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上,我們可以看到唐代文明的一點影子,比如說年號與帝制。但是雖然在樣子上很相近,但是本質上還是不一樣的。其中日本所謂的萬世一系的天皇就和中國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同,前者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一個擺設,後者在中國歷史絕大部分裡都是掌握著生殺大權。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現任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在日本人眼中十分崇高,但是在戰國亂世,日本天皇也就是一個捧著金飯碗要飯的主,根本沒權利。當時的日本朝廷更像是一個擺設,沒有人會去與其過不起,也沒有人會去搭理。日本的天皇和手下公卿貴族為了謀生,有門路的跑到地方大名上去蹭飯,為鄉下地主們站臺,從而提高名望;沒門路的就跑到京都的街道上擺攤賣字畫,其中日本梟雄織田信長的爹織田信秀就買過日本天皇送的《古今和歌集》。那麼這些日本尊貴的天皇和公卿們為什麼要捧著金飯碗去要飯呢?這要從日本天皇的神格化說起。

(1)日本天皇的神格化

日本天皇一度也是掌權了,只不過後來玩砸了,倒置成了傀儡。不過日本皇室在奈良時代就開始搞造神運動,也就是說自己(皇族)是天照大神的後代,和鄉下什麼坂田、神田、武田、織田、山本之類的農民不一樣,是苗根正紅的天孫後裔。所以日本天皇也是沒有姓的,只有一個名,比如日本昭和天皇就叫做裕仁。在這樣的造神運動下,日本天皇直接被神格化,這樣使得日本天皇成了日本最高貴的家族,具有最高的血統。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日本天皇的名義祖先天照大神


在日本,血統是十分重要,也就是拼爹盛行,沒爹拼簡直就是人間慘案。特別是在日本戰國時期,一些人沒事認個乾爹,當個養子,實在不行給將來的家族接班人當個小姓也可以。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天生的血統才行。就像戰國三傑中的豐臣秀吉做了日本第一軍頭,還是不是得到處找爹認,後來開創了德川幕府數百年基業的德川家康也是把自己族譜都泛爛了,才找出了有個姓源的祖先。這一點在日本流行漫畫中也有體現,比如《火影忍者》中主人公原本是個屌絲吊車尾,後面硬生生給他寫成一個前任村主任的遺腹子(在漫畫裡,村主任已經是一方諸侯了),各種特權加身。跟《火影忍者》差不多的還有日本國民漫畫之一的《海賊王》,其主人公也是各種大人物的親戚。從日本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對血統的執念是很深。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四處找爹認的豐臣秀吉


(2)天皇權勢的崩塌

日本戰國時代之前是所謂“室町”幕府時代,這個時代的日本天皇也是過得很不開心。在“室町”幕府時代的前一兩年,日本的後醍醐天皇一度掌權,但被當時的幕府將軍足利尊氏所推翻,後來整個日本天皇和他的公卿集團就徹底成了一個寄生於武家集團的吉祥物了。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後醍醐天皇


不過有人養,安穩做個小地主也不是不能過,不過“室町”幕府的將軍到後來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自然也就顧不上日本皇室。畢竟幕府將軍連粥都快喝不上了,哪還能夠管日本天皇會不會餓死在京都街頭呢?在室町幕府失權之後,整個日本京都打成一片。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鄉下大名們就開始蠢蠢欲動,開始有想法了,尤其是後來的織田信長,更是打出了“天下布武”的旗號。在失去了室町幕府的撫養之後,日本皇室出於一種工資發不出來情況,無奈之下,日本天皇開始賣官賣字畫,底下的公卿開始賣女兒當掮客。

原來的朝廷大員是要按照人的家族品位來定,也就是要看血統。還說這個血統不血統沒啥大意義,所以到了戰國時期就開始賣官位。因為天皇都快去要飯了,給別人封個關白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情,畢竟神格化的天皇也是要吃飯的呀。

(3)鄉下大名們的野望

聽到朝廷開始販賣官位的消息,在鄉下很多大名都激動起來了。除了一些本來是朝廷任命的守護代,剩下的大名都是一些後起的地主,靠下克上起來的。他們其實沒有什麼好爹,也沒有什麼好丈人,日本又不興什麼王侯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套路,所以打仗的時候沒有個好名望影響挺大。畢竟出門打仗,兩軍交戰的時候,對面說自己是幕府將軍座下關東統領上杉大將,總不能說自己是織田家的竹千代吧,那是真的弟弟行為,沒有一點牌面。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紛亂的日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有了買官的需求,因為一個是為了好聽。起碼出門打仗可以說自己的官銜來吹噓,在日本戰國劇的時候,可以看到武將們就喜歡那些虛頭八腦的稱呼。二是為自己的侵略做鋪墊,要的官名是特殊意義的。再拿織田信秀來說明,他找日本朝廷要的官叫做三河守,也就是日本三河地區的長官。當時的三河地區是今川家的地盤,正和織田家挨著,所以織田信秀故意要找朝廷要這個官銜就為了可以名正言順地搞事,畢竟我一個三河守回三河不是天經地義的嘛。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日本武士形象


(4)結語

在日本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期,日本天皇的作用就是一個精神象徵,就像被供在神社裡一樣。並且日本皇族的言行還得遵循舊制,滿口文言,發音的方式也有講究,十分麻煩。以至於日本投降的時候,裕仁通過廣播錄音跟全日本說日本戰敗了,要跟美國人為首的盟軍投降,很多日本人都聽蒙了,不是因為覺得突然,是因為日本人根本聽不懂裕仁在講什麼。

戰國亂世中,日本天皇為何捧著金飯碗卻沒米下鍋、四處賣官?

終戰招數(投降書)


在任何時候,再自詡高貴的人也得吃飯。在亂世之中,日本的天皇和公卿們也得乖乖向鄉下大名們低頭請賞,總不能坐以待斃,畢竟日本天皇家也沒有餘糧啊!如果不這麼做,不僅連個登基大典都沒得辦,比如日本後柏原天皇在登基21年後才攢夠錢去舉行登基大典。而且連葬禮都辦不了,畢竟天皇再怎麼窮愁潦倒,也是日本的臉面,總不能不能刨個坑,埋了就拉倒吧。但是這位後柏原天皇在登基大典五年後去世的時候,也就只能草草買個棺材下葬了事。所以日本天皇和手下公卿們就成立一家日本朝廷官位株式會社,日本天皇當人形自走圖章,各位公卿當銷售員去鄉下賣貨。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官位越高價錢越貴。就趁著好年景出門賣官位,避免到時候連年征戰,身穿皇袍的日本天皇要帶著一群公卿上京都城要飯,那就太糟糕了。

不過和其他路邊拿著破碗要飯的窮人相比,日本天皇為首的貴族公卿集團也算的上是幸福,賣幾個不值錢的官位就能夠順順利利換回金錢來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