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後開始反清,左宗棠會站在誰一邊?

一觀海聽濤一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首先說一下,天平天國覆滅後,當時存在的國內外形勢。從外部形勢來看,外國勢力其實還是想在中國國內扶持新的勢力,這種勢力是列強希望合作的勢力。要知道自鴉片戰爭以來,雖然清廷和洋人打打停停,打不過就議和。但是清廷一直都排斥洋夷對封建思想及制度的滲透。西方列強說到底是希望西方的意識形態能滲透到中國各階層,從而達到中國對西方的完全開放,從而保證他們在華利益,獲取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雖然鴉片戰爭後,清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具體到實處,多多少少都受到封建王朝的干擾。比如,詹天佑當年修建鐵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所建路段有沒有擾動龍脈、風水?涉及到老百姓家的祖墳?等等。所以,甲午戰爭失敗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也就意味著“自強富國”為目標的洋務運動宣告失敗。曾國藩作為封建思想的洗腦者,他不可能全部接受洋夷的思想,所以處於傳統理念和個人名節的考慮,他都不會與洋人合作去反清。

其次,早在咸豐四年(1853年)曾國藩攻破太平軍佔據一年多的軍事重鎮武昌。如此輝煌戰果換來的不是朝廷的喜悅,而是清廷的警惕與猜忌。從那時起,清廷已經開始對他有所戒備。在天京(南京)淪陷前夕,清廷在南京上游武昌、下游鎮江、淮揚戰場重兵設防,僧格林沁率領重兵坐鎮皖北就是為了防備湘軍作亂。而湘軍收復的兩江地區已經是滿目瘡痍,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家糧稅重地了。戰前戰後的兵亂和瘟疫致使人口減少8000萬。曾國藩名為兩江總督、湘軍統帥,但湘軍大旗下的30萬軍隊,他實際能控制的只有他的兄弟曾國荃的吉字營5萬人。兩江之地也不在具有和清廷對抗的經濟基礎和後備兵員了。

第三,內部矛盾。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之間就有糧餉之爭,基於之間的師生關係,李鴻章在曾國藩第二次索餉時,湊齊6萬兩白銀奉上,算是緩和了關係。但李鴻章和左宗棠畢竟沒有師生關係,再加上彼此都看不上眼,左李之爭一直延續到光緒年,最終以左宗棠的失敗告終。其弟曾國荃因為江西巡撫沈葆楨不供給糧餉,索性棄守宣城、廣德,故意放江浙戰敗的太平軍流竄到江西作亂,給沈葆楨添堵……曾國藩這樣的聰明人對此不是不知,漢人官僚之間的內鬥自古有之,內部都不消停,又怎麼和清廷作對呢?

第四,曾國藩本人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朱子理學等等,尤其推崇王陽明的思想。對於他這樣自幼受封建思想洗腦的人來說,造反是很難走出的一步棋。況且多年征戰,身心疲憊、身體漸衰,曾公是個有忠君報國思想的人,性格上也是心思縝密、做事謹慎、思想保守,所以他斷然不會去造反的。況且也有前車之鑑:當年吳三桂平定南明小朝廷,坐擁十幾萬精兵,最終興亂不也走的是自我覆滅的道路嗎?

綜合以上分析,曾國藩是不會去造反的,史實表明也確實是這個結果。即使他真的反清了,左宗棠也不會真的去支持他。

左宗棠早年中過舉人,但後來參加鄉試屢試不第。遂對朝廷的科舉制度心生厭惡,索性回鄉教書。但此人除了四書五經這些科舉之書外,別的方面可謂博覽群書,天文地理、史書、兵法都有造詣,且聲名遠揚。湘地官僚士族喜歡與之交往,那時的左公已經有了官場的朋友圈,入仕是遲早的事,只是他還在等待機會,準備賣個好價錢。機會終於來了,咸豐三年(1852年)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邀請出山抗敵。高手出招,果不尋常。太平軍圍攻三月未果,最終撤退。且此戰,還滅掉了太平軍的西王蕭朝貴(洪秀全妹夫),左公一戰成名。胡林翼舉薦他於曾國藩,曾國藩上書朝廷,為左宗棠求的一任知府之職。但左公嫌官小,不幹。從這就能看出,左宗棠此人極為自負,恃才傲物。舉人功名,知府職務已經算破例任命了。不過牛人就是看不上。後在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藩劃撥部分湘軍歸左宗棠指揮,讓他獨當一面。左宗棠攻克杭州後,曾國藩向朝廷舉薦,擔任浙江巡撫,終成封疆大吏。後期,左宗棠遂迅速崛起,獨樹一幟(楚軍)。說到底,他的政治進步離不開曾國藩提攜,但後來兩人交惡。天京(南京)攻破後,洪秀全的兒子、天平天國幼主洪天貴福下落不明。因下屬誤報戰況,曾國藩上報朝廷說發逆幼主戰亂中已死。這個時候,左宗棠做了件不厚道的事,找出來挑刺說洪天貴福在逃未死,並攻擊曾國藩欺君瞞上,誤國誤君。曾國藩一生深受封建倫理教育,名節看的很重,左宗棠的反戈一擊搞得他很狼狽。因源自下屬誤報,朝廷也未追究。從此後,兩人再也沒有書信往來。自兩人交惡後一直到晚年,左宗棠逢人說話離不開兩件事:一、自己平定新疆;二、抹黑曾國藩。直到曾國藩死後,他才心有愧意。畢竟他的仕途最初幸有曾公相助。平定新疆,除了胡雪巖,好多的糧餉也是曾國藩幫他籌措。他在送去的輓聯中,表示對曾公的敬佩。

綜上分析,左宗棠一生恃才傲物,剛愎自負。骨子裡沒有服過誰,尤其在湖口大戰後,湘軍水師盡失,曾國藩跳水自盡未果。左宗棠勸導曾國藩時,還把曾公大罵一通。同治元年,湘軍攻克安慶後,左宗棠曾密信曾國藩,暗有勸其造反之意,但憑左宗棠的高傲自負的個性,他也不會屈從曾國藩之下而去做背逆之事。再說他後來也曾因為天平天國幼主之事告發曾國藩,誰又知他是不是有意密信曾國藩以此做試探呢?畢竟以左宗棠的智慧,他已經看出天平天國大勢已去,剿滅發逆只是時間問題。而他一個入仕不順的人剛剛坐上浙江巡撫才兩年,再加上他在浙江的戰事越來越順利,會不會自己有些個人膨脹,而也要去試探下別人的野心會不會比自己還要大呢??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曾國藩最終沒去造反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而對左宗棠的性格和處事的分析,筆者也斷定即使曾公造反,左宗棠也不會隨波逐流而去附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