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怎么看?

小城市的奋斗者


隋炀帝一生干过不少大事,其中就包括修建超大型粮仓——回洛仓。但这个回洛仓真的有着当今都无法超越的水平?这倒是有些夸大了。

从修建的缘由来看,回洛仓是顺应时势而建的国家工程。是隋炀帝有这样的想法,民间有这样的技术,于是就有了这个巨型仓库。

北周天和四年(569),一个将来“美姿仪,少聪慧”的孩子在长安出生。他正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第二个儿子——杨广。杨广在年幼时就因为父亲的功勋而受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时年十三岁的杨广就被封为晋王,官至柱国、并州总管。不久后,杨广又授任左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些职位虽然更多是流于表面,没有实权的。但能够获得这样的恩赐,还是说明杨广有足够的心思,很能讨人欢心。

杨广的心思之缜密,从他与哥哥杨勇争夺太子之位就可以略知一二。

隋文帝曾派擅长看面相的人私下打量过自己的儿子们。最终相面之人告诉隋文帝,杨广贵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就亲自前去杨广府邸。结果隋文帝发现,自己的这个年幼的儿子,府中丝竹蒙尘,甚至有不少都已经损坏。隋文帝看到这幅景象,以为这个儿子不喜欢玩乐,便对杨广大加赞赏。自此之后,杨广越发重视掩饰自己,慢慢博得了“仁孝”这样的好名声。

为了讨得父母喜爱,杨广亲近自己的正妻,不沉迷于妾室;每次上朝都乘坐简朴的马车,对待大臣都非常有理;多次在母亲面前抹黑杨勇……最终,杨广从哥哥手中夺过太子之位。

仁寿四年(604),为了修建洛阳的防御工事,杨广征调山西和河南的几十万农民。大业元年(605),杨广又大兴土木营建洛阳。这一番动作,俨然是要把洛阳打造为一个固若金汤的超级大都市。那又怎么保证这座城市的后勤?需要粮食了就从外地运?在本地种?还是,修建大型粮仓慢慢储藏?显然,针对洛阳的地位和实况,杨广选择了在本地修筑回洛仓。

洛阳作为国家中心,在杨广看来,显然不适合再作为农业基地,就好像今天的北京——北京作为国家中心,有的更多的是政治资源而非农业资源。所以在杨广看来,依靠本地每年的产粮,不足以确保洛阳的粮食安全。而如果仅仅是为了运送洛阳日常所需的粮食就修建大型交通工程,显然又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所以在本地修粮仓,慢慢积累,就成了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之下,最合适的办法。

而现代并没有那些需要隋炀帝去纠结的制约因素。我们有更发达的交通,如有需要,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去调配。所以从隋朝的超大型粮仓到现代散布各地的中小型粮仓,这反而是一种进步。

而从粮仓的修建规模和技艺来看,回洛仓确实是当时先进水平的体现。但放在今天,还是比不过当代粮食储存技术。

回洛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整体面积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整个仓内已知的仓窖有220座,但据推算总共应有700个左右。这确实是个庞大的工程,在当时可谓是难以想象的。但我们今天的技术水平,如果有需要,也能够修筑这样的大型工程。目前国内最大的粮食储备库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在本世纪初就已达到储梁35万吨的规模。回洛仓放在古代确实无法超越,但在现代看来,也只是一个大工程罢了。

而回洛仓的仓窖在修建时需要先挖坑,之后用火烧烤仓窖壁面,再依次涂抹一层青膏泥、铺设一层木板、木板上铺一层席。现在我们的粮食仓储库,都已经是混泥土建筑。

现代粮仓修建更高效,受环境制约也更小。<strong>

就修建的技术含量来说,现代远远比古代走的靠前。回洛仓有的,是把当时有的材料组合、利用。就像青铜器再繁复,也只是一件青铜器,制作难度不会高于现在的航空零件或高端电子芯片。回洛仓确实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那技术放在当代,就是非常原始、落后的了。

我们说回洛仓无可比拟,一方面是它在当时确实世界领先。而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我们祖先的创造力的赞叹。他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用“难以超越”这样的字眼去表达我们的敬佩,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妥,不是吗?


邓海春


自古以来,粮仓都是属于战备部署,到了现代也是一样,每个城市都有储备的粮仓。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位置就是今天河南洛阳的小李村。当初隋炀帝建好回洛仓后,因为施政不当,仅维持了10年左右。基于粮仓的战略位置和重要性,回洛仓在历史上曾被几经争夺,有记载的比如有:李密、李世民等。

直到现代2004年,回洛仓被考古发现,挖掘了八年才让庞大的粮仓公众于世。这些粮仓规模非常庞大,它的长度为一千米左右,宽三百五十米左右,里面有仓窖区、管理区、通道和漕渠组成。仓城中整齐排列着七百多个仓窖,储粮能力非常惊人,按它的体积容量计算,估计可以储存3.4亿斤左右的粮食。

它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也是申报被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专家说这个隋朝千年粮仓,现代的技术都无法超越,我是觉得有一定道理的。为什么呢?分析如下:

一、 在建造上

建造上来说,按现在的科技和工具要复制问题不大,现在有挖掘机,总比古人的原始工具强。因为粮仓是口大底部小的,到后期就要人工操作了,人工操作嘛也还算没问题,但是墙面的加工就有分别了。

据记《农书》记载,“夫穴地为窖,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先令柴棘,烧投其土焦躁,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

说的是古人为了防潮防虫蚁,粮仓的墙面用火烤焦,然后将泥巴和糠混合成浆,涂在墙体上。按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涂水泥,那么水泥在泥土里能保持多少年不腐烂呢,顶多也就几十年吧(否则我们的房产也不会是70年产权了)。

回洛仓上千年的历史下来,当人们挖掘开来的时候,墙面还是很完整,没有渗水或者虫蚁侵蚀的迹象。那么我们就得研究了,用什么材料的植物去烧,附墙上的泥巴有没有其他成分?就墙面这一个防潮、防虫技术,现代就未必做的到了。

二、在储存时限上

考古人员在挖掘时,发现了粮仓里堆得满满的粮食,这些粮食现在已经全部成为碳化物了。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变迁,但是每粒粮食的形状还是保存的很完整,能够清晰的辨认出来。当中还发现了个别粒的粮食竟然还没有损坏,居然还在发芽!

我们现在的生产条件好了,粮食是根本不愁缺乏了。但是有一点很多人都未必清楚的,那就是现代粮仓里的大米是要定期更换的,就如流水兵一样,多少年一到,就必须全部更换新米。很多更换的出来的米重新流转到市场上消化。

有时候我们去买米就会发现,有些便宜一点的,有个别还能看到一些蛀虫在里面,这些大多都是粮仓更换出来的陈年米。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的是我们现代的粮食保存年限还是有限的,防腐剂你总不能经常的使用吧,对身体不好。而回洛仓能做到粮食那么久远的保存,这里面确实有值得研究的东西。

所以说,如题说述,针对被发掘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史小地主


隋朝的千年粮仓——“回洛仓”,其建造技术与技巧的确令人称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有点夸大其实了吧。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粮仓到底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地方:

回洛仓又称兴洛仓,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据史料记载,此粮仓建于隋炀帝大业二年,仓内有三千粮窖,每窖藏粮超过八千担,守军上千人,以此估计,兴洛仓共有2400万担粮食。

2004年9月,由于洛阳一拖厂区进行修建而被发现,2009年7月,开始初步勘探。为配合2014年“隋唐大运河申遗计划”,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其进行保护性挖掘。回洛仓城东西长达到1000米,南北宽355米,面积达355000平方米,和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相当。仓城内布局的整齐有序,有管理区、仓窖区、道路与漕渠,一共有700多座仓窑,每个仓窑口都成椭圆形,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仓窑外围还有基槽。

每个粮仓的建造过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考虑到了防潮防虫防火,还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来看看仓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设计挖好仓窖;第二步是点燃干草烘干整个仓窑;第三步是用燃烧后的草木灰混合泥土涂在第一层;第四步是铺设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后放入粮食封存。这种仓窖因为经过了火烧,不仅防潮,而且土壤内的虫卵也被烧死,还能防虫害,而且密封性极好。

最能体现古人智慧的是:他们居然是通过在粮仓入口处种植的小树苗来判断粮仓的存储情况。仓窖里的粮食一旦受潮霉变,就会影响到小树苗的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粮仓情况的作用。

由于战乱,其中一个仓窑里的粮食竟然保存到了现代,考古人员从中取出了部分粮食,种子居然还发芽了,种下去以后竟然还结出果实了,经过了千余年,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此种保存粮食的方法在农村地区依然广泛应用,所以,并不存在现代科技无法超越的可能。无论是古代技术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更多的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只不过是我们更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而已。


小史坑


2004年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一带进行考古挖掘,当时一路发现了许多的仓窖和古代地下通道,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于是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就从此展开了。

在考古学家不断深入的发掘之后,发现这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仓窖,这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仓城。

一开始挖掘到一个仓窖,它的体积就达到了400多立方米,足以让考古学者感觉到震惊。而经过后来的不断挖掘发现,专家学者们推测,这一带大概应该会有700多个这样的仓窖!

700多个这样的仓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单一的仓窖,按它能够大概储存粮食达到55万斤来算。如果整个仓城都装满粮食的话,那么它的粮食总储蓄量可以达到3.85亿斤以上。也就是说这样一座仓城能够养活一座城市达到500年之久。

而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这个仓库就是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的回洛仓,也就是位于如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和马坡村一带的大型粮仓。

据隋史记载,隋炀帝在登机之后就开始营经营京都洛阳,并且计划着将天下所有的富贵大族人家都迁到新修的东都洛阳来。以充实洛阳的人口,带动洛阳当地的经济发展,这其实也是封建统治者常常用来对付地方势力的一种方法。

而洛阳从一片虚无到繁华似锦,人口大量增多。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需要解决人口需要的粮食问题。所以隋炀帝就开始着手修建庞大的粮仓,来提供洛阳人民的粮食。

而这个隋朝洛阳回洛仓,到底技术先进在哪些地方呢?

要想保存粮食不坏,要解决三个大的问题,一是防火,二是防潮,三是防虫。

防火问题对于粮仓来说,主要是选好优势的地理位置和隐蔽的地方,尽量的远离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回洛仓选在了洛阳的郊区。并且常年有人把守,而且回洛仓的仓窖是挖掘成一个椭圆,并且循环下降。


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一个直接向下的通道,而是弯曲盘旋的,这样有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并且便于人们第一眼看到火灾,及时的进行扑灭。

第二个问题就是防潮。在南方基本上粮食存储的最大问题就是防潮了。而在北方防潮可能做得比南方更好,因为北方气候条件相对干燥,而且土地里面的湿度不高。要是在南方往下挖十米就已经成了井,更别说进行粮食储存。

在回洛仓的建设过程中,聪明的隋朝人在仓窖周围的峭壁上用大火进行燃烧。而燃烧过后的仓窖,其周围近百米地方的含水量都烤干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黄河以北的土地本来就含水少,再大火烧完峭壁之后又在窖壁上涂上一层青膏泥。然后再铺上木板和木炭。

木板是干燥的木板,吸水能力极强,而且木炭的防潮能力也是非常好。就像如今我们现代技术中所用的活性炭一样,不得不叹服隋朝人的智慧。如此一番,防潮问题就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是防虫。在仓窖当中,不仅环境十分干燥,而且经过火烧之后,土壤中那些虫子的卵和自身的病害虫都已经被杀死了。再加上木板之间的密封性特别好,木火碳又能够消耗掉木架当中的氧气。


所以虫子几乎不能生存,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仅如此,还在粮仓的入口处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一旦其中的粮食受潮发霉,其内的氧气就会影响到树苗的生长,能够及时的提醒人们。

隋朝回洛仓的防潮防虫技术,确实相当高明,但是说要比现代技术高,那还是太过了。


史之策


实际上,并没有哪个专家亲口说过“隋朝千年粮仓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些人的传言罢了。但洛阳城边的千年粮仓确实称得上一个伟大工程,体现了隋朝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技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隋朝(581年——618年)只存在了38年,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当短命的王朝。虽然历史不长,但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贡献都可圈可点。

在政治上,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把全国官僚机构划分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是国家最核心的权力机构。每个部又下辖四个司,构成了科学而完善的国家管理机器,对中央政权的巩固作用不言而喻。

在文化建设上,隋代推行的“科举制”,可以说是为古代知识分子走向仕途、报效国家提供了极大便利,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创举。

在民生和军事上,人们熟知的“隋唐大运河”,是605年——610年由隋炀帝(569年——618年)动用上百万工匠开凿通了许多河道,把它们贯通后形成的,隋唐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水上交通大动脉,不论于国家和百姓都是居功至伟。

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606年,就把都城从长安迁徙至洛阳。毕竟是新建的都城,况且一下子让洛阳城增加了许多人口,隋炀帝担心粮食供应不上,就决定在大运河·洛河岸边建造三个粮仓,回洛仓、含嘉仓、洛口仓,以此来满足城内居民的粮食需求。


其中,“回洛仓”是最大的粮仓。2013年被考古发现的就是回洛仓。

回洛仓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粮仓,整体造型接近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左右,南北宽约355米,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5万平方米,堪比50个足球场的面积总和。据推算,整个回洛仓可以储存粮食大约3.6亿斤,而隋朝总人口约为5000万,都城洛阳人口将近100万,如果按照当时每人每年消耗700斤粮食计算,也就是说,仅仅一个回洛仓的粮食,就足够洛阳城居民食用半年。


建造这样的粮仓时,实际上跟过去黄土高原老百姓开挖地下窑洞的工序相类似。现在地上挖出一个道“凸”形的大坑,接着,用特制工具把大坑的表面夯实,让其达到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之后,在倒“凸”形中间的环形台阶上,挖出一圈圈直径10米、深度10米的仓窖,最后,用干柴烈火来烧烤大坑和仓窖,使它变得更加结实、牢固。

最后,给大坑和仓窖表面涂抹一层白膏泥,就是制作陶瓷的高岭土,质地细腻,黏性较大,不容易渗水,当受潮时,会呈现出青灰色,因此,俗称“青膏泥”。最后,再把平滑的木板挨个固定在上面,再铺设一层草席,仓窖就算建造完工,可以直接存储粮食了。

整体来分析,建造一个粮仓并不见得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只不过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很高,建造工序很复杂,在古代科技不算发达的情况下,建造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工程。据史料记载,当时是大臣杨素作为总监,每月从全国召集200万人次来建造三个大粮仓,用时将近一年。

以现在的技术来看,建造它们很轻松。


鸿鹄迎罡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的大运河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位于洛阳市小李村南侧的回洛仓也随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回洛仓是下图这个,看人的大小你就对比出来了,上面这个严格说叫粮囤,是家用的。下面这个才是国家用的。

隋朝一直有国家修建粮仓防备荒年的习惯——名为义仓,从隋文帝时期,全国征收义租:在丰收每年秋天的时候,根据贫富不等,每家出粮食一石以下,存储在国家政府建设的粮仓,等到饥荒年的时候,政府打开义仓放粮赈灾。

回洛仓市隋炀帝大业年间建造而成,是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级粮仓。一个回洛仓能够养活半个洛阳城。而且回洛仓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城里的皇帝杨广供应粮食。由于皇帝的加持,回洛仓的粮食向来是不会短缺的。

回洛仓不是一个仓库,它是一个仓库城——据推算大概由710个仓窖组成,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探到了220座仓窖。回洛仓是一个长方形的大仓,东西长度1000米,南北宽度355米,相当于50个足球场加起来的面积那么大;回洛仓的城墙有3米多厚,没扣窖内直径10米,外直径17米,深10米,可储存粮食50万斤,整个回洛仓总储量为3.55亿斤粮食。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大仓。

为了建造回洛仓,隋炀帝命令尚书令杨素监造,每个月征发200万民夫修建,有迁徙了洛阳城和各州县富商数万家到回洛仓附近。

回洛仓如何保证粮食不会发霉、发芽、生虫呢?这就是隋朝工匠聪明智慧的地方了。

第一,位置很重要,回洛仓选择地址位于山地丘陵上,这里海拔高、土壤干燥而且不会被水淹。而且还离大运河距离非常近,便于粮食的运输(水运永远是消耗最低、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今天也是如此)。

第二,灭虫灭菌,挖好后用火烧周围的泥土,不仅仅能够让仓窖变的更加干燥,而且高温能够杀灭虫卵霉菌(尽管那时只知道发霉不知道细菌)等。

第三,墙壁上涂上特殊的泥,加上木炭、干草、木板等防潮物质,这些就彻底的避免了粮食能够接触到超市泥土的可能。

更有趣的是,监测粮仓的湿度——在粮仓入口种上小树苗,根据小树苗的胜场情况判断粮仓内的湿度。

有了这几个步骤,回洛仓在当时的存储规模、技术上可以说是全球一流。这也是我们古人的智慧。

但是这样的技术真的比我们现在还先进吗?如果这话对,我们就太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宗了。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有长进,岂不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这么大规模的仓库,放在现在修建需要多长时间呢?答案是一个星期,不需要200万人,只需要一个施工队。所以说专家太不懂理工科的牛逼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太不了解当前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怎么来的了。

中国的超级工程这位专家来了解一下。

回洛仓能够提供当时洛阳半数人一年的粮食,而当时的洛阳城只有100万人。而我们现在一个3线小县城的人口都有几十万人。回洛仓放在今天北京,连一个区的人口都养不活一年。隋朝的都城洛阳放在今天也就是县级的,专家拿1200多年前来和今天比较,图样图森破。

粮食存储技术,虽然说古今存储粮食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防潮、防霉、防虫、防火,但是技术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粮仓里得粮食,常年保持再20℃以下得准低温,入仓得时候回经过杀虫,仓库设定有电子测温、测湿度、互联网监测摄像等技术,而且已经达到了智能化、自动话得地步。

粮食保存得核心要素没有变,但是拿1200年前得技术说超越今天得技术,这显然就贻笑大方了。


嘟嘟读读


题主说的这个仓库名为回洛仓,是隋朝时期建立在运河周边的重要仓库,这个仓库第一可以满足军需粮草,第二可以对受灾地区进行放粮赈灾。

超级粮仓

这个回洛仓,在隋朝时期建造,但是其规模,却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粮仓。回洛仓的大小相当于50个标准的足球场。目前它的遗址已经出土,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310国道正好在遗址中间横穿而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观察一番。

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这个范围属于外仓,在外仓之内,还设有内仓,内仓是内径10米的仓窖。这样的内仓一共有700座,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整个粮仓的设计虽然庞大,但是井然有序,堪称建筑界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超级粮仓。

千年来无法超越

这样规模的粮仓,今天真的无法建造吗?其实不是,以今天的技术建造这样的粮仓只是麻烦一些而已。真正无法超越的是粮仓储粮的技术。

回洛仓的建造很有讲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流程,与普通的粮仓有本质区别,毕竟这样规模的粮仓如果无法有效储藏粮食,那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据史料记载,回洛仓里储藏的粮食,到了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时候还没吃完,而且里面的粮食仍然可以食用,没有发霉,也没有遭到虫鼠的破坏。

经过专家们对回洛仓遗址反复的勘探,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那就是在建造时的程序。古人们先是挖以个外径16米、内径10米,宽3米,深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在对基槽内进行夯实,防止坍塌和渗水、然后在内径范围挖一个深10米的深坑,使用火将坑壁进行烧烤,烧烤后的土壁涂抹上青膏泥,再加上一层木板,在木板上再加上席子,其间进行填充。这样一套程序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虫、防潮了。隋朝至今,已经有千年,回洛仓的储量技术千年以来都属于顶尖。


其实今天的科技可能已经能够超越回洛仓,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前人智慧仍然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毕竟还有很多古人留下的东西,我们都还无法解释。


野史日记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修建储存粮食的粮仓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但是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粮仓的考古价值确实不比王侯将相的陵墓那样有吸引力,既没有让人惊诧的奇珍异宝,也没有大量的碑文材料供史学家考据历史人物或者大事件。但是隋朝的这座千年粮仓回洛仓的确十分出名,而下令修建它的正是一直被黑的隋炀帝杨广。


很多人提到隋炀帝就想到荒淫无度和残忍暴虐,其实他是一位文武兼备军政全能的帝王,一手打下了隋唐盛世的基业。比如他完善了科举制度,开凿了大运河,开拓丝绸之路,亲率将士征讨吐谷浑等等功绩,只是他本人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后弄得个惨死的下场。隋炀帝好战,为了保证自己军队的军饷,确保国家稳定,他修建了诸多十分雄伟的天下粮仓。

回洛仓有多大呢?根据考古专家测量,这座粮仓的平面面积有50个足球场那样大,隋炀帝在迁都洛阳之后就立刻开始修建这座粮仓,主要还是为洛阳城的正常运行提供粮食,毕竟诸多王亲贵族跟着一同来到洛阳,生活总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回洛仓之所以让考古学家们惊叹,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规模之大。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回洛仓拥有仓窖三百多个,文献通考之中的记载则是三千三百个仓窖,根据专家的考证,回洛仓的仓窖竟然有700个之多,的确让人震撼。

不仅仅是数量多,每一个仓窖的储存量也是极大的。据科学家计算,一座仓窖所能存储的粮食可达到50万斤以上,整座粮仓可储存的粮食高达3.85亿斤,十分让人惊叹。仓窖的修建不仅仅是图一个“大”字,其存储粮食的实用性也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

仓窖整体是圆形的,建造之时,首先先挖出一个外径16米左右,内经10米左右,宽3米,深1.5到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就在这基槽之中夯打,以形成足够坚实的仓窖口。这样的仓窖口不仅仅可以防水还可以防止坍塌。之后,仓窖的挖掘工作才正式开始,仓窖深10米,挖完之后先将仓窖的墙壁用火烤一遍,随即涂抹一层青膏泥,铺上一层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席才算是最终完工。

以这样的技术制造出来的仓窖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粮食,据说隋朝粮仓里的粮食一直吃到了隋朝灭亡后的唐朝贞观年间。回洛仓是隋唐大运河的附属配置,是大运河沿途最为重要的粮仓。通过今天对回洛仓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出当年大运河的繁荣盛况。

回洛仓的壮观我们是十分惊叹的,但和今天的粮食储存技术相比还是很落后的。我国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建设了仓容高达1000多亿斤中央直属储备库,和这样宏伟的现代化粮仓相比,回洛仓实在不值一提,只是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以这种现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噱头吸引大众视线罢了。


木剑温不胜


卓越的隋炀帝。



1.真实的隋炀帝。

说起隋炀帝,我们脑海中立马会闪现一个名词:暴君。真是这样吗?除了暴政,隋炀帝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我们应该去伪存真,认识一个真实的隋炀帝。不错,从很多书上,我们都会被暗示隋炀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其实我们翻看历史就会知道,大多数皇帝都可以定义为暴君,之所以暴,那也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而已。对比历代皇帝,隋炀帝其实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凿京杭大运河和修建国家粮仓。

京杭大运河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已经有很清晰的认识,历次考试题目对此都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重点来看一下隋炀帝修建的国家粮仓。隋文帝杨坚在世时,命令在黄河沿岸修建过四个大型粮仓,它们分别是洛州的河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卫州的黎阳仓,以应对饥荒年份不时之需,单从这一措施来看,你就会佩服隋炀帝的全局长远目光。因为经常遇到大旱和洪水等天灾,导致这些粮仓仍不足以满足特殊时期粮食的安全需要,一不做二不休,隋炀帝再接再厉,又命人兴建两个更大的粮仓:洛口仓、回洛仓。杨广坐稳皇帝后,经过考量认为洛阳作为国家中心,已不适合再作为农业基地,它应该承担的是政治中心的作用。为了确保洛阳的粮食安全,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在洛阳城周边储备大量的粮食,为了将洛阳周边的粮食聚集起来,隋炀帝充分利用便利的水系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粮食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不得不说,隋炀帝虽然骄奢淫逸,但是很有魄力,有办大事的眼光和手笔,在他执政时期呈现的大运河、大粮仓以及繁华的洛阳城,都证实了他是一位有魄力有作为的务实皇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隋炀帝的励精图治,才为以后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李家后来的盛唐丰功伟绩其实也有杨广的功劳。



2.千年粮仓的秘密。

回洛仓就是隋炀帝修建的千年粮仓的杰出代表。回洛仓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经过考古,已经“浮出”地面的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在这个规模宏大的粮仓内,内径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总数大约有700座,现场十分壮观,仔细观察,各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窖口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规模巨大,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3.55亿斤,按照当时的粮食生产水平,一个回洛仓就可以装下全国收获的粮食,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这样规模的建设确实是十分惊人的。经过考古发现,粮仓的建设也是十分科学的,他们先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十六七米、内直径10米至12米、宽约3米、深1.5米至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对基槽进行夯打,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仓窖口。再在夯打后的仓窖口内挖一个深约10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外围的基槽就像一个“保护罩”,让内层的仓窖更牢固。在1000多年前,古人就能想出如此科学的方法,解决了存粮中的防潮和防虫的技术难题,也确实让人惊叹。


智者说历史


隋朝时期,我们国家的军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与此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也达到了极致。

隋朝时期的仓库,所采用的技术就非常高端。

这里面说到的隋朝粮仓是隋朝时期的回洛仓,回洛仓是隋朝时期全国最大的一个仓库。

从东到西有1000米长,从南到北有355米宽,面积总共有35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半个辽阔的故宫,极其地庞大。

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个仓库并不是单独一个的庞大仓库,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仓库群。

在这个巨大的回洛仓里面,还有着其余大大小小的小仓库,回洛仓就是由这些小仓库构建而成的一个仓库群。

回洛仓的地理位置位于现如今的洛阳附近、隋朝时期的洛阳城外。

这里主要储存着从江南地区沿着大运河运到北方的粮食,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还有各种因素都非常适合保存粮食的原因,所以隋朝皇帝就在洛阳城外修建了这个巨大的仓库,以战略性地储存足够应付各种灾难的粮食。

回洛仓的建造工序

关于这个仓库是如何建造的,其实工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

首先在建造这些粮仓之前,他们会专门挑选那些基本上很少下雨、天气比较干燥的地区。

在挑选好位置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开挖粮仓的坑洞了。

在挖这些粮仓坑洞的时候,他们会如同烧陶瓷一般把坑洞四周的泥土烧得更加坚硬、结实以及烧去那些可能会导致粮食发霉的水分。


在做好这些最基本的准备后,他们则会在四周铺上一些粘性极大的青膏泥,然后在这些青膏泥之上铺上各种可以吸取水分的木炭、干草以及木板等物,以把四周封得严实,在做好一切妥当后,这才算基本完成了粮仓的建造。

然后再用严实的方法将这些粮仓上方封闭好,这样一个储藏性能良好的仓库就建造成了。

回洛仓的落寞

在隋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时,这个身处在洛阳城外的巨大粮仓成为了乱军以及唐军的主要争夺目标。

在打下这个仓库后,李世民甚至说出了这个粮仓中的粮食足够再吃几十年之类的话。

不过因为吸取到隋朝时期回洛仓建造在洛阳城外容易受到敌人攻击的教训,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唐朝就把回洛仓的主要职责转移到了洛阳城内,建造成了后来著名的含嘉仓。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回洛仓才一步步走向落寞,直至最终消失在了历史之中,直到前些年才被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出来。

不过提问中所说到的“专家称现代技术无法超越隋朝时期粮仓”之类的话,在现实中是没有人说过的,大家大可不必把这句话当真。

只不过是我们现如今已经不需要如此战略性地储存粮食物资,才没有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研究以及精力罢了。

隋朝的强大

以上就是回洛仓的大概,如果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往下了解一下隋朝的强大以及灭亡。

隋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劲,如果我们仔细了解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区别,那大家或许就会发现一个自己有些无法相信的事实。

那就是隋朝在繁荣和强大方面一点都不比我们时常念叨着的盛世大唐差。

隋朝的底蕴非常深厚,在隋朝之前,隋朝已经有了西魏和北周两大王朝的深厚积累,通过这两大朝代的积累,隋朝在篡夺了北周皇权后,他们很快就走上了一个实力的巅峰。


接下来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底蕴以及关陇贵族府兵制带来的强大军事能量收服了南朝,自此统一了分裂已久的南北两地,重筑起了中华江山。

不仅如此,他们在重铸了中华的原本国土之后,他们还发动着强大的军队征讨了青藏高原中的吐谷浑和一直威胁着西北边疆的突厥,自此奠定了他们在西北地区的霸主地位。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甚至被西域各国以及草原中的各族尊称为了“圣可汗”。

从这个名号中的“圣”字来判断,我觉得当时隋朝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一点都不比唐太宗时期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低。

隋朝灭亡的主因是关陇贵族的激烈反扑

一般我们会觉得,隋朝是因为数次征讨高句丽失败以及挖掘京杭大运河带给了百姓们巨大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才会引发了动荡整个隋王朝的农民起义,造成了隋王朝最终的灭亡。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隋朝的两代皇帝得罪了支撑他们皇权的重要势力关陇贵族。

在这些关陇贵族对他们爆发的反扑下,隋王朝才会在农民起义中被这些关陇贵族给颠覆了。

关陇贵族在历史中是一个实力非常恐怖的军事势力,一共支撑了四个王朝的建立,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就是在这个庞大势力的支撑下安稳强大起来的。

隋朝取代北周,其实就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换血,唐朝取代隋朝,也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洗牌。

这几个王朝的皇帝在建立王朝之前本身就是关陇贵族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他们成为皇帝、登上那冰冷的皇座后,他们却又同时变成了关陇贵族的敌人。

身处权力巅峰的人,往往对那些对自己具有威胁的人是非常忌惮的。

他们本身就是从关陇贵族本身发展而来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关陇贵族势力对他们的强大威胁?

因此在他们从关陇贵族的一分子成为皇帝后,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剪除其余关陇贵族的势力,以防止他们会把自己推翻。

隋炀帝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丢掉了江山,而李渊和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他们因为吸取到这个教训,所以不敢轻易动手。

一直到唐王朝建立了许久,直到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才凭借着自己狠辣的手段彻底除掉了关陇贵族的威胁。

所以说我觉得提问中所说出的这种状况应该是不存在的,现代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我们并不能以一概全,而是要全面地看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