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社會需要更多於丹這樣的學者,讓經典走出象牙塔,以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去,惠澤社會和人民!——湯一介

她通過《百家講壇》上通俗幽默的講述成為了人們熟知的學者,開設的專題解讀也在短短七天之內爆紅,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與追捧,成就了一種狂熱的"于丹形象"。

她一度被譽為國學大師,但後來卻遭到了萬人的唾棄,甚至在她到北大開講座的時候還被北大學子公然趕下了講臺。與之前她在百家講壇、被公認為國學大師時的風光無限相比,如今褪去光芒的于丹卻顯得默默無聞,而這一路上她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意外追捧,國學大師

其實,這都要從她的活與學習經歷開始說起,于丹的遭遇與她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于丹出生於書香門第,受到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耳濡目染中的于丹自小也飽讀詩書,對中華文化及古詩典籍也有著一定的瞭解。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即使是這樣,于丹獲取到的知識也是遠遠不夠的,這並沒有專業學術是深入的研究。而且,于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廣播電視形態學與廣播電視頻道研究。在傳統文化的研究上,于丹卻沒有把它當作是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而且她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也是因為因此偶然事件造成的結果,而並非是出自她的初衷。

但其實,我們都不能否認于丹在她的研究領域中的表現,無論是在電視廣播還是在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上,于丹作出的成績也是讓我們有目共睹的。她也善於將她所有的研究領域結合起來,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也作出了貢獻。

其實,于丹最初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是因為她在《百家講壇》上的精彩講述,這也有了她國學大師稱號的由來。在2006年的國慶假期時,《百家講壇》連續播出了七天的于丹專題講座,她通俗生動、幽默風趣的講述風格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同時,于丹也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了一個知識淵博、滿腹經綸的才女形象。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浮華炒作,名聲大噪

一時之間,于丹很快受到了世人的追捧,在國內很快掀起了一段國學熱潮。于丹不僅僅對於傳統文化頗有研究,其實她還致力於促進傳統文化的推廣,她說:"讓經典走進千家萬戶屬於人們享受文化平等的權力。"同時她還利用媒體與書籍、以及專題講座等方式向世人普及傳統文化,不僅僅讓更多的人對於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更吸引了一大批人愛上了傳統文化。

在短短的一年內,于丹就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普通學者成為了社會公認的國學大師,雖然這裡面少不了她自身能力的因素,其實在她成名的路上還存在著諸多外界因素的干擾。諸多偶然,運氣在她成名的路上佔據了很大的原因。

2007年,于丹一舉成名,她也趁熱打鐵,趁著自己的熱度前前後後出版了不少書籍。于丹當時的書也很暢銷,甚至她還憑藉著自己超高的版稅深入登上了作家富豪榜。在各方媒體的炒作之下,于丹更是名聲大噪,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心浮氣躁,歸於平淡

在媒體的炒作以及群眾的呼聲之中,于丹的名氣越來越大,這反而使她變得心浮氣躁起來。其實,國學研究本來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般人沒有很長時間的研究上難以取得成果的,而且國學大師的名號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的。

于丹的成名就像是一場絢爛的煙火,在人們狂熱而盲目的追求之後,這短暫的綻放還是終究歸於平淡。其實,雖然于丹每一次的演講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天花亂墜,但與其說她是一位國學大師還不如說她是一位優秀的講師。她本身就是一名教授,講授知識本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在於丹短暫的浮華消逝之後,人們漸漸發現了她的平凡與原本的樣子。

雖然于丹一度被熱捧為國學大師,但是他在學術界卻是資質平平,也沒有作出過突出的貢獻。于丹的教育經歷也普普通通,也並非科班出身,與界內真正的大師上無法匹敵的。真正國學大師的養成,沒有經過多年的積澱與研究上難以做到的。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再加上天花亂墜的講述,其實也從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她知識的淺薄與不足。慢慢的,她失去了人們盲目的追捧,在一切都歸於平靜之後,人們也逐漸發現在於丹的誇誇其談之後,也隱藏著一個資質平平的講師。

萬人唾棄,批判之聲

此外,雖然于丹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其實她更注重的是其背後的商業利益。

不得不說,于丹是愛錢的,她除了講述知識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則是為了追求錢財與名利。在這樣的空有虛名的背景下,于丹趁著自己的熱度也猛賺了一筆,這樣的行為自然迎來了不少學者專家的批判。

著名學者楊念群先生就曾經對於這種顯現保持批評態度,他說:"如今有些文化人,學術業績不足以道,而在社會上卻如魚得水,不過主要得力於一種"時間差",另加一些極好運氣而已。"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的確,于丹的成名有著很大的運氣因素,通過媒體的推銷、人們的盲目追求,其實國學大師的稱號對於于丹來說也是空有其表。當這樣一種類似於網紅經濟的熱潮很快消逝後,人們也逐漸看清了浮華背後資質平平的于丹,自然也放棄了對她的崇拜。再者,于丹推銷自己,大肆回去經濟利益的行為也公之於眾,人們對她也漸漸開始了批判與唾棄。

漏洞百出,轟下講臺

早有學者發現了于丹的問題,對作出了批判:"漏洞百出,一分鐘一個硬傷。"甚至當于丹在北大講座的時候,她也沒有改掉她漏洞百出、天花亂墜的毛病。而北大的學子自然個個都是十分優秀的,他們很快就發現于丹講述的錯誤,在北大學子的一番嘲諷唾棄之下更是將她公然轟下講臺。

從7天講座確立國學大師形象,到被北大學子哄下臺,于丹怎麼了?

正如學者說的那樣,于丹的成名離不開運氣因素,但這樣的成名方式上難以長久的。從熱捧的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甚至到北大學子公然轟下講臺,在於丹的這段遭遇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只有在真才實學的支持下才能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