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用戶100478332449


贊同有用嗎?本人85年生人,首先說明一下啊,我記憶力非常好,尤其是記事。我上學的過程可以說正好趕上各種教育改革,我可能是最早一批上私人補課班的孩子了,那時候也叫學前班,小學也辦,私人也有弄的。那時候大家都上就沒顯示出啥區別。後來上小學了,前四年級大家都差不多,個別幾個學習突出的,五年級時候就不一樣了,很多聰明的孩子就顯現出來了,我記得那時候最看水平的就是奧數了,六年級最關鍵,我那時候第一次知道了家教這個職業,因為我家樓上有一個我同班的同學,他爺爺是專業幹部,所以家裡條件很好,那時候臨畢業的時候,給他請的家教補課。你可知道啊,那時候補課是真有用啊,因為瀋陽那時候出現了教育史上最坑人的東西——9000班!也不知道哪個sb想出來的!可能有人不知道這個東西,我給大家簡單講講,所謂的9000班就是個別初中搞的校中校,你得報名考試,考上了才有資格上,剛上學就得交9000元學費!你可知道啊,9000元在90年代初期那可是一大筆錢,我家的房子當年才價值3萬元!通過這種方式大量圈錢,有錢了老師也賣力氣,加之學苗也好,所以中考成績遠超其他初中,這樣一來其他學校全部跟風,你考不上9000班還有6000班,你考不上6000班還有3000班,連我上的最次的這個初中還有一個快班還得多交2000元!那時候小學懂個屁啊,家長都是工人,小學畢業都費勁。所以我樓上這個同學就上了9000班,我當時也考了,就是隨大溜。其實我當時學習很好,但是也沒準備沒針對性練習,分數差了10多分,但是我得分夠去另一個稍微差點的9000班,當時家裡一是沒錢,二是家長也不懂。當時就沒去,後來劃片去了一個非常普通的初中,一報道我就感覺不太好,因為班裡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以前小學各個班級的差生,一些不認識的後來也確實是臨近小學的差生。但當時也沒發現事態的嚴重,可初中上學期期末考試卻深深的打擊了我,小學時候成績還不如我的樓上同學盡然比我多了50分。當時我就蒙了,後來初中下學期期末比我多100多,初二的時候我得成績都不如他班最後幾名的成績,可為什麼呢?一是人家學習氛圍好,老師也教的好。但最主要的是他們是真補課啊!那時候趕上教育部要求“減負”,我初中非常響應號召立馬停止了晚課。可人家學校呢。繼續補課,一點沒耽誤!但人家是真得利啊,中考的時候基本全去省重點了!當然也包括我樓上同學。我呢?老天爺眷顧,超常發揮,一個被老師認為普高都考不上的人卻考上了一個省重點高中雖然是全市最差的。成績是全班第一名。上了高中之後的就不說了,後來上了大學,到目前上班娶妻生子,

好了,言歸正傳。通過我得親身經歷,可以得到一個什麼結論呢?答案顯而易見,就是針對現在的教育體制,也就是折優入取的選拔制!根本就不存在輕鬆這一說!你說取消補課班,孩子就輕鬆了,你就省錢了?大家跟你一樣都不給孩子補課了?全憑孩子智商競爭?你可別做夢了!說句不好聽的你家孩子智商高就得你家孩子上好初中好高中,將來你孩子領導別人家孩子?不可能的,肯定很多人還得補課?那補課班沒了,怎麼補啊?我剛才不告訴你了嗎?家教啊!怎麼得?你還不讓人家去家裡補課啊?到頭來你也得跟著補課,最後大家花的錢更多!


大雷順寶爸


想要課外輔導的目的是為了學會,學好,弄懂。課上老師講的弄不明白,或者有些老師水平也一般,怎麼辦。說說我自己吧,我特別反對上補習班。兒子學校的小學老師沒聽說過哪位開辦補習班的,三年級的時候看著好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當然還有些報作文閱讀的,甚至有報奧數的,我們什麼也不報,我兒子的成績也不是很好,我就想著這些課程我也能輔導了,出去上課幹什麼。到了五年級英語就出現問題了,考試難度明顯和以前不一樣了,涉及的內容太偏,開始考語法了,而當時老師可能也沒把語法作為重點來講,考的不理想,但是好多學習課外班的都考的不錯,於是我也給兒子報了英語班。不是我想報啊,老師講的有可能不到位,考試考的內容太深,還有點偏,沒辦法了,英語拉名次太多


我是七零厚


由於疫情,小孩子在家上了學而思的網課。老師的水平一般。可能是一年級。感覺比不上我們那時候的老師。補習班我倒是不排斥,但是也不喜歡。。等小孩需要找老師的時候,還是得選擇一個1對1的。其實,小孩子,需要的,有時候是一把打開學習的鑰匙。而不是現在補習班這種教法吧。我指的是理科。。。文科還需要補習的,不如讓小孩每天花1個半小時讀書。。讀一年,成績就好了


翰風1


回顧為什麼有校外輔導機構存在:

1、以新東方為例:新東方教育最早是做英語培訓起家,為什麼那個時代經濟狀況不好,但是卻做起來了呢?是因為我國缺少英語專業的人才和有出國的需求,所以英語培訓的市場需求成就了新東方教育集團。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國家行政命令強推,有需求,才會存在。

2、中國教育體制應試教育,一切以高考為主,以文化成績為主,除了文化課之外,一切都是百無一用,而每年的高考招生有限,鯉魚躍龍門的比例很小很小。我國是人口大國,很多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天賦,如果不借助校外的督導機構,校內很難辦到,如:鋼琴,能做到專業培訓的有幾個公職學校?校外輔導機構,是對公職學校的補充。

3、中國家長的失職。從優生優育角度,有多少家長關注、明白真正做到優生優育?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多少家長想當然的就為孩子報了這樣那樣的課程?比比皆是,很多校外培訓,真的是符合孩子需求的?因為父母的不稱職,做不到,才把孩子的課外時間交給了課外輔導機構。

4、成績在中國父母心中是衡量孩子聽話與否,努力與否的唯一標準,提升孩子成績是父母最關心的,校外英語培訓、數學培訓、語文培訓,絕大多是都是父母主導進行報班的。父母的認知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的要素之一,父母的焦慮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現在最急需的不是關停輔導機構,最急需的是教育家長如何做合格的家長。太多父母邊打麻將邊叫孩子認真讀書的,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做到以身作則嗎?多少父母瞭解自己的孩子,特長是什麼,天賦是什麼,興趣是什麼?多少父母能和孩子友好溝通,做到孩子能和父母說說心裡話?

所以,全面禁止校外輔導機構,我不支持。

我支持的是,中國教育制度從應試教育進行素質教育改革,中國的人才選拔從高考向多元化轉變,並完善一些列的人才晉升通道。

我支持的是每一個父母在當父母之前,能接受專業化培訓,從優生優育到合格的父母,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未來之道。

到時候,不用禁止,市場的手段就會淘汰校外輔導機構。


風雲百家


應試教育下你這個話題顯得自取其辱吧,就目前學生學習是為了什麼?

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考大學,考重點大學,

目標明確,如果作為一個家長,在當下還沒有這種認識,那孩子也就算廢了,

不接受反駁!

就我給孩子報的補習班來看,效果很明顯,孩子回來反應補習班老師要比學校老師講的好,而且知識有延伸,孩子三年級,四門課,語文英語數學,科學,都是100,四個100,

這還能說什麼?


千年一後


這是不可能的!

輔導班並不是洪水猛獸,它有存在的價值。

一、現在的學校,一個班裡有幾十個學生,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在學校跟不上的和想讓自己學得更好的,可以通過課外輔導班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沒有課外輔導班,難道要讓底子差的學生一直差下去嗎?

二、有些家長沒有能力或精力輔導孩子,輔導班可以幫他們做到。一般的孩子喜歡聽老師的,也喜歡跟家長做對,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就免得被自己的親生孩子氣得懷疑人生。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一個視頻,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一個個被氣得生不如死,甚至管自己孩子叫大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不如請校外老師代勞。

三、我們公司附近的學校有一個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據說他家很有錢,每一科都給他請了家教,而且是花大價錢請的名師。自己摸索著學習猶如在大霧天行走,有高人指點會讓學習事半功倍。輔導機構有不少老師很有應試經驗,瞭解出題規律,找他們指導,會讓自己的成績有所突破。



當然,輔導班不是萬能的,它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所以在選擇輔導機構和老師的時候要謹慎一點。最好是孩子自願,家長強迫的效果肯定會打折扣。


wode吉祥三寶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是“禁止課外輔導機構”,還是“禁止課外不良輔導機構”。


前者是一刀切,後者是為民除害,兩者有很大差別。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良心企業”和“不良企業”,不能因為“不良商家”的存在就否定了“良心商家”的努力,這是不公平的。


我看有評論支持禁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校老師課堂不講課,鼓搗孩子去補習班,老師可以掙外快。
2、校外機構價位高,老百姓負擔不起。
3、校外老師教學質量不行,學生不提成績。
4、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還說這是教育禁止的。


第一、在校老師課堂不講課,不是所有老師都這樣,就算有在校老師去校外補課,那應該是公立學校的管理不嚴謹,讓老師們鑽了空子,不能把全部原因都怪在補習班身上。


第二、校外補習費用高,能夠開店經營的企業,收費標準都是經過審核的,是符合市場要求的,本身學習投資就是一項大工程。


第三、校外老師也有教師資格證,之所以能吸引有能力的老師來,是因為補習班的工資比公立學校高。


第四,教育部主張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但是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可都是擇優錄取。


所以,教育是剛需,需求在,市場就在。


瀋陽百時教育


一般人能 抵制 得了嗎?扒扒內幕看看,試問哪家教學培訓機構的後臺沒有其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都在 賊喊捉賊,揣著明白裝糊塗。


普天同應666666


符合國家法規運營、有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開展輔導業務,家長和學生本著自願原則報名參加,正常、合理、合法的市場行為為什麼要被禁止?!

存在即合理!

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了,市場經濟不斷快速發展。

幾乎所有行業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

教育培訓行業也是發展極其迅速的行業之一,有資質的教育機構多如牛毛般出現!幾十家大型教育機構已成功上市!

有市場需求,必然就有市場供應!

只要符合國家法律、符合我國教育、工商、消防等部門的規定,有資質的教培機構即可運營招生、開展業務。

所以,題主作為個人為什麼提出“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這種聲音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不可否認,我國的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平均,重點、非重點學校的分類,戶籍在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中的限制,最核心的中考、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考試製度;所有以上,都使得我們的家長極其“怕輸”!

中國的人多、學生多,“不能輸在起跑線”已經刻入所有家長心裡。

在這激烈的競爭中,排名中上游的學生和家長一般不會出現題主提出的聲音。

但是,排名中偏下游的學生和家長可能會出現焦躁情緒,他們肯能會認為那些排名靠前的學生因為參加校外輔導培訓獲得了競爭優勢,所以感覺不公平!不合理!

所以,如此看來,這種題主的聲音是極其滑稽搞笑的!

“我不參加校外輔導培訓,你也不能參加!”成為這些家長的心理潛臺詞。

退一萬步講,所有這些校外輔導培訓機構強制家長都參加他們的輔導培訓了嗎?

答案是:沒有!都是自願原則。

你家長、孩子有補課需要,自願參加即可。

總結一下:符合國家法規運營、有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開展輔導業務,家長和學生本著自願原則報名參加,正常、合理、合法的市場行為為什麼要被禁止?!!!

外加一點說明:人的天資各不相同,在應對學習、考試、學術研究方面人和人的差距極大;有的學生學習吸收能力、認知能力強;有的學生學習吸收能力、認知能力不高;這是自然法則!對於想上進、要提高成績的後一部分學生,請問題主和支持禁止補課的人們回答:他們怎麼辦?找你幫忙嗎?

謝謝大家閱讀 英語威廉老師 的文章。

感謝您的關注!







威廉說英文


不支持。

事實上,有錢的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資源,我出得起錢,憑什麼要和別人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就是要我的孩子有更多的課外輔導。

造成這個的根源是因為好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好的大學學位、好的公司好的企業崗位、好的城市好的房子……這些都是有限的,你可以滿足現狀,但就是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為此想盡辦法,你能阻止嗎?競爭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不管你是否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