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多地出现零新增,治愈出院人数较快增长……种种现象表明战疫曙光初现。当然,现在远没到乐观的时候,还必须保持临深履薄的心态。

一方面,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就目前来看,对疫情控制力度增强,但是国内外、湖北省内外,情况分化,随着经济社会活动增加,聚集性疫情仍有暴发可能;另一方面,如何推动有序复工复产、让经济稳增长很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正是基于以上情势,23日会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首先,我们要对疫情形势的复杂要有充分认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日前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一个病。因此,需要破除速胜意识和因旷日持久而滋生的懈怠情绪,持之以恒地做好人员、物资等储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无备而战。

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做好防控是前提,但防控也不是工作的全部,尽管因疫情防控需要,采取限制人员流动等一些果断措施势在必行,但正如习总书记在23日会上所说,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两大要务:一是完善差异化防控,努力降低疫情影响;二是运用辩证法思维,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一起统筹规划和落实。

“差异化防控”之下,既避免了“一刀切”,也防止了大意松懈,在确保全民合力抗疫的同时,也为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基本保障。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难度之大则不言而喻。疫情的预警、反应、防控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大量资源,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推动复工复产、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无疑是对一个地方领导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治理能力的综合考察。

按照中央精神,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是眼下多数地区的当务之急。复工复产,企业是主体,但鉴于防控的要求,政府也责无旁贷。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府首先要竭力清除复工复产的障碍,其次还要耐心倾听企业诉求,贴心做好帮扶。

最近全国各地推出了不少复工复产的措施,如运送异地务工者跨省返城复工,广东开通跨省“点对点”专列,浙江杭州则包高铁……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