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总是容易发脾气没耐心,导致亲子关系差,该怎么办?

吴蕾l亲子情商


现在的孩子都是蜜罐里长大,而且又聪明,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所以在和大人意见相左的时候就爱发脾气。

我们不能一致打压,因为喜怒哀乐都是每个人的正常发泄,只能从理解角度出发解决。

比如我儿子从小脾气很臭,有一次吃排骨发现上面有肥肉,就哭闹着把筷子扔得老远。爸爸说不许发火!可那时他才两岁,除了吓着他外根本起不到作用。

还有一次抢小朋友的玩具,非要说人家的是他的,人家不给他就哭闹着拿扫帚去追打人家。奶奶抱住他,骂他批评他,更是加倍惹怒了他,转过头就咬了奶奶一口。

在我们小区里面大家都说哇,他家那个孩子啊,又可爱又蛮横。是的,他聪明活泼,语言丰富很招人爱,小孩子们都爱跟他玩,可是就是这个脾气太冲太火爆。

我仔细地想了想分析又分析。我明白了问题所在:一是他有一种无知的哭闹;二是他的脾气太急,他心里因为难受所以发怒。可是人之初,都性本善,只要好好引导,我相信他会变温和的。

于是我用他能听得懂的方法教他。我和爸爸演戏。我演妈妈,爸爸演儿子。我们把他发脾气扔筷子的场景重演给他看,然后问他刚才爸爸扔筷子的样子凶不凶?可不可怕?坏不坏?

他说坏。这样他心里真正的明白了对错了。我再给他讲了道理:好像有一天,宝贝你也这样扔过筷子发过火哦?是不是也错了?没关系,爸爸妈妈最疼宝宝啦,以后宝宝也要疼爸妈,不能对爸妈乱扔筷子乱发脾气哦,那样就是坏人了哦。

他听懂了但不会一下子就能改变。在又要发火的时候,我就在一旁提醒他,宝宝又想发火又想变得很凶很坏了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发火了,就会慢慢冷静下来。

就这样,每次他发火我们都不和他硬碰。等他冷静了重演他发火的样子,告诉他乱发脾气会气哭妈妈,乱发脾气像一只咬人的恶老虎,没有人愿意做恶老虎的朋友的,因为大家都怕被咬。

上了幼儿园后,小家伙学会了和同学和睦相处,老师家长两边教,他变得温和懂礼多啦。而且情商还挺高的呢,特别理解别人的内心和需要,是个小暖男😜😜

所以,面对乱发脾气的孩子,我们要先理解他。我们不要去硬碰硬的镇压,不要把他心里的火气燃到更大。先让他冷静,然后让他明白错在哪里,明白发火带给别人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就优秀,而是被家长培养得优秀的。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重视“理解”二字。


木木冰清


一个孩子已经够让人头疼了,更何况两个呢。可以想象一下,我每天鸡飞狗跳的生活。之前看过不少育儿文章,说跟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成长很不好,我也知道那样不好,但真的忍不住。每次发完脾气,自己还后悔,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忍,但下次还是忍不住。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老大俩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老二围着客厅乱转。每次吃饭都是我发脾气最多的时候,也是我后悔要俩孩子的时候。现在,因为疫情天天宅在家里,已经快一个月了。孩子们倒是适应了呆在家里的日子,我是快疯了。尤其是元宵节过后,老公开始在家办公。一个人俩娃,不仅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还要他们不要去打扰他爸工作。难死了,发脾气的次数更多了。唯一欣慰的是,老公可能也是看到了我一个人的辛苦,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帮忙照顾孩子。亲子关系的好坏,跟大人的容忍度有很大的关系。尝试着对孩子大度一些,毕竟他们还小,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娟姐畅聊


面对熊孩子,我想大部人的人都会容易一秒就暴躁的。

毕竟谁都忍受不了他晚上12点才睡,第二天7点准时跳在你身上,然后午睡是想也不会想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翻箱倒柜那就是在乱蹦乱跳,搞得楼下隔三差五就来投诉一下。

我也很崩溃。

但是经历了多次的崩溃之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相信很多人都对你说过一句话:小孩子就是调皮的嘛,他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的你才害怕呢。

然后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怎么想的?我以前都是这样想:不,我就是想他一动不动!

但是,当他发烧40.2度告诉我“妈妈我头疼我不想动”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他可以动若脱兔。

当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他安安静静地一声不吭,等我回过神来发现他把家里弄了个底朝天顺便涂了几面墙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他刚才在大吵大叫起码可以早点引起我注意。毕竟,孩子静悄悄,定是在做妖。

而更重要的是,我以前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点:好奇是所有人的天性!

街头围了一堆人,你会好奇地走过去看看。

抖音刷到个悬疑的故事,你会好奇地去关注下集。

凭什么我们要去要求几岁的孩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没有好奇?

孩子翻箱倒柜,弄得家里乱七八糟,我们可能瞬间就河东狮吼,但是细细想想,如果我们有能力给他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他提供更大的玩具室,那么他大概率也只是把他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积木里面混杂着数独,蜡笔里面藏着糖果,但是,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我们没有黄圣依他们家的实力,想滑雪就造雪道,想滑梯就建高楼,那实际上我们也不是那么完美的父母嘛,又何必介意自己的孩子有那么一点不完美呢?

很多时候我们对着孩子发脾气,不是因为孩子做的事情有多离谱,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是气自己的不争气罢了。


拾欢堂


我是6岁娃妈,也经常对娃发脾气。

每次发完脾气又会后悔……

后面自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对娃发脾气,其实跟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当自己比较疲惫、烦躁、焦虑或跟娃爸关系不好的时候对娃发脾气的频率就高。没办法,现在的女性实在是太全能了,又要挣钱养家,又要带娃学习,还要收拾家务。

其实我们的孩子真的很大度,不管我们怎样跟她发脾气,她依然最爱的是我们!

一直在努力克制,努力学习,不要轻易对娃发脾气。希望以后我能做得更好!



水盈阁主


首先应该看到,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偶尔发泄情绪是正常的。如果总是发脾气,就要分析原因了。一般来说孩子发脾气有三种情况,一可能是孩子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做自己的事,冷落了他;二可能是孩子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发泄不满,向家长撒气;三可能是以前带孩子过程中,过分的溺爱、呵护,让孩子形成了一发脾气就能满足个人的愿望的思维定势。所以出现了孩子发脾气的情况,要具体的分析原因,采取合适的对策。面对发脾气的孩子需要做到三点:一,对孩子不吼、不骂、不打,冷处理,让孩子平静下来;二,分析情况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发脾气是由于家长的原因造成的,家长应该表达歉意;三,对孩子提出要求。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向家长提出个人的想法,而不要是随意发脾气。做了这样的处理以后,不仅亲子关系会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爱发脾气的孩子也会转变成乖孩子。


牧野梦语


其实面对小孩发脾气,咱们除了教育观出了问题以外,还有孩子身体的原因,中医认为,身体失衡的不同状态都会让人脾气大,比如阴虚就会生内热,体内有虚火,人就会烦躁,爱生气,肝气不舒的时候也会莫名其妙发火。作为父母不要埋怨孩子脾气大,首先咱们从自身做起调整!



向日葵


首先想一下你为什么要发脾气?因为孩子的哪一件小事你发脾气了?这件事值不值得你发?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在一个你为什么不敢随便的和你的同事,领导发脾气呢。

想清楚这些问题基本就可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专制型的家长了。现代教育孩子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就像刚才问你的几个问题就包含了教育孩子的关键点: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耐心,给他自由(不妨把你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抛弃一切成人思维和他相处,试一试)换角度思考,做民主型父母。


农人海港


1.亲子沟通:59%。双独父母会亲吻孩子,说“我爱你”。

2.亲子陪伴:54.9%。双独家庭陪伴孩子时“非常耐心”或“比较耐心”。

3.职场或全职妈妈做决定时,都愿意听取孩子意见:近3成。全职妈妈更认为“非常需要”征询孩子意见。

4.与孩子意见不一时,42%的80后父母、34.6%的90后父母会与孩子共同决定。

不过,父母们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宠溺教育”,因为过分溺爱带给孩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视的。

要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牢牢掌握以下技巧:

1.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父母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准备好长大成人。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者和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

①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孩子有什么问题,不要迫不及待地当起“法官”,判定错误并且实施惩罚,而是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②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拉拉队”的力量,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③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2.亲子沟通的技巧

留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例如用餐和休闲时。别太唠叨,多听孩子说,当孩子“安全”的诉说对象。

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赞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肯定。

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发火,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和压力。清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并保持一致性,让孩子有“法”可依,这样他们就会更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做。

3.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私人领地

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好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和私人领地之间的平衡。

这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这对越来越独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不要时时盯着孩子,事事替孩子做主,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他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做想做的事。

在这样的亲子关系当中,给孩子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当他明白你也有退让的时候,孩子会更明白,所谓爱和信任是什么。

4.做真人,不要做超人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值得信赖、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父母就应该做好表率,让孩子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你身上的这些闪光点。

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和缺点要承认,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歉意。告诉孩子,父母跟他们一样,正在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 再这样吓唬孩子,伤害远远超乎你想象 》



小灿啊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发脾气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家长平常应该用平和态度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的骂,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自卑,孤独和暴躁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缓和这种关系呢,以下观点可以参考:

1.发脾气之前想想后果,你怎样向他发脾气的,他将来也会学你一样对身边的人发脾气

2.多阅读亲子关系的书籍或者文章,咨询心里学者分享的真实故事,从别人的故事中释怀自己的情绪

3.多沟通交流之间的关系,如果能以朋友的方式相处会更轻松,这种方式就是放养,对于脾气爆炸的家长非常管用



暖拍小小宝


孩子闹脾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他心里有想说的。易怒行为的背后是孩子在告诉我们:他需要被满足。

宝妈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首先应该知道孩子为什么闹脾气?

1、 需求不被满足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时候会发脾气,那么,家长们可以针对这个原因来和孩子沟通,为什么他非得父母满足。是脾气不好,无理取闹,还是我们真的应该看到,孩子心里的渴求。

2、 不被认同,以此获得认可

家长越觉得孩子不乖不听话,没有别人家的小孩儿优秀,孩子就越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叛逆的心理会激增。这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得不到认同,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因此,他要通过“闹腾”来让父母看见自己。

孩子闹脾气总归是我们带孩子最经常遇见的问题,正如宝妈所言,我们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好妈妈,不想和孩子关系不好,该怎么办呢?

1、 巧妙利用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不是不满足,而是告诉孩子我们可以答应他,但是有条件。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给予孩子信心,让他觉得妈妈这样的想法不错,自己赚到了,他自然而然会在下一次的行动里多积极一些。

2、 在孩子冷静的时候和孩子交流

孩子越烦越不想和我们讲道理,这在我们吵架的时候也是一样。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冲突,家长们不要在情绪冲突最严重的时候和孩子讲道理,等两个人都冷静下来了,孩子平静了再说,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