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先看两组数据:截至2月14日,全市工业企业累计复工2959家,复工率64.9%,比2月10日复工率提高59.8个百分点;截至2月20日,全市规上工业已全面复工,复工率领跑全省,且产能恢复50%以上工业企业占到七成以上。

数据勾勒出了疫情防控之下的“绍兴样本”:疫情精准防控之下,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员工平稳上岗上线。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的担当与魄力:通过创新“十法”,着力破解企业“员工返不了、配套跟不上、货物出不去、物流不畅通”等难题,为产业链全面复产按下“快进键”。

据悉,绍兴这一助企“十法”举措,已引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关注。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防疫物资“奖励”复产给力企业

昨天,浙江中发薄膜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员工们戴着口罩正赶制订单。“除个别员工在家‘待命’,公司近70名员工都在加班加点赶工。”该公司驻企指导员许女士告诉记者,相比其他企业,“中发薄膜”几乎不存在“复工难复产、开门难开机”的问题,“得益于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这家公司的原材料供应也得以保证。”

“中发薄膜”的“用功”,我市政府相关部门都看在眼里。“就这两天,经信部门又送来了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中发薄膜”相关人士说。

位于新昌的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已开足马力,抓紧赶制订单。“这几天,企业复工复产相对顺利,员工到岗率近90%,产能基本恢复了。”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巍峰介绍,公司因用电量恢复到去年四季度平均值的80%以上,收到了来自新昌县经信局的“奖励”——500只口罩以及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

绍兴市经信局工作人员吴彦表示,针对企业复工应急物资保障困难,该局按照“突出重点、区别调配”原则,科学调配物资,精准指导复工,“将口罩等紧缺防疫物资调配与企业复工实际挂钩,对复工率、员工返岗率、产能恢复率高的企业,予以优先保障并增加供应,以便激发各地复工复产积极性。”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775家电量恢复80%以上的重点企业,每家领到了由该局调配的医用口罩500个、84消毒液50公斤和测温仪2个。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线上拓市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每天直播开蚌10多个小时,这是诸暨市山下湖镇广山村村民何纬广的日常工作。“除夕至今没有停播过,每天可剖约1000只蚌。”何纬广说,他家一天要发约100单快递,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跟何纬广家一样,直播已成为现阶段诸暨珠商的首选,“诸暨开拓线上直播等网上销售渠道,1000多家直播间在疫情防控期间基本没有停播,而且销售好于往年。”市经信局相关人士说。

2月18日,中国轻纺城在全省率先复市,复市两天来共接待客商2.6万余人次,成交额达3.7亿元。事实上,此前一周,已有相当量的订单在网上完成交易。

“我公司有一批新款女装面料,网站首页能推送下吗?”“我有一批面料订单,能帮忙寻找供应商吗?”这几天,中国轻纺城下属网络公司运营的“网上轻纺城”每天都会收到大量采供需求信息。“春节期间,与轻纺相关企业要求复市的意愿比较强烈,我们因此适时启动了‘网上轻纺城’。”该公司相关人士称。

数据显示,自2月10日“线上复工”以来,“网上轻纺城”整体访问量比往年同期上升约25%,2月第一周就促成1800余万元订单。

“针对疫情期间线下销售难题,绍兴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与网络营销平台深度融合,及时引导企业从‘线下’转‘线上’,借力传统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百家电商平台,开展绍兴制造‘百网万品’网上专项集中推介,利用市场空档期扩大绍兴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总结我市近阶段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时,市经信局这样写道。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绍兴“十法”让复产按下“快进键”

在政府统筹下,浙江英其尔针织有限公司错峰组织非一线员工在家办公,腾出108间宿舍安置产业链小微企业员工。

在做好自身复工防疫的同时,诸暨的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为截止阀生产线32家外协单位开展复工准备:除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资外,还帮忙解决集中安置点,快速实现全线复工。

以上两家企业的做法,被我市政府部门归纳为“互助复工法”。“通过‘大帮小、小助大’,着力破解链上企业产业链复产问题。”吴彦说。

记者了解到,除“物资挂钩”“线上拓市”“互助复工”3项举措外,绍兴现阶段还推出了“本地补链”“打包备案”“并联服务”“订单统筹”“员工共享”“金融助力”“运力统筹”7项措施,合称“绍兴助企十法”。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三服务”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经信、发改、人社、交通、建设和电力等部门联动协同,做好包车返工、原材料供应、隔离场所落实、物流等各项涉及复工事宜,主动介入指导和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复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对已复工企业,我市派驻7000余名指导员下沉一线,以网格为单位,提供“一企一联”定制式复产服务。

“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更大力度推进企业复工复产!”17日晚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马卫光的讲话掷地有声。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小布多看点

作为产群特色鲜明、企业数量众多的制造业城市,浙江省绍兴市严密防疫全市域都为低风险地区的同时,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通过创新“十法”,着力破解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员工返不了、配套跟不上、货物出不去、物流不畅通”等难题,为产业链全面复产按下“快进键”。

截至目前,绍兴全市规上工业已全面复工,复工率领跑全省,且产能恢复50%以上工业企业占到七成以上。

1. 互助复工法

企业复工后反映较为集中的是供应链上下游步调不一导致“复工难复产、开门难开机”问题,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员工返岗率低、防疫物资缺乏,面临复工难问题。绍兴市经信部门充分利用上市企业多、中小企业多“两多”优势,通过“大帮小、小助大”,积极鼓励链上企业互助复工解决产业链复产问题。

如浙江英其尔针织公司错峰组织非一线员工在家办公,腾出108间宿舍安置产业链小微企业员工。诸暨市盾安人工环境公司在做好自身复工防疫的同时,主动为截止阀生产线32家外协单位开展复工准备,帮助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资,并为外协单位员工解决集中安置点,快速实现了全线复工。

2.本地补链法

绍兴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外向性,不少加工企业上下游两头在外的情况比较突出。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差异,不少省外配套企业还没有复工,导致出现短时断链现象。为提振信心,畅通供应,绍兴市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加大本地协同力度,对核心产业链的关键企业进行供应链分析,找出断链节点,全面挖潜进行即时补链建链,确保产业链至少有一条以上完整的供应链条。

如针对当前口罩等重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原材料缺乏问题,利用化工、纺织产业优势,推动喜临门等企业谋划熔喷布生产线建设,提高原材料的本地供给率。

3. 打包备案法

调研中,一些小企业因为物资准备及力量配备薄弱,复工备案往往慢人一步;而大企业复工面临前无配套零部件,后没生产资料,巧“企”难为无“料”之工。绍兴市主动推动,帮助产业链核心企业梳理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由核心企业整体打包,向主管部门备案确认,确保上下游企业备案“一个都不少”,同步备案、同步运转。

如新昌县组织龙头企业制定轴承行业产业链重点配套企业清单,通过重点突破、抱团协商、本地替代等方式打通全产业链,目前该县132家轴承企业全部复工;诸暨市大唐街道176家袜业规上企业与300多家小微配套企业联动备案复工。对省外、市外的配套企业,全市经信系统根据企业提供信息,主动帮助企业向上反映,发函对方企业属地政府,积极争取复工支持,截至目前,已有效发起市外复工30余家。

4.并联服务法

针对企业复工后可能出现的通行证办理需求、包车返岗需求、集中隔离场所需求等问题,绍兴市提出以“一次不跑”理念靠前开展复产服务,为企业提供一门服务、联动服务。对尚未复工备案企业,备案时同步提供通行证发放、返岗包车申请等其他复工配套服务,提升企业复产的政务服务效率。对已复工企业,以网格为单位,派驻 7000余位驻企指导员,提供“一企一联”定制式复产服务。

5. 订单统筹法

针对产能和订单不匹配问题,绍兴市充分借助“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基础,利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信息互通优势,将暂未复工企业的订单迅速匹配给员工到岗率较高的企业,实现资源的联动共享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如诸暨大豪袜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联结近30家企业,迅速开发订单调剂和排产功能,系统接到订单后直接下发给匹配的平台企业,实现企业间订单共享。

6.员工共享法

针对复工复产员工紧缺问题,绍兴市创新共享治理机制,一方面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供需平台,推动更多同行业暂时待业员工尽快上岗;另一方面招募志愿者、服务行业赋闲员工以及退休员工,组建“共享员工”、“跨界员工”队伍,经过快速强化培训,充实到复工企业辅助岗位。

如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40名员工组成青年突击队,支援振德等口罩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诸暨市富润集团30多名退休员工重返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此外,绍兴市还积极探索“共享专家”模式,发挥全市智能制造专家库和工程服务机构作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通过数字化应用破解企业“用工荒”。

7.金融助力法

复工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物流、人工、原材料等多项成本高企问题,资金压力较大。为解决复产启动资金问题,绍兴市组织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支持,助力复工复产。

如瑞丰银行对复工复产的贷款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新增贷款执行利率在原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并安排“信贷工厂”专人对接。以应急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单独切块信贷规模,全力保障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累计投放贷款5亿余元,重点防疫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对因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如期归还到期贷款的企业,设定合理宽限时间,逾期贷款不计罚息。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主导,通过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项融资等模式,积极服务链上配套中小企业,破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8.运力统筹法

由于地区疫情和防控措施差异影响,司机进出、有车难找司机等问题,导致生产运输难;快递物流企业由于外地员工占比高,人员到岗率低,总体运力恢复程度与企业物流需求存在差距。针对上述交通运输难问题,绍兴市计划由各区、县(市)统筹组建应急货运司机队,确保企业货物运得出去、原材料运得进。

9.物资挂钩法

针对企业复工应急物资保障困难,按照“突出重点、区别调配”原则,科学调配物资,精准指导复工,实行口罩等紧缺防疫物资调配与企业复工实际挂钩,对复工率、员工返岗率、产能恢复率高的企业,予以优先保障和增加供应,激发各地复工复产积极性。对电量恢复80%以上重点企业开展“送防疫物资、强复工指导”活动,已给775家企业每家送上医用口罩500个、84消毒液50公斤和测温仪2个。

10.线上拓市法

针对疫情期间线下销售难题,绍兴市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与网络营销平台深度融合,及时引导企业从“线下”转“线上”,借力传统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百家电商平台,开展绍兴制造“百网万品”网上专项集中推介,利用市场空档期扩大绍兴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如网上轻纺城交易“上平台”,为企业提供纺织行业信息联通和工贸对接,自 2 月 10 日“线上复工”以来,整体访问量比往年同期上升约 25%,2 月第一周促成的订单额达 1800 余万元;诸暨珍珠企业开拓线上直播等网上销售渠道,1000多家直播间疫情期间基本不停播,销售好于往年。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最新!绍兴0新增,出院3例!浙江0新增!

年仅39岁!这个浙江人走了,对妻子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我马上要回来了”

“谢谢护士妈妈!”今天,绍兴这个最萌鞠躬礼,让网友翻出了一张百年老照片

绍兴确诊病例连日零新增,可以摘口罩了吗?疾控专家这样说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绍兴创新“十法”引央媒关注

当班小布:季建明

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