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是一個讓所有行家玩家迷戀的廠口,基本一說後江大家都是讚不絕口,以我自己為例,幾年前在夜市花了3000海淘到一個比拇指大的後江料,最後拋出了一個完整的戒面料15MM,本身自己喜愛不已,準備鑲嵌做戒指送給老老母親,結果被一個同行搶走了,丟了一萬塊錢放桌子上,也不知道這個戒面最後幾萬賣出去的。。。。。。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後江?

這已經是一個上個世紀50年代就絕礦的廠口了,這個廠口很有意思,簡直就是廠口中的常勝將軍,從不出磚頭料,如果你真的買到後江磚頭料了,那麼一定是買到新後江,不是老後江。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這個就是老後江的典型代表

老後江大部分是色料,種好,底好,水好,小件的多,一般幾兩到幾百克,不出大料,不出白玻璃地,大部分象雞蛋大小,一般顏色都比較淡,為什麼顏色淡還那麼多人喜歡?就是色淡不怕,只要種,夠老,拋光以後色就會變深,行內稱這種現象為翻色,顏色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綠。後江返色很厲害。上面這個就是色濃種老的。後江石一般出不了手鐲,但可出戒面。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老後江的特點:“十個後江九個水”做出來的成品取貨很高,拋光後顏色會增加,即所謂的“放堂”。

玉皮呈灰綠色,滿色的呈青綠灰色,個體很迷你,大部分主要是水石,也是是說磨圓度、形狀、大小均似芒果。滾圓度很好,所以也很好判斷,沙皮顏色多種,玉質細膩,常有蠟殼。一般所產的翡翠常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構緊密。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以上圖片為新後江

新後江的特點:皮比老後江厚,同樣有蠟殼,個體比老後江大,一般在3kg以內,水與底比老後江差很多,成品拋光色會變暗,一般講即使是滿翠的新產後江做出來的成品也很難成高檔翡翠。並且裂紋比較多,即使賭到滿色裡面的裂紋也比較頭疼,本身就小,裂一多,更難搞。不上不下的做不了戒面也做不了掛墜。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第三層的老後江基本是黑蠟殼,塊度小,常產滿綠高翠或有大面積高翠,少霧,有裂紋。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好的後江色料基本都在毛層最底下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主要分為這幾個廠口:莫格隆,佳磨,磨底,磨東格,香港犟,莫格朵,比絲都。這些廠口加起來形成了一個狹長的河床階段,同大馬坎一樣開採難度很高。甚至算是最難的,因為在坎底江河床流域,很多時候開採是用船,鐵絲網去網石,然後人跳入混沌的深水下去挖取。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的玉石皮殼類型其實比較多,大家認識的可能僅僅是我們上面介紹的青灰皮,但是後江還有大蒜皮殼,洋芋皮殼,蛋綠皮殼,田雞皮殼,楊梅皮殼,皮殼外多有臘皮,其色為黃,紅,黑等等,且容易脫落。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白蠟皮殼

後江的種毋庸置疑的好,色也好,但是細裂多,在各種皮殼中,大蒜皮殼和白臘皮殼是最好的,尤其是細水翻砂非常受光,起活非常好。因為後江“見色漲三分”所以切勿買10分色,色太濃就是比較陰暗,失去光彩反而不好看。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幾十年來,唯一最具備賭性以及爆漲率最高的就是後江廠口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中國很多明星所佩戴的鴿子蛋,滿綠帝王綠很多都是出自後江這個廠口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的開採時間是1967年,但是在1970年緬甸政府就下令不讓老百姓開採,抓到絕不留情, 這也造成了後江料在整個市場的流通率非常小,僅僅佔比原石百分之一到百分之o.5左右。

原石密碼之——王者“後江”

後江之所以珍貴可能也是因為最小的老後江石頭,只要開了窗,多數是滿綠,這就是老後江的魅力。驚豔絕世。。。。絕場二十多年的石頭。從現在剩的底貨中都能遙想當年挖採的瘋狂,難怪場口一出世沒過多久就採挖光了。再一個原因是,山脈是斜形而下的,倒土方不容易,所以開採方式是蒙古包方式,必須得挖個洞穿過毛層,進而才能繼續挖到石腳層,所以經常有塌方很多挖玉人就被活 埋。比起那些用生命還給我們翡翠的人,我們只是大浪淘沙裡一些“利益者”,所以把每一塊翡翠塑造好成了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是一種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