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硬笔书法(自学),练习已有两个月了,大家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挥挥手一个人走


练书法不仅仅是刻苦,书法只有两点做到即可成功:一点是笔法,掌握好笔锋,运笔;另一点就是掌控好字体结构上偏傍部首协调配合。这两点平时勤练的同时就多钻研优秀书法作品,先尽可能临帖,而后再根据自己特点加以修正。



伯爵1857


自学硬笔书法两个月,能写到这个水平,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笔画太拘谨,骨架应该再打开一些

先看下面这幅笔者写的楷书作品吧,这幅作品整体看写的还是比较工整的,很清晰,这是优点。缺点是,骨架还是拘谨打不开,显着字很小气,应该把字的笔画写出大开大合的感觉。“今”、“人”、“朱”、“又”、“是”这几个字都有撇捺笔画,笔者写的太窄了,应该把撇捺笔画写的舒展一些。“我”字的戈钩写的太短,不能和左侧齐平,应该低于左侧才好看。“古”字的横画应该再长一些,就显着大气了。但是“胜”“缺”“别”三个字写的还是相对很好的!

行书作品也是存在笔画打不开的现象。下图红色圈里的字,就很小气,因为写的太窄了。而画了横线的字,写的还是不错的。从笔画和结构上看,都是说得过去的!如果通篇都能写出这样的字,那么就会比原来的高出一个档次了。

第二,临帖太少,笔画和结构都不到位!

从笔者的这几幅字来看,临帖的时间应该不是很长,或者说是临帖不到位,导致脱帖创作的时候,还是改不了以前的书写习惯,法帖的精髓用不到自己的作品里面。比如上下结构的“照”字,上下距离太远,显得松散。左右结构的“残”字,也是左右距离太远。

以上内容,为强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下面是我给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也是我个人学书经验!

①多临帖,少创作。

②临帖先学一家,学好以后再换。

③每天临帖字数三五百左右。

④定好目标,坚持。

下面这两张硬笔书法习作,是强哥写的。请方家给予指导!

强哥浅谈。


强哥书画


看了你的练习之后,有三个问题下面给你说一下:

多练习基本笔画的控笔能力

看你的那幅楷书,写字的时候你已经有了提按的意识,但问题是你能按得下去,但是却提不起来。所有的笔画线条基本上都是同样粗细,缺少轻重的变化,这主要问题还是控笔能力不够。建议你先练练基本笔画吧。

练习基本笔画的时候要注意,一个笔画的行笔过程分为三部分,入笔、行笔、收笔,不同的笔画,这三个过程对笔的提按要求不同,写的时候好好去体会。例如“横画”的起笔,这个起笔不是顿笔,你是顿笔了,而是凌空切入,切入之后不是顿而是稍“驻”然后向右行笔。这个“驻”是稍微停留的意思,而“顿”则是笔要按下去,如果说顿笔的完全按下去的力道是10分的话,那么这个凌空切入的力道最多是5分,中间行笔的过程中笔要提行,这时的力道最多是3分,而收笔的时候是要顿笔,但是一样不能顿死了,力道8分足矣。而有的横可以尖锋顺入,入笔的时候是顺着行笔的方向,尖锋入笔,整个笔画的形态是由细到粗。

所以,硬笔虽然不如毛笔复杂,要写出线条的变化还是需要刻苦训练的。

缺少主笔

看到你写的硬笔楷书,就想到我孩子写字的情况,刚开始练字的人都是笔画放不开。很多字的主笔不敢放开,或者说是没有主笔的意识。

汉字主笔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是横为主笔的;第二是撇捺作为主笔的两翼发展的主笔,包括竖弯钩和斜钩;三是无主笔情况,这样的字要缩着写。

这是你需要学习的地方,怎么学呢?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向经典法帖取经。

要临帖

练字一定要临帖,练硬笔书法一定要向传统经典法帖取法。你要去临帖,而不是就这样自己瞎写着玩,这不叫练硬笔书法,最多叫写字。

临帖的话可以选择小楷:《灵飞经》、赵孟頫的《道德经》、王羲之的《乐毅论》、文征明的小楷等等。小楷作品因为字形与硬笔书法的大小相差不大,但是与碑版楷书相比少了一些刻板,多了一些灵动,非常适合拿来作硬笔书法学习的法帖。

跟着这些名家法帖来练字,细细体会笔画粗细的变化,主笔的使用,结字的规律,这才是学习硬笔书法的正途。这样,硬笔楷书写好了,你的行书也会自然的提升。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第一。临帖是书家的不二之路。古人云凡书未成名成家者应日与古贴为伴,无论何贴,均足以范我笔力,由此可见临帖的重要性。学习书法的人,我们要高度重视临帖对我们写字提高的重要作用。切记,任由自己的性子写。

第二,选择合适自己的字帖。个人强烈推荐,楷书字帖学习卢中南老师的字帖,行书学习,吴玉生老师的字帖,以上两位老师都是非常有名的书写名家,他们的楷书行书都是颇有基础,而且他们知识渊博德艺双馨。学习他们的作品,你会感觉提高是非常快的。

第三。练习基本笔画。汉字当中常用的八个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提钩。要多加练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每天练习一个笔画,要争取练得跟字帖上大致相似才算过关,每个笔画的重要性就犹如建房子所使用的木材和砖头,只有好的木材和砖头才能制造出好的房子。

第四,强化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指字笔画之间的搭配位置长短等等。只有间价结构合理,你写的字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启功先生说过,间价结构也就是结字,结字为上,用笔次之。

第五。持之以恒出成效。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刻苦努力和坚持的结果,学习书法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学习者应该努力刻苦,并持之以恒,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六,结交书友共同进步。可以在网上或生活中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书友相互监督相互探讨相互切磋书法写字时的技艺。这样可以得到其他朋友的建议和指正,对练习写字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总之,你才练习两个月能写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错了,说明你的书法底子还有悟性是非常高的,坚持临帖,坚持练习,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写出一手漂亮的自己满意的字。





呆小石书法屋


很高兴能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作为一个认真练字的人,你应当受到鼓励,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结构问题:老师应当也是在临帖,但是临帖不够精准,导致所有字结构拘谨,没有开合,疏密。同样的点化,同样的位置,角度和长短比例对字整体效果影响特别大,做好这点,将有很大改观。

2.笔力缺乏:能从老师的字中一眼看出,基本功远远不够,所有笔画笔力不足,导致每个字没有精气神,这个需要强化练习,在正确书写的同时,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3.控笔能力:老师这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控笔能力不足会导致字没法表现老师的想法,驾驭硬笔的能力不足,缺少变化,每个点化的写作缺少起行收的过程。同样,没有表达出主笔的作用。

附图为壹庸钢笔字,大家指点批评。





壹庸诗书文


1、阅读相关书籍,提升理论知识

学习书法,眼界很重界,没有审美意识,就是没有目的的练习。多读书、读帖非常有益,建议可以购买书法基础知识书籍。

2、书写工具准备

笔建议用钢笔或0.5的中性黑色水笔,要求是写出的线条不能太单薄,出水要流畅,线条厚实,能写出粗细变化最好。

3、选帖临摹

选帖很重要,就是我们要选一本历代经典的法帖,如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灵飞经等。去一般的新华书店,或者网上购买。临帖,就是需要准备空白的纸张,对着原帖临写。记住初学书写速度一定要慢,不宜快,笔画宜饱满,每一笔书写到位,力送到笔尖。临完要进行对照,哪些不足,进行改进。

4、请教他人

在自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或练习中有哪些习气毛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多向他人请教,或把临写的作品发到网上,让水平较好的人去点评,以后有网友的作品需要点评。


雨霖铃40104010


说说我的练硬笔的开始过程。

我开始学庞中华先生的行书。一个星期后就脱字贴了。别人的字帖,要还啊。

方法也很简单。把八个基本笔画练了 ,注意横先竖写等规则,然后直接把笔画揉进字里,平时刻意揉进去,结果一星期字就变样了。

总结如下:

一,字写端正,揉进“八笔画”。

二,注意笔画之间的连接连笔,刻意做,使“楷”变“行”。

三,刻意“使用”,平时的书写特意改变字体,向庞中华靠近。

四,不要总看字帖。不要离开字帖就不会写,先自己琢磨着写,然后再对比字帖。即添加“试错”“思考”过程。

五,先通览全贴。

六,庞中华的字只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有了这个“根据地”,就可以拓展自己了。



urna风之度0


从题主晒出的三幅钢笔字来看,作者花了不少时日,写得工整好认,有一定的功夫了。但如果要说缺点,当然还不少,特别是若当做硬笔书法来看,还是缺乏艺术之美的。具体来说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写字握笔太紧,用力太重。这从上面这幅楷书作品上明显可以看出来。握笔太紧,用力太重的缺陷就是写的字笔画吃墨很深,但是缺乏灵动之感,线条也会一般粗细。


第二,结字过于方正。方正就会呆板,没有自然书写的生动和趣味,古人批判说是布如算子,今人会说像印刷体,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毛病。



建议改进之处:

写硬笔字,一是握笔宜松,用笔要活,行笔轻盈,才能写出线条的粗细变化,也才能写得灵动自如;

二是行书建议注意大小参差变化,并增加一些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和呼应,那样行气更足,顾盼生辉,也会增添神采,不会有字字独立之感。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不知道大家相信与否,写字与人的性格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倒不是说那些从字体上去看人的命运的迷信活动。性格内敛的写字笔画则柔软,性格刚硬的,笔画则刚劲有力,这只是题外话也不一定正确。就硬笔书法而已,本人以为,还是要从基本功也就是笔画和间架结构上练起,把自己原来的字体和书写习惯改掉,然后通过练习使字体定型规范为基本标准的”,”方块字”,但不能贪图快,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硬笔书法字帖,从临帖开始,循序渐进;不能贪多,每天坚持练习百子左右即可,坚持半年左右,字体基本定型后再从运笔和通篇布局上多写多练。总之,集百家之长是练习书法和形成自己书写风格的有效途径。图中作品,从单字笔画结构和通篇布局以及书写的流畅方面上还需多多加以改进。


手机用户书凡子650616


前面两幅可以去临写王羲之体系字帖和赵构字帖毛诗帖头条搜一下,后面一幅字可能是横竖太过于平整平正,变化较少,可以看欧阳询兰亭序。以上仅供参考。[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加了二王笔意的如梦令我临写的,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