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死在血淚之路?BY DAVE ROOS

有多少人死在血淚之路?BY DAVE ROOS

在印第安人歷史上所有的悲劇篇章中,沒有一章像《血淚之路》那樣揭示了政府對印第安人的殘酷迫害。在1838年和1839年,成千上萬的美國原住民被迫離開他們在美國東南部的部落家園,像牛一樣被運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保留地”。歷史學家估計,在前往第一批印第安保留地的途中,有多達1.5萬名男性、女性和兒童死亡。

格雷戈裡·史密瑟斯是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美國曆史教授,他專門研究原住民歷史,尤其是切羅基人的歷史。史密瑟斯解釋說,從美國誕生之日起,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就一直在努力制定一項可行的“印第安政策”。

史密瑟斯說,這種印第安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獲得美國東部土著部落擁有的肥沃農田。提議的獲取這些土地的方法包括暴力對抗、和平外交和秘密脅迫。

喬治·華盛頓政府傾向於一種“融合”的方式,通過“教化”部落並將他們融入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來避免武裝衝突。托馬斯·傑斐遜表達了他支持部落文明的不可告人的動機,他認為,如果能說服印第安人賒購商品,他們就會負債累累,被迫出售土地。

史密瑟斯說,到19世紀初,這種融合的方法很快就失寵了,中西部和東南部不斷增長的美國人群體“對美國把他們視為‘財富’的東西花在印第安人身上感到不快,因為印第安人無法改革,也沒有白人那樣的能力在共和社會生活。”

印第安人遷移法

19世紀,隨著奴隸主的急劇擴張,奴隸主們開始不顧一切地攫取自己的土地。他們迫使他們的州代表遊說聯邦政府立法強迫土著部落離開他們的土地。這些代表得到了不尊重印第安主權的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同情,他於1830年簽署了《印第安人遷移法》。

該法案本身並沒有授權大規模遷移印第安人,但它創造了一個程序,通過這個程序,聯邦政府可以與個別的印第安部落簽署條約,以換取在今天的俄克拉荷馬州新開闢的印第安領土上的土地。史密瑟斯說,許多部落首領“看到了不祥之兆”,他們知道如果不簽署條約,他們很可能會被趕出去。這些條約雖然不公平,但至少帶來了在新土地上開始新生活的希望。

切羅基人是最兇猛和最持久的反抗者之一。他們一直反對《印第安人遷移法》,直到最高法院裁定搬遷計劃違憲。據報道,在聽到這一決定後,不屑一顧的傑克遜總統說:“(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已經做出了他的決定;如果可以的話,讓他現在強制執行吧。”

1835年,一小群切羅基奴隸主違背部落的意願,簽署了《新喬科塔條約》,將密西西比河以東切羅基人的所有土地交給美國政府,換取500萬美元,並承諾在印第安領土上開闢新的土地。

隨著賣國條約的簽署,聯邦政府開始了一場殘酷的官僚運動,重新安置了大約10萬印第安人,其中包括切羅基人、切克索人、喬克託人、克里克人和塞米諾爾人。政府在東南部各州建立了戰略要塞,並將其作為加工基地。部落人民被剝奪了所有的財產,被帶到像北卡羅來納州的亨布里堡這樣的收集點,在那裡他們將在骯髒的條件下等待,許多人甚至在艱苦的西進之旅開始之前就死於痢疾。

西行

史密瑟斯說,關於血淚之路是被迫徒步行進的流行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大約一半被強行趕走的土著人被用平底船運出,這些船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向西航行。在陸路旅行中,大多數人乘坐牛車。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段旅程就沒有那麼痛苦或致命。

史密瑟斯最近出版了《土著南方人:從起源到遷移的土著歷史》一書。“它沒有放過任何人。”

當時食物匱乏,疾病也在陸路上猖獗蔓延,儘管嚴寒或酷暑致命,但仍在1000多英里(1609公里)的範圍內肆虐。在某些情況下,男人被排成兩列,腳上和手上都戴著鐐銬。喬克託族的一位領導人向阿拉巴馬州的一家報紙描述了這一經歷,稱其為“淚水和死亡的痕跡”。

史密瑟斯說,血淚之路的最終死亡人數無法核實,他指出,當代歷史學家認為,在1838年和1839年的強制遷移中,有4000至8000名切羅基人死亡,還有4000名喬克託族(喬克託族的三分之一)和3500名克里克族印第安人死亡。

史密瑟斯說,血淚留下的創傷性遺產仍然在部落社區內迴盪。可悲的是,這並不是美國政府最後一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印第安人,這只是最糟糕的一次。儘管白人定居者承諾,在強行遷移後,這些部落將被單獨留下,但他們仍在繼續推進“印第安人領地”,最終成為了俄克拉何馬州。這個州於1907年加入聯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