楊”的人正在看手機!手機的頭條上清楚的寫著:“如果有一個放大40億倍的顯微鏡,你會看到什麼?”

媽了個逼,放大了40億倍,競然看到了我自已!

我不僅擔心起來?照這樣推論,如果太陽系,是一個無比碩大的,也叫地球上的,一個叫中國的國家的核彈頭上的一個核原子!正在發往一個叫美國的國家途中?下一步會發生什麼呢??我的上帝!!


老楊


題主想開腦洞不受限制,就別貼個科學的標籤,我們貼個科幻或者腦洞都可以嘛。顯微鏡提升到40億倍?用開腦洞來說太少,用科學來解釋又太大了。

光學透鏡的原理

光學透鏡的極限大約是2000倍,號稱大於這個倍數的,我秉承一個原則“你有錢你隨意”。


有同學開腦洞,提出光學顯微鏡的放大率就是物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目鏡的放大倍數,好比物鏡50x,目鏡10x,放大倍數就是500倍。如果我們可以來一個無限的套嵌使用,豈不是可以突破到無限倍數,豈止40億倍?但光學顯微鏡放得大,不代表你能看得清;放得大講的是放大倍數,實際我們最需要的是——看得清,這就需要分辨率。而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僅僅由物鏡決定。

最前端的物鏡決定了到底有多少信息進入了光學系統,我們稱為——“空間頻率”。簡單的理解,透鏡是一個低通濾波器,如果我們用肉眼進行最終的觀察,成像的位置就需要人眼看得足夠清楚。像到肉眼的最佳距離被稱為Normal Near point,中文名稱叫最近對焦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距離大約是25cm。

光學顯微系統的放大倍數是2000倍,對應到200nm的分辨率,這個光學系統的成像能力就相當於呈現0.4mm有限分辨率的像。物體微觀到一定程度後,它本身就已經失去了常規的光學屬性了。物體細小到一定程度,如果光學屬性差,就不會被光展現出來,它就失去了具體的形狀、色彩——成出來的像就是一個衍射光斑,叫做艾裡斑。這就是一個點能夠準確成像的尺度極限——阿貝極限。光學顯微鏡2000倍時,就進入阿貝極限。這個可以說是人眼觀察的極限了,再往下努力,你需要的不是顯微鏡,而是配一副眼鏡了。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EM)。相比一般光學顯微鏡,電鏡的歷史才50年左右,但它已經成為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了。

電鏡主要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櫃三部分組成。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達到0.2nm,我們可以認為電子顯微鏡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再增強了1000倍。也就是200萬倍的級別。這個級別下,已經接近於原子級別了,細菌啊,晶體結構之類的已經可以很清晰的看得到了。

不過離題主的腦洞距離還差得很遠。

顯微是個燒錢的舉動

一般號稱能達到2000倍的光學顯微鏡,至少價格都在5位數以上,低於這個價格的,基本可以不用考慮實際效果。而且,動用這個東西,需要的更多是專業技巧,一般普通愛好者,你對半天,可能都是一團光影的糊糊。

而電子顯微鏡,這個動輒都必須過百萬的設備,就不是一般家庭可以配置拿來玩抖音的了,大學或者研究院才會配置,維護和操作都需要專業的培訓後,才可以上崗,大家就別想太多了。

至於腦洞的4億倍?天文望遠鏡可能有可能,不過光學透鏡的尺寸估計得超過日地距離,想想都有點小興奮呢。

結語

對於顯微鏡,腦洞科學不能隨意開,有錢也不是可以隨意燒。


貓先生內涵科普


40億倍太誇張了,目前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基本都不超過2000倍,分辨率能達到20nm,相當於能呈現0.4mm有限分辨率的成像。很重要的一點,我們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放大的倍數,更需要的是放大後能看得清,看得清意味著分辨率必須也跟得上,而顯微鏡的分辨率僅僅與物鏡有關,並不是放大倍數越高就越好,事實上如果只是單純地放大物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當然,如果你非得說“假如放大40億倍”,而且還能看得清放大40億倍後的世界,我們會看到什麼呢?

基本上會看到原子核的世界,中子和質子,但無論如何看不到電子。人眼的極限分辨率達到0.01mm(一般很難達到),按照這個標準放大40億倍後,基本上就是質子的級別。我們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微觀世界裡遨遊,但談不上全新的宇宙觀。

如果放大40億倍後繼續放大下去,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普朗克尺度,你確實會領略到一個全新的宇宙觀,那裡就像一片“沸騰的海洋”,十分熱鬧,無數的虛粒子不斷上演著衍生並瞬間消失,這就是量子起伏。

到了普朗克尺度,就是我們能放大的極限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看到比普朗克尺度更小的世界,因為任何小於普朗克尺度的單位都沒有意義。

不過網絡上有些人總會持有這種觀點:微觀世界放大很多倍後就會是另一個宇宙,而我們就是更大生物體的細胞(或者細菌)!這種完全建立在猜測和想象基礎上的觀點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我們不能理所當然地下結論,更不能理所當然地做沒有實際意義的假設!


宇宙探索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是人們常用來形容微小事物也有無盡的內涵,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受限於我們的認知水平和觀察能力,我們所瞭解宇宙以及世界,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層面,尺度實在是太過於狹小了。

題主的問題,涉及到我們的觀察能力和微觀粒子的比較。從目前情況看,我們對微觀粒子的觀察,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光學顯微鏡,能夠實現2000倍的放大倍數,有效分辨率可以看清兩個距離0.2微米的點。


最厲害的電子顯微鏡,其最大放大倍率為300萬倍,有效分辨率可以看清兩個距離0.3nm的兩個點。可以看出,哪怕最厲害的電子顯微鏡,與問題中的放大40億倍,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假如我們真的具有放大倍率為40億倍的頂級顯微鏡,那麼其分辨率,可以使我們觀察清楚0.0004nm的微觀世界。我們對此看一下微觀粒子的尺寸,原子的尺寸為0.1nm級別,質子為0.0000001nm級別,電子為0.00000001nm級別,夸克為0.0000000001nm級別。所以,即使我們擁有40億倍的顯微鏡,也僅能是可以達到看清物質原子的程度,連質子、電子都觀察不到,因此不會有太多更新的發現。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40億倍太誇張了,目前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基本都不超過2000倍,分辨率能達到20nm,相當於能呈現0.4mm有限分辨率的成像。很重要的一點,我們需要的絕單一放大的倍數,更需要的是放大後能看得清,看得清意味著分辨率必須也得得上,而顯微鏡的分辨率僅與物鏡有關,但不會放大倍數只能就越好,實際上如果只是單純地放大物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大倍數的物鏡,光學顯微鏡就只能看清190nm以上的物體,根本不會看到190nm以下世界的樣子。所以,使用光學顯微鏡看原子級的微觀世界根本不可能。但是,電子透射電鏡可以,因為現在最先進的透射電鏡可以分辨0.1nm的物體,有效放大倍數達到了百萬級。不過,仍然沒有過億。

一般號稱能達到2000倍的光學顯微鏡,至少價格都在5倍以上,低於這個價格的,基本可以不用考慮實際效果。而且,動用這個東西,需要的更多是專業技巧,一般普通愛好者,對半天,可能都是一團光影的糊糊。


開悟科技


40億倍?不夠大,可能你連電子的內部構造都看不清楚。大膽設想顯微鏡可以無限放大倍數,400億倍,4000億倍,40000億倍……理論上無法否定無限放大的倍數,這麼看下去,你會看到什麼?或則說會發現什麼樣的存在狀態?或則什麼都沒有了?世界是由無構成的?不可思議!那麼世界是由什麼樣一種可以無限小的單元構成的呢?想想好像更加不可思議!真正發現的一定會是能讓人類的思維無法理解的東西,世界的真正內核一定是不可思議的。對於人類已知的科學理論來說,不可思議的內涵是什麼?不是神奇神聖神秘,這些東西在科學麵前都無法隱藏真身。那麼假如真正的神呢?科學麵對神,只能張口結舌,不可思議!


人民名義33


你會發現電子比地球還大,上面坑坑窪窪,建了很多建築,上面有很多各式各樣小生物,他們有的拿望遠鏡看著你,還有的拿40億倍的顯微鏡在看東西。


放逐239397785


假如人類可以把顯微鏡提升到40億倍,可以看到什麼,是不是全新的宇宙觀?

光學顯微鏡是我們進入微觀世界的必備工具,但它卻不是萬能的,根據它的光學結構與可見光波段的波長範圍,它的的極限放大倍數是有限的!光學顯微鏡的極限放大倍率

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是由不同的物鏡和目鏡組合決定的,但極限放大倍率卻和物鏡目鏡沒啥關係,這和肉眼可視的可見光範圍是相關的,一般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可以用如下經驗公式展現:

R≈λ/2

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分辨率在25mm時的極限分辨率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

D=0.2/190×10^6=1050倍左右

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分辨率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25MM有差異。這個倍率上再增加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視野中一片黑暗,再亮的入射光線也沒有用,因為已經低於肉眼可見極限波長的一半了,再大的倍率也是徒勞!

有比光顯微鏡更大倍率的顯微鏡嗎?

我們從上文知道了與放大倍率除了和物鏡和目鏡相關外,決定性因素是入射光的波長,波長越短,理論放大倍率越高,但380nm已經進入了紫外光的波段,肉眼已經不可見了,那麼還能在提高倍率嗎?

  • 將入射光換成X光,肉眼換成X光敏感的攝像頭即可

那麼它的理論放大倍率將會大幅度增加,因為X光波的波長更短!它的波長在在0.001~10納米之間可以滿足更高的倍率要求,但X在光學玻璃透鏡上無法完成折射放大,它的折射放大過程由波帶片來完成。

X光顯微鏡

  • 假如還要更大的倍率呢?電子顯微鏡能滿足要求!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電子為什麼也能拿來放大圖像,其實這是利用電子的波粒二象性來作為“光源”的!當然電子束在100千伏電壓加速下時,對應的波長為0.004nm,如果需要短的波源,那麼提高加速電壓,當然電子顯微鏡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調整,並不能隨心所欲按你想要的倍率調整,要不然你得升級一臺更高加電壓的電子顯微鏡!

現代電子顯微鏡的極限放大倍率已經達到300萬倍!基本上能看到原子級別了!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可以得到物質表面原子排列的圖象

  • 更高放大倍率的顯微鏡,用什麼波長來實現?加速器!

如果要按放大倍率來計算,那麼加速器的的能級是電子顯微鏡望塵莫及的,比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擊機的能級達到了20億到50億電子伏特!但這並不只是加速器的主要原理,而是高能粒子相撞就如兩個核桃撞擊後碎裂,被我們窺探到了內部結構!

當兩個質子相撞時我們可以對單個組分自旋的觀測,如果達到更高哦碰撞能量,那麼有可能發現和創造新的粒子!

40億倍是什麼概念?能看到什麼?

開頭說明了人的極限分辨率大概在25mm下是0.1mm-0.2mm,那麼在40億倍下大概能看清2.5×10^-15m的級別!

質子的直徑大約為:1.6-1.7×10^-15m

也就是說可以看到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假如按電磁波段來計算的話,這個波長需要5×10^-15m的電磁波,這個波長早已位於極高能的λ射線波長範圍內了!

當然我們不需要高能λ射線來給我們提供觀測,因為這個工作在100多年前讓盧瑟福用α粒子散射的方式發現原子核了!假如更早一點提出啦的話,說不定你就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獎了呢!

盧瑟福用α粒子去轟擊金箔,發現絕大部分的α粒子都直接穿過了金箔,只有極少數發生了偏轉只有極微量的粒子被回彈,盧瑟福根據這個發現重構了原子內部的結構,發現了原子核!

所以從理論上看,100多年前的盧瑟福就利用“α粒子散射”實現了放大40億倍的“顯微鏡”,這是不是解決40億倍放大的思路?而根據楊振寧的楊米爾斯方程和楊巴克斯方程、通過高能加速器的驗證,建立的標準粒子模型,各位可以看看這個級別是多少億倍的!

當然這已經不能被用倍數來形容了,原子核內的世界,我們是不能用直接測量的方式來觀測,各位有聽說過哪個電子顯微鏡看到了原子核?這不可能嘛,但我們仍然瞭解到了原子核內發生的過程,甚至組成原子核的質子與中子的內部世界,你不覺得科學的神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