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母題有著密切關係,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緻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緻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年畫變成“年話”是在宋代。當時,宋徽宗擴建“翰林圖畫院”,時逢傳統繪畫和雕版印刷術交融發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畫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時,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已成為一種風尚,門神從鎮宅消災演變成了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望。後來,逐漸形成了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的習俗,年畫在此時完成了向祝福年話演進過程。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的《武林舊事》等典籍,都記載了宋代京城春節期間出售年畫之類吉祥裝飾品的景況,當時年畫的張貼已普及於城鎮居民之中,從中也可看出年畫已相當盛行。

到了明代,小說、戲曲插圖的勃興對年畫的發展有很大促進,寓意吉慶祥瑞和表現民間風俗的內容得到重視,年畫的創作印製和購買張貼逐漸發展為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一些年畫的典型題材,如“一團和氣”、"八仙慶壽”、“萬事如意”等已趨於定型。短版拱花技藝的發明,使年畫的印製更為豐富多彩。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明中葉以後,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木版年畫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出現了諸如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蘇州桃花塢等著名的年畫產地。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年畫在清代進入鼎盛期。康、乾年間國泰民安的社會局面,為年畫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俗小說的風行,又為大量的年畫作坊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清初年畫的一個最主要特徵就是題材多,出現了大量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演義小說等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在表現形式上,由於受到利瑪竇和朗世寧等傳入的西洋繪畫風格的影響,西方明暗透視技法在年畫創作中得到應用,有的作品在畫面上還刻印上了“仿泰西筆意”等字樣,年畫也因此成為清代西風東漸的一個窗口。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清末民初,內憂外患,年畫的農村市場受到很大的衝擊,傳統年畫逐漸式微。與此同時,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則興起了新的題材樣式的改良年畫,新增有反抗列強侵略、提倡愛國、描繪新事物等內容。抗戰時期,在解放區出現了以民間年畫的形式表現革命內容的新年畫,它在艱苦的戰爭歲月裡,鼓舞了軍民士氣,打擊了敵人。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清末民初,內憂外患,年畫的農村市場受到很大的衝擊,傳統年畫逐漸式微。與此同時,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則興起了新的題材樣式的改良年畫,新增有反抗列強侵略、提倡愛國、描繪新事物等內容。抗戰時期,在解放區出現了以民間年畫的形式表現革命內容的新年畫,它在艱苦的戰爭歲月裡,鼓舞了軍民士氣,打擊了敵人。

年畫——中國歷史的另類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