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总是打二宝,请问大宝是什么心理?怎么处理?

创作周刊


不请自来,个人浅见,望同各位交流。

儿童心理学之父德雷克斯曾指出,孩童拥有非同寻常的感知能力,却因大脑发育慢,对事物的解释能力是欠缺的。当大人发现大宝打二宝,不能仅仅关注打人这个行为,而是要从探究行为出现的原因,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问答的提者关注大宝的心理,这个角度很巧妙也很正确。从我的角度这个问题可以浅谈,也可以深究。

浅谈

无非是二宝年龄小,父母将更多的关注、照顾放到二宝身上,而被大宝感知到了。当大宝感知到时,会怎么解读这件事情呢?无非以下两种情况:

1.大宝理解父母,因为二宝小无法自理,所以爸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照顾二宝身上。爸妈对大宝和二宝是一样的爱,而大宝我作为家里的老大, 更要肩负起老大的责任感,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自己穿衣、洗漱、睡觉等),还要为家中作出更大的贡献,替爸妈照顾好二宝。

2.大宝无法理解,曾经属于我的父母,还有对我的照顾,现在统统在二宝那里,爸妈对我的爱少了。这太可怕了,爸妈不爱我了。于是他要想尽办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来重新获得父母的爱。他会用什么办法来吸引呢?孩子很聪明的,像二宝一样就好了,于是大宝开始哭闹,反叛。他还会试探父母,比如打人、故意把东西弄乱然后推脱到二宝身上,然后享受被父母重新关注的感觉。

参考之前德雷克斯的概念——孩童对事物的解释能力弱,你觉得孩子的理解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假如孩子在家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之前,我认为这个答案肯定是后者。

请大家注意,当此类问题发生时,大部分的家长会作出怎样的回应?

是不是会把二宝抱起来哄,然后面红耳赤的训斥大宝,然后絮絮叨叨的和他讲些你是老大你该照顾弟弟之类的大道理?

大宝的表现,作为失败者也无非两种,一是盲目顺从——眼光闪烁、站在墙角瑟瑟发抖;二是反叛——大吼大叫哭哭啼啼。这两种品格就是在这样的日常中满满养成的。

有没有人觉得大宝很可怜?他的理解无法表达他想获取关爱的诉求,而他的行为(为了满足爱的诉求),却导致被大人惩罚。

我相信作为家长,对所有孩子的爱都是一视同仁并毫无保留的,所有你希望看到你家孩子养成盲目顺从或者叛逆的品格嘛?

至于如何解决,请随我往下深究

深究<strong>

儿童心理学届有这么一句话,当你带孩子感到痛苦时,那么你的方法一定错了。

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以下几个概念

(这些概念可能略显繁琐,但为了深究孩童的内心,达到更好的管教效果,我建议您可以粗略读一下)

1.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也是人,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以他怎么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他认为别人是怎么看待他自己为基础的。孩子内心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当他们“茁壮成长”的时候,他们就在发展着良好的品德和技能。而当他们处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通常会将其看作不良行为。当你能够把不良行为看作是孩子们的“求存模式”的时候,你对不良行为的看法是否就不一样了?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对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有时候,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比如,他们想要得到归属感,但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所做的努力很笨拙,其行为就会惹人讨厌。这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他们的行为越是惹人烦或生气,他们就会越急迫地追求归属感,因此也就越发令人讨厌。就像上述的大宝打二宝一样。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因此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记住,虽然孩子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密码信息,但当你处理她的隐含想法,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作出反应时,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孩童不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学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而当下我们的一些父母太过忙碌,没有时间教孩子为培养好的品格而学习社会和人生技能。恰恰就是这些大人为孩子不“守规矩”而感到气恼。我不明白他们认为孩子能从哪里学到恰当的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太多的大人只是“责备”孩子,而不是承担他们自己应尽的职责。


6.平等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大多数成年人都能够接受孩子们和大人具有同等的价值。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要摒弃羞辱的原因之一。羞辱与“平等”和“尊重”的概念背道而驰。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你小时候犯了错误时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的讯息。那都是些什么讯息呢?你或许想把它们写下来。当你犯了错时,你得到的讯息是不是你愚蠢、无能、坏蛋、没出息、木头人?再闭上眼睛,想想某次你因为犯错而遭到的训斥。你当时是怎么想你自己的?你想将来要怎么办?记住,你当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决定;但当你回过头去看时,你当时的决定通常就很清楚了。

其实我们都不完美。我们需要达成的是,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对“不完美”的信念。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都难辞其咎。孩子的很多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并鼓励他们。我们常常激起孩子的反叛,而不是令人鼓舞的进步。我们要做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因为社会人的关系,大人的行为促成了孩子的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当大人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所以通过上面的概念,我们明白孩子无非是在“求存”或求“生长”,而“茁壮生长”是基于满足求存的这一基础条件之上的。孩子“求存”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求存”的表现形式及不良行为。

因此,但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作为大人不要简单的批评惩罚,而是要敏锐的察觉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反思改进,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才是唯一并且长期有效的办法。


怎么做

笔者在我的头条号中曾发布一则文章《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儿童心理学之父教你四步赢得合作》里面对怎么做给出答案。

在就是保持和善而坚定,不吼不叫,但不骄纵(你可以理解为“温柔而有边界”)态度的基础上,通过四步法:表示理解——展示同情——诉说感受——解决问题,最终来解决问题。

以上述大宝打二宝为例。

第一步,将大宝单独抱到一个房间,轻轻拍打安抚。待其情绪稍好转后,开始表示理解。

宝宝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陪你少了,想要爸爸妈妈陪对不对?是不是最近妈妈忽视你了,让你不舒服了?这里妈妈先和宝宝道歉,对不起宝宝,原谅妈妈好么。

第二步,展示同情。可以讲个小故事类似妈妈小时候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他们小,你爷爷奶奶都把心思用在照顾她们身上了,妈妈当时也觉得不舒服,妈妈也想得到同样的照顾,我就学你一样打弟弟妹妹,结果被爷爷奶奶发现后狠狠的训斥了,妈妈当时委屈极了。所有妈妈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

第三步,诉说感受。站在妈妈的角度,二宝还很小,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己洗漱,还把东西弄的一团糟。这些都要妈妈来收拾照顾。妈妈做这些事真的很疲惫,宝宝能不能理解妈妈呢?

第四步,解决问题。宝宝能不能帮妈妈想想办法,帮妈妈轻松一点呢?(下面就是开始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案,不要直接给出建议,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假如孩子实在想不出,可以给出建议,但一定要达成一致)所以要是宝宝能来帮妈妈一起做家务,并帮妈妈照顾二宝的话,大宝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并肩工作了,而且妈妈就可以轻松很多并且抽出时间带大宝二宝出去玩啦。宝宝你觉得你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工作呢?……(往后就是愉快的成长时光了)


以上,共3500余字,纯手打,如果觉得有用,欢迎关注作者头条号并评论、转发、收藏。谢谢大家。


磊先森读书频道


你好,我家也有两个宝宝,大宝2岁半,二宝半岁。二宝刚回家那一个月,大宝也经常打二宝,主要有以下三种心理:

1、嫉妒心。别看宝宝小,其实他们懂的挺多的,而且还有很多小心思。在没有二宝之前,大宝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围着她转,她提的要求立马满足。二宝出生后,她发现一切都变了,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二宝身上去了,她提的要求不在全部被满足,反而会教育她要听话,这会让大宝心里产生很大的落差,并嫉妒二宝抢了属于她的关爱,可能就会情不自禁的打一下二宝,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我家大宝不仅打二宝,而且还会跟二宝争宠。我家大宝是外婆带大的,跟外婆最亲。她看到外婆要去抱弟弟,就会拼命哭,让外婆抱她,不准抱弟弟。

2、想跟二宝互动。小孩喜欢什么东西,都喜欢摸一下,但他们不知道轻重,用的力气会比较大。我家大宝想跟弟弟玩,会摸他,力度大了,看起来就像打他一样。

3、模仿大人。小孩特别喜欢模仿,我哄二宝睡觉的时候,会轻轻拍二宝,大宝就会学。听到弟弟哭,就跑过来用手拍他,不知道情况的也会以为在打弟弟。

针对以上三种原因,我给大家推荐一下我的方法。

1、给大宝更多的关爱。千万不要有了二宝,就要求大宝什么都要听话,要更关心她,多跟她聊天,告诉她,两个都是家里的宝贝,要互相关爱。

2、如果大宝想跟二宝玩,要告诉她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而且不管做什么,都要轻轻的。因为二宝太小啦,非常脆弱,力度大了会伤害他。

3、如果大宝是模仿大人,那么就要教大宝动作要轻柔。

大人在照顾二宝的时候,可以让大宝适当参与,比如丢尿片,拿毛巾等简单的家务,并及时鼓励大宝。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大宝获得成就感,而且会让她更喜欢二宝,因为因为二宝她发挥了价值,而且获得了表扬,她会觉得自己很重要。

以上就是大宝喜欢打二宝的几个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各位家长一定要分析大宝打二宝的原因,针对性的去引导解决。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修行,养育两个孩子,是双倍的修行,需要各位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关爱,将来也会收获双倍的幸福!



贝壳海螺妈妈


您的这种经历,我也有[握手]!

现在我家老大六岁,老二三岁,我有点搞明白了小孩的套路!

没生老二的时候,老大拥有父母全部的爱,她已经习惯了父母爱的方式!老二生下来以后,父母的爱就分给了老二,而是老二小,父母在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偏袒老二!这是父母的本能!

知道了这种本能,做父母的应该主动去避开一些雷区,不要过于关注老二忽视老大的感受,可以给老大开小灶,做一些爱的补偿,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孩子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肯定,所以不要吝啬把爱说出来!

父母可以多调动老大的责任感,让他意识到自己大了,也要照顾二宝,有更多的参与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父母做到以上这些,老大打老二的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药师妈妈


我家刚好相反,我家是二宝特别爱欺负大宝,大宝二宝相差三岁,俩男孩,每天家里都十分闹腾。二宝总是欺负哥哥,哥哥一直忍着,我问哥哥,为什么不还手,哥哥说,他把弟弟打哭了,他会痛,他痛了,哥哥心里就很难受!(平常我们都这样跟他引导)所以,我觉得父母起着关键作用!


米豆妈的生活Vlog


我来分享一下吧[害羞]

我家大宝小宝很和睦,大宝经常哄的小宝(目前7月大)哈哈大笑。

在我怀孕的时候我就一直引导大宝,这是小宝,现在在妈妈肚肚里。你以前也在里面住着,长得西瓜那么大了就生出来了。

有一次大宝想跷跷板,可是没人一起。我又趁机“推销”――等妈妈生了小宝,两个人一起玩跷跷板吧?

生下来大宝就很喜欢小宝。来医院看,第一次见妹妹就开心。还问我,妈妈我们可以跷跷板了吗?还没有啊,等妹妹长大了才行。

各种各样相亲相爱就不说了。题目是打小宝怎么办。

我二嫂的大宝就会去打小的。大概是缺爱吧。

所以我想说,如果打小宝的时候呵斥大宝,适得其反。要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我想缺爱就补爱,总是没错的。


硕硕爸爸育儿经


这个情况我正在面临,我们家两个都是男孩,大的12,小的3岁,大宝也是喜欢打小的,老是说我们大人偏心,不公平,等等因素,可能内心是有点羡慕小的,所以现在我们都会刻意去关心他,注意他,然后偏向他,也不知道对不对。


钰萱路


是宁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大宝打二宝,这个事儿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儿。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宝和二宝一母所生,大宝去打二包,以强欺弱,这事儿真是不怎么样。

但是,大宝打二宝的这种现象,又不是太个别的事情

,据我分析,大宝打二宝大概是这样几个原因。

1,认为二宝夺去了妈妈爸爸对他的一部分爱

在没有二宝以前,妈妈爸爸和其所有的亲朋把爱都给了大宝,所以大宝一个人独享这么多人的爱,那个时候呢,还没有二宝,尽管有这么多人爱他,但是他可能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突然有了二宝,来了另外一个人与他分享了一部分亲人的爱。

这个时候,大宝突然觉悟了,觉得这个人影响了别的人爱他,所以不能忍受,他就时不时的来打二宝。

2,二宝分享了他的一部分物品食品

在没有二宝的时候,家里所有的吃的全给大宝一个人吃。妈妈买的所有玩具,全都给大宝一个人玩,所以大宝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二宝来了以后情况不一样了,他不再像前面所说的一样,分享了一部分亲人的关爱,而且呢,妈妈在给他买玩具的时候,也要给二宝买一份。妈妈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也要给二宝买一些。

甚至呢,有些东西妈妈没有给她买,反而去给二宝买了,比如说,小车啊摇椅啊。温奶器呀。这些东西,妈妈都给二宝用,而没有给她买,所以从所以他从心里边,就不舒服,就是慢慢买了,为什么没有我的。

大宝这个时候已经有力量去欺负小宝了,所以他就动用了这样的方式打二宝。

基本上大宝打二宝就是这样的几个方面吧,我希望你能够,不要忽略这个问题,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尽快来解决。

我家有一个邻居和你的情况类似,他是从妈妈在怀二宝的时候,大宝就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后来,不得不把大宝和二宝分开,大宝跟爷爷奶奶去生活了,二宝呢有妈妈爸爸带着,两个兄弟没有在一起,这对于兄弟之情的培养也是很不利的。

3。怎样去扭转这样的局面呢

一个字,就是用爱去,让大宝感到,妈妈尽管有了二宝,但是对他依然是非常非常爱的,让他从心里面切切实实的感觉到,妈妈确实是爱他的。

这个不是说一说妈妈爱你就可以的,而是对他给你更多的关注。大宝打二宝,很大程度上是在表示他的存在感,你不能爱他不爱我了,所以妈妈在这个方面要千万注意。

希望你家的这种情况,不要再延续下去。

我是宁老师,专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欢迎关注我


宁老师说


首先,两个二宝的关系目前来说肯定是极好的。

大家肯定也注意到了,二宝来告状,你可能发火了,训斥了一顿大宝,说什么让着弟弟妹妹之类的话,甚至还小小惩戒一番。以为他俩会因为各自矛盾会互相远离一段时间,然而,你会发现并没有,他们在你一转身的时候又凑在一起玩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家长平时在处理矛盾时,总不自觉偏袒二宝,导致二宝一有矛盾就会想到先找爸爸妈妈解决。大宝呢,因这样即能引起父母注意,又能在玩耍中找到存在感,占有感。

请相信,这只是他们的不自觉行动而已,对他们平时相处影响不大,但对以后的身心成长不利,特别是以后出现青春期出现叛逆时,大宝会依此为借口叛逆。而造成的这些完全是爸爸妈妈平时的处事不公造成。

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平时多关心大宝,多多树立大宝在二宝心中的哥哥姐姐形象。处理问题时,尽量做到两不相帮,公平对待。


华夏二娃


关于大宝总是打二宝,请问大宝是什么心理?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我下面视频做了详细解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可以关注评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360f0debc17495d998b8b9349235832\

卓二姐


很大程度是大宝心里产生了不平衡感和嫉妒心,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过这些举动:

1.要求大宝要让着二宝。

2.拿二宝和大宝进行比较。

3.一味地追求公平,忽视了宝宝希望博取关注的天性。

4.无意中对大宝做一些负面评价。

作为父母,不管养育几个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独一无二的爱。因此,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二宝出生前尽力做好“铺垫”。

2.二宝到来后,要更加多多关注老大的感受,不要冷落了他。

3.不比较,不欺负老大,不负面评价。

4.当孩子之间有冲突时,能不介入,尽量不要介入,不当裁判,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识别对方的情绪,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从育儿专家的课程里面学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