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如果不遇到夏多,我或许不会发现那么小众的地方。夏多的家,如我记忆里的藏居,并不华丽,也不破败,堂中牛粪燃起的暖意,夹杂着透过窗户照进的和煦,那抹阳光恰巧撒在一旁静默无语,净白不似藏族的女孩脸庞。我不知道那是夏多的妹妹还是谁。而她的一旁,坐着夏多的父亲,一位慈祥和善的藏族老人,一个会一些汉语的藏族老人,对于他那种岁数而言,会说汉语,着实让我惊讶。夏多,则坐在我和皮亚利的对面,温着甜茶,时不时的给我们斟满。他的妻子,并不懂汉语,却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我们与夏多的聊天,偶尔用藏语和夏多说两句。如若不是窗外的皑皑素装,屋里那如若家一般的感觉,我真差点忘了这些日子的玉树,冬意渐起。

  聊了些许时候,我问夏多,除了赛康寺外,扎多还有没有不为人知的所在。

  这么一个问题,倒让夏多兴奋了起来,告诉我说,有的有的,有一个当地曾经部落建起的石经城。

  “那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去吧!”我压根没有征求皮亚力的想法,询问又像是不容置疑的和夏多说。那一刻,我多少有些失礼。可我总是抵不住小众的景点又或者说还算不上景点的遗存。

  “好的嘛,好的嘛,我也是这样想的嘛。”夏多倒没因为我失礼的语气不快,反而显得如我一般兴奋。二话不说,就去屋外,启动他刚买的新车,暖车,出发。

邦日朵卡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我想,如果我没遇见夏多,我永远不会知道,在尕朵觉悟神山脚下,有那么一个历史久远到可以追寻到19世纪的石经城。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这个名为邦日朵卡的石经城,应该没有多少人有听说过。这一片地区在解放前是邦日丹玛部落属地。清朝咸丰年间,约1851年至1861年间,竹节活佛圆寂后转世在蒙古尔津族蒙古尔津百户的弟弟昂力拉根成为竹节寺喇嘛,将竹节寺属及歇武赛巴并为一族,竹节寺竹节族寺、族合一。从此邦日丹玛部落信奉噶举派,自邦日丹玛人青才江开始推行重要法则:对属民不再用重刑,而是视情节轻重让违法者凿刻石经,情节越严重凿刻的石经越多,因为邦日丹玛部落这奇特的惩罚方式成就了这一片位于尕朵觉悟神山脚下那神秘而鲜为人知的石经城——邦日朵卡。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或许真的需要感谢夏多,高原暖人的阳光和高原稀薄的空气,一样让人有独特的感觉。而穿行在邦日朵卡,给人的感觉更加独特。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它比不上嘉纳嘛尼石经城的大,也比不上玉树地区那神奇的水玛尼、冰玛尼,但它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经文凿刻间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深悔悟,是其他石经城所没有的。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邦日朵卡,脚下的尘土,和薄薄雪晶,一切都显得自然的真实,虽然古旧,却更加舒服而富有禅意。

不时,有转经的人儿走过,画面宁静。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等我飞完航拍,拍完照片,皮亚力已经帮我背起摄影设备,夏多也问我要走了么。

  我笑着摆摆手,说,来了,怎么都得看看,起码转上三圈再走吧。


青藏高原,有那么一座部落用来处罚重刑犯的石经城,你知道吗?

  夏多也笑了,深情抚摸着石经城上的石经,饱含着虔诚,说,好的嘛,好的嘛,这样最好不过的嘛。然后跺着步子,边向我和皮亚力诉说着这片石经城的故事,那流淌在他血液里的虔诚,化作言语间的深深情感,在点点滴滴间读到的都是他对这片故土的深爱,都是他的依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