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生孩子她舅舅不送礼,她舅舅的孙子过生日我们家还应该送礼吗?

杨81827761


按我们这儿的习惯,女儿出嫁后就是另一家人了,如果和舅舅过来往了,那么外甥女各种事舅舅必须去送礼,反过来舅舅有事外甥女也须去,你这女儿可能没跟舅过来往。但是你和娘家有来往,你家的事娘家要来,娘家有事你也要回去,和你女儿家无关。不知你们那儿啥习惯。


如意6474217745733


礼尚往来,你来我往,有来有往;你不来我不往,你不往我不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对等的,只往不来,只来不往,可以有初一初二,甚至初三,但不会有十五。有来有往才正常,有来无往,有往无来,就不正常,难维系了。

娘亲舅大,内亲外疏。许多是不分彼此一样的,但却有总要分出贵贱亲疏来,更有人自以为是,看不起人,总以为别人送礼给他是来份,却不知礼要尚往来。许多是伦理习惯使然,许多又是先入为主造成。如甥送舅,侄送叔就是应该本等,叔送侄,舅送甥就不应该了?父母做寿,总是女儿打点的多,儿子只动嘴,儿总占长而亏女,是合理的吗?

亲戚更应讲礼尚往来,不分彼此。若故意分等级贵贱亲疏远近论处,并总是斤斤斤计较,亲戚还是亲戚吗?人际关系要会相处,多少失败招怨,就先是因不会处好人际关系,不懂礼尚往来的重要性。这教训要快快吸取纠正了。





树德汉硕


个人观点,我觉得国内现在礼仪太多了。很多人冠冕堂皇讲中国是礼仪之绑,但太多的礼仪背后的内涵却不懂,形同虚设。大多借机敛财罢了,我见过太多的人,参加过太多的场合,无外乎用一种似乎正确的当时在进行道德绑架。另外一个方面,更多的用这些方式让大家疲于实事却热衷于人事。而人事,各种各样的,连感冒咳嗽输个液都要大摆筵席我也见过。累哎。多说两句,我并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而是更深刻的理解中外文化的不一样,外国人近代的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完善是因为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完善,所以形成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咱中国人几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体系是人文,自然,建筑等等更完整的体系。只是现代主流趋势倡导经济,选择性摒弃了其他东西。完整性的体系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以才有了华夏文明,人才会有根。回归话题国内很多注重形式不明所以然的所谓个人觉得道德绑架的东西会让我们传承的精髓流失。总归一句话,重内涵,明白所以然,轻形式,去它的不所以然。原谅我,说粗话啦。


她有心声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随礼不比娘家人

在世俗交往的随份子这事上,虽说礼尚往来是个大框框,但多少也有点小例外。一是亲情本身不平等,比如说是闺女回娘家,礼品多少全留下,娘家兄弟姐家走,从来左手抱右手,外甥见舅送一块肉,妻侄孩子瞧姑夫,白吃白喝白跑路。二是亲情被稀释了,尤其是表亲戚,老人在是至亲,老人不在是远亲,农村还有弟兄们分家分老亲戚的风俗,三分两不分,拆了胳膊断了筋。三是本身就是借办事行贿受贿,你大往了,他恐怕连小来也无。四是本身就是单位的事,你(不一定是一把手)就是掩耳盗铃的那个铃铛,你家办事,他不会来的。五是人走茶凉了自是风光不再,财富地位的变迁严重扭动着你份子的格局,台上局长,放屁都响,下台局长,如同下岗,也没可能尚往来了。

至于题主所言,女儿送米面,舅舅当舅姥爷了,应该去,而且应该和你一块去,是女儿的娘家人,是贵宾。他孙子过生日这事不是你内侄生孩子,不是正事,他们小家庭自己过就是了,没必要动你这老姑爷、老姑奶奶大驾,去了不多,不去不少。





一哥于一


礼尚才能往来!


少华飞雪2


婚礼葬礼生日聚餐是平民家庭的事,与难民穷人无关。生活在当地无房产无使用权土地要靠租借房子为老板打工才能活下去的男女就要断六亲!穷人家的兄弟姐妹就不要来往了,免得恩怨纠缠穷开心。


用户3681913715018


礼尚往来,你女儿生孩子,她舅舅没礼来。若是她舅舅家女儿生孩子,你家也小气点,礼不往,平局!问题是她舅舅的孙子过生日,隔代了!凭什么要去送礼呢?!小舅子不珍惜这份亲情,姐夫,妹夫为何要那么高尚!那么!少往来!减少烦脑吧!


粮食饱中之保


你傻呀,你女儿生孩子那么大的事,他作为舅舅都不送礼,他孙子过个生日算什么呀?你不要觉得他是你弟弟,你就巴结他,那你女儿比你弟弟要亲吧?像这样的亲戚要还有什么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