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人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故意的,是真的嗎

劉備集團自從有了諸葛亮之後,在諸葛亮隆中對的指引下,他們的事業走上了發展高速公路,奪取了部分荊州,又拿下了劉璋的益州。眼看諸葛亮隆中對,兩大前提已基本就位,就在這個時候,荊州的關羽卻出事了。

《三國演義》中,有人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故意的,是真的嗎

他主動出擊,水淹七軍,一時間威震華夏。偏偏就在他聲望正隆之時,竟然被孫權抄了後路,搞出個大意失荊州。丟失荊州這塊戰略要地,使得劉備集團沒有向中原地區深入的跳板,從而只能龜縮在益州,這不禁讓人扼腕痛心。

對於關羽的死,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巧施妙計陷害的。其實不然,我們要認定諸葛亮陷害關羽,需要有證據,必須要搞清楚諸葛亮的動機。

但是很不幸的是,這兩樣東西我們都沒有找到,諸葛亮和關羽沒有矛盾,貌似關係還挺不錯的,諸葛亮對於關羽的脾氣,摸得很透,這使得諸葛亮能夠和關羽較好的相處。

《三國演義》中,有人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故意的,是真的嗎

關羽在得知自己和馬超並列五虎上將之後,他的心態又崩了,揚言要進四川和馬超一較高下。對於這樣的情況,作為關羽的老上級劉備都覺得非常頭疼,這個時候諸葛亮卻站了出來,寫了一封信給關羽,一下子就搞定了這件事。

在信中他告訴關羽,馬超雖然勇猛異常,但是他的模板無非就是另一個張飛,怎麼能夠和您美髯公相比?

這個美髯公的稱呼,就類似於現在我們叫別人大鬍子,是一個比較親切的暱稱。如果兩人關係不和,以關羽這個個性,諸葛亮作為一個小輩,如此稱呼他,豈不和火上澆油一樣?

《三國演義》中,有人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故意的,是真的嗎

再者,關羽的失敗在於他只是一個軍事將領,對於政治和外交完全不懂。在荊州這個地方,三方勢力魚龍混雜,是三國英雄必爭之地,處於弱勢地位的劉備集團,要想保住荊州,就必須和長江中下游的霸主孫權搞好關係。

而關羽這個人恰恰就死在了這一點上,當鴿派人物魯肅還活著的時候,雖然魯肅單刀赴會把關於罵的狗血噴頭,但是雙方還能保持克制,能夠一致對外。

可是當鷹派人物呂蒙上臺,他敏銳地指出,一目前東吳的情況,只有兩個地區可以奪取,一個是徐州,另一個是荊州。奪取徐州之後,東吳沒有足夠的騎兵,在和曹魏帝國野戰爭雄上,必然落於下風,所以奪取了徐州也勢必保不住。

而奪取荊州可以使得自己的長江防線,最後一塊拼圖被補上,能夠極盡長江之地利,這對於東吳帝國偏安江東,是有極大的益處的。所以在他和孫權的力主之下,東吳果斷對荊州下手,最終導致聯盟破裂,關羽被殺。這其中哪裡有諸葛亮的影子?

所以關羽之死和諸葛亮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三國演義》中,有人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故意的,是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