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你们读过认为不错的书,推荐给我也拜读一下可以吗?

dimanlanke


现在正在读的书是古罗马马克斯·奥勒留的《沉思录》,读来津津有味,可以推荐一读。这本《沉思录》被誉为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是有其正当理由的。

奥勒留是古罗马帝王,也是一位斯多亚派哲学家,但这部《沉思录》既没有其他哲学书籍的艰深晦涩,也没有那种帝王般的富丽堂皇的华丽词藻,就像卢梭的《忏悔录》那样的接地气,老少皆宜,使人受益良多。

书中多描述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日常所思所想,所遭所遇。既有关于宇宙这般宏大的主题,也有关于日常牢骚满腹的私人吐槽,感慨人生无常,这样才会真正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如“注意!对于禽兽,不可怀着禽兽对于人类的感想”这样的句子;也有“要假设你现在已经死了,一生已经结束,此后残余的岁月只当做是这一生的延续,要按照自然之道生活下去”这样的感想。就像是一个老者面对面传授生活的经验。

虽然奥勒留的时代距我们已经有十八九个世纪,现实生活已经远不可同日而语,但每每翻开书卷,仍顿觉奥勒留其音容相貌栩栩如生,借此我们可以想见其人,窥伺其心,从而对我们自己为人行事亦有所助益。





未成熟莫摘取


有一说一,疫情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出不去屋,还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假期还真读过几本符合您要求的书,来波推荐

首先是人物传记类——《看见》

作者柴静是知名的主持人,第一次看到她是网上疯传的她采访星爷和其他人采访的对比,当时就看到她与众不同,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铺垫,也没有高大上的辞藻,普普通通的话语从她的嘴里说出来,既说出来了话,又富有人情味。这本书也是这样,从她的经历开始,到非典,再到日常采访对她生活和心态的变化,没有什么深刻的警句,但是你能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勇敢和深度。既体现了她的温柔,随缘也体现了她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然后是耳熟能详的书——明朝那些事儿

我本来对历史并不感冒,看了这本书顺利入坑,在书中作者运用小说笔法描绘人物心理,用幽默细节写出历史规律,让人耳目一新,原来历史还能这么玩。

除了幽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金句了,当年明月用他独有的视角,让人不知不觉感受出他的深度,比如下面这句: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还有他对于成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最后是古代经典——道德经

不多说,你细品。

这篇回答我之前在另一个问题也答过,但是没火,觉得我半个小时努力还可以的话,给点个赞吧,谢谢(*°∀°)=3


何啊生


你好,我是玩逸,我来给你介绍下我看过的一本书

  大冰的《乖,摸摸头》:带着书游远方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句话不知为何,火的遍地开花,也像那句语文老师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躁动不安的音符,但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无奈和羁绊,这本书是去云南的飞机上打开了扉页,便打开了心房。带着这本书去游历云南,听着那首去大理在车上荡漾,去寻找大冰的小屋,去尝尝老兵的火塘,用一碗酒换一个故事,用一首歌唱一世荒凉,我们就这样漫步在丽江的小道上,畅游在苍山洱海间,细细的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感受每一个人的五味杂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给忙碌的生活寻找一片栖息之地,该喝醉的时候一定不要少喝,该唱歌的时候一定不要干坐,也许无趣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没有选择有趣的活法而已,书过万卷,酒过三巡,看着老兵的消防车在保护者古城的安逸,听着大冰敲鼓娓娓道来,仿佛像是梦一场,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梦里的过客,看着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世界,就是那个我们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梦想,一直想去流浪,可是人生有太多的羁绊,父母的牵挂,他们为我规划的人生,从初中转学,高中毕业,大学专业,工作职业,到以后找个什么样的男友,到未来家里的一件床褥,一个陶瓷碗,甚至到婚礼时妈妈带哪套首饰,穿什么衣服,他们规划好了我的一切,我一路在抗争,转学后的叛逆,高考的失利,毕业后的远走他乡,他们还是努力给我一个不用担忧的未来,我懂父母的关心,我知道他们为了我奋斗的艰辛,我抱怨过他们给我的关爱和陪伴过少,但是终究放不下这份牵挂,只能将那颗躁动の心锁在躯壳中,向往一下,感慨一下,用旅行和书短暂的放纵,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希望你可以去读读


玩逸


常年霸榜的国内外名著,N多人推荐的书籍就不推荐了。这里推荐一本很少人知道的书,对喜欢西晋末期至衣冠南迁,不想看史书,又不想看爱得死去活来情节的网友来说,小船芝麻的《凤兮凤兮》很值得一看。几乎没有爱情线,只有卫玠眼中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没有英雄盖世,只有南迁的辛酸和对世间的无奈。

内容大体与历史比较符合,看过后可能会心情沉闷,毕竟这段历史就是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史。

如果想看关于这段历史相对轻松的网文,《媚公卿》《春芳歇》还行,不会太长,看后会有些意犹未尽。

真的无需因为是网文就大加抨击,总有一些写的还不错的。名著经久不衰,有深远的时代背景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小说更侧重于人物性格和心理塑造。


臭美兮兮cicishe


哪些书值得一看?

大家忙着看推荐,找书单前,不妨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让选书、看书更加具有针对性。

1、选书常见误区

在我看来,许多人看书、选书存在一定的误区。

①大家推荐的“好书”一定是适合我的;

②从众心理:知名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名家的作品就是最好的;

③小众心理:那些鲜为人知的作品更加独特,更具逼格;

④功利心理:具有专业知识的功能性图书才是最有用,人文书籍都是无用的;

⑤现阶段读不懂的书籍,对我没有帮助。

任何一本书领域不同,体现的价值不同。对阅读者而言,即使没有发现亮点时,也不应将其全盘否定。

读书,保持空杯的心态,也许能收获更多。

2、什么样的书才叫适合

看书就和处对象一样,只有亲自看了才知道适合与否。当然,那些被大众追捧的书籍一定有非凡的亮点,但也不一定适合你。

因为生活环境、思维认知、兴趣爱好才是决定一个人的读书品味的根本因素。

那么什么书适合这个问题就得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

3、选书技巧

本人推荐的书籍分为3大类别:人文类、专业技能类(功能类)、兴趣&科普类。

这么划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书友们针对自身现状需求自行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阅读风格,书单自然会有个人色彩,我按照3大类别把独具个人风格的书单分享给大家。

个人推荐几本不错的书







where有好剧


最近,读了一本书《文心》,一本教人如何读和写的书,历经了时代的洗礼,仍经久不衰。豆瓣评分9.1分,深受写作者喜欢,也是一本教孩子写作的最佳书籍。推介理由:

1.故事题材的教科书,文字简洁却生动、有趣

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圣陶、夏丏尊先生,书作于上世纪30年代,正是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时期。书的目的在于教会中学生如何读书和作文。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应用故事、对话、情景方式来讲授行文读书的技巧,作为一本教科书式的工具书,却一点不枯燥乏味,说它是是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不为过。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简洁的文字勾勒出时代的背景,粗描淡写道出写作的真谛。有个情节是这样说的:

乐华语道:“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犹如读书、学算一样。”王先生满意的说:“诸君作文,须永远记着他们的话。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写作就是生活,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从生活开始。

2.读与写、教与练的结合

近些年,写作成为热潮,有很多的写作类书籍,讲的是如何出爆款文章,标题的写法、金字塔结构……很多人看完以后,还是无从下笔。写作技巧构建了写作的基本框架,但是没有内容,形似骷髅,只有骨头没有肉。

《文心》解决了读与写的问题,告诉读者读什么书?文中认为的读书进阶是这样的:字典是必备工具;小说入手可读性强,可以构建故事思维;经史子集是文化瑰宝;杂志可以了解时事。读书要扩展思维和视角,由点到线到面,构建整体知识体系。写作是从生活入手,感受身边的人、物、景的变化,这是写作素材。由景生感受,这是写作的情。读书与写作互相交融,相互促进,让读书和写作更有乐趣。

《文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教与练的结合。对于开始接触写作的人而言,练习很重要。本书通过故事介绍了写作手法,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了练习、修改,教与练实现了完美结合。正如文中提到,乐华给老师写了一封信,枚叔进行了现场批改,指出三点问题:首先,文章要有条理,还要注意承接转合;其次,叙述不能太呆板,要注意生动性;第三,感情要充分。这样的对话,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学生时代。

3.读书与写作的情怀

技术终归是玩意儿,思想才能影响别人。很多人问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说,读书一定要读,但不一定经世济用,也可能是一种情怀。正如枚叔所说:

“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

在最后一课中,王老师给出了写作的态度: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不是要人人做文学家,人人做文学者也是没道理的,但是希望写作的技能为我所用,唯能如此,才受用不尽。网上写作变现的人整天做着非分之想,变现的人千千万,不变现的人万万千,而有谁真正去思路过写作的意义在哪里?

4.教育理念的革新

本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岂止一个时代,直到今天仍然受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注重根基的练习。今天,那么多盲目追求写作的人,感觉满腹经纶,头头是道,但是有多少人曾斟酌文章中的词汇、字句的使用对文章地影响;句子语调的强弱对表达效果地影响;文中标点的使用起到地渲染作用。这不正是国学的根基所在吗?

(2)诱导与自由的结合。书中王仰之先生号召快乐的学习,自由的学习。从不把自己理念强加于学生,通过诱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在读书和写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炮火战乱的年代里,伟大的思想诞生于一所中学。

(3)“情景式”教育。目前的教育家们探索的“情景式”教育,在书中完美的体现。读与写、教与练生动的展现,开拓了一条有趣、有料、有用的写作道路。摒弃枯燥乏味、条条框框的灌输式理念,对话和情景显得趣味丛生。

5.富有浪漫色彩的包办婚姻

此书最早是叶先生和夏先生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的文章,致力于中学生国文教学。在文章连载一半的时候,两位大师结为儿女亲家,把本书作为订婚信物,创造了一段美好佳话。

此书多次印刷,从未停版,希望对你有作用,也希望可以留言,进行探讨。


熋赳赳


民国时期沈启无所编的《近代散文抄》一书不错。所选文字语言优美,轻灵流畅,有见解有意思。他的这本《近代散文抄》选的大致是公安竟陵两派的文章,作者有张岱、金圣叹等等,书前有周作人的两篇序言。在民国三十年代的文坛上这个选本曾有很大影响。我读的这本《近代散文选》由黄开发老师校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此书读完后,我发现书分两种,一种必须从头看到尾,字字认真字字注意。一种放松心情,随意观览,有会于心,辄记忆深刻,《近代散文抄》便属后种。张宗子的《夜航船序》出自该书第106页,短短篇什说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读书是看实质还是只记皮毛,若记不住唐宋八大家瀛洲十八学士,“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读书须得记忆,无关文理,不记不妨;有关文理,不可不记。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月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这是非常有趣的话头,所以张宗子最后说吾辈当谨记,“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所以推荐一看。



民国滋味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可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这几年在网上没有火。我觉得这本书,是最适合年轻人读的,当你慢慢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重新认识这个社会以及知识还有爱情。虽然这本书还是一个老掉牙的爱情故事,一个穷小子爱上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小姐。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偶然认识了上流社会罗丝小姐,然后受她的启发,发奋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尽管处处碰壁,但他仍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进入他父亲的事务所工作。后来他突然时来运转,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纷纷得到了发表,成为了当红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亲友都争先恐后的请他吃饭,连已经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起来,投怀送抱,这时他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对爱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个人自由主义的英雄。他对爱情的执著,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在塑造马丁这个形象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表现马丁身上的坚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男性气质。这种男性气质,使他能在“一连40个小时没有吃进一点东西”般饥饿的情况下继续伏案苦读,奋笔疾书。这种表现出来的品质,值得当下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来学习。



梨子翱翔


《道德经》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第一书。《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人与人处世之道,君臣之道,用兵之道等。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奇怪什么名字


谢谢提问!我最近在读的书是朱良志教授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这是一本书讲中国美学和哲学的书,文词很是优美,思想境界也很博大,但是看起来确实通俗易懂,他介绍了中国美学,以及十个鉴赏方法,他让我看到了中国美学的丰富以及哲学离我们并不是那么,而且有些思想很是精微,引人入胜,有些词句真的能够让人仔细的想一想去品味,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和人生哲学,好比他说:“雾里看花,乃是中国美学的又一境界。它构成了中国含蓄美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曲径通幽,通过委曲的传达,产生优雅流畅的美感;而雾敛寒江这则在于从艺术形式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从而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内容;而雾里看花则是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感,它和西方美学中的朦胧美有相似的内涵,但又有所不同,它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

我觉得,通过阅读艺论,它丰富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让我对中国美学和哲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知道了中国园林创造和中国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让我有了更大的阅读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来源于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