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说往游戏里充钱就会努力好好学习,该充钱吗?

NG枭雄


我肯定不会充的!有一就有二得套路,没有正确的学习观。断掉游戏在来讲条件!


一半水1


套路,这是赤裸裸的套路。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了,现在的孩子信息来源的渠道太光,年纪很小就已经很聪明了。他们懂得如何对付家长,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巧妙的运用自己的优势,跟家长周旋,动不动就说你不能打我,体罚孩子是犯法的。这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头痛的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孩子四年级,就迷恋上了手机游戏,回到家不是拿爸爸的手机就拿妈妈的手机玩,作业也是推三阻四的才勉强的去做,不给他玩手机,就不吃饭,以绝食来威胁,朋友受不了了,打了他一顿,小朋友就说要跑到村委那边去告他,说他虐待自己,引来了左邻右舍的好一顿围观。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父母亲屈服,然后继续可以玩手机,没想到村委来人站了一会就走了,大家都知道小朋友调皮爱捣蛋,并没有当回事。小朋友见自己这一招没有见效,就威胁说,不给我玩手机,我就离家出走。朋友被折磨的身心俱疲,现在每天还在斗智斗勇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们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首先一定一定要教育他们怎么做人,这一点一开始就要严厉,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的路孩子自己都会好好走了。


Emma老师的英语课堂


不能充,绝对不能充的。玩游戏本来就会上瘾,如果你再给他充钱他就更不好好学习了,充一次就会有充第二次,我第一次往游戏里充钱的时候心里嘀咕着就冲这一次,结果游戏里出了新皮肤我又一次充了钱。如果孩子说往游戏里充钱就会好好学习你告诉他,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如果游戏充钱那么游戏以后也别玩了学习成绩赶不上去游戏就停了。


天使爱美丽但我是魔鬼


如今的家长大部分都在上班,孩子都交给老人带,并没有很多精力去陪孩子。当你因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心烦意乱时,恰巧孩子过来要你陪他写作业,或者是陪他玩游戏。通常情况下,家长只想快点应付过去,就会对孩子说:“你只要在半小时内写完作业,妈妈就给你买好吃的!”或者索性丢给孩子一个手机,让他自己玩。然后孩子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做作业,也能拿着手机玩的兴高采烈。

于是,家长觉得这个方法轻松有效,屡试不爽。殊不知,大人在偷懒的同时,孩子们也并不傻,他们也能感知大人的情绪和思维。直到有一天,你再督促他写作业时,他会对你说:“你给我游戏里充点钱,我就努力学习。”这时你才意识到了新问题,自己眼中的奖励变成了孩子对你的威胁。你觉得是孩子太过贪婪,但实际上是你善用用物质激励的伎俩造成的后果。那些手段虽然短时间内缓解了你被打扰的工作压力,但却让孩子一点点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久而久之,就让孩子不知不觉中习惯变差。

那么,孩子总要讲条件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有家长的威严,有些事情不能讲条件的,从一开始就不讲条件。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决不迁就,孩子就知道了你在那些事情上的底线,他也就不会轻易去触碰。

有些父母在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时,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这样,不仅容易让父母失去尊严,甚至还会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允许讲条件,该提出要求时直接提出,孩子也就会按你的要求去执行。

其次,当孩子讲条件时,我们要让孩子自己承受讲条件的后果。

比如,孩子上学前,我们要给孩子带上水,但他非要带饮料,否则就不带,那么不带就不带吧,让他渴上一天,第二天孩子就不会再跟你讲条件了,说不让带饮料,他也接受带水了,因为不带又要挨渴了。

第三,家长要明白,给予孩子奖励,被奖励的应该是孩子的行为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心理学上著名的“雷珀实验”中,心理学家雷珀挑了些爱绘画的孩子分为A、B两组。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品;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我很喜欢你们画画,我想看看你们画的画”。

​两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孩子得到了奖品,B组孩子只得到了具体的点评。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而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这个实验说明,用物质奖励很难维持孩子做事的持续性。

第四,物质奖励是可以的,但是奖励要适度,并且最好能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并且尽量对孩子进行精神鼓励。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切,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无限制地满足其要求,甚至主动用物质奖励做“饵”,刺激孩子好好学习。长期的物质刺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奖励,就会导致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跟我们讲条件,要奖励。

其实,孩子想通过讲条件获得的“好处”,基本上都与物质有关。如果我们养成了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孩子“行动”的习惯,不让孩子跟我们讨价还价也难。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赞赏、喜欢。所以,当家长给予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赞赏的语气,都会让​孩子提升信心,有成就感。接着他们对自我的期许就会提高,外部激励就会逐渐转变成自我激励。物质激励可以使用,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觉家长是因为爱他、鼓励他才给他买东西,而不是把买东西当做实现下一个目标的筹码。




海风9585


该问题涉及二个方面:充钱游戏,才努力学习;不充钱,孩子怎样?这是孩子对父母赤裸裸的威胁。

因每个家庭经济水平不同,各种游戏充值金额不同,随着游戏升级,还需不断购买升级装备。普通家庭是否能承担这笔家庭额外的支出?是否助长孩子攀比的心理?

如果家长同意孩子的要求,你能否监控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孩子能否如他所说,认真学习?有的家长同意孩子周未玩2小时游戏或完成作业后才玩游戏。因孩子自律意识较差,游戏意识随时呈现。“玩物丧志",老祖宗已经给我们警示。就如我们现在,没有手机在手,一身都不自在。

如果家长不同意,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易做出极端事情,这也是家长所担心的。美国有议员曾提出,望为"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立法"。

所以家长为孩子游戏充值,是个两难的命题。如果家长能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一定自律性,那么可以为孩子的游戏充值,制定规矩,定时玩。如果家长不能管理好孩子,孩子又是宠儿,那你只能看着办。



星雨独行


我女儿不爱玩游戏,所以没遇到过这个问题,不过教育孩子的本质都一样,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其他类似的问题肯定遇到过。如果是我,不会直接答应或拒绝,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性格也各异,家长应该是最了解的,所以任何问题都不会有标准答案,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原则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千万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某一件事上。孩子喜欢玩游戏很正常,只要不是沉迷就好。至于充游戏币,我可能会这样做:首先,如果孩子真喜欢玩,可以充,但不能无条件,根据孩子情况设定一个小目标,可以是成绩提高,也可以是学习时间或者其他,跟孩子商量,一定是他/她经过努力能达成的,只要实现这个小目标就可以充适量的游戏币,没实现就从下次扣除。第二,设定限额,这个也可以跟孩子商量,每月最多可以充多少钱。达到限额再要就是无理取闹了,闹一次就减一点。第三,可以让孩子自己挣钱买,比如洗碗、擦地等家务活定价,我女儿小时候每月有固定零花钱,做家务也能挣点,有一段时间她抢着闷饭洗碗洗袜子,既能挣钱又有成就感,而且自己挣的钱花起来会心疼,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第四,一定要说话算数,定下规矩不仅是约束孩子,家长一旦食言孩子就很难再相信你了。

补充: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孩子喜欢玩是再正常不过的,玩游戏不等于不努力学习,所以在这件事上最好别对立,尽量用其他事情分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建议用成绩和孩子做交换,学习过程、好的习惯比成绩重要,教育孩子切忌急功近利。我一向认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在学习,游戏、运动、阅读、跟同学朋友交往等等都可,家长只要适当把控,别跑偏就好。


草木如织2010


游戏是这个网络时代的标志物,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游戏画面,耳目一新新鲜刺激的动态效果,不要说小孩子,成年人被沦陷的也数不胜数。

如果孩子说往游戏里充钱就会好好学习,该充钱吗?

我感受到的是这是一个谈判的现场,原来学习跟游戏还可以有这样的逻辑。那好,我可以选择充钱,那孩子得告诉我所谓的“好好学习”是怎样的标准?然后,书面写好,双方达成共识,签字生效。

这个不是游戏的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

1、如果你不同意,孩子不仅仅是不高兴,你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已经映入他的脑海中,他以后处事方式就已经有你的影子了。

2、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已要承担自己说话的责任,每句话都不是信口雌黄的,从孩子的逻辑出发,跟孩子聊天。经过这样的事情,他以后说话兴许比我们还想的周密。

3、也能锻炼孩子说服别人的能力,当我们去询问他“好好学习”标准的时候,他的小脑袋已经开始飞速的运作了。

4、孩子也能明白,没有白白得到的成果,也需要自已“好好学习”去换取。

5、如果孩子失信,就要让他承受失信的后果。

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1、家庭的环境很重要,家里2个人读书,孩子选择读书的几率就大,反之,家里2个人跳舞,孩子选择跳舞的几率也大。

2、可以跟孩子一起锻炼益智的游戏,可以随时知道他的导向。

3、跟孩子一起学习他特别喜欢的爱好,充实的他的空闲时间。

希望对你们有用,谢谢!!!


冰封时代happiness


不应该冲钱的。

如果从这个问题层面来讨论这个题目,往孩子游戏里冲钱,就会努力好好学习来回答的话,我铁定不会答应孩子的要求。

你我是否都应该认真考虑下,为什么不能答应呢?

首先需要我们先搞明白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往游戏里冲钱呢?

或许人家有矿,富二代,可比王思聪有钱花一千多万人民币组一团队参加比赛。

或许玩游戏有天赋,不拿学习当回事,以后的人生道路不以靠学习和知识打拼,不上学我一样饿不死可以生存啊。

或许孩子还小,别整哭了,爷爷、奶奶护着。

或许这不就是几十元小钱嘛,愉乐消遣也不是天天玩,还不值一顿外卖呢。

看到这,仍然觉得这是微乎其微,小题大作的看似都懂的道理,你我却都仍然去忽视他而去做了。而恰恰在生活里这种看似小事小害,反而会为孩子的将来成为大害埋下了隐患的。

或许家长会说你现在给孩子讲这些大道理,孩子会听懂什么,不用管他,以后孩子大了,慢慢就都会知道的。

二、但是最不理解和最困惑的是,为什么相信孩子玩游戏后会去认真学习?

难道就简简单单的认为给孩子往游戏里冲钱,他就答应能把学习学好?不可否认,适当上网玩玩游戏开阔点视野,丰富点知识面可行的。但据资料查明,上网的孩子80%是在玩游戏,剩下的15-16%在上网聊天,其余的真正上网查资料用以学习的很少。

另一分面沉迷网络玩游戏占用学习,休息大部分时间,造成学习时间压力大,时间分配紧,上课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昏昏沉沉,身体也渐渐垮了下来,造成极大伤害。

1.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里连续4天不分昼夜打游戏,最后猝死网吧,叫人挽惜。

另一方面学生、青少年沉迷游戏,接触网络色情,暴力对抗和类似现实场景,长时间感受这种近似逼真的体验,把游戏和生活相混同,从而使青少年思想,情绪化变的更剧烈,行为更俱有暴力倾向,攻击性更强,导致一些悲剧发生。

2.三名12-14岁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多元,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3.某市一名15岁学生因上网成瘾,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课,母亲劝说几句争吵过程中,便将其母杀害,造成血案。

三、为什么用物质激励的方式与孩子交易学习?

孩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是否自律,要从严管理,从源头抓起。学校里规章制度三令五申严禁学生上网玩游戏,发现者辞退,课外家长要学会控制防止孩子沉迷于游戏,发现立刻阻止。

人的行为动机可分为外部动为和内部动力,往游戏里充钱金钱激励就是外部动机了,家长用物质去奖励孩子学习,相当于引导孩子把他们的行为和金钱联系起来,而不是和他们自身的愿望相联系。

家长用交易的方式,用物质的交换去收买孩子的学习成绩,答应往游戏里充钱就会努力好好学习,一旦外部动力不强,比如哪天不给孩子游戏里充钱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会终止放弃。

反之想想,估摸着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会很好,如果让我说,这位家长的辅导方式是很失败和存在很大错误认识问题。

四、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沟通孩子的学习方式?为什么这样容易答应满足孩子?

那就要说到老生常谈的“溺爱”

如果说是溺爱孩子,太任性孩子,而导致这样的小孩这么大胆的用这样的口气和家长谈条件,做交易,孩子拿学习交换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不满足我的这些条件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说下次你给我买名牌衣服、鞋,我就去上课,你会怎样?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存在我们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溺爱,可是家长要记住一句话:“溺爱”孩子相当于在“杀”孩子。

三字经讲“苟不教,性乃迁”,孩子不论在学习,生活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性,健全的人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不是一贯而终过于溺爱,终会毁了孩子一生!


明港大视窗


“你付给我报酬,我才能好好做事。”“你给我游戏里充钱,我就会好好学习。”从条件关系来看,孩子的侧重点是想得到报酬,想持续痛快地玩游戏,学习只是次要的,只是为了“挣公分”而已。这种条件下的学习其实早已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主动学习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与家长最初的意愿也是背道而驰的。由此,这个条件关系不能成立,游戏里半个钱都充不得。

从讨价还价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已然把学习当成了为家长做事,他根本体会不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甚至于学好学不好,好好学还是不好好学,他根本不认为是他自己的事。他的根本观点就是错误的。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帮助孩子摆正学习态度,而不是跟孩子一味妥协。顺从他只会错上加错,让孩子更加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甚或是更加变本加厉,提出更多的条件。

其实,学习这件事,是从来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家长必须从一开始就明确态度,绝对不答应孩子任何以学习为条件的要求。然后,慢慢引领孩子去体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期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最好能找到其中的乐趣。有目标,有乐趣就会有动力,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会提高。


茗心


如果要充值才能好好学习,那么,前面不好好学的部分是因为充值不够或没有充值吗?

还是中毒太深----“充值让你变得更强大”

在充值的这个问题,不要惯着孩子!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学习不是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学习的动机是为了游戏充值,这和以后的主播打赏呢“妈妈,妈妈,你給某某主播送条大游艇,給某某刷个火箭跑车我就会好好学习,将来好好报答您”

昨天刚看到了听到了一句话“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孩子学好了,没有奖励,因为学习好了就是对孩子本身最大的奖励。

树立孩子的价值观,孩子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见家长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和孩子达成某种协议的方式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的,这不可取。

你考好了我給你钱,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双新鞋,一百分奖励一个乐高等等等的奖励让孩子知道,他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和家长交换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负面价值观,试问,孩子就算全科都满分,他能要求KFC麦当劳送他一桶全家桶?还是某品牌赞助玩具一套,或者别的奖励?他这句话不应该跟游戏运营商说?“我要好好学习了,请給我的账号充值XXX”

综上所诉,不管是出于任何原因或理由,都不要和孩子达成为了让他学习而充值游戏的协议,这对他的学习成长和价值观塑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