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面對2020年的出師不利,想必最為頭疼的也只有上汽大眾了,1月份累計銷量11.3萬臺,不僅同比暴跌40.35%,而且還失去了集團內整車企業銷量的冠軍寶座,甚至屈居於廠商銷量排名的第3順位。

這對於向來都保持“高昂”姿態的上汽大眾來說,實乃一種恥辱表現。尤其是去年12月份剛拿下月銷和年銷的“雙冠王”後,其巨大反差讓人感到意味深長。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如果究其根源,除了春節假期提前的客觀因素之外,大眾帕薩特被撞斷A柱事件,個人覺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縱觀新鮮出爐的銷量排行表,朗逸雖再度穩坐冠軍寶座,但20.5%下滑同比一汽大眾寶來、速騰的20.7%、13.8%增長,實在難掩上汽大眾被嫌棄尷尬!

當然,最為可憐的當屬“老將”途觀。在兩份不同統計標準的銷量排行中,前者雖仍居身於前10名內,但卻迎來主流車型最慘痛的41.6%暴跌;而後者累計銷量偏弱,則直接被甩出20名開外。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講道理,大眾途觀L在中保研的正面25%的偏置碰撞中獲得P級差評(A柱變形,內艙侵蝕嚴重),那已是2018年的舊聞,其隨後也並未影響銷量的上行。但伴隨著大眾帕薩特的再度“翻車”,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其一,繼途觀L的碰撞事件後,上汽大眾仍不知悔改。其二,兩度產品安全的認證,說明上汽大眾可能真的存在偷工減料。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針對於大眾途觀的爆冷出局,除了被“挖墳(中保研測試)”為其產品安全感到不信任之外,個人覺得上汽大眾仍保持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勢就有點激起民憤。

從去年12月份“碰撞事件”爆發,至今官方都沒有發表任何聲明,甚至再保送一款高配帕薩特到中汽研“五星批發部”尋求證明。懂得人自然明白,這種掩人耳目的小把戲無非是想安撫義憤填膺的市場小白,順便再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事實上,上汽大眾還是低估了消費者的認知能力,而不像以前“斷軸門”、“DSG變速器變速箱”等事件稍微瞞上一段時間就能平息。與以往不同的是,互聯網的共享讓越來越多的人群接受社會信息的洗禮,而在上汽大眾沒有正式承認錯誤或者道歉的前提下,想必其品牌形象也會大打折扣。即便是擁有數十年的“信仰”積澱,但個人覺得這也只會成全了一汽大眾。

從一汽大眾探嶽的強勢崛起不難看出,穩紮穩打的作風已經讓“老將”途觀甩在身後。如果說消費者以前更中意“老途觀”所遺留下來的口碑,那麼經歷這次“碰撞事件”後,想必可以名正言順的來選擇這輛年輕時尚的探嶽“新星”了。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從另一個角度講,大眾途觀雖不能被一棍子打死,但同樣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沒必要老揪著“一棵樹”不放。以前途觀的火爆,除了看重品牌信仰之外,同樣競爭對手也少。但時下卻不同了,市場向存量競爭轉變,同級崛起的不光大眾探嶽,還是剛上市的本田皓影、以及即將發佈的豐田威蘭達,這還不算侵蝕中端市場的豪華車,例如奧迪Q2L、沃爾沃XC40等。

大眾途觀爆冷出局,背後都折射出哪些內容?

最後再來說說自身,2017年上市的途觀L除了中途推出了7座版,以及調配了一下動力總成,基本三年的時間裡並沒有太大改觀。所以說無論是產品實力還是產品定價,都會伴隨著新品的殺入而相對弱化。至於同堂銷售的“絲綢之路”老途觀,由於國六標準的限制也算走到了生命盡頭,使得孤軍奮戰的途觀L有點太“南”了。而個人覺得,當下除了大幅度的讓利來吸納消費者之外,及時的產品換代才更具有戰略意義。

寫在最後:

作為一代經典,大眾途觀不僅有效的填補了SUV市場的空白,同時也助力大眾汽車奠定了國內市場霸主的地位。且不能說帕薩特的翻車壞了一鍋湯,最起碼一向心高氣傲的上汽大眾該學會反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