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掃帚苗能做菜吃嗎?怎樣做好吃?

樓外殘月


農村常見的掃帚苗是能吃的,至於好吃與否這就得看個人喜好了。不過對於小曉來說是不喜歡吃這個掃帚嫩苗的,因為掃帚苗吃起來會有點苦味,不過一般吃掃帚苗都是需要焯一下水去一下味,就算是這樣還是改變不了它天生的一股苦味。不過有些人第一次吃可能會覺得好吃。



說起吃掃帚苗那還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在那以前物資不像現在豐富,特別是在春季的3到4月份時在農村更是很少有蔬菜。因為冬季的蔬菜在這時該吃完的吃完了,該清除改種夏季蔬菜的也該種了,所以這時就是一個尷尬的青黃不接時期。記得那時在農村這時常常是罈子菜,要不就是上山挖野菜還有就是一點速生的水白菜。

野菜就包括這掃帚苗,掃帚苗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不過相對其它野菜來說掃帚苗其實大部分都是自家種的,在早春時一般在家門口隨處一些地方撒上一些種子,因為既然叫掃帚苗自然主要種植目的還是扎掃把用。不過這掃帚苗在種植長至到3月中下旬基本就可以採食掃帚苗嫩莖葉。


前面說了小曉是不喜吃這掃帚苗,特別是在那小時候挑食階段更加不愛吃。還有一個特別注意是就算你喜歡吃掃帚苗,那也奉勸大家不要多吃。因為掃帚苗其本身是寒性的,這對於那些腸胃功能不好是有很大副作用的。就算你腸胃功能正常那也不要多吃這種寒性食物,對於我們身體還是具有一定副作用。

這裡因為小曉不是那麼喜歡吃掃帚苗,所以家裡一般也很少做。不過在我們那裡一般都是採集新鮮嫩莖葉洗淨焯水後就這樣炒著吃,當然焯水後也可以涼拌吃。以上是小曉對於掃帚苗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小曉農民


農村野菜有很多,其中就有我喜歡的掃帚菜,其實掃帚菜最初不是野菜,我記得小時候不太能看到它,奶奶不知道從哪弄來點種子,撒在門口空曠的地方。

後來奶奶撒種的地方果然發了芽,長出來一片小小掃帚菜,記得第一次吃它的時候,我和奶奶一起在門口採摘,大概掃帚菜長到一尺高的時候,我們才採摘的,只摘菜心,我們把菜心幾乎摘完了才摘了有一瓢,奶奶說今年少點少點吧,到明年就會有一大片了。

奶奶把掃帚菜拿到河裡洗的乾乾淨淨,回家稍微控了控水,然後裡面撒了些幹玉米麵,那時候只有玉米麵和地瓜面,奶奶撒的是玉米麵,然後均勻的撒了些鹽巴,又捏了自己研好的花椒粉,最後放在大鐵鍋裡蒸熟。

從來拒絕吃玉米麵做的東西的我,那次竟然給奶奶吃了一大半蒸掃帚菜,要不是為了讓奶奶也吃些,我吃飯的速度,遇到那麼好吃的東西,奶奶大概只能嘗一嘗,味道確實是我從來沒嚐到的好吃。

果然在第二年,奶奶門前長了很多掃帚菜,以後奶奶活著的每一年我都會有口福吃到她老人家親自蒸的掃帚菜,這個菜後來被不少老太太看到空地就扔種子,幾年之間村裡老多老多掃帚菜了,比野菜還願意生長。


大概九十年代時,村民們生活條件好了,有白麵吃,有大米吃,菜的種類很多,一度沒有人記起掃帚菜,農民們不喜歡吃野菜,倒是更願意吃大魚大肉,直到十幾年前,大家又返璞歸真了,開始從好吃的食物上轉移目標,開始又吃野菜了。

掃帚菜是被大酒店最先食用的,我們村的大酒店經理,每天會在村子周圍尋找這些野菜,村裡已經沒了掃帚菜,因為全部是水泥街道,只能到村外採摘,不過村外也很多,很快就能薅一堆。

酒店也是用來做蒸菜,只不過因為條件好,在做的時候會稍微加一點點油,然後是撒白麵,還有五香粉,精鹽,蒸出來的掃帚菜有勁道,特別好吃。

實際上農村女人在掃帚菜長出來的時候,除了用它做蒸菜,別無其他做法,因為那個季節已經有很多野菜了,別的菜可以包包子,做涼拌菜,包餃子,掃帚菜別的做法並不是很好吃。


悠然見東山


初見掃帚苗,我也沒把它和二姐家掃院子的掃帚聯繫到一起,在二姐家附近,隨處可見這種植物。它莖直立,有的淡綠色有的淺紅色,小株體毛絨絨的,稍大的也長的鬱鬱蔥蔥,形狀有的是紡錘型,有的圓蓬蓬的很好看。於是我經不住好奇問二姐:“這是什麼草呀?在咱老家沒見過”?二姐說“這是及及苗,能扎掃帚”。

以至於後來,我發現這東西在二姐那個村的野外,房前屋後到處都是,還很有觀賞價值,這種草不用人工修剪,長得像城市路邊被人工修剪過的觀賞植物。掃帚苗不喜乾旱,在氣候溫潤的條件下容易生長,而且是適應性非常的強的植物,我是很喜歡這毛蓬蓬的大傢伙,閒來無事總愛拿手摸來摸去,掃帚苗的葉子是尖葉,也不嬌嫩光滑,摸上去手感是沙濛濛的那種。



這種及及苗雖然形狀好看,但多了也顯的卑賤了許多,到了秋天,掃帚苗的葉子紛紛攘攘落的滿地都是,農人們只等它葉子掉光了就把它的株體拔掉,抖把抖把就是一把天然的掃帚。掃帚苗的枝條非常柔韌,做掃帚使用耐用還掃的乾淨,二姐的婆婆深秋就拔上許多回來,大的做大掃帚用來掃院,小點的掃地,再小的就扎捆一下掃炕用。


掃帚苗的生命力極強,落地就能夠成活,來年就會繁衍成為一片,二姐農閒時也掐一些嫩葉回來調理生活 ,掃帚苗可以蒸了拌上面油來吃、也可以做成菜團放冰箱裡儲存。 由於天熱煩悶,我們很喜歡把掃帚苗拿來涼拌:將掃帚苗放入開鍋之中,用水焯一下撈出,放入精鹽、食醋、蒜泥、香油進行攪拌,就是一道很精美涼菜,我們把掃帚苗從春季能吃到夏季。

二姐夫喜歡吃辣椒,常常把掃帚苗拌的通紅,每次吃菜,二姐總把二姐夫的單另拔出去讓他拌成他自己喜歡的口味。掃帚苗還可以炒菜,燒湯,夏天的田野裡到處都是野菜,但只有苦苦菜和掃帚苗能隨手拈來。在二姐家住了一年多,離開哪裡遠嫁內蒙,在內蒙古就再也沒見過掃帚苗了,田野裡的野菜同樣多的數不勝數 ,但掃帚苗獨特的風味卻讓我至今難忘。



金秋麥穗兒


我是陝西愣娃,愛美食愛生活。

農村常見的掃帚苗能做菜吃嗎?怎麼做好吃?那肯定是能做菜吃呀,只要是在北方農村生活過的人,我想基本上小時候都是吃過的,不光能吃而且還很好吃呢,掃帚苗在我們那兒被稱之為綿綿菜,因為它焯水之後非常的適口,吃在嘴裡軟綿綿的

記得小的時候門前總是會長著幾顆掃帚苗,而且都是自然生長的,沒有人專門的去種植,可能前一年幹了的掃帚落下來的籽兒,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又重新的發芽生長出了新的掃帚苗。長出來的掃帚苗翠綠翠綠的,慢慢的長高長胖,越長越大,到秋天的時候就會長成一人高的掃帚,等到掃帚已經開始結籽的時候,母親會用一根繩子將掃帚苗攔腰綁住,等到它完全變幹之後,砍掉根部就是一個完整的掃帚

用這種掃帚掃土地可乾淨了,那個時候家裡的院子還都是土的,每天起來要從房門口一直將院子掃到馬路邊,用這種天然生長的掃帚去掃,非常的方便。主要是它很輕,很細密,拿在手裡剛剛好,得心應手。掃帚苗在春天的時候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食材,每年春天的時候都會拔上幾棵掃帚苗去吃,做法有很多種味道都還不錯呢

都可以做哪些美食呢?首先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菜糰子,最簡單也最好吃,將掃帚苗挑嫩的拔回來之後,捋下它的葉子清洗乾淨,然後放入盆中加入適量的乾麵粉和食鹽上鍋去蒸,蒸上15分鐘左右就可以盛出,然後將大蒜切成末放入其中再加入少許的辣椒麵用熱油一潑就可以直接去吃了,這樣子做的菜糰子非常的好吃每一年都會吃,一下子就讓人品嚐到了初春的味道

第二種使用方法就是將它直接做成菜,怎麼做呢?還是需要採摘嫩的掃帚苗,回來之後清洗乾淨先焯水,焯完水之後撈出需要鑽桿它的水分然後切成碎末,再將大蒜切成片,乾紅辣椒切成小段,加入少許的食鹽用熱油一潑,在道上一點點陳醋攪拌均勻就可以直接食用。加入陳醋之後最好一頓就能夠吃完要是剩下的話顏色就會變黃

第三種使用方法就是用它去做鍋貼,也是一樣的挑選嫩的掃帚苗回來清洗乾淨,然後切成碎末和大肉餡混合在一起,加入食鹽生抽香油老抽攪拌均勻,就可以直接用餃子皮去包鍋貼了,然後將包好的鍋貼放入平底鍋中去炸,做出來也是非常的好吃,掃帚苗淡淡的青草味混合著肉香,打開鍋蓋香氣撲面而來,讓人食慾大開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評論點贊轉發,記得關注我哦,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和美食故事與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要不是今年這新冠狀肺炎疫情如此嚴重,我們村那些酷愛吃野菜的人們可能早開始上山去挖薺菜了吧,去年冬天這麼暖和,有很多地方根本就不上凍,特別是陽光照射充足的地方,薺菜長得不錯呢,說起農村的野菜,有一種叫“掃帚草”的苗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提起吃“掃帚苗”,就使我想起八九歲時的生活,那時不知為什麼感到自己家裡是真窮,吃吃不夠,穿穿不上,因為那時都是憑工分在村裡領糧,我爸在外上班,媽媽拉扯我們兄妹三人,得供我們上學,一人掙工分少家分糧就少,自然吃的不夠,現想想想多虧媽媽手巧,總能用各種食材讓我們肚子填個半飽,就在那時掃帚苗成了家裡飯桌上常客,也不知道媽媽從哪弄來的種子,房前屋後撒上一些,於是媽媽變著花樣,做湯、涼拌、上鍋蒸,還真讓我們喜歡上掃帚苗。



小時侯媽媽用掃帚苗給我們做過湯,也涼拌過,但最常做的是蒸著吃,過去是拌上玉米麵,現在條件好了,我是拌上白麵,蒸出來口感更好吃些。(1)掃帚苗在摘取時只取頂尖嫩葉,更關鍵是清洗乾淨,因為掃帚苗通常長在房前屋後,或路邊,並且它的葉片上密佈著細細的絨毛,因此藏灰塵較多,一定多洗幾次,然後控幹水。(2)將掃帚苗放入盆中,加入適量麵粉,拌勻,使每一片葉子都均勻裹上一層面粉。 (3)蒸鍋鋪上屜布,先撒少許沒加面的掃帚苗墊底。這樣做可以防止拌過麵粉的菜葉粘屜布。 然後把拌好麵粉的掃帚苗,均勻的鋪在屜布上。 大火燒開,轉中火9分鐘即可。 最後做蒜泥,加點鹽,味雞鮮等,倒在蒸好的掃帚苗上即可食用,既當飯吃又當菜吃。



在我小的時候是因為吃不飽飯才來吃掃帚苗的,而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不愛吃了,於是掃帚苗才又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吃這種野菜成為了一種時尚,且吃法除了這種蒸著吃的傳統吃法,也有人用來做菜糰子、攤菜餅、包包子,變著花樣讓掃帚苗成為了大家喜愛的野菜之一。


山村梅花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們院子前前後後都有許多掃帚苗滿地的都是。那時候我們這裡的人剛分生產隊人非常窮,我奶奶用手親自摘下掃帚苗最嫩的尖子回來用清水洗一洗用一些白麵用手親子拌一下放在鍋上蒸,蒸熟以後放在盆裡在用香油均勻的拌一下,我們一家的人家高高興興的及當饅頭又當菜吃個滿口香。想起了小時候的美餐掃帚苗蒸菜我的嘴水不由得流下來了,那叫真的好吃。哈哈哈


站集鎮孔治業


當然能吃!

我們常說的掃帚苗的學名叫做“地膚苗”,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一味中藥名,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

一般情況下,種植掃帚苗是為了做掃帚使用的,很少當藥材出售,但它的確是一味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藥材。


我很小的時候就吃過掃帚苗。因為我們小時候很窮,既缺糧食,又買不起蔬菜,於是,就在小菜園裡種了許多掃帚苗當糧食和蔬菜吃。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鍋裡下少許麵條,然後放入大量的掃帚苗,待煮熟了就可以撈出來吃了。記得剛吃的時候,還感覺很好吃,不過,吃的時間久了,就感覺不好吃了。因為掃帚苗有一股青草味,澀澀的,口感不好。

到了後來,我家改變了掃帚苗的吃法。我們先將掃帚苗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然後撈出並瀝乾水分,放案板上剁碎後拌上蒜汁當菜吃,味道不錯。但吃久了之後,又感覺不好吃了。於是,我們又換了一種吃法,那就是把剁碎的掃帚苗放到鍋裡炒一下再吃,感覺吃著不錯。再後來,我們又用掃帚苗烙菜合吃,感覺吃著也行。


吃掃帚苗得講究時間。不能吃過嫩的苗,也不能吃過老的苗。過嫩的苗“菜量”很少,過老的苗又纖維太多,嚼不動。一般來說,待掃帚苗長至10釐米高時吃著正好。另外,依據經驗,要想把掃帚苗當菜吃,在種植時一定要採用“草糞”做底肥,不能使用化肥做底肥。因為採用“草糞”做底肥種植的掃帚苗纖維少,比較嫩;而採用化肥做底肥種植的掃帚苗則纖維比較多,容易老。

另外,不管採用哪一種吃法,都必須配有大蒜。因為大蒜能夠消除掃帚苗的一部分“草腥味”,比較好吃一些。否則,“草腥味”會比較濃,不好吃。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掃帚苗是可以吃的,而且,因為它是一味中藥,所以,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呢!不過,掃帚苗不能多吃,吃多了肚子會脹氣,對腸胃功能有影響。因此,不管它味道美不美,嚐嚐鮮就行。


老胡說三農


一是掃帚苗能做菜吃。掃帚苗在我國各地都有分佈,不但生命力強,繁殖能力也很強。一棵掃帚苗長成熟後,第二年會長出很多。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也可藥用,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適合便秘、小便不利以及各種皮膚病患者食用。所以,掃帚苗可以做菜吃。

二是掃帚苗有多種做菜的方法,我介紹兩種最常見的做法:

①涼拌。把鮮嫩的掃帚苗枝叉頂部掐掉,用開水焯一下,然後加入食鹽、香醋、蒜泥、生抽、香油和味精,拌勻後即可食用,涼拌掃帚苗的特點是鮮脆爽口。

②蒸菜。取鮮嫩的掃帚苗技叉頂部,洗淨後把水空幹,利用潮氣拌小麥面,然後放入鍋內蒸20分鐘即可。蒸菜有兩種吃法,一是涼拌蒸菜,可參照前面的做法;二是炒蒸菜,用食用油、大蔥、生薑,加適量的雞蛋和火腿腸,與蒸熟的掃帚菜一起炒,做出來的掃帚菜香嫩可口,百吃不厭。


心累力乏


掃帚苗是一種什麼植物,可能得有很多朋友不會知道。但這種植物在我們北方的農村裡卻很是常見,在我們這裡都叫它掃帚草、掃帚苗、或是掃帚菜。它愛在農田邊、空地,以及房前屋後生長,頗喜陽光。在乾旱、缺水、貧瘠的地方都能生存,對土壤和環境的要求不嚴,也幾乎不會招蟲害,自繁能力強,是藜科地膚屬一種草本植物,生態長相呈紡錘狀。它是一種天然生長而成的掃帚形狀的清潔用具。

從幼苗到生長期,整植碧綠毛茸茸的,莖基部半木質化,到了秋季成熟期,葉片會變成暗紅色,植株在秋季結籽之後會變的乾枯發黃,細小的枝條相當的稠密,而且韌性十足,這時候我們農人就會把它收割做成掃帚用來掃地,也有把它做成廚房裡用來刷鍋的鍋刷子,用著輕巧方便。

當然,這種植物能被叫做掃帚苗或是掃帚菜也足以說明它可是一種除了能作為清潔用具外,還是一株可食用的野菜。掃帚草的幼苗,營養價值非常高,植株的莖葉中含有豐富的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說是農村眾多野菜中含營養物質比較豐富的一種野草苗。

在農村,我們農村人對掃帚苗的吃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涼拌,在幼年期時掐它頂尖部分的莖葉,清洗乾淨後輕微的用熱水一燎,讓後隨之撈出來用涼水浸泡一會,然後再將其撈出來瀝乾水分盛入盤中放些精鹽、搗爛的蒜泥、醋水、香油進行攪拌之後就可以食用,吃起來清清爽爽,很利口的感覺,涼拌掃帚苗在盛夏時節是一道很難得的開胃野菜。

掃帚苗也可以焯熟之後,配上五花肉蒸包子,包餃子,掃帚苗菜能夠將豬肉的油膩吸附,吃起來沒有那麼的膩,就連飯店也有這種野菜包子出售,這也得益於大家對於掃帚苗菜的喜愛,也催生了人工種植的開發,能夠讓這種口感鮮嫩的野菜,成為源源不斷的食材擺上我們的餐桌。

掃帚苗的嫩葉和幼苗,可以直接炒食,或是做湯、炒食時可用花椒先入熱油中熗一下鍋,然後其爆出香味後再將嫩掃帚苗加入鍋中炒熟,然後按口味加佐料入味即可食用。另外掃帚苗也可以曬成乾菜吃通常是開水燙一下再曬比較好,掃帚苗做成乾菜易貯藏可留待冬天吃。


農嫂話農事


一,掃帚苗的基本情況

人們說的“掃帚苗”在植物學上通常指的是地膚和掃帚菜兩種植物。地膚是藜科地膚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掃帚菜是地膚的一個種下變型。

地膚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佈,多為野生,通常生長在溝旁、路邊、荒蕪場所;一些地方庭院有栽培。它的外形特點:高50-150公分,莖直立,分叉多,淺綠色或淺紅色,到晚秋全部變成紅色;幼枝有白色柔毛;葉窄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花兩性或雌性,花被片黃綠色;胞果扁球形。

地方的主要用途:第一,幼苗和嫩莖葉可以作蔬菜食用;第二,果實稱為“地膚子”,是常用中藥,具有清溼熱、利尿等功效;第三,成熟的植物體幹後壓扁可作掃帚用;種子榨油食用和工業用。

掃帚菜是地膚的一個變型,與地膚的區別是株形為緊密的卵形。在秋季通常變為紅色,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其他用途與地膚相同。

二,掃帚苗能做菜吃嗎,怎麼做好吃?

掃帚苗是一種傳統的野菜,食用歷史悠久。

食用部位的幼苗和嫩莖葉,老的植株不能吃。採摘時間通常在春季三四月。做法是輕輕焯水後做菜。在我們這裡的吃法有涼拌菜、

蒸食、

包餃子包包子、

做湯等,味道鮮嫩,沒有異味,特別好吃。根據有關研究測定,掃帚苗主要含有粗蛋白、銅、鋅、錳、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人們食用具有增加營養物質、充飢和保健身體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