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通遼女聲 今天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面對疫情仍在蔓延的嚴重形勢,通遼市婦聯堅決貫徹中央決策和自治區、市委政府部署要求,向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發出倡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最小的社會單元,每一個家庭平安,14億中國人就安全。廣大家庭要從我做起守住家庭防線,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串門、不聚餐,從小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身邊的志願者,做家鄉的守護者,用我們的智慧和力量為戰勝疫情做出貢獻!

通遼市廣大家庭積極響應號召,積極投身到抗“疫”一線。今天講述的是通遼市疾控中心許多、張旭家庭的故事。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疫”見鍾情 不負使命不負卿


2月14日一大早,張旭先起床做好了早飯,此時妻子許多仍在睡夢中,昨天她又加班到很晚,他都不知道妻子什麼時候回來的。

許多醒來時,張旭已經出門了,廚房有張旭給她做的早餐。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夫妻倆紛紛上“疫”線,6歲的女兒也送到了父母家,因為上下班時間不同,張旭和許多老是在家裡擦肩而過。

許多是通遼市疾控中心檢驗一科病毒實驗室的檢驗人員,1月21日起,她所在的病毒實驗室開始負責通遼市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許多參與了全市6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核酸檢測工作。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我們算是最近距離接觸病毒的一群人吧,但我們都不害怕。核酸檢測結果是患者確診的重要科學依據,我們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爭取快速出結果,好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專業支撐。”許多告訴記者,根據樣本量的大小,檢測時間也不同,通常6小時左右能出結果。隨著疫情的發展,從最初的每天檢測一兩個樣本,到現在每天要檢測200多個樣本,實驗室24小時開放,6名工作人員連軸轉,白晝顛倒,每天忙得不知道是幾號、星期幾。

目前防護服短缺,為了節約一次性防護服,許多與同事採取“少吃不喝”的措施,儘量不上廁所,有時一憋就是10多個小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口罩、帽子,長時間進行高強度的作業,下班時脫下全身的裝備,常常讓許多感覺頭昏腦漲。

張旭是科區應急管理局的職工,疫情蔓延後,根據單位安排大年初二就回到崗位。目前協助社區在通華一區測量體溫、管理小區出入人員、車輛信息登記,他每天從上午8點值班到下午4點。夫妻二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線,實在無暇顧及6歲的女兒,就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正月十一那天是孩子生日,張旭買了蛋糕送到岳父岳母家門口就匆匆離開了。從正月初一見面開始到現在,整整20天,許多和張旭只能跟孩子視頻說說話。

“我們不是都在一線嘛,感染風險大,也怕傳染給孩子,只能打電話視頻啥的,孩子還小,想我們就在電話裡哭,我們也特別想她。”張旭說。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回家看見妻子疲憊的樣子,張旭心疼不已,他主動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只要張旭先到家,肯定給許多做一頓熱乎的飯菜。“他以前不咋做飯、做家務活的,現在全包了,讓我特別感動,我們家孩子也是,感覺經歷了這些天好像長大了,她每天通過電話鼓勵我,說媽媽我擔心你,媽媽加油你是最棒的,這種時候會讓我感覺很有力量。”家人的支持是許多最大的動力。

2月14日是情人節,早上許多未醒,張旭已經上班,晚上張旭在家,許多值班到凌晨。他們的情人節沒有鮮花、也沒有擁抱,因為防控疫情需要,這對夫妻終究是沒能相聚。但是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許多最近總是能吃到張旭做的飯,在這個特殊時期,這件看起來特別沒有儀式感的事情卻讓許多感受到無盡的溫馨和浪漫。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就希望疫情趕快結束,所有人都快點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疫情當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我們需要守護的不僅是小家,還有大家。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早日戰勝病毒。”

不同的行業,相同的堅守,在疫情蔓延的危急時刻,張旭和許多這對夫妻分赴“疫”線、各自堅守,用行動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他們是家人,也是戰友,他們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在疫情防控戰場上書寫著別樣的愛情故事。

【疫情無情 通遼有愛】“最美家庭”在行動(十八)

信心是戰勝疫情最好的疫苗,

讓我們眾志成城,

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期待春暖花開、歲月靜好!

排版:劉滿金

初審:王 璇

終審:包蘭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