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對再生能源利用的對比

俄羅斯可再生能源主要組成部分是水力發電。該國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第六大生產商,俄羅斯有179 TWh的能源生產來自於可再生能源。俄羅斯16%的電力是由水力發電產生的,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總和不到1%。俄羅斯大約68%的電力來自火電和核能發電的16%。

中俄對再生能源利用的對比

再生能源的歷程

大部分大型水電站是蘇聯時代的產物,其豐富的化石燃料在蘇聯和俄羅斯聯邦,導致很少需要發展其他可再生能源。但是目前開始計劃開發各種類型的可再生能源,這是俄羅斯政府強烈鼓勵的。自2008年開始,俄羅斯總理Dmitry Medvedev呼籲把可再生能源在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比例中佔更大的份額,並已採取相應的措施,促進可再生能源在俄羅斯的發展。

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在俄羅斯屬於新能源,近年得到了相應的一些發展。然而,水力發電在俄羅斯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蘇聯時代。蘇聯水電的快速擴張始於1930,同時,蘇聯在1941建立了它的第一個裝機容量為100千瓦風力發電機,然而,1990蘇聯解體了,在當時,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65 GWh。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俄羅斯擁有當時最大的水壩:薩揚舒申斯克大壩。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2000開始,蘇聯和俄羅斯,又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傳統”的動力:熱,水力和核能。然而,在1986年,蘇聯政府又宣佈了新的能源目標,包括水電站建設以及小型太陽能和風能的利用。總體而言,蘇聯的能源政策主要集中在核能和火電,雖然可再生能源並沒有完全忽視。 但是蘇聯的解體阻礙了這些目標的實現。

現狀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之一,其中大部分來自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這些能源銷售佔了國家80%的對外能源貿易收入,這意味著國家很少關注可再生能源。俄羅斯擁有發電能力203 GW,其中44 GW來自水力發電,307 GW來自地熱,15GW來自風力和其他可以忽略不計的再生能源量。到了2009年,俄羅斯能源行業共產生992億千瓦時的電力,176億千瓦時是由水力發電站生產的。

中俄對再生能源利用的對比

俄羅斯再生能源佔比分佈

俄羅斯大致可分為3個區域: 歐洲區、西伯利亞區、遠東區, 其電力裝機容量分別約佔全俄電力總裝機容量的72%、22%、6%; 其電力需求量分別約佔全俄電力總需求量的74%、21%、5% 。

輸配電網絡

1992年,俄羅斯成立了統一電力系統, 全國77個地區電網中有68個組成了7個聯合電網。這7個聯合電網分別是:中部、中伏爾加、烏拉爾、西北、北高加索、西伯利亞和遠東。其中遠東聯合電網沒有與其它聯合電網相連,仍然是獨立運行。2001年1月1日,俄羅斯輸電線路的總長度為2665109km。 110kv以上輸電線長度和降壓變電站容量在1985至1990年期間平均每年增加11836km和1956萬kva, 在1990至1995年期間平均每年增加4256km和806萬kva。大部分聯合電網的骨幹網架是採用220~500kv電壓等級,只有西北和中部聯合電網中採用了330~750kv電壓等級。

水電

水電是俄羅斯使用最多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俄羅斯在水電利用方面有很大潛力。 俄羅斯擁有102個水力發電廠,發電能力超過100兆瓦,使其成為世界上水電產量的第五大的國家。 它在全球水力潛力方面也位居第二,但只有20%的潛力得到開發。 俄羅斯擁有全球9%的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和該國的遠東地區。 截至2005年底,俄羅斯水電站的發電能力約為45,700兆瓦,另外還有5,648兆瓦在建。 世界能源理事會認為,俄羅斯可利用的水力資源的潛力很大,理論潛力約為2,295 TWh /年。

俄羅斯最大的水壩是Sayano-Shushenskaya水壩,其裝機容量約為6,400兆瓦;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大壩(6000MW); 布拉茨克水壩(4500兆瓦); Ust-Ilimsk大壩(4,320MW)和Zeya大壩(1,330MW)。 近期的一些水壩項目是Bureya大壩(2010MW)和Irganai大壩(800MW)。 目前正在建設Boguchany大壩(1920MW),Zelenchuk大壩(320MW),Zaramag大壩(352MW)和Nizhne-Chereksky(60MW)。 RusHydro是俄羅斯最大的水電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水電生產商。 2010年10月,中國最大的水電公司中國長江電力和俄羅斯能源公司EuroSibEnergo簽署了合作協議,以擴大俄羅斯的水電能源生產並向中國北部地區出口能源。西西伯利亞發電公司計劃 2015年前開始在阿爾泰地區建設8座小型水力發電廠。

中俄對再生能源利用的對比

俄羅斯最大水電站----薩揚-舒申斯克水電站

2009年8月17日,Sayano-Shushenskaya水力發電廠發生爆炸,造成75名工廠工人死亡,13人受傷。聯邦生態技術局和核監督局的調查結論認為,管理不善和技術缺陷是造成負面影響的原因。 爆炸是由一臺29歲的渦輪機發生的,該渦輪機經歷了不受控制的過度振動。 自那時起,工廠運營商RusHydro的官員呼籲對水電廠進行更好的監督和安全。

地熱能源

地熱能是俄羅斯第二常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但佔能源總產量的不到1%。 俄羅斯的第一座地熱發電廠於1966年在堪察加的Pauzhetka建成,容量約為5兆瓦。 2005年地熱裝機容量約為79兆瓦,其中50兆瓦來自Verkhne-Mutnovsky工廠。 俄羅斯目前正在穆特諾夫斯基開發一家100兆瓦的工廠,並在加里寧格勒開發一家50兆瓦的工廠。 大部分地熱資源目前用於北高加索和堪察加的供暖定居點。 一半的地熱生產用於加熱家庭和工業建築,三分之一用於加熱溫室,13%用於工業加工。

2010年10月,俄羅斯能源部長謝爾蓋Shmatko表示,俄羅斯和冰島將共同努力發展堪察加的地熱能源。俄羅斯也在調查在千島群島發展地熱能源的外國投資的可能性。

太陽能

太陽能在俄羅斯幾乎不存在,儘管在該國有巨大的潛力。 第一家俄羅斯太陽能電站於2010年11月在別爾哥羅德州開業。俄羅斯太陽能的理論總潛力約為2213 TWh /年,經濟可行數量為101 TWh。 俄羅斯南部地區,特別是北高加索地區,太陽能的潛力最大。俄羅斯計劃到2020年建成150兆瓦的太陽能總容量。俄羅斯計劃在黑海建造一座新太陽能電廠,該電廠預計將在2012年開始運行。該工廠前期容量約為12.3兆瓦,由Rusnano和Renova建造。 太陽能風能有限責任公司和Rusnano也正在建造一個生產雙面太陽能電池板的工廠,這將能夠從雙面收集太陽能。 預計該工程將於2011年初完工,該工廠年生產能力約為30兆瓦。 Nitol Solar是俄羅斯最大的科學開發和生產太陽能產品製造領域的公司。俄羅斯和印度目前正在討論合資企業生產用於生產光伏電池的硅片的可能性。2015年,俄羅斯太陽能協會預測,至2020年,該國的累計太陽能發電能力將上升至1,500兆瓦。

風能

俄羅斯在小規模風能利用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從未開展過大規模的商業風能生產。目前其大部分風力發電位於人口密度低的農業地區,與主要電網的連接困難。據估計,俄羅斯風能的總潛力為80,000 TWh /年,其中的經濟可行性約為6,218 TWh /年。這些風能潛力大多存在於俄羅斯的南部大草原和海岸,儘管在許多這些地區人口密度低於每平方公里1人。人口密度低意味著現有的電力基礎設施很少,阻礙了這些資源的開發。 2006年,俄羅斯風能總裝機容量為15兆瓦。到目前的俄羅斯風能項目的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700兆瓦。俄羅斯風能協會預測,如果俄羅斯實現2020年能源可再生能源4.5%的目標,該國將擁有7GW的總風能。

2010年,宣佈在亞速海的Yeisk建設風力發電廠的計劃。 預計初期容量為50兆瓦,一年後將達到100兆瓦。 德國工程公司西門子於2010年7月宣佈,在總理安吉拉默克爾訪問俄羅斯之後,將在俄羅斯建設風力發電廠。到2015年,該公司希望在俄羅斯安裝1,250兆瓦的發電量。

對中國再生能源市場的啟示

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制包括配額總體目標、配額指標分解、證書交易體系、懲罰措施等。2016年3月3日,我國能源局發佈了《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 此次《指導意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然而它的出臺卻標誌著我國在近期、甚至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逐步推進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指導意見》一方面指出落實各方責任,另一方面指出建立監測和評價制度,從而使此項政策在規劃、實施、檢查這三項工作之間形成閉環管理。《指導意見》對各方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和政府主要負責做好規劃,制定本地區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指標,並督促本地區發電企業完成指標。同時,明確可再生能源電力接入、輸送和消納責任,建立確保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激勵機制。國家能源局則對權益火電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發電企業,所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和生產的情況,進行一年一度的監測評價。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會同統計部門,按年度監測本地區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可再生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三個關鍵指標,並上報國家能源局。各電力交易機構、各電網企業、各發電企業按月向全國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系統報送相關數據,國家能源局按年度公佈監測和評價結果。

總體來說,根據國際經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最終是需要基於市場機制的建設。然而,現階段我國還不完全具備可再生能源發展所需的市場化條件,“中國式配額制”與“統籌規劃”的有機結合,將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途徑。可以預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將迎來重要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