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A柱、B柱、C柱分别起什么作用?

易红青


A柱指的是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我们驾驶员经常会有A柱的盲区,所以对它也最熟悉。B柱指的是前后门之间的立柱,这一块是安全带的固定柱子,C柱一般是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

这个ABC的命名顺序,其实就是按从前向后的顺序排的,A柱和B柱撑起了驾驶仓,在碰撞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A柱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着驾驶仓的变形程度,但A柱也不是越大越好,A柱所造成的盲区,是我们在驾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

B柱主要是对抗侧面撞击伤害的,C柱则关系侧后方的碰撞。

简而言之,对于汽车来说,这三根柱子非常重要,关系整车的刚性和安全性。


新司机必备宝典


我们站在汽车的侧面看,会发现车顶与车身之间是通过六根柱子连接在一起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汽车A柱、B柱、C柱。很多人会觉得很好奇:这几根铁柱子不就是支撑一个汽车顶棚嘛,为什么做的这么粗壮结实呢?难道它们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你想的没错,这几根柱子,对汽车的作用非常大,并且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分析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大家知道,现在的乘用车车身都是具有溃缩吸能功能的安全式车身,它的特点是两头软、中间硬,在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舱和行李舱会溃缩吸能,而乘员舱要求坚固无比,在发生事故时不会变形,以保证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在实际应用中,比如丰田的GOA车身,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车身等,大众T-ROC车身等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在实际应用中,比如丰田的GOA车身,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车身等,大众T-ROC车身等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

我们来看一下车身的具体结构。现在的乘用车基本都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它的特点是特点是没有独立的车架,整个车身构件全部参与承载,车身主要由底板、骨架、内外蒙皮等组焊成刚性框架结构,大致可以分成发动机舱、乘员舱和行李舱三大部分,主要的受力部件就是“四梁六柱”,即两个前纵梁、两个后纵梁、两个A柱、两个B柱、两个C柱。由此可以看出,汽车的A柱、B柱、C柱是承载式车身乘员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上主要的受力部件,因此对它的要求是极高的。

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汽车A柱、B柱、C柱的作用。

首先来看看汽车A柱。所谓的A柱,是指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位于发动机舱与乘员舱之间。汽车的A柱除了起到连接车顶与车身的作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前部正面碰撞中首当其冲,起到保护乘员舱不变形、防止车轮、悬架等侵入乘员舱的作用。

汽车在发生前部碰撞时,首先由车头前部的防撞钢梁受力吸能,然后两道前纵梁溃缩吸能,剩余的碰撞能量会传递到乘员舱上,首先由A柱承接,并将它们分散传递到整个车身。在这种情况下,A柱起到的作用极大,它首先要保证自己不变形,保护乘员舱的完整,然后要传力。在汽车的碰撞试验中,A柱是否变形是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它一般都使用高强度的钢板冲压而成,一些对汽车安全比较重视的车型还会使用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来制作A柱。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比较有趣的事。美国的IIHS有一个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试验,用来检验乘员舱对驾驶员的保护。在初期的测试中,所有的车型无一幸免,都出现了A柱变形、悬架和车轮侵入乘员舱的情况,被判不合格。这个信息反馈给汽车厂家后,各大车企都进行了整改,在随后的测试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成绩。突然有一天,IIHS神经搭错了弦,又做了一个副驾驶侧的25%的偏置碰撞试验,结果你猜怎么了?绝大多数的车企都合格了,但是在以前试验中经常得高分的某岛国车企却没有合格,这令围观的吃瓜群众大跌眼镜。后来IIHS 详细分析发现,原来这家车企生产的汽车,两侧的A柱竟然使用了不同强度的钢材!这真的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案例了。

对于汽车A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它造成的盲区。由于它在碰撞安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都设计的比较粗壮,但是也由此给驾驶员造成了很大的视觉盲区。为了消除这个盲区,车企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采用镂空式A柱、增设三角窗、在A柱上加装流媒体摄像头,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更多的还是需要驾驶员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再来说说汽车的B柱。所谓的B柱是指汽车前后门之间的那根立柱,它在汽车上“顶天立地”,上支顶棚,下接地板,就像汽车上的中流砥柱。事实上它也确实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提高乘员舱的强度和刚性以及应付侧面碰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能量会直接作用于B柱上。如果它的强度不足,在碰撞中变形或者断裂,外部的物体会直接侵入乘员舱,对车内的乘员造成威胁;另外乘员舱发生了变形,会压缩车内乘员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增大他们伤亡的几率。在汽车的碰撞试验中,B柱的变形量也是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前段时间某车型在侧面碰撞实验中发生了B柱断裂的现象,这就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了。一般汽车的B柱都使用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来制作,它可以说是汽车上最坚硬的部分。

在某些车型上,采用了无B柱设计,比如大多数的两门跑车、宝马i3等,这些车型会重新优化车门与车身的结构设计,增强A柱的强度,增加防滚架等,总之要补偿B柱缺失造成的缺陷。不过这样的车型的侧面碰撞试验成绩一般都不太好,驾驶员有胸部受伤的危险。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汽车的C柱。所谓的C柱,是指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我们坐在汽车后排,头枕两边的大柱子就是它。它的作用一方面是连接车顶与车身,另一方面也会在汽车后部碰撞中承担一定的碰撞能量,保护乘员舱的结构安全。不过汽车后部结构件较多,需要C柱承担的碰撞能量并不大,因此它一般只是用普通的高强度钢制造,很少有使用热成型钢的。另外现在的汽车C柱在汽车的造型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完美的设计会大幅提高汽车的颜值。

还有些大型SUV、MPV等车型,还有一个D柱,它在C柱的后面,作用与C柱类似,主要起支撑顶棚的作用。当汽车发生翻滚、重物压顶等事故时,这几个立柱共同起作用,保护乘员舱不变形,尽可能的避免车内乘员的伤亡。


老侯解车


A柱是汽车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之间的柱子,B柱是前后车门之间的柱子,C柱是后车门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柱子。家用汽车一般有A,B,C,三个柱子,而稍大些的MPV型车则会有D柱,其位置依次类推。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最简单的说就是驾驶员左前方和右前方的柱,是连接车棚和车身的柱子。


B柱:前后门之间的立柱则是驾驶员最侧后方的,安全带一段固定的柱子。也是分为左右两侧的。其实也就是前门后后门之间的柱子。


C柱:三厢车或者两厢车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则是车的后排座椅最有两侧的车篷与车身连接的柱子,同样是氛围左右两侧的。



ABC柱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我们站在靠近驾驶座一侧的车子的侧方,然后侧向观察整个车体,根据下图提示就可以快速区分ABCA柱了。D柱:只会在旅行汽车、MPV或SUV等车型上出现关于不常见的D柱,在一般的家用车上是不多见的,多见于加长车上。
a柱b柱c柱d柱作用abcd等的命名,是从前向后,所有支撑车顶的立柱进行的依次命名A,B,C柱是支撑和稳定车身结构的主要钢梁A柱和B柱是支撑驾驶仓的主要钢梁A柱的宽大结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正面碰撞对驾驶舱是否形变。A柱过宽也会导致拐弯时盲区太大B柱和C柱是支撑后排的尾部的主要钢梁B柱直接关系到侧面碰撞带来的危害C柱一样是支撑钢梁直接关系到侧后方碰撞形变与危害
总结前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称为A柱前后门之间的立柱,称为B柱三厢车或者两厢车后风挡玻璃两侧的立柱,称为C柱不难理解,旅行汽车和SUV还有D柱

汽车设计工匠


汽车的A柱在前挡风玻璃两侧 ,左右那两道遮挡驾驶员的视线的支柱就叫A柱。

B柱是前车门有锁扣的柱子,也是2个。

C柱就是后挡风玻璃两侧支撑玻璃的柱子,也是2个。

ABC三个柱子的作用是:

第一为了安装透明玻璃提供支撑;

第二让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时能够有宽阔的视野;

第三保暖和通风的需要;

第四方便驾驶员进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所以汽车必须要设计成框架结构,而提高ABC支柱的宽度和强度,能保护驾驶员在事故时减少伤害。


扁担咵车


其实这种问题解释起来需要很长的文字,但是还是尽量精简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吧

组合来看ABC三个柱主要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翻滚等猛烈撞击时,可以保持驾驶室内的司机生存空间用的,当然三个柱子肯定是无法承担所有的冲击的,由于轿车都是整体车身,因此其他位置的辅助吸震,缓冲结合这三个柱子协同工作就很重要了。

单独来看的话,A柱主要承担来自前方,斜前方的支撑作用,你如果看过碰撞测试会知道,尤其是斜前方碰撞,A柱是否变形,对于司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B柱主要承担来自侧方的冲击力。不少厂商会在B柱上做文章,比如硬度的密度增加等,协同车门的防撞梁一起承担侧方撞击

C柱,其实主要是辅助后防撞钢梁及车身阻挡来自后方,斜后方的撞击力


行走的新能源汽车


汽车的ABC柱不仅仅起到支撑汽车车顶的作用,当汽车发生翻滚等意外情况时,ABC柱可以有效避免车顶的挤压,从而保护车内的成员,以免受到伤害。那么A柱、B柱、C柱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A柱

首先,A柱对于汽车的整体安全极为关键,强度足够高的A柱能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有效避免车身变形,在发生事故后保证车门还能正常开启,为前排人员顺利逃生提供机会。


B柱

B柱可以保证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最大限度地避免乘员舱空间遭到挤压,从而保证前排和后排的安全,因此在发生侧面碰撞时B柱的安全作用不亚于A柱。


C柱

C柱的强度相比A、B柱相对较弱,更多的是为了考虑车身顶部以及整车刚性。但C柱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从两边和车顶共同固定住后挡风玻璃,它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吸收从后方传导过来的追尾能量。而如果后方撞击力度太大的话C柱也很有可能会崩溃,但总体来说C柱对于从后方追尾的时候保持车身乘员乘坐空间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C柱和A柱B柱缺一不可的原因。


大搜车家选


【导语】关于汽车的结构一直都是大家都比较热衷于讨论的话题,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汽车的A柱、B柱还有C柱的作用是什么?现代的汽车绝大部分都是承载式的结构,意思就是说车壳也是车体架构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的汽车的ABC柱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车体外部的结构,但是实际上从车架的剖析图看来,ABC柱同样也是车架的一部分,对于车辆的车身刚性和结构也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的。

A柱、B柱还有C柱的共同作用是前面讲的车架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支撑起汽车的车顶,让车内乘员有一个舒适的乘坐空间,同样的,车顶也是车架的一部分,对于车身刚性也是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款车,敞篷版的车架刚性要低于硬顶版的,因为少了车顶这个车体的部分,相当于承载车声扭矩的只有车底盘,因此强度会相对降低。

那么ABC柱分开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首先是A柱,A柱的作用一个是和车顶一起固定住挡风玻璃,还有就是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A柱的刚性也会决定成员舱会入侵多少,所以A柱还有个作用就是吸收正面碰撞的能量,并且对成员空间进行支撑。

B柱的作用首先一个就是为前车门承担安装车锁的功能,还有就是为后门承担安装车门铰链并且支撑车门的功能,不过有些特殊的对开门的车辆譬如劳斯莱斯就是两边的车门锁都在B柱上,这个是B柱的在功能性上的作用;

B柱在安全性上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车身侧面只有车门和B柱,还有一个位置比较低的车下包围,但是如果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车门的强度是不能吸收什么撞击力的,只有B柱和车门内的防撞钢梁共同发挥作用,才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车内乘员的伤害,所以B柱在安全性上的作用是承受侧面的撞击能量。

C柱的作用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一个就是两边和车顶共同固定住后挡风玻璃,从安全性上来分析的话,C柱的作用还可以吸收从后方过来的追尾能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追尾的事故车都是从三厢撞成了两厢,而到C柱的时候就停止了溃缩。当然如果撞击的力度非常大的话,C柱也可能会崩溃,但是总体上来说,C柱对于从后方追尾的时候保持车身乘员乘坐空间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C柱不可缺少的原因。

此外,一些SUV和MPV车型还会多一个D柱,因为C柱的固定的位置是后门车门锁的位置,而有些车体结构比较长的车身还会多出一个后尾箱的空间,这个后尾箱是和乘员空间是一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D柱来保持车尾的刚性和车声结构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现在的汽车的车身结构都是有着其固定和特有的作用的,汽车的ABC柱以及D柱对于车身完整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有着比较大的作用,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这些位置都会尽可能的保持乘员空间的完整性。

请关注:明说汽车那些事,和你分享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明说汽车那些事


对于我这种学渣,理解为,不让车棚掉下来而已


冰棍筷子


a柱对车身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具有重要作用b柱用料好大大保护驾乘者安全c柱能够提升稳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