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的評分怎麼這麼低?

Amuwa


作為戰爭片需要的是讓人有緊張,為主角擔憂的片段,但是我從頭到尾絲毫沒感覺緊張,其次演員表情真的一點都不到位,失去兄弟的痛苦,不願意上戰場的內心糾結,破譯成功的興奮,這些表情簡直就是故意演的,完全沒有真實的那種感覺。還有很多都是動畫合成,感覺很明顯戰艦那些的,還有空戰都沒渲染好明顯感覺假了。電影和觀眾沒有任何互動,好的電影能讓人有淚點,卓別林的電影有笑點,觸不可及有溫馨點,這個電影看完就完了。演的不如紀錄片,戰爭段也完全不到位,感覺像是拍著沒錢了大家一點都不高興的樣子拍完的,看的讓我從頭到尾都很勉強的樣子,反而是日本的幾個演員倒是演的比較到位。




小川音樂live


整部電影我都沒搞懂許多人的作用

出場人物挺多 但是每個人的行為都讓我特別不理解

男主第一次打完仗忽然就回家 帶著老婆忽然就參加晚會 老婆忽然就質問為啥我老公不升職 然後她老公忽然又被調到其他戰艦 然後又忽然升職????

每一個人物都給我這種迷惑的感覺

我真的全程都沒看懂在幹嘛呢

出場的人物挺多 但是感覺每個人都長得差不多

後面轟炸的時候都炸偏了 那個飛行員害特別高興???

特效做的也沒有特別好

為啥還能7.7分😢



洋洋愛剪輯


你好,我是做影視領域的創作者,我很高興回答您的《決戰中途島》的評分怎麼這麼低,下面由我來為您解答:

1.片頭37年美國海軍訪問日本時,掛在日本海軍將官的房間裡的照片裡竟然有39年空母r飛龍」試航時的照片以及44年「鳥海J在菲律賓塔威塔威錨地的照片。

2.珍珠港裡面竟然停著至少四艘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現實中只有兩艘,一艘還在幹船塢),甚至還有紐約J

3.「企業J空襲馬紹爾群島的時候,竟然在塔羅阿島用魚雷機攻擊了一艘「金剛」級戰列艦(現實中,四艘「金剛」在這個時間點說,要麼在南洋,要麼在日本本土,就是不在馬紹爾)

4.中途島戰役當天的模型問題:二航戰所有的空母都是飛龍J,”加賀J 的模型艦橋位置似乎反了。

5.百斯特機隊看到南雲一機艦的時候,那-幕的俯瞰圖裡飛龍被5艘大和圍著...

6.中途島的陸基轟炸機沒有SB2U

7.IJN海航飛機做的不走心,幾乎只有零戰

還有一.些諸如命運的五分鐘之類的錯誤的說法,還有之前有大佬吐槽過的軍服之類的問題。(貌似這裡面的96神炮防空火力密度有點過分?)

不過整體還是不錯的,至少還能看[捂臉][捂臉]






小謝影視圈


因為路人看不懂,因為非軍迷看不懂。從珍珠港到中途島決戰,中間發生了太多可以大書特書的故事。珍珠港不說了,都知道拍爛了給個鏡頭過一遍,也別糾結日軍的塑造什麼的,這是中途島不是戀愛珍珠港或者虎虎虎。杜立特空襲,劉亦菲為此故事的後面營救環節拍了一部電影。整個空襲行動從哈爾西帶領艦隊冒險突進,到大黃蜂b25甲板起飛,到轟炸和迫降以及中國付出巨大犧牲營救,這本身就是一部史詩影片的底子了。電影裡就給了半個小時不到講述,路人誰特麼看得懂能體會杜立特80勇士的無畏和中國軍民的悲壯?

珊瑚海海戰,列太太沉沒但也讓翔鶴瑞鶴重傷,以至於後來“只有”四艘航母,不然約克城三姐妹拿什麼打?這個重要劇情也僅僅只有一個模型和畫面,路人還根本看不懂這是發生了啥更別說建模偷懶用一個模型了。約克城大破被拖回來三天出港邊修邊出動確實體現無敵的美帝損管,但是她也不能所有戲份都給企業吧。企業這麼nb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繼承了大黃蜂和約克城上的精英飛行員,約克城上的死神Vt中隊更是絕對的主力。

當然還有我都忍不住的糟糕文戲,鏡頭快速切換不知所云,路人連人都沒認清就開打了犧牲了。另外極其臉譜化南雲忠一和山本五十六,命運的五分鐘是不存在的,山本五十六更是分兵出動,自己在萬里之外坐在大和上see。當然對於路人最好看的是後面40分鐘,只要打起來了dick best俯衝投彈了就是真的爽,不過代價是不知所云地看完前90分鐘,所以評分不會很高。另外對於軍迷來說,由於可見的經費,出現了諸如五條大和、企業號反覆沉沒等bug;還有日本幻想中的艦隊防空火力,被魚雷機中隊吸引住的零式戰鬥機忙於搶功而無法有限爬升應對從天而降的sbd,sbd的損失也大部分來自反應過來的零式的圍追堵截,不過空戰畢竟很難拍。總之肯定不夠完美還原,瑕不掩瑜,軍迷可以打出8.5-9分吧,十年少見的純軍事片。


影劇視野


首先題主這種抖機靈式提問特別無聊,沒人覺得這很有趣,真的。

7.6不算低啊,又不是逐夢演藝圈那種分。

這次這個電影:

對日方的還原呈現非常不尊重(已經不是“不還原”了)。

對美方的塑造尚可,但沒有新意,就是塑造了一批最為人所知的英雄好漢,這些英雄好漢相互也沒有區分度。貝斯特和迪金森的區別是什麼?歷史上迪金森這個人真不是個樣板戲式英雄。

不過美方人物的相貌都很還原,這是優點,雖然臺詞塑造略坑,寫得有點水。

部分戰爭戲因為經費所限過於失真,比如防空96神炮。

最奇特的一點就是這片真的沒怎麼打雞血,對史實的美化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一堆營銷號突然開始狂刷“反政治正確神作”,“堂堂正正打雞血”,“老派戰爭片”,不明白為啥。

相比之下還是要再說一遍,76版中途島真的不錯,可以當低配《大決戰》看。再發一次這段,可能確實經過越戰教育的美國人才能拍出最好的戰爭片:

隨便截了一段視頻,老版中途島的結局,羅切福特和尼米茲在港口迎接企業號回港:

羅切福特:我有點好奇如果馬特(片中虛構主角,約克城號上的高級飛官,約克城棄艦後迫降企業號,參與了對飛龍的攻擊,返航迫降時迫降失敗陣亡,算是眾多飛行員事蹟的融合)知道我們打贏了這場仗會怎麼想。

尼米茲: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他會說什麼,他會說“將軍,這不對勁啊”,我們到底是比日本人更厲害還是更幸運呢?

此時靠港的企業號上,斯普魯恩斯和參謀長布朗寧上校無精打采地走上艦橋露天部分,尼米茲看到後向二人敬了個禮,斯普魯恩斯無精打采x2地回了個禮。旁邊的布朗寧沒有敬禮,還白了領導斯普魯恩斯一眼。

全片在美式軍樂進行曲中就此結束。什麼都不用多說了。

你真的讓我選一部《中途島》推薦,那還得是這部:無聊的和領導寒暄,庸俗的同事間勾心鬥角,會死人的戰鬥,這就是戰爭。

多說一句態度問題,這次這個片的態度………咋說呢,賣情懷可以,但真的不認真。

比如我之前答案也說過,視頻裡出現這大哥斯普魯恩斯是個特難演的人,76版也沒完全演好,但76版起碼嘗試了………以下三段是76版中途島原臺詞:

1)(弗萊徹將軍和剛接到臨時指揮任務的此人握手)

弗萊徹:恭喜你呀!雷蒙德!(本片弗萊徹演得挺好)

斯普魯恩斯:(冷笑一下)謝謝,我依舊感到很不安。

2)(斯普魯恩斯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哈爾西,此2人對話比較隨意,因為現實中關係還算鐵,這一點符合史實)

哈爾西:(老朋友寒暄)這個病TM太難受了………你這次來有啥事?最近混得咋樣?

斯普魯恩斯:我主要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推薦我指揮)是皮疹腦轉移了嗎?

原話。另外這句臺詞在上譯國語配音版中因被判定為罵人話而被河蟹………

3)(斯普魯恩斯和布朗寧中校爭論作戰安排,史實中USN打得最爛十分丟人的部分,片中被部分美化,可以理解)

布朗寧:你要讓飛機馬上全部出動,但是敵人的航母不在一起呢?他們分兵怎麼辦?

斯普魯恩斯:哦。那我們就坐著等死吧。

現在再看結尾視頻裡這段是不是有點意思了………這就是用心。





艾薇萌芽


這片子已經上了半個月才去看 感覺之前宣傳挺弱的豆瓣評分也就7.6 這兩天看到安利 , 幸好去影院看的!

太值得 但是評分好迷 在豆瓣評分通貨膨脹的今天竟然才7.7

這個片子真的值得去電影看 雖然只是2D但是觀感刺激一點不遜色 好多以飛行員視角的鏡頭

而且沒有醜化日本 也介紹了了中國人民的付出犧牲

飛行員被俘想起來在建川博物館裡看到 日軍把被俘的飛行員推到火爐裡燒死 還有後來國府給中國百姓發小冊子 宣傳畫 告訴大家美國人掉下來得救他們

片子沒有俗套的愛情線 出場人物雖多卻不繁冗 每個角色都有記憶點很鮮明

男主真的好帥

還有就是在艦隊視角打飛機 和平時在電玩城玩射擊遊戲的感覺好像 飛機像漫天掉 戰爭真的

願世界和平吧





時間這麼大還是遇見你


對於以二戰歷史為題材的的電影,好萊塢拍攝的有很多。比如《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雖然講的都是二戰的故事,但前者是以救贖為主題,後者是用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反映美國人的戰爭觀。《決戰中途島》顯然跟這兩部影片不同,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途島之戰的影片,影片裡面的出場人物也是全景式的,從最高指揮官到普通士兵都有刻畫。這部影片的故事結構很像《獨立日》,這也是艾默裡奇非常擅長的。

  總體來說,《決戰中途島》的視覺體驗還是非常強烈的,導演艾默裡奇是這方面的頂級大師,影片裡面的戰爭場面藉助現代電腦特效營造得非常逼真,尤其是戰鬥機俯衝轟炸和炮彈從空中落下的鏡頭,讓人彷彿置身於當年血與火的大戰中。對於那些喜歡歷史和電影的激烈打鬥場面的觀眾來說,《決戰中途島》的是一部不錯的選擇。

不過,對於這樣一部從各方面來講都還不錯的戰爭大片,為什麼評分這麼低?中美兩地的票房都不太理想?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這部影片選擇的上映時間不對。像《決戰中途島》這樣一部以美國人視角拍攝的戰爭片,要想取得全球觀眾的認同,需要挑選一個合適的時機公映,比如“反法西斯戰爭紀念日”之類的。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就很難讓普通觀眾有走進電影院的慾望。

  其次,美國觀眾這些年在漫威電影的視覺轟炸下,早已習慣了那些匪夷所思的“宇宙大戰”,比如《美國隊長》系列和DC漫畫公司的《神奇女俠》之類,這些漫畫電影中對戰爭場面的遊戲感刻畫,讓觀眾的視覺神經已經變得麻木。畢竟,對於歷史知識缺乏的美國普通觀眾來說,二戰是一個很久遠的事情了,他們對《美國狙擊手》的認同感就要遠遠大於《決戰中途島》這樣的戰爭歷史大片。

  另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類似《珍珠港》和《決戰中途島》這樣的影片,其實更加適合在戰爭剛結束不久的情緒下拍攝,那時候,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可以最大地凝聚民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戰爭的反思會逐漸佔據上風,好萊塢的戰爭電影走的就是這條路線。不管是《敦刻爾克》還是《拯救大兵瑞恩》,裡面都有類似的主題。相比之下,《決戰中途島》中對於戰爭的反思並不多,有的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最後就是劇情太散和結尾決戰的筆墨不足。這場戰爭本就是堅持到最後,克服種種困難才取得勝利的結果,主角的心路歷程不應該是曾經不顧生命最後醒悟顧及生命。

總而言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賀賀視頻坊


【主要原因集中在軍備失真和邏輯斷裂兩個問題上!】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野心太大,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想把中途島戰役的前前後後360度展示,同時還要兼顧主角的英雄故事,最後的結果就是有點像紀錄片,劇情度較差。

關於軍備失真

一些軍事迷對這部電影頗有微詞,也許為了場面上的好看,在電影中船艦的數量,還有一些武器的性能都和歷史中真實情況有所出入。比如珍珠港停泊的戰列艦的數量就比歷史記錄的多。另外電影裡的各方軍隊的軍服似乎也和真實記錄有出入。這本來就是一部軍事迷喜歡的電影類型,結果存在失真,減分是難免的。

邏輯斷裂,需要觀眾自己補坑

這部電影展示了歷史上很多的片段,但是因為時間有限,並沒有把之所以然說清楚,如果你不懂歷史,絕對會懵。比如美軍最後是怎麼確定AF指的是中途島呢?其實是美軍從中途島發出了一個假電報說淡水處理設備壞了,然後日軍截獲電報以後轉發了出去,就成了“AF快沒有淡水了”。還有美軍為什麼要用陸軍轟炸機炸東京也沒交代,鸚母螺號潛艇也是亮相一下就沒交代了,有點莫名其妙。

這都造成了對非軍事迷來說,看起來有障礙,減分同樣難免。

結語

這電影場面宏大,特效更是非常精彩,畫面感絕了,很多畫面都可以用來做屏保。但是在細節上這部電影還是沒做好,最終軍事迷不是很滿意,一般觀眾不完全能看懂,自然得分不高。


十三盤娛樂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這部影片選擇的上映時間並不合適。像《決戰中途島》這樣一部以美國人視點拍攝的戰爭片,要想取得全球觀眾的認同,需要挑選一個合適的時機公映,比如“反法西斯戰爭紀念日”之類的。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就很難讓普通觀眾有走進電影院的慾望。

  其次,美國觀眾這些年在漫威電影的視覺轟炸下,早已習慣了那些匪夷所思的“宇宙大戰”,比如《美國隊長》系列和DC漫畫公司的《神奇女俠》之類,這些漫畫電影中對戰爭場面的遊戲感刻畫,讓觀眾的視覺神經已經變得麻木。畢竟,對於歷史知識缺乏的美國普通觀眾來說,二戰是一個很久遠的事情了,他們對《美國狙擊手》的認同感就要遠遠大於《決戰中途島》這樣的戰爭歷史大片。

  另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類似《珍珠港》和《決戰中途島》這樣的影片,其實更加適合在戰爭剛結束不久的情緒下拍攝,那時候,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可以最大地凝聚民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戰爭的反思會逐漸佔據上風,好萊塢的戰爭電影走的就是這條路線。不管是《敦刻爾克》還是《拯救大兵瑞恩》,裡面都有類似的主題。相比之下,《決戰中途島》中對於戰爭的反思並不多,有的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飛邊電影


  《決戰中途島》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說起《決戰中途島》,得著第一個感覺就是:驚奇。


  驚的是,好萊塢這麼多年樹立的“視覺奇觀+狗血愛情”式戰爭電影模式(沒錯,說的就是那部《珍珠港》),被這部與上世紀70年代經典戰爭片(《虎虎虎》、《最長的一天》)的表現方式與精神內核幾乎“同宗同源”的作品打破了;


  奇的是,與此前不佳的風評比起來,這部《決戰中途島》中展現的嚴謹細膩與波瀾壯闊、彰顯人性與鬥智鬥勇,基本上達到了史詩級戰爭大片的標準。能夠在中國、美國同步上映,對歷史、軍事愛好者的觀眾說,尤其是一大幸事。


  這部電影如何體現史詩感呢?從日軍偷襲珍珠港開篇,一直講到了日軍旗艦“赤城”號覆滅,這樣幾乎覆蓋了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劇情龐大而繁雜,在執導過《獨立日》、《2012》的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相對精準控制之下,《決戰中途島》的故事講得相對緊湊、不算冗長,特別是對這段戰爭歷史感興趣的觀眾,一定明白這中間的“分量”。




  這些年的好萊塢戰爭電影,往往是“人物推動劇情”(如《血戰鋼鋸嶺》),但在《決戰中途島》中,堪稱史詩級的故事背景和劇情框架,就足以支撐起整部電影,全片落腳於“戰爭中的人”這個核心看點上,即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之下,講述戰爭中各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也就是上世紀戰爭電影中最拿手的“群像戲”。


  《決戰中途島》並非“訓練實戰打鬼子”這種人物成長式的簡單敘述,相互疊加又互為關聯的三條主線劇情中,既囊括了美日雙方從高層運籌帷幄的戰略決策過程,又以奮戰於戰爭一線的普通一兵為視角,展示戰爭帶來的殘酷破壞與人性的善惡之爭。


  正因為《決戰中途島》是一部具有“戰略級”視角的戰爭電影,與觀眾們習慣的那些“戰術級”戰爭電影比起來,是有一定“觀看門檻”的,說白了,只有太平洋戰爭和參展雙方的關鍵人物有一定了解,這部電影才能看出門道、很有味道。


  雖然該片的主創團隊盡力用淺顯、直接的方式呈現歷史與戰爭,也不可避免的讓很多普通觀眾對這部片子嗤之以鼻,此外,拍慣了科幻災難大片的羅蘭·艾默裡奇,對歷史戰爭片的把握確實有一定瑕疵,整部電影上上下下,所有的工作人員應該對整個歷史的瞭解都不算很深入,尤其是對歷史上的許多軍事武器,不是很瞭解。在影片當中出現的許多武器很多都是模型,但是在這些模型的建立方面,他們沒有做到一一對應,比如說其中有一個航母在歷史上應該是列克星頓級航母,而在電影當中被換成了約克城級航母。這樣明顯的調換,對於一些歷史軍事熱愛者來說,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還有一些對軍事制度不太瞭解的方面,比如中將和大佐是不可能隨隨便便站在一起的。如果要站在一起,一定會區分出誰是長官誰是下屬,而在影片當中中將和大左居然站在了一起,沒有懸掛任何參謀綬帶。搞到最後好像這兩個人都是當時的1號長官,其實在歷史上這是不可能出現的狀況,軍隊當中有軍隊當中的制度,而且是非常嚴格的制度,不可能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另外在武器的裝備方面。在軍事武器的塗裝規範上,影片也沒有做到精益求精。在影片的戰鬥機塗裝上可以看出垂直面是海藍色水平面是霧灰色,但這樣的塗裝方式是完全不符合當時美國軍隊的塗裝規範的。因為當時為了保證在垂直面方向上更好地降低空中的可見度,美國軍隊所採用的塗裝方式是全部是藍色,包括軍艦甲板之上也是全部塗成藍色,這樣就可以讓甲板與戰鬥機融為一體,在高空當中就可以有一定的隱藏作用。這樣看來電影在這方面也是沒有做到精細的。


豆瓣7.7分的評價算不上很“中肯”,也是不可避免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0d0002044c0e6d48d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