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为何没能打下洪都?

劳伦斯602


元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亲率大军、号称六十万猛攻长江重镇洪都。洪都守军面对陈友谅车轮式的攻击,坚守了整整八十五天!为明太祖朱元璋赢得了充足的反应和准备时间。最终,“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战定乾坤”、大败陈友谅,奠定了大明王朝开元建国的基础。提起“洪都保卫战”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朱文正。

朱文正何许人也?朱元璋的亲侄儿,他是朱元璋长兄朱重五的儿子,也是元末乱世之中老朱家除了朱元璋以外唯一活下来的男丁。在随母亲投奔朱元璋之后,朱文正就一直被朱元璋当作亲儿子一般抚养,亲自教导、指点并放手历练。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文正也逐步成长为了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的将领,其军事素养甚至不亚于明王朝的另一开国元勋——岐阳武靖王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历经整整八十五天也未能攻下洪都的原因。个人认为,大致有这么几个:

朱元璋用人得当

我们首先看看洪都守将的培植,除主帅朱文正之外还有邓愈、赵德胜等,都是朱元璋麾下能征善战的武将元戎!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朱文正,这位爷仗着是朱元璋的亲侄儿,平日里吊儿郎当,跟手下的将领关系都不太好,手下人也觉得这位“少爷”是位纨绔子弟。

可是,战争的号角一响,朱文正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位爷索性对手下将领说:“我知道你们看不上小爷我,说实话,小爷我也瞧不上你们。但咱这都是恩怨是私怨,有什么都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咱可以死,洪都城不能丢!”不得不说,朱文正的军事素养还是相当高的。据史料记载,朱文正麾下的洪都守军数量本就不多,但是在朱文正的居中调度之下,安排完各门守军之后,朱文正手中居然还留下了两三千人的机动预备队。

在朱文正与邓愈等人的完美协同配合之下,陈友谅硬是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整整八十五天,洪都城内外尸体堆积如山,可洪都城却牢牢掌握在朱文正手中。一代枭雄陈友谅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得撤围。与此同时,朱元璋二十万大军溯江而上,直逼洪都,不久之后“鄱阳湖之战”爆发,陈友谅折戟沉沙鄱阳湖……

洪都粮秣储备充足

自古以来破城的案例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粮草不济,断粮、断水,不用敌军进攻,自己首先就乱了……在这方面,洪都具备天然优势。朱元璋很早便看到了洪都的战略意义,将其视为了将来与陈友谅对抗的前沿补给站,在洪都城内囤积了大量粮秣辎重。此举无形中帮了朱文正大忙,别说是朱文正手里那点儿人马,再多人来,洪都的存粮也足够他们吃的。酒足饭饱了,洪都守军自然有精力和陈友谅对抗!如果没有这一点,整整八十五天,不用陈友谅打,估计洪都守军自己就全部饿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文正才更加要拼死守住洪都城,因为城内囤积了大量粮秣辎重,四叔朱元璋把“棺材本”都交给了朱文正,他如果临阵脱逃,等于是将四叔朱元璋推上了绝路。这或许也是朱文正能够坚守八十五天的原因所在,他没有退路!洪都一丢,陈友谅势必顺流东下,朱元璋的结局恐怕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朱文正就算逃脱了又如何?朱元璋如果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文正为四叔朱元璋拼命,其实就是为自己,不是吗?

亲侄坐镇、将士用命

洪都城之所以能坚守八十五天,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朱文正本身。对于将士而言,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连他都坚守在洪都城中,谁还敢不用命?谁还敢轻言弃城?“老板的亲侄子陪着自己一起死,值了!”这或许也是洪都守军打得如此英勇顽强的一个原因。

同样因为朱文正,守城将领等于是处于了朱元璋的直接监视之下,如果弃城,根本找不出任何搪塞的理由,因为朱文正亲眼看着呢!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别无选择。朱文正不撤退,谁也不能、不敢撤退!

洪都城易守难攻

洪都即今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地势易守难攻,不利于大兵团展开。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很早便意识到了洪都的重要性,很早便对洪都城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本就不适合大兵团展开,又易守难攻,陈友谅进攻洪都受挫也是可以预见的,这或许也是陈友谅久攻洪都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友谅急于求成

陈友谅进攻洪都说白了并不是要洪都这个地方,而是为东下与朱元璋决战接触后顾之忧。因此,他等不起、也不能等。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反倒是让一线将领无所适从了。尤其是在进攻不顺利的情况下,一线将领的日子更加难过,哪里还有心思放在进攻上。最终,陈友谅不能再等下去了,只得放弃围城。而这一攻,整整耽误了陈友谅整整八十五天时间,为朱元璋赢得了充足的准备期间,陈友谅的败局也因此注定了……试想,如果不是陈友谅迫于时间和朱元璋压力不得不放弃,又或者朱元璋远没有准备好,朱文正还能不能继续撑下去,恐怕就真的很难说了。

综上所述,陈友谅之所以亲率六十万大军也没能攻下洪都城,是多重因素联合造成的。或许上天在跟陈友谅开玩笑吧,轰轰烈烈东下与朱元璋决战,结果却让一个小小的洪都城给绊住了,最终落得个兵败鄱阳湖的惨淡结局……时也、命也!


农民工歪说历史


洪都之战,堪称洪都的奇迹,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都没打下这座城池,以致于损兵折将,间接导致了后面潘阳湖之战的失败。

当时洪都的镇守将军是朱文正,这个人是朱元璋的侄子。

关于朱文正这个人,在洪都之战之前,大家对他的评价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整日饮酒的大少爷。也确实如此,他一来到洪都就流连于烟花之所,城池部署之事,一概不过问。洪都这个位置,其实很重要,所以对于朱元璋这一安排,好多人都不理解,但也没人敢质疑。​

关于陈友谅这一战的失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朱文正是个军事天才

当朱文正得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他走来时,平日里不正经的他一下子正经起来了。洪都门很多,一共八个,抚州、宫步、土步、桥步、章江、新城、琉璃、澹台,此外,还有水道门,所以这也证明了洪都的繁华。

整个城池虽然人不多,但朱文正却能根据每个将军的特别做出最合适的分配,抚州(邓愈);宫步、土步、桥步(赵德胜);章江、新城(薛显);琉璃、澹台(牛海龙、赵国旺)。八个门都分配好后,朱文正发现还有2000人可用,那么,剩下的这些人,便用于随时支配。

二、朱文正临危不乱

面对陈友谅一批又一批的进攻,朱文正摔将士誓死抵抗。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也正是朱文正不惧怕陈友谅大军,战争中给士兵以鼓舞,全军上下才会一鼓作气,抵挡住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在这期间,有一件事情,最能体现出朱文正的临危不乱。那就是抚州门的战役,也就是邓愈镇守的抚州门,这也是陈友谅首先选择攻占的城门,因为陈友谅觉得此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然而,陈友谅的军队在此连续攻占了三天,却没有能够前进一步。但是吧,陈友谅也有点收获,那就是把抚州门的城墙冲出了一个大口子。面对此情形,朱文正命令士兵一边修墙一边作战,最终,墙也修好了,敌人也退去了,当然,朱文正也损失惨重。

三、陈友谅战略上的失误

其实关于陈友谅为何要攻占洪都,史学家们也一直在猜测中。他如果用大部分士兵去攻击应天,那么陷入困境的就是朱元璋了,而陈友谅却选择60万大军攻占小小的洪都,事实证明,人多了也不好,施展不开。其实这一点在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也有所体现。

屯兵城下,苦战三个月,所有军用物资匮乏,士兵们士气低落。能抵抗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这对于朱文正这边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最终,朱元璋及时回撤,陈友谅陷于朱元璋前后夹击的尴尬局面中。

四、洪都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

洪都,即现在的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地势易守难攻,不利于大兵团展开。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很早便意识到了洪都的重要性,很早便对洪都城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本就不适合大兵团展开,又易守难攻,陈友谅进攻洪都受挫也是可以预见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5428498960533050"} --}

清蒸历史


朱元璋指挥将士乘胜攻城略地,先是徐达收复太平,继则胡大海取信州,冯国胜取安庆,陈友谅的军事势力日益减弱,地盘日益缩小。陈友谅岂肯善罢甘休,又重新集结兵力攻下安庆。但朱元璋深知安庆对巩固应天上游的重要地位,因此亲自率重兵压境,很快就夺回安庆,上游情况再次转危为安。陈友谅也是无计可施,只得连夜带着妻儿,仓皇逃到武昌。虽然陈友谅,接连吃败仗,但在他眼里始终瞧不起这个"朱和尚",他下决心还要和朱元璋争个鱼死网破。

这一回,陈友谅兴师动众,造了几百艘大型楼船。每只船的船身,足有好几丈高,分设上、中、下三层船楼。上设走马棚,下设板房。每只大船能装载3000人,小的也能装1000多人。船上的船橹都用铁皮包起来,船身涂上鲜红漆,气势磅礴。陈友谅经过如此准备,认为必胜无疑,他要寻找朱家军主力决战,所以倾巢出动,他选择进攻洪都 (南昌),因为这里既是大城市又是军事要塞。当陈友谅的大军进抵洪都城下时,只见数百艘的舰船,齐集城外江面。高大的船楼几乎高过城墙,陈友谅根据从前攻洪都的经验,见舰船已靠近洪都城,便命令将士登城。结果没有一个士兵登上城墙。原来,朱元璋在收复洪都以后不久,便下令军民将城墙退后改建,城墙不靠水边了。

这种情况陈友谅事先没有弄清,结果盲人骑了瞎马,白忙活了一阵,高大楼船仅仅好看不中用,陈友谅只好下令60万大军登陆,把洪都城围得像铁桶般严实。守洪都的最高将领是朱元璋哥哥的儿子朱文正。他采取的策略是"分城拒守"。由朱文正统一指挥全城,带2000精兵往来应援各城门,朱文正传令所有将士,誓死抵抗,坚决与洪都共存亡。洪都之战打得异常艰苦,朱文正部将徐明,有胆略,军中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胎里谎,曾经偷过陈友谅的良马坐骑,所以陈友谅的亲兵有许多人认识他。当朱文正开城迎战陈友谅时,徐明目标大,成了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所以很快被俘惨遭杀害。陈友谅进攻宫步、士步二门时,绰号"黑赵"的赵德胜极力抵抗,不幸被流箭击中,射入皮肉六寸。

赵德胜将箭拔出,叹道:"大丈夫死不恨,恨自己没能扫清中原。"话音一落气绝,死时才39岁。陈友谅与朱文正在洪都对峙三月,始终赚不到宜。陈友谅"拼死吃河豚"死困洪都,完全是吃了任性少智谋的亏。此时,他已知朱元璋正在率军解救安丰之围,应天大本营空虚,如果陈友谅弃洪都而不顾,奔袭应天,将会给朱元璋致命威胁。这一点连朱元璋自己也有些后怕:"我真不该到安丰去。假如陈友谅乘我远救安丰,顺流而下,直取应天,我就进退不得,即使骑骏马赶到应天都来不及呀!"洪都被围,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朱元璋对此军情一无所知。朱文正派张子明去应天告急,为掩护张子明出城,朱文正又派"舍命王"去陈友谅处诈降友谅又相信了;减缓攻击,张子明来了个金蝉脱壳坐着小渔舟,乘天黑偷出水关,夜里行船,白天则伏在芦苇荡里,用了半月时间到达应天,已经蓬头垢面。张子明拜见朱元璋,报告了洪都战况。

朱元璋让子明回报朱文正,无论如何必须再坚守一个月,他带大军增援随后即到。张子明在返回的路上,走到江西湖口,被陈友谅部下抓获。陈友谅想招降洪都守城将士,要张子明前往劝降,张子明假意答应,等到了城下,对城内大呼,"主公大军将至,请固守等待增援!"陈友谅气急败坏,立即砍杀张子明。朱文正在城门上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张子明的喊话,更坚定了坚守孤城的信心。七月初,江西的天气尤其炎热,洪都城已经粮草断绝,朱文正正在苦苦支撑之时,忽见围城的陈友谅潮水般纷纷撤去,猜想朱元璋的"红军"将至。果然第二天,朱家军20万援军出现在洪都城外,朱文正如大旱之望甘霖把援军迎进了洪都城中。


聚氺轩


守洪都的是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表面装作纨绔,整日喝酒作乐,实际才华横溢,用兵如神。在陈友谅60万大军的攻击下,坚守三个月。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朱文正反应速度很快。在朱元璋刚派朱文正守洪都的时候,很多人反对。朱文正开始的表现也印证了大家的担心,他整天喝酒作乐,好不自在。至于操练兵马,都是属下做的事。但朱文正一听说陈友谅带60万大军打过来,立刻亲自操练兵马,保卫洪都。  

 

其二、朱文正用兵有道。朱文正所在的洪都有8个门,朱文正兵力本来就少,但当朱文正分配完每个将领所守的城门兵力时,竟然还有2000兵力,作为机动部队,支援各门守将。



其三、朱文正守城顽强。一般的大将看到敌众我寡,就立即请求支援。但朱文正可不是这种人。朱文正是坚守,直到达到守城的极限,快支撑不住时才请求帮助。损耗了陈友谅大量兵力,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星星读历史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始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

天时指陈友谅出兵的时间,是1363年4月,这是初春的季节,江南即将耕种,而军粮储备不足!

地利是指洪都位于鄱阳湖边,虽有利于陈友谅水军的协助攻城,但也便于朱文正进行补给运输寻求外部援助!

人和指陈友谅的上位,是通过政变手段,用血洗清自己的地位,麾下将领虽臣服,但底层的反抗情绪始终存在!



反观朱元璋方面,首先,凭借坚固的城池进行防守,以逸待劳伤亡比巨大,长期的围困导致陈友谅军队士气低落!

守将朱文正用兵如神,因其与朱元璋的身份,带领麾下部将誓死抗争,凝聚成强大的战力!

最后,在战事进行过程中,朱元璋是有足够的回旋余地,而陈友谅孤注一掷,使得战争消耗过大,为后来的战败埋下隐患!

洪都正是城小,坚固,储备充足,而陈友谅军队虽规模庞大,但无法全部施展开,又消耗着巨额的粮草!

失去战略的突然性,再面对回师的朱元璋主力,因此即便攻克洪都,也无法再对南京发起进攻!


多臻贵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话说元末两大枭雄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争夺“带头大哥”,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结果陈友谅经过几次大败后,退守武昌,但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在励精图治,经营着他的地盘。一是摧富益贫。将富人的财产和土地平均分给贫苦农民,做到有衣同穿,有地同耕,有饭同吃。二是屯田积粮。大力开拓荒田,大兴水利,广大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大力重视粮食生产。三是大力扩军。因为有了粮食,陈友谅提出当兵就有粮食补给的条件很诱人,因此,很快,陈友谅的军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很快达到了60万。这个数量是朱元璋望尘莫及的。

  朱元璋向安丰进军,露出了致命的“命门”。陈友谅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早已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没有再犹豫,马上倾尽自己60万大军,向朱元璋进军,他把攻击的目标选在了洪都(也叫龙兴)。

  事实上,朱元璋命门真正所在是集庆,如果此时陈友谅直接挥师向集庆进军,那么,这将是对露在外面的朱元璋的命门致命一击。然而,陈友谅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没敢直接打朱元璋的七寸,而是选择了试探性地打朱元璋的“三寸”洪都。

  集庆空虚,为何陈友谅不攻打,反而绕道攻击洪都呢?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陈友谅被朱元璋打怕了。陈友谅想退而求其次,通过拿下洪都来提振自己的信心。然而,陈友谅不会料到,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军事决定,导致的结果是白白错失了一举击溃朱元璋的战机。

  因为洪都守将叫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虽然刚刚二十出头,但拥有的官衔却不小——大都督。他虽然遗留下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和风流倜傥,但关键时刻却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此时他在洪都拥有的兵马不足一万。一万VS六十万,六十打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PK,这是一场实力悬殊太大的比赛。也正是因为这样,陈友谅站在“巨无霸”的战舰上,豪情满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道:“踏平洪都,直捣集庆,击溃朱元璋。”

  对此朱文正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坚决回击道:“NO。洪都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想摆平就能摆平的。”说完这句话,他立即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他迅速召集部将进行了紧急总动员,提出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口号。在他的感染下,众人纷纷表示,誓和洪都共存亡,誓展朱军雄风,誓死保卫洪都。二是明细分工、明确责任。他派大将邓愈扼守洪州的要道抚州门,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要地。派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牛龙海守琉璃、精台二门。朱文正自己率两千精兵全面指挥,全盘调动,支持配合各部。

  朱文正刚部署好,陈友谅的大军已吹响了总攻的集结号。陈友谅之所以敢夸下海口,一是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二是拥有超级巨舰等先进设备和武器,三是拥有“水漫金山”攻克太平的历史记录。细心的读者都记得,上一次陈友谅之所以能攻克太平,利用的是江水上涨,从船上直接领导架梯攀附城墙,很快把太平给踏平了。因此,这一次陈友谅也准备来个故伎重演,对洪都也采取相同的办法。

  然而,陈友谅一到洪都城下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美,太天真了。他太低估朱元璋的能力了。朱元璋吸取了太平被攻破的教训,对洪都果断地采取了“退它三尺又何妨”的措施,拆毁了原来的城墙,改为离江退后三十步开外修筑新城墙。这样一来,陈友谅想再利用巨舰登城的计谋被朱元璋一招料敌在先率先防范住了。

  投机取巧是没门儿了,陈友谅只好弃船登岸和朱文正展开真枪实弹的攻防战。

  正如朱文正所部署的那样,陈家军攻得最猛的是抚州门。而守抚州门的邓愈也是一个硬角色,在陈友谅利用先进的炮弹技术炸开了城墙一个三十余丈的口子的关键时刻,他没有慌张,邓愈命火炮向陈家军进行了最猛烈的还击。结果炸得敌军血肉横飞,炸得敌军惊恐万状,炸得敌军不敢再贸然进军。就乘敌军“打盹”之时,邓愈一马当先,亲率士兵们竖起木栅,挡住了那三十余丈宽的城墙缺口。

  当然,陈家军不是吃素的,他们见状,又立即组织兵马向缺口进军。幸好这时,朱文正亲自带领增援部队赶来。结果在朱文正的掩护下,邓愈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终于将缺口给补上了。末了,邓愈不忘说了这样一句幽默的话:“我补的不是缺口,是天。”

  就在邓愈在取得抚州门保卫胜利的同时,坚守在新城的薛显显示了强大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在防守的空缝,居然还能反击汉军,他率敢死队冲出城门,出其不意地斩杀了陈友谅的大将刘震昭。

  如果说邓愈拼死守住了抚州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撼山易撼朱家军难”,那么薛显斩杀刘震昭却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和作用,让陈家军体会到了什么叫步步惊心。

  双方尽管死伤惨重,但洪都城还是那座洪都城。对此,最气愤的莫过于陈友谅,他很快改主攻抚州门为全面进攻,要来个各个击破。这样一来,朱军防守起来更加难办了。结果朱文正用士兵的尸骨换来的来之不易的胜果也失去了。汉军先是猛攻宫步、士步两门,结果成功击毙两门守将赵德胜。随后汉军攻克琉璃门,斩杀牛海龙、李继先、陈国胜等大将。接着,再攻破新门,斩杀徐明等大将……

  洪都已到了强弩之末,眼看靠自身实力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危急时刻的朱文正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丰富想象力,马上想出了“双管齐下”的盘外招。

  第一招:天外飞仙。朱文正派心腹之人张子明趁着夜色潜出城去,目的是去找朱元璋搬救兵。

  第二招:瞒天过海。朱文正派了一个绰号叫“舍命王”的人举着白旗会见陈友谅,目的是以诈降的方式来忽悠陈友谅。

  事实证明,朱文正的盘外招非常管用,很快收到了实效。张子明艺高人胆大,乘着夜色,潜出城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汉军大本营里穿梭自如,成功突围而去。而“舍命王”也果然人如其名,他早已把生存置之度外,出了城,便信誓旦旦地对陈友谅表示朱文正已准备归降,正在安抚手下的士兵,并强烈要求他们停止进攻,给他们一点点投降的准备时间。

  结果,陈友谅相信了“舍命王”的话,停止了对摇摇欲坠的洪都的最后一击,选择了静候佳音。然而,到了约定投降日这一天,洪都城里却无半点动静,陈友谅走上前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气得直想吐血。城里已乘休战的机会,重新修筑了城墙,此时正对他们严阵以待。

  “你小子敢忽悠我,娘希匹,活腻了是吧!”陈友谅说完这句话时,“舍命王”的人生便走到了终点。

  舍命王是高尚的,是值得赞赏的,他牺牲了自己,不但为朱文正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朱元璋的回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噶珊达


这次战争是陈友谅同朱元璋之间的一次较量,没有攻下洪都,最终导致他在鄱阳湖大战中以失败告终,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元末天下动荡,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后脱颖而出,影响力较大的有三支: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三人率领的起义军,成为了与元政权抗衡的实力派。


朱元璋最早跟随郭子兴征战,郭子兴是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统帅。他夺取集庆(南京),更名应天府,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成为逐鹿中原的一支劲旅。


陈友谅原是徐寿辉的部下,徐寿辉是长江中上游红巾军的首领。后来陈友谅将徐寿辉杀死,自称皇帝,国号汉,拥兵数十万。


张士诚以平江(苏州)为都城,控制了长江三角洲,自称诚王,国号周。他不属于红巾军系统,对元政权时降时判。

这些割据势力相互争战,抢地盘,最终目的都是想取元政权而代之。陈友谅和张士诚不断暗中来往,企图联手灭掉朱元璋。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集团中间,时刻面临着来自两军的攻击。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势必要与二人展开激战。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率先向朱元璋发起了攻击,他率10万水军越过池州(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私下联系张士诚,企图上下夹击朱元璋,一举将其吞灭。


但是这次进攻失败了,此后,陈友谅逃回了江州(江西九江)。一心求胜的陈友谅,两年后又一次向朱元璋发起了攻击。这就是题主所说的亲率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但是,最后不但没能进取,反而走向了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战略指挥上的失误,陈友谅的个人因素,以及人才竞争。


直接原因--战略指挥上的失误

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陈友谅率60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洪都,在战略上就是一个失败的策略。也可以说,他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张士诚围攻小明王的据点安丰,此地是应天的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于是朱元璋率主力兵渡江救安丰。陈友谅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江南空虚,亲率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

如果陈友谅没有第一时间强攻洪都,而是以小部分兵力对洪都进行牵制,将主力军放在攻取空虚的应天上,那么,陷入被动局面的就是朱元璋,受制于张和陈的夹攻。


但陈友谅把矛头对准了小而坚的洪都,导致了数十万大军在狭小的地域难以施展,而且没有派兵固守要塞,可以说连退路都没有准备。屯兵城下,苦战三个月,劳神劳力,士气低落。相反,数十万大军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洪都,这对守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双方相持不下,再加上朱元璋及时回撤,陈友谅便不得不离开洪都了。


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可以说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个人因素

在金庸的小说中,陈友谅就是一个嫉妒心重、心狠手辣的小人。在历史上,他的为人也的确不怎么样。


在中国文化当中,仁义道德,忠和孝,在人们的心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心所向。对于一场战争而言,天时地利人和全占固然是好,即使不能占全,占到人和也等于是占据了要塞。


在陈友谅的眼中是没有道义可讲的,他的起家就是杀害了自己头领徐寿辉,这在江湖上是没有道义可言的。他得来的地位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其次他疑心重,为人忌能护短,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比如他手下有个骁将,名叫赵普胜,人称“双刀赵”。此人原是徐寿辉的部下,陈友谅杀了徐之后,原来的部将有不少人投降了朱元璋。“双刀赵”曾攻陷朱元璋的军事重镇,是个劲敌。为了消灭劲敌,朱元璋手下的刘基运用反间计,不费吹灰之力,陈友谅中计,把赵普胜给杀了。他的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得军心,容易导致将帅不和,士气低落,对稳定军心没有益处。


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也没有人愿为他卖命。最后他手下的将军带领军队投降了朱元璋,士兵们对他也不满,纷纷逃亡,不愿再效忠于他。在他的行为模式中,暴力演变成了暴政,没有仁义道德可讲。这也是他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再次,私欲过早外泄,不得民心。1359年,陈友谅建立大汉,自己早早当上了皇帝。他的这一举动给人们的感受是,他率众起义并不是真心为百姓服务,而是为了自己能享受荣化富贵。一己私欲过早的外露,不利于战局人心。

第三个原因在于人才的竞争

朱元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但收复了民心,而且拥有了大批人才。


他礼贤下士,吸收冯国胜兄弟及李善长等下层知识分子加入自己的队伍,后来,又有范常、陶安、李习、宋思颜、潘庭坚、王恺、汪广洋、夏煜、杨宪、孔克仁、秦从龙、陈遇等一批儒士前来投奔。攻下浙东后,刘基、叶琛、宋濂、章溢等四大名士应聘到应天,还特地筑礼贤馆,请他们住在里面,做自己的顾问。


此外,他手下还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如常遇春、徐达、李文忠、傅友德、廖永忠、冯胜、郭兴、邓愈、汤和、赵德胜等诸多天才名将。


洪都守城将领,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其中有邓愈、赵德胜、猛人薛显、还有牛海龙、赵国旺等。守城的领军人物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虽是个会计出身,但却是个军事天才,把守城的兵力调配得井井有条。


洪都能够守住离不开身经百战的众多将士,离不开朱元璋营造的人才氛围,也离不开名士们在关键时刻对战局利弊的分析。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陈友谅的失败与手下人才稀疏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陈友谅一个也没有占到,注定了他必然走向失败。

读书悟道


洪都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天下,发动的潘阳湖之战的开端。洪都之战,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历时85天,愣没攻破仅两万守军的洪都。其原因,一方面陈友谅轻敌,另一方面遇到了罕世防守天才朱文正。

先来介绍一下三位主角:

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原是一个渔民,后来参加元末农民起义,成一方诸侯,是洪都之战的攻方统帅。

朱元璋,濠州钟离人,字国瑞,初名重八,放过牛,当过和尚,参加起义军后改为朱元璋,是洪都之战的守方统帅。

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子,风流成性、嗜酒如命、夜夜笙歌,在洪都之战以前被公认为纨绔子弟,在陈友谅强敌压境时,他突然就变了,并马上展现出了卓越的防守天才。朱文正是洪都守城的主将。

陈友谅,举全国之力,率六十万大军,二百余艘巨舰,进攻朱元璋,首攻洪都。朱元璋派侄儿朱文正坚守洪都,为自己反攻争取时间。

洪都,在陈友谅强军压境时,朱文正迅速的接受了洪都全城的防务并重新进行了安排。洪都因城门众多不宜防守,而朱文正将各城门守将安排完毕之后,还多留下了两千人做为机动部队,足见其精打细算,排兵布阵的军事天才,正真将有限的兵力发挥到极致。

陈友谅大军抵达洪都城下,发现原本临江的城墙后退数里。原来战前朱文正为避开陈友谅的坚舰利炮,拆除临江城墙后退数里后重建。这使陈友谅的巨舰瞬间失去了价值。

陈友谅发动进攻,采用重点进攻的策略,主攻方向首选邓愈所防守的城门,这一点也证明了朱文正的先见之明!战斗开始后邓愈指挥麾下士卒有条不紊的展开防守,他们用箭矢、横木、滚油等向城墙下倾泻,阻止陈友谅士卒的进攻。朱文正对邓愈的安排,使陈友谅首攻受阻,锐气顿挫。

数日,陈友谅虽然死伤惨重却始终没能攻上城墙。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友谅改变了策略,既然不能登上城墙那就破坏城墙,凭借着人多,将洪都城墙弄塌了数段。而朱文正的应变能力了得,他在城墙缺口的后方埋伏好了火铳手,当敌人从城墙缺口涌入的时候,用火铳射击敌人,而陈友谅士卒拥挤在缺口处根本无处躲闪,多被射杀。待敌人暂时撤退,战事平稳后,边修补城墙边作战,阻止了陈友谅的进攻。

陈友谅攻城受阻后,尝试从水道进攻洪都,却被朱文正提前设下的伏兵打了个伏击战。

陈友谅再次改变策略,不在重点进攻,利用兵多优势,四个方向全面进攻。朱文正将兵力发挥到极限后,采用诈降等手段拖延时间,组织抵抗。

朱文正更加疯狂的却是在如此极端劣势的情况下竟然多次出城发动游击战。朱文正安排猛将薛显以骑兵部队杀出城去进行突击,得手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立即撤回城中。而陈友谅多次攻城部署就是被薛显的游击战给破坏的。

洪都之战就这样持续着……,朱文正一直坚守到85天后,朱元璋赶来救援,陈友谅撤退。

洪都之战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没有攻克洪都的原因,除了陈友谅自己战前轻视,对洪都城防、守将不了解外,最大的原因是遇到了天才守将朱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