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一句话“得病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你听到了是什么感觉?

新视界新观点


怎么说呢,如果我是子女我会尽全力救治,但会给我子女留够近三年的最低层次的学费生活费。如果我是长辈,我就事先告诉他们放弃治疗,人这一生都是要走的,早晚都一样,多活一天就会多受一天罪。何况这个世界我在最好的年华已经做了所有我想做的事情,已经没有遗憾了。


姝文


2014年,我母亲因肝硬化大出血,在华西医院急诊科icu,每天治疗费不低于2万,住了4天,都是对症处理,通过自己的努力转进了消化内科重症病房,医生才开始检查出血点和找治疗方案,通过介入治疗对出血点止血,但是做了止血后依然每天出血,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书,同主任探讨,主任的意见是95%的可能性都救治不了,当时我妈妈最亲的两人,她的亲姐姐(只有两姐妹),我的亲妹妹(只有两姐妹),都劝我放弃治疗,我坚持了,因为还有5%的希望,我不愿意我的后半生活在后悔和内疚中。直到住院25天,终于止血了,也不知道是药物起作用了,还是上天可怜我,我母亲是外省新农合,自费的费用用了25万,现在我妈妈特别好,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次决定,我母亲自己都没有放弃,我没有放弃的权利,另外现在我们全家都挺好,所有的欠款已还完,车子,房子什么都有了,因为通过这件事,我得到我身边太多的人的支持,非常感谢身边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孝顺……孝才会顺。


舒心


这就是现实,我父亲得病那年70岁,食道癌中晚期了,家住农村,去的省城做的手术,手术费用都是姊妹几个凑的,仅在省城就花了近3万,03年在农村我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后来又回县医院花了一万多,这已经是不能借的也去借了,实在没办法了就回来了,在家里继续治疗,好在老父亲乐观的过了3年,再去检查已经转移了,我的心凉透了,无奈,无助,无力,无钱,只能在家挂吊瓶。平时的各种教顾就不说了,尽量减少父亲的病痛,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父亲走了。过后听到母亲的一句话让我遗憾终身,父亲叫着我的乳名说,孩子这是不想给我治疗了。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就哭了大声的哭了,我不孝,我无能。直道现在我都害怕提及关于父亲的事情,我不能原谅自己,一切悔之晚矣,我能改变什么,现状?命运?在农村?


高处不胜寒72445644


治与不治,应该就家庭和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定,也取决与病人的态度,当然,每个人得病后,都想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愈,但是对癌症,还是要理智决定。

小时候,外婆曾说过村里的一位老人,六十出头,有一次感觉胃疼,儿媳妇就带着老人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老人得了胃癌需要手术治疗,老人闯了进来,让医生告诉他检查的真实情况。

当医生告诉完他实情后,老人问,手术后我还能活多久?最多一年,医生说。老人说,我不做手术,你给我开点止疼药就行了。

老人有五个孩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当女儿们知道老人得病的事情后,都拿来了钱让老人听医生的,老人说:我知道你们都孝顺,但是你们赚钱都不容易,再说了你们还都有孩子,孩子们更需要钱,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老人的一翻话,说的儿女们流泪满面,两年后,老人走了,那天村里的干部和群众,都自发的来送老人。

两年前,听一位装修工人说,他表弟的媳妇得了直肠癌,那时候表弟媳妇刚二十六岁,有一个一岁半的女孩,为了治病,他表弟到处借钱,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才把媳妇送上了手术台。

一小时后医生出来了,告诉他你媳妇明天可以办出院手续了,他以为手术很成功,医生又说,她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无法手术。

出院一周后,他媳妇走了,他家没了,房子也没了,还欠着二十多万的外债,年迈的父亲经受不了打击,在他媳妇走后一周后,也撒手人寰了。

每个人都不忍看到自己的亲人离去,但是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而理智的来解决,我觉得,在今年这个疫情结束后,我们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

生命比钱重要,健康才是硬道理,只有健康快乐的活着,才能不让亲人们来纠结这个问题,你们说呢?





东方心灵驿站


我最体会生老病死的感受了,没有钱,命还真不一定能保住!我国家机关单位事业编高级工程师,2017年春一场大病全瘫痪两年,当天进icu,在重症监护室呆近半年花费五十万还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刚刚能自助呼吸,不能讲话,活动,一切需要别人照顾。康复一年,医院住了两年共花费医药费100万,职工医保报销75%,我自己卖了一套房子看病,现在病好了,同事,家人都说我的命值钱。


毛很好


妈妈脑梗住院,其中一项治疗方式是:医生给用的针灸治疗仪,一次60多元,一个病房四个人,每人每天2次。一栋楼病人未知(其他费用这里就不提了)。但这个设备我同事买了一个最贵2300元。妈妈住了半个多月舍不得花钱,还没好就要求出院了。真的不能想,设备有损耗,到这种收费计算方式,真心负担不起


汉江壹剑


非常在理,13年我父亲癌症明知道治不好,为了让良心过得去花光所有积蓄,钱花完就出院,没有寻求任何帮助,也不向别人借一分一毫,没有现在的水滴筹。本打算买房用的钱结果一场病全归零,只留下一张2.75元的银行卡给我们兄弟。


来自三甲地区


我过年查出来脑袋里长了个东西,因为疫情原因挂不上北京天坛医院的号。现在还在家保守治疗,想过过疫情去医院,我提前跟老公说好了如果是不好的病就不治疗。我不想看到我最后没了,家里钱花没了负债累累,让他们爷三个日子艰难。想想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我也舍不得,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不想拖累他们。


一朶太阳椛


没有人会抛开感情理智的选择看着亲人痛苦的离世…除非是感情不到位。我母亲当时得了恶性度很高的肉瘤,医生跟我们说这肯定没得治,但最后的时光我们还是尽可能的让她减轻痛苦,不那么难受。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没有关系……否则我的后半生每每想到我母亲,我夜不能寐


一点点忧伤的小竹纸


其实有办法避免的。

相信多数人都参加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报销比例应该有50%-60%吧。问题是,报销后自费部分也让很多不幸患病家庭无法承受,也就出现了“治病家破人亡;不治病人亡家不破”,其实家庭顶梁柱要是折断了,和家破人亡的区别也就不大了。

如何避免?补充商业保险是一个目前看最有效的办法。声明一下:我不是推销保险产品。我仅对保险认识有点心得。

保险类产品有很多种,寿险:你的命值多少钱;理财险:一种投资形式;万能险:有理财功能、医疗功能、寿险功能等;健康险:补充医疗:意外险:遭受意外时的保障等等。太多产品,不一一例举。

我认为,寿险适合那些收入高又不想投资理财,或想为子女留些财产。因为将来很有可能开征“贵产税”,可以避税,仅此而已。

理财险自从资管新规出台以后,所有产品不允许刚兑,受到严格管制,这种产品收益辨识度难度加大,没有专业投资水平最好不要碰。不要听信所谓的宣传,不赞同如我一般小百姓购买。

万能险就不用去考虑了,很不适用,这种产品是为对保险产品不甚了解群体量身打造的。想少花钱,还想多办事,最后顾头不顾腚,一但发生理赔,会大失所望。这种产品是因为有那么个群体存在,有点保险意识,又不明白保险的真正意义所在,想买,还想少花钱或着能返本。因市场受众太多,倒逼保险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而拼凑出来的产品,保险功能意义大打拆扣。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不伦不类产品市场销售最火爆,我对此哭笑不得。

我认为,真正具有保险功能和意义的产品有两个。一个是补充医疗保险也称健康险;一个是意外保险,有人身意外和财产意外两类。

着重说一下补充医疗。

这种产品,是对社保不能报销部分进行补充的险种;没有参加社保也可以理赔,只是保费相对高一点,免赔额高一些 如果保额超过100万,免赔额大至得1万元;很多产品除去免赔额一般都是100%理赔,包括一定期限内的门诊费用。这种产品对于不算富裕的家庭非常重要。如果得病花个3万5万一般家庭还是能承受得起;如果需要上百万几百万谁还受得了啊。一般200万到500万的保额,年龄在0-60岁之间,保费一年大概也就200-1000元左右,费用根据年龄有所变动。这个费用有多少人真的承担不起?一天挤出3元5元就够了。很多人心疼钱,又抱侥幸心理,事到临头时悔不当初。想开点,就当这是一种慈善,即使自己真的幸运无需理赔,就当“烧香拜佛”保平安了。

购买保险的注意事项:

一、保险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前提是身体健康,如果得病了再想买,对不起不卖了。所以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身体健康时购买。

二、如实告之,不如实告之的话,一旦发生现赔,会很麻烦。比如女性在医院门诊做B超,检查出了“疾瘤”后再买份保险,过了等待期后进行手术治疗。理赔的时候一定会遭到拒赔。现在,保险公司和各医院联网,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什么时间,什么医院,做过什么项目检查?一目了然,保险公司会让你提供当时的检查结果。高兴了不赔你,保费白缴;不高兴扣上“骗保”帽子。

再说说人们常说的“保险公司是大骗子”。这其实都是保险经纪人或丛业者不能如实告之产品详情造成的。保险丛业者,为了卖出产品,不该说的地方说多了,该说的地方省略了,目的就是为了业绩。但是,有保险合同,从业人员再有过错,不是有合同在吗?合同上你不是签了字吗?法庭上,合同才是硬伤!

如果说是骗人,还有待商榷。被扣上骗人的大多是“寿险、万能险、理财险”等险种上。保险产品有个特点,缴费期限都比较长,有10年、20年、30年,也有终生的。以30年为例,每年缴费6000元,保额30万;5年后你想退保,共缴费3万,一般常人认为至少退我3万吧?事实呢,这里保险业务员佣金可能就高达6000元,然后还有保险公司均摊的运营成本,这些钱已经花出去了,还能给你退回去了吗?签约期30年,5年就不干了,是违约不?这5年中,一旦出险发生理赔,保险公司是不是得赔你30万?如果大家都这样想保就保,想不保就退保,保险公司不得赔死吗?违约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这是合同法约定的,受法律保护。如果保险公司骗你,到法院起诉,如果法院判决原告败诉,那就不能说保险公司是“骗子”。现在法治社会,法律会保护这骗子吗?很多人都说被骗,为什么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呢?当然,保险公司在法院败诉的情况也有,大多是交通肇事类案件。所谓大骗子的说法,一般都是在退保后,应“心情”而生的。

意外险就不说了,手机打字太费劲了。

表达能力有限,希望对困惑者有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