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父子兵——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


“疫”線父子兵——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

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同為退役軍人,同時也都是普通的基層民警,每天都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共同為守護一方淨土默默奉獻,他們是父子,也是戰友!
父親馬潤西在旬邑縣馬欄轉角防控點,在這裡他已經堅守2年多了,從非洲豬瘟的防控到新冠肺炎的防控,馬潤西吃住都在這裡。作為一個曾在部隊服役八年的老兵、一個從警十二年的老民警,馬潤西在他的本職工作上用平凡的舉動踐行著一個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馬潤西說:“在馬欄轉角這裡,能夠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就是對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貢獻。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在一線工作的同志都比較辛苦,自己在這裡多幹點,也沒有什麼。”
防控點的負責同志擔心“老馬”年齡大了身體吃不消,想讓年輕同志頂替他“守夜”, 卻被“老馬”果斷拒絕,他說自己曾是一名軍人,又是一名黨員,不能向這點困難低頭,現在正是國家和組織用人之際,就應該迎難而上,衝鋒在前。
戰“疫”期間,作為黨員的他,以身作則,途經卡點的每一輛車、每一個人“老馬”都嚴格進行檢查和登記,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只要是他的班,每次都會提前趕到卡點,和其他同志一起,守好卡,護好城。


馬潤西說:“馬欄轉角防控點,一邊是正寧,另外一邊是銅川,這邊是旬邑,這裡正好處於三角地帶。現在,比平時的車輛能少一些。但是大隊還是很重視,現在沒有疫情,我們必須把這個關口把好。”

“疫”線父子兵——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


“疫”線父子兵——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


“疫”線父子兵——馬潤西和他的兒子馬珂珂


老馬的兒子馬珂珂循著父親的腳步,入伍,退役,從警。從小看著父親忙進忙出,看著父親將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馬珂珂便立志要成為父親一樣的人,一樣的好警察。在去年,馬珂珂的理想實現,成為一名縣公安局的特警,也成為了父親的“戰友”。
馬珂珂說:“父親當了八年的兵,我當了兩年的兵,算是我的老班長。父親從警已經有12年了,而我是去年剛招的警,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父親一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疫情擴散以來,馬珂珂主動請纓投身抗疫一線,先後在赤道高速口、旬耀路、石門高速口、土橋高速口等疫情防控聯合檢查點配合交通、衛健等部門做好車輛和人員的檢查登記工作,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因為經常要輪換班,經常好幾天都見不到面的父子倆,在工作空閒時,交流最多的還是工作上的事。作為一名老民警,一個父親,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馬潤西都免不了要多叮囑兒子幾句,兒子馬珂珂也虛心接受父親的經驗,用實際行動回饋父親。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和老馬父子一樣並肩上陣的“戰友”不計其數,他們在同一條戰線的不同崗位上,站好每班崗,查驗著每輛車,排查著每個人,用相互的理解、包容和鞭策,以舍小家為大家,以棄小愛為大愛的無私奉獻踐行著從警為民的錚錚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