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和我們的《抗日奇俠》同出一轍

很想知道昆汀拍文藝片會出個什麼樣的作品,會不會沒有那些暴力,槍戰,廝殺,最近看了《好萊塢往事》,會意一笑,老昆還是老昆,一點沒變。

一、影界奇葩昆汀

昆汀就是電影界的一個奇葩,如果好萊塢導演可以分類,昆汀是一類,其餘的是一類。

一個如同梵高似患有精神病的藝術家,一個電影敘述模式的創新家,一個從不看觀眾臉色的自我意識者。


《好萊塢往事》和我們的《抗日奇俠》同出一轍

圖 導演昆汀


在他眼裡,票房算個GouPi,拍電影就是為了自己爽,讓一票明星在舞臺上為他秀出他心中的想要的世界,他就是個電影界的變態國王。

結果呢......出人意料,觀眾說:我要的也是這種爽!

二、文藝型爽片《好萊塢往事》

那麼,扯了這麼多,《好萊塢往事》中昆汀的爽呢?怎麼沒有了?《好萊塢往事》可是一個文藝片哦!

有的,這傢伙從來都不是善茬,暴力沒丟。他把對殺害莎朗·泰特(電影中改編成沒有殺害)的邪教分子的仇恨用火焰槍噴射了出來,為多年來耿耿於懷的美國人出了口惡氣,這就是昆汀的暴力,正義的暴力。

因愛而暴力,愛有多深暴力就有多狠!

爽!


《好萊塢往事》和我們的《抗日奇俠》同出一轍

圖 《好萊塢往事》小李子


天生追求爽性的昆汀最終還是沒能放過這部文藝片,依然打上了專屬的“爽”字烙印,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獨樹一幟的所謂“暴力美學”。

但話說回來,這次的《好萊塢往事》暴力使用比以前收斂多了,他的天馬行空主要用在了懷念知名人物身上,改變還是很大的。奧斯卡的評委老爺們也表示了,給了個最佳男配和最佳藝術指導,算是一個肯定。

另外就是,中國人確實對電影表達的東西很難深入理解,評分不高,特別是莎朗·泰特,國內對這位上世紀60年代的演員知之甚少,太濃的美國味道,造成了很多人沒有帶入感。

三、我們也有《抗日奇俠》

由此我想到另一件事。

網上很多人貶低我們中國的《抗日奇俠》,我就問這些人,你們怎麼不去貶低《好萊塢往事》呢?

《好萊塢往事》採用了昆汀慣用的歷史架空的模式,為觀眾編織了一個撫慰式的臆想故事:

莎朗·泰特並沒有被殺死,壞人走錯了房子,被皮特和小李子一夥殘忍幹掉。

看到沒?不真實的東西也可以拍出來,而且可以在奧斯卡的舞臺上獲獎,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去貶低《抗日奇俠》?


《好萊塢往事》和我們的《抗日奇俠》同出一轍

圖 太極打鬼子


《抗日奇俠》也是大膽地想象,將敵人以暴力的方式擊敗,這背後不正是對正義的推崇嗎?這和《好萊塢往事》如出一轍。

民族的創傷如果都用紀實的方式展現那就千篇一律,不用再拍了。


總結一句話:

影視本來就是寄託人們美好想象的產物,只要正義,怎麼想象都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