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在歷史上,任何文明的興起和衰落,都緊緊圍繞著戰爭,國家興與戰爭,單也亡與戰爭,民族的榮辱與戰爭也緊密相連。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會抱著謹慎的態度應對戰爭,正如中國古代兵法大家孫子所講: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但是,縱觀古代史,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國家和文明只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會出現戰爭,這不僅是因為統治者野心太大,慾望衝破了理智,還因為文明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必須通過戰爭來獲取更大的領土和人口。通過戰爭,有些文明得到了延續了,有些文明因為戰爭衰了,就比如說波斯戰爭。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指的是古代波斯帝國(波斯第一帝國,即阿契美尼德王朝)為了報復雅典,而發動的侵略戰爭。該戰爭在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前後持續了半個世紀。最後以希臘獲勝,波斯戰敗而告結束。身為戰勝國的雅典因為戰爭,整個國家空前團結,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繁榮,而戰敗的波斯帝國卻從此一蹶不振。但這次戰爭最大的影響是對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影響 這遠遠大於戰爭本身的意義。

在這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戰爭中,發生了許多經典的案例,比如馬拉松之戰,誕生了風靡全球的馬拉松運動,還有經典的溫泉關戰役,斯巴達300勇士的事蹟流傳至今,還有雅典城的空城計,希臘聯邦保存了有生力量,但是雅典城卻被付之一炬。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對西方歷史學家、乃至世界歷史學家來說,希波戰爭十分重要,他不僅使得希臘文明發揚光大,促使西方文明從兩河流域拓展到地中海,奠定了西方歷史的發展基礎;更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匯。而且通過戰爭,西方的軍事學術和戰爭形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希臘的城邦聯盟制度也得到極大的發展。希臘究竟是怎樣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呢?

一、在波斯急於擴張領土時,雅典幫助起義軍反抗波斯的統治,波斯鎮壓起義後為報復雅典而發動了著名的波希戰爭

正如世界上的其他戰爭一樣,希波戰爭的導火線也是起源於起義和鎮壓。當時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波斯,在領土上橫跨了亞非歐三個大陸板塊,他的領土東到亞洲的印度,西到歐洲的巴爾幹半島,北到高加索山脈,南到非洲的埃及。領土廣袤,兵力雄厚。

戰爭的另一方希臘,則是將城邦制度剛剛發展到完善的地步,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和地中海北部,希臘地區形成了以雅典、斯巴達為主的城邦聯盟,成員內的城邦多達200多個,但是城邦的體量都不大,一般就是人員幾萬,領土一萬多的樣子,基本上處於守望相助、小國寡民。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起義的城邦位於小亞細亞半島,這些城邦多是希臘人建立的,隨著波斯領土擴展,直接被納入了波斯的統治。在雅典的幫助下,這些城邦為了擺脫波斯的統治,直接爆發了起義,可惜卻被波斯鎮壓。

起義被鎮壓後,波斯為了懲罰雅典幫助起義軍,宣佈進軍希臘,希波戰爭正式爆發。

二、為了抵抗波斯的入侵,原本渙散的雅典城邦迅速凝聚,憑藉著高昂的士氣、強大的軍事力量,三次擊退了波斯軍隊,波斯也因此一蹶不振

在戰爭持續的近半個世紀裡,按照史學家的劃分,希波戰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第一次希波戰爭、第二次希波戰爭和第三次希波戰爭,這三次戰爭都是以波斯入侵為起點,以入侵軍戰敗撤退為終點,最後則是以希臘聯邦佔據波斯重鎮拜占庭作為戰爭的終結。

在戰爭過程中,希臘聯邦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戰爭的正義性。雖然在當時,希臘聯邦內也是紛爭不斷,各個城邦之間相互搶奪糧食,相互間紛爭不斷,但是面對波斯的入侵,希臘聯邦則是迅速的達成一致,形成了以雅典、斯巴達為主的軍事聯盟,聯盟內萬眾一心,為了抵抗侵略,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自由,為了不做奴隸而戰,因此在戰爭中莫不奮勇拚搏,不怕犧牲,去爭取勝利。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據希羅多德記載:馬拉松戰役時,希臘一個勇士為了不讓敵人逃跑,用手緊緊抓住波斯船舷,寧肯讓敵人砍掉胳膊而不肯放手。正是在這樣旺盛的愛國熱情的支配下,希臘人莫不殊死決鬥,這是希臘人克敵制勝的主要的力量源泉。

反觀波斯方面,這次戰爭是波斯大奴隸主階級發動起來的侵略性戰爭,其目的是為了對希臘進行掠奪和奴役,是非正義的。因此,有部分波斯將士,並不想參與這場戰爭,所以根本士氣一直很低迷。

波斯軍隊人數雖多,但互相牽制,行動迂緩。又由於波斯軍隊成分複雜,內部矛盾重重,許多民族的軍隊是被波斯統治者強迫來作戰的,波斯的勝負與他們無關,他們甚至希望波斯遭到失敗,早點結束這場戰爭。這樣一個懶散的軍隊,又怎麼可能會打敗團結一致的希臘軍隊呢?

第二就是希臘人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高度的主觀能動性,表現了卓越的軍事藝術和指揮才能。例如米太亞德在馬拉松戰役中擺設的長方陣,按一般的排法,應把兵力佈置在央央,兩翼配置弱兵。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但是米太亞德“出敵不意”,一反常規,把強兵配置兩翼,在中央配置弱兵,在運動中對波斯人形成包圍之勢;同時,又“揚長避短”,發揮希臘重裝步兵的長處,使波斯的騎兵不能發揮作用。米太亞德的步兵方陣戰術後來為伊巴密農達,漢尼拔加以繼承和發展,在戰爭史上起過重要作用。

第三希臘人在戰爭過程中很重視政治宣傳和分化敵人的工作。在阿爾特米西昂海戰結束時,為了爭取伊奧尼亞人(被波斯征服的小亞細亞的希臘人),地米斯托克利在岩石上刻上這樣的文句:

“伊奧尼亞人啊,你們對你們的父祖的國家作戰並且把希臘人變成奴隸,這乃是不義的行為。如果做得到的話,你們最好是投到我們這一面來,但如果你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就請你們不要參加戰爭,並且請卡里亞人也象你們一樣做。

如果你們二者都不可能做到,而是被無法抗拒的力量緊緊地束縛住的時候,則我們仍請求你們在作戰的那一天不要把全力使用出來。請注意,你們是我們的子孫,而我們和波斯人的爭端起初正是由於你們才引起來的。”

地米斯托克利的鼓動,在薩拉米斯戰役中發生了效果。在薩拉米斯戰役中,正是伊奧尼亞的艦隊最先逃跑,從而使波斯海軍陣線陷於崩潰。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而波斯人的最大錯誤是在薩拉米斯作戰。他們在薩拉米斯的失敗是帶有決定性的,所謂“一著走錯,全盤皆輸”,就是指的這種情況。波斯人犯錯誤的主要原因在於輕敵,他們沒有正確估計敵我雙方力量,所謂“驕兵必敗”,這是通常的道理。

三、希波戰爭的勝利使雅典的文化迅速滲透到地中海地區,人類文化也因為希波戰爭第一次高度融合,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戰爭的正義性使得希臘各城邦之間緊密團結,合作無間,同時戰爭的勝利則進一步的激發了這種團結合作的氛圍,使得聯邦之間形成了良性的循環。從而為文化、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對於後世希臘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軍事技術的發展在戰爭中的良好表現,促使希臘更加深入的對軍事技術進行研究和發展,不斷的將戰爭方陣這個在戰爭中發展起來的技術發揚光大,在長期的研究影響下雅典的軍事能力也越來越強,也對西歐國家的軍事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希臘的稱霸之戰——因波斯的報復性侵略而爆發的希波戰爭

第三就是將西方歷史的中心推移進地中海地區。希臘的勝利,使得西方歷史的發展從兩河流域推移到地中海地區,希臘文明得以發揚光大,稱霸地中海地區數百年,而地中海地區也成為了西方歷史的發源地。

持續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終於在公元前249年結束了,最終的結果是希臘反擊佔領了拜占庭,徹底佔據了愛琴海,波斯則逐步的走向衰敗,並在後來分崩離析,泯然眾人矣。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這場戰爭帶給人們的思考從來沒有結束,希波戰爭是人類歷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響遠遠超出波斯、希臘的範圍。它大大加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促進東西方文化發展,促進科學、藝術的進步。打破東西方几乎完全隔絕的局面,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